重庆农特生鲜产品配送协同机制探究

2022-08-24 09:26刘会珍
广东蚕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冷链生鲜重庆市

刘会珍

重庆农特生鲜产品配送协同机制探究

刘会珍

(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401527)

文章基于重庆市农特生鲜产品的配送需求分析,结合产地和消费地两端的需求特点,梳理重庆市地理标志产品,提出以干线冷链运输和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城市农特生鲜配送体系,以干线冷链运输解决重庆市丘陵地带农户散点分布、农村面积占比大、运输时间较长的问题,以批发市场为核心满足不同销售模式情况下对城市配送的需求,以批发市场作为调节城市需求的核心点,注重批发市场的规模和选址设置,设置前置仓提升配送体系的柔性,形成产地运输与城市配送的协同效应。

重庆;农特生鲜;农产品;城市配送;协同机制

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面积8.24万km2,辖38个区县(26区、8县、4自治县),常住人口3 212.4万人。重庆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山城”“江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76%[1]。受自然条件制约,重庆城乡二元结构突出。重庆位于“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起点,自2011年“渝新欧”铁路开通以来,重庆市外贸进出口增量明显,也是主要出口产品的制造基地。

重庆的运输条件较为完善,土主物流园区可通过铁路网延伸,巴南公路物流园依托高速公路迅猛发展,果园港物流枢纽借助水运提升集装箱运输质量,空港物流园航空运输繁忙。重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农特生鲜产品配送需求日益旺盛,零售业务发展态势良好。农特生鲜具有易腐性、运输难度大的特点,同时重庆多山地丘陵,运输难度较大。可以说,重庆市农特生鲜产品配送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因此,建立重庆市农特生鲜产品配送协同机制势在必行。

1 重庆市城市配送现状分析

虽然在运输条件和发展前景方面,重庆的城市配送具备了一些先天优势条件,但是重庆市生鲜城市配送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城市交通拥堵

近年来,重庆已经连续多次位列中国城市交通拥堵榜单上的前三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难以解决。目前,重庆市内环道路早高峰时间为7∶00—9∶00,晚高峰为17∶00—19∶30,同时搭配中心城区高峰时段桥隧错峰限行政策,以保障城市交通的顺畅性,但是效果不够显著,交通拥堵问题依然严重,这使得农特生鲜产品城市配送效率受到了影响。

1.2 农特生鲜产品配送机制不健全,存在各自为政、壁垒分割的现象

农特生鲜产品配送机制主要有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等3种主要物流配送模式及相关运作流程。目前,政府尚未出台生鲜配送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机制,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管[2]。农特生鲜产品配送市场至今仍被人为地按照部门、地区和行业的行政壁垒分割,造成物流供应链环节多,使得物流配送渠道的运作效率难以提高。为了顺应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需求,应加快建立完善的农特生鲜产品配送协同机制。

1.3 农特生鲜产品配送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重庆市生鲜配送企业大多采用的是冷链运输。然而,由于我国冷链技术不够完善,而且相关设备也比较陈旧,农特生鲜配送很难实现全程冷链,这也导致农特生鲜在配送过程中容易变质。并且生鲜分拣效率也较低,配送信息化水平较低,有些生鲜要一天甚至更久才能送达消费者的手中,且缺乏相应的客户服务反馈与协调机制,进而造成消费者的满意度不高。

2 重庆市农特生鲜产品品类分析

2.1 重庆市农特生鲜产品分布状况

截至2021年,农产品认定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及认定重庆市名牌农产品636个,主要为各区县特色农产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的评选中,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入选44个。由表1可知,重庆市地理标志产品分布广泛,地区特色产品分散状态明显,区域集中,但是品种单一,在产地环节,以农户种植生产为主,各区县以政府牵头打造种植基地或销售公司,传授种植技巧,服务广大农户,形成规模效应,利用供销合作社进行产品的分类和集中,进行品质把控,完成初步加工,形成生产性基地,解决了当地农户增收的问题。

表1重庆市地理标志产品

序号地区地理标志产品序号地区地理标志产品 1巴南接龙蜜柚23南川南川鸡 2白马蜂蜜24石曹上萝卜 3璧山儿菜25石柱莼菜 4城口蜂蜜26石柱辣椒 5城口山地鸡27太和胡萝卜 6城口核桃28铜梁枳壳 7城口洋芋29潼南萝卜 8大路黄花30潼南罗盘山猪 9地区产品31万州罗田大米 10垫江丹皮32巫溪洋鱼 11合川湖皱丝瓜33武隆高山辣椒 12江津广柑34武隆猪腰枣 13江津花椒35武隆高山白菜 14静观蜡梅36武隆高山甘蓝 15开县锦橙37香龙根芥菜(大头菜) 16梁平柚子38秀山金银花 17梁平肉鸭39秀山茶叶 18梁平红羽土鸡40永川莲藕 19罗盘山生姜41渝北歪嘴李 20南川金佛玉翠茶42渝北梨橙 21南川大米43云阳泥溪黑木耳 22南川大树茶44云阳红橙

2.2 重庆市农特生鲜产品品牌效应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深度挖掘巴渝特色,打造巴渝文化,将各个区县特色产品进行汇集,形成多产品共有品牌——巴味渝珍,包含地理标志农产品、重庆名牌农产品、有机认证农产品、生态原产地产品、中华老字号产品、地理保护农产品,形成综合性平台,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一步增强农民开拓市场、获取利润的能力,更多分享品牌溢价收益[3]。重庆市成立重庆三峡柑橘集团有限公司,联动柑橘生产基地包含万州区、忠县、奉节县、云阳县、巫山县五地进行联合生产、销售,推动“三峡柑橘”品牌市场营销计划,建立果品集中处理基地,同时进行初步和深度加工,提升柑橘销量,同时建立三峡柑橘文旅科普基地。

与各电商销售平台强强联合。与京东自营、淘宝店铺、天猫超市、苏宁易购以及重庆特产馆合作,突破产地到消费地的地域约束。地理标志类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线上线下通道的联动,极大地促进了农特生鲜产地的生产和流通,也使城市配送压力不断增大。

全面打造品牌效应。统一规划品牌特色,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政府做好监管工作,保障产品质量,打通销售渠道,不断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全流程均符合低能耗、低成本、高质量的要求,另外为增加消费者的黏性,重庆市农特生鲜产品逐渐开始设置溯源模式,现阶段已经有部分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溯源,开始设置溯源模式的有奉节脐橙、梁平柚子、石柱莼菜、城口山地鸡等产品。

3 农特生鲜产品城市配送协同机制探究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配送的需求日益旺盛。根据《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重点支持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这两类项目支持资金占比不低于70%[4]。农产品城市配送的发展潜力越来越大,同时政府出资力度也不断提升,结合目前重庆市的农产品特点和城市配送现有运作模式,提出以干线运输和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城市配送模式。

如图1所示,在最前端,农户主要诉求为销售产品,保持利润,但是农户存在集合度不够,呈散点状,规模效应不足,在农户端需要以供销合作社或农产品销售公司作为集合点。例如重庆市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产品整合和整体质量把控,甚至部分产品的初级加工,提高产品的品相,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保障产品的销售,形成生产基地,搭建“产—供—销”一体化平台,解决农产品的供应和销售问题。

在干线运输环节,由于生鲜农特产品具有易腐性,保鲜难度大的特点,而重庆多山地丘陵,从其他区县至主城区的单程运输时间通常为2 h~3 h,运输过程中生鲜产品损耗较大。因此,建议采用“搭建仓储基地+冷链运输”的模式,以仓储基地解决农产品的季节性产出。冷链运输是现阶段保障生鲜产品的最好方式,但冷链运输的监控体系不够完善,且农产品的易腐性决定着商品的配送半径较小,而目标消费者往往是一个广泛而分散的群体,因此对于仓储位置的选择尤为重要。

在后端环节,电子商务发展日渐成熟,基于终端销售场景多变,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增加,增加了直播销售,App购买,微商销售和社区团购等模式。直播带货销售在近两年发展态势良好,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直播带货已经成为扶贫助农的良好手段,各区县相关负责人也加入了直播带货队伍,以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直播带货通过直接面对消费者,减少了中间环节,既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又可以降低经营成本。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的发展,终端消费场景逐渐多元化,消费模式逐渐得到改变。随着微信用户不断增加,微商应运而生,通过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进行信息发布,整合朋友圈资源,不断发展代理,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品牌传播力。社区团购是基于临近几个小区的消费需求,进行社区群体的销售,类似于微商,但是服务范围较小,在2 km范围内,或仅限于单个小区,小区内设团长,统计消费者的需求,到货后,消费者自行前往提取生鲜产品。

除了城市配送模式外,还有一种产地直销模式,是由大型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打通生鲜产品供应链,实现全渠道零售模式,整个供应链被企业掌控,一般客户通过企业App进行注册,完成购物,再由企业进行生鲜产品的配送,同时企业可以通过App对用户偏好、消费习惯、消费金额等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更好地控制企业库存。一般企业的供应链比较简单,“农产品供应商—门店—消费者”,简单的供应链条便于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把控供应链的运作质量,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面对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这样较短供应链的柔性也得到显著提升,客户满意度水平也较高。典型的企业有京东生鲜、顺丰优选、盒马生鲜、永辉彩食鲜等。无论是哪种销售模式,前端的城市配送路线重复率较高,尤其是从电商、批发市场、农超对接、分销模式至消费者,融入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城市前置仓,有效地降低城市配送成本,以批发市场为核心,根据各销售渠道需求,采用线路固定、班次固定的配送模式为各需求点配送相应物资;农户至批发市场采用干线运输模式,产地采购品控保障生鲜产品质量,仓储控制解决产品产量需求波动,运用物流干线运输解决产地至消费地一对多的难题。当然对于现阶段来讲,依据不同年龄阶段消费者的不同消费习惯,传统销售配送模式依然会长期存在。

图1 农特生鲜产地运输体系和城市农特生鲜配送体系

4 总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也得到持续提升。随着城镇化率的上升,城市交通压力倍增。因此,需要对城市农特生鲜配送体系进行优化。本文对重庆市主要农特生鲜产品进行梳理,明确重庆市城市配送的小批量、多批次的需求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特生鲜产品的消费占比逐步提高,消费者更加偏好具备地理标志的农特生鲜产品。本文结合重庆市交通基础发展现状,提出了以干线运输和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城市农特生鲜配送体系,前端做好生产指导和产品控制,后端做好城市农特生鲜配送的效率和路线规划、仓储选址。针对重庆市农特生鲜产品配送市场现状和政府的政策引导,提出了加强冷链配送规模的建议,打造高品质、门到门、全程可视化的流通模式,以期建立完善的农特生鲜产品配送协同机制。

[1]倪春华.涪陵建设重庆大都市区重要增长支点的科学内涵[J].经济研究导刊,2017(24):68-70.

[2]夏文汇.城市生鲜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配送模式及协同机制[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4):321-325.

[3]王宝,王鹏龙,徐冰鑫,等.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7):9-13.

[4]荆华乾.2019年度中国制冷行业政策分析[J].制冷技术,2020,40(S1):2-8.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7.45

F323.7;F724.6

A

2095-1205(2022)07-139-03

2021年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研究项目基于生鲜农产品的城市配送物流体系研究(NDYB2021- 30)

刘会珍(1988- ),女,汉族,重庆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冷链生鲜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生鲜灯的奥秘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新一届地方国家机构领导名单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超市集体推进生鲜合伙人制度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