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美术教学实践与思考*
——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实践为例

2022-09-07 03:07
大众文艺 2022年16期
关键词:美术核心高职

古 婷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随着社会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国家教育领域越来越被重视,这既是我国人力资源优先发展战略在高等教育改革领域的重点体现和具体要求,同时也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任务在教育界贯彻的关键举措和必然途径,因此教师的能力及素质发展成为教育方面的重中之重。美术教育又作为积极引导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在提高幼儿综合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这直接要求应不断提高高职学前教育美术专业学生的教学素养,培养好专业学生的美术技巧,加强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方能提高其学前美术教学的质量,为国家、社会培育出从小就有审美创造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

一、美术核心素养的内涵解读

美术核心素养是美术教育的灵魂,也是贯穿整个课堂体系的线索。围绕美术核心素养而展开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实践水平,从而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因此,将核心素养融会贯通于丰富的课堂形式之中,通过多元化的美育活动来启发学前儿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结合多项研究与笔者对于美术学科的思考来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前教育的美术教学实践需要关注以下内容:

1.图像的识读。即从图像的造型色彩等方面提取信息,使学生能够掌握最基础的对于美术信息的识别和欣赏。

2.美术的表现。即让学生在可以发现美的基础上拥有一定的创造和欣赏美的能力,通过美术来进行交流和表达。

3.审美判断。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就是对于美术的各个元素有着自己的判断和看法,是学生构建审美世界观的基础之一。

4.创意实践。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锻炼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最后要注重文化理解,引导尚处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理解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认同感。

5.文化理解。通过美术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关的民族传统文化,其目的在于让学前儿童自小接受文化的熏陶,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更好的理解美术,从而自小树立起文化自信。

二、当前学前美术教育面临的社会问题

1.高职学前专业教师群体的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受到外界环境、个人情况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高职专业学生群体的平均水平存在差异。但在课堂上,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心骨。且与传统的理论化、平面化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是,基于核心素养展开的美术教育活动对于教师各方面要求均比较高,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美术基础以及对于这门学科的思考。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了解每个学前儿童的不同的学习特性,采取更加有效多样的教学方式来鼓励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而可以说,高职学前专业的学生在成为合格的教师群体的道路上还要克服许多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学前儿童天赋兴趣参差不齐

由于年龄的特殊性以及家庭环境不同、兴趣爱好差异较大等等原因,学前儿童之间天赋和兴趣差异也参差不齐。加上该年龄段的学生在接受能力和专注力方面较成年人来说都相对薄弱,如果教育不得当,则很难在学生的心中埋下兴趣的种子。

3.社会及家长对美术学前教育的影响和意义的认知不足

学前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了极强的引导作用,但由于社会大环境中应试氛围的影响,许多家长会忽视素质教育尤其是美育方面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少相关的美学意识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与此同时,注重高效率、高回报的社会风气也让教育带有功利色彩,但单纯枯燥的理论知识课堂化教学是无法满足培养学前儿童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需求的,所以社会仍然需要向注重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方向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

三、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的学前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审美启蒙

学前美术教育可以启蒙幼儿对美的审美能力,因为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从小培养的。幼儿常常是凭借事物的状态、色彩、声音和动作来思维,因此他们对自己能够直接感知到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作为一名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对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促使自身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关注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他们启蒙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开展多姿多彩的美术活动,合理运用多元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充分满足他们对周边事物的好奇、认识与感受,从而达到幼儿对美术教学的喜爱与接受,加深他们对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美术的理解,使幼儿在不断追求探索中去更好地理解美,更自主的表达美。简单来说,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的学前美术教学对幼儿审美的启蒙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2.有利于高职学前美术专业的学生丰富教学内容

基于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前提的学前美术教学是对传统学前美术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同时也对该专业的美术教师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首先需要教师不断开发出新颖的美术课堂,通过开放化、多元化的美术课堂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活力,这与传统的依靠教材开展的死板的固化的教学课堂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而开展这些多样的教学活动也要求教师不断充实对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领悟,从而更好地与教学实际相联系,将美术理论、美术技巧等与课堂教学实践相关联,让学生更好地系统化吸收与掌握。总而言之,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学前美术课堂将打破传统课堂的空间壁垒,通过架构美术展览、户外感知等更多开放式的课外学习平台,促使高职学前美术专业的学生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推动美术教学的革新。

3.有利于构建更加多元的学前教育体系

基于当前的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要求,学前美术教学不能单一的视为儿童娱乐的课程,而应该意识到它是对儿童在思想,审美和人格塑造等多方面进行的综合性教育。因此高职学前美术专业的学生要更加注重如何将该学科与其他学前学科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例如通过课外美术活动初步培养儿童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欣赏力和表现力;通过动手绘画等实操课程逐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灵活开展这类创新型课程,达到用美育联通“五育”,挖掘儿童潜能,提升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打坚实的基础,从而在学前教育中达到“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让高职学前美术专业的学生构建出更加多元的学前教育体系。

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实践策略

1.构建明确的学前美育教学目标

高职学前教育服务于幼儿教学,建立的课程目标需围绕幼儿方向开展,以幼儿的实际需求和全面发展为基础构建教学目标。首先要引导儿童对日常生活和各类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的敏感程度,其次教师要积极鼓励儿童根据所吸收的知识和自身切实的所见所悟,形象且自由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体验方面的独立表达能力,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儿童初步了解掌握多种美术工具,通过开展学前儿童喜爱的美术活动,让他们能够自主运用工具、造型、色彩图等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最终达到促进学前儿童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

2.明确高职美术专业的教学方向

(1)激发儿童兴趣,提升学生的美术积极性

兴趣是驱动儿童主动接触并学习美术的最佳动力,只有让学生对美术课堂、美术活动产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参与美术的学习过程,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高质量的观察、思考与交流创新。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前美术教学也要求教师首先从儿童的兴趣着手,为课程的开展奠定牢固的基础。但是如何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儿童性格特性切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学前儿童普遍都拥有较强的好奇心,对外界的环境较为敏感,乐于自我探索发现新奇有趣的事物。所以在学前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通过一些科学的小游戏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新奇知识,激发学生们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是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从而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和美术学习兴趣。另外教师也要重视对学生天赋潜能的挖掘,鼓励他们自主进行美术创作,耐心聆听他们创作过程中内心经历的情感变化和作品想表达的内在含义,通过这些学生所展现的作品,往往能发现一些学生对于美术的独有天分。

(2)培养儿童的观察习惯,提升学生对图像的感知能力

发现始于观察,所谓图像的感知力,就是对于美术图形、色彩、形状等等元素进行识别和判断,从而提取信息的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具备这种能力,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观察探究,感受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韵味,了解创作者的生平和创作意图,从而让学生立体的感知图像中的情感表达,产生自我的认知和情感上的共鸣。当然,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完整和充分的体悟创作者的感情和表达手法显然较为困难,这也就要求教师应当在课堂上适当地进行有效的引导,例如传授基本的绘画知识,让学生了解画面中各个元素的组合方式及意图,对比作品之间的差异以及提出带有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互相交流,从而是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美学素质以及图像的感知能力。

(3)注重提高儿童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学会欣赏是学习美术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构建正确世界观的必要前提之一。通过欣赏品系不同的美术作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专业的美术知识,潜移默化之中陶冶了学生的审美与情操。在室内课堂上,可以选择给学生播放符合学前儿童年龄段特征,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文化产物,如电影或者动画短片。当然,在艺术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愈发明显的当下,为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和层次的欣赏不同时间段、不同派别的艺术作品和形式,美学欣赏也可以不止局限于室内,可以适当组织一些户外课堂,例如带领学生观摩博物馆、美术馆等等文化聚集地,学习雕刻艺术、泥塑艺术、刺绣艺术等人类美学的精华;也可以选择深入自然,带领学生欣赏自然界纯天然却蕴含无数美学内核的奇观,让其体会到自然的魅力。总而言之,应当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艺术氛围,使学生不仅能看得见,也能听得见,摸得着,让学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学会欣赏美术,陶冶自身的情操,提升多方面的审美能力。

3.丰富高职学前美术专业教师的课内外教学内容

(1)以多元化的美育为基础,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力

文化对一个国家、民族传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是维系这个民族发展繁荣的最深沉的力量。它能够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懂得人生的真善美,不断涵养学生的精神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学与艺术修养。因此通过多元化的学前美育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力,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是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培养的美术教学的本质要求。因此高职学前专业美术教学实践中更要注重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引入,使其得到有效发扬。但是如何正确合理地将文化贯通在教学过程中呢?笔者认为,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民族的瑰宝,涵盖着大量的美术内容。在学前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由浅入深的引入中国国画的知识,通过开展民间工艺学习活动,让儿童们在动手的过程中,了解学习剪纸、刺绣、中国结等与美术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这不仅仅使美术课程不再枯燥、单调,还能够有效的宣扬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非遗内容。因此不断充实课内学前美术教学形式,唤醒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力。

(2)以合作探究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

创意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元素,是美术教学的根本目标,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具备的关键素养和基本要求。首先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最为重要的便是创新,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走进自然,了解社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这就要求高职学前专业的美术课堂在实践中要不断搭建课外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例如美术展览、美术竞赛等,在实践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和发挥出儿童的天赋创造力,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意义和创新的价值。其次创新教育实施的重点是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与鼓励。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艺术表现时不断创新并且在鼓励的基础上帮助他们不断完善想法,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增强合作创新意识。

结语

美术学科的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育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学前教育体系,充分的适应了学生的特点以及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和完善现有教育体系,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优化课堂内容和形式,既关乎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人格发育等多个方面的发展,也顺应了讲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潮流。让教育能够扎根美学的沃土,让学生能沐浴在艺术与美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美术核心高职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美术篇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