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艺术“鼓书”音乐及其在古筝中的创新与传承

2022-09-08 13:44陈灵犀冯晓婧
大众文艺 2022年16期
关键词:大鼓唱腔古筝

陈灵犀 冯晓婧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875)

一、鼓书介绍

(一)鼓书

鼓书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主要有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山东大鼓、北京琴书、河南坠子等几十种说唱形式。鼓书表演形式为一人持鼓槌(也叫鼓箭)敲击书鼓,另一手夹板演唱,伴奏多为三弦、四胡、琵琶等乐器。演唱的鼓词为十言或七言的上下句模式,大鼓的唱腔多来源于地方音乐及民间小调,且用地方方言演唱,结构为板腔体。现代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曾创作了中篇小说《鼓书艺人》和五幕话剧《方珍珠》,虽然都是描写旧时代鼓书艺人的故事,但说明鼓书曾是活跃于民间的说唱表演形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老舍是成长在北平市井中的满族人,非常喜爱鼓书,一生写了十余篇鼓书唱词。

(二)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起源于清朝末年,由河北沧州、河间一代的“怯(qie)大鼓”也叫“木板大鼓”发展而来。以前只是乡村里田间地头的一种说唱形式,1887年,京韵大鼓的代表人物刘宝全由河北来到北京,对木板大鼓进行大胆革新及创作,吸取了各种戏曲的唱腔,改用京韵和京白,加入乐器三弦伴奏,同时借鉴了京剧里的身段进行舞台表演。自此,京韵大鼓开始在京津地区流传。京韵大鼓唱词押韵,唱腔丰富,主要有平腔、落腔、挑腔、甩腔、拉腔和长腔。其中“挑腔”最能体现京韵大鼓演唱旋律的多样化,旋律先起后落,呈弧线状,一般用于句尾。“长腔”又叫“大腔”,是具有歌唱性的上句式唱腔。这些不同的唱腔组合在一起,随不同的故事情景变化,使京韵大鼓韵味醇厚,京韵十足。

20世纪20年代,京韵大鼓发展鼎盛,诞生了各种流派,表演形式和唱腔各有特色,主要有刘派、张派、白派,少白派和骆派。其中骆玉笙所创立的“骆派”大鼓,加入了歌唱性,旋律更加优美,她的吐字清晰,唱腔高亢嘹亮,音域宽广,艺术价值极高。特别是她用京韵大鼓的演唱方式为电视剧《四世同堂》配唱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轰动全国,观众们被她那悲壮苍凉、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艺术情绪所震撼。那时的观众通过骆玉笙了解了京韵大鼓这一表演形式的存在。京韵大鼓唱腔优美,唱词很有文学价值,早先多传唱一些三国、红楼里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大鼓演员通过革新,创作了很多革命斗争和新编历史题材的现代曲目。

(三)梅花大鼓

“梅花大鼓”也叫“梅花调”,流传于京津地区,脱胎于老北京北城一带八旗子弟的“清口大鼓”,所以早先被称为“北板大鼓”。它与其他大鼓不同,不是来自民间,而是由满族“八旗子弟书”演变而成。“八旗子弟书”是清朝中末期八旗子弟自创自演的说唱曲艺,唱词雅致,曲调优美。“八旗子弟书”曾随着清朝而消亡,后经几十年的搜集和整理,2012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子弟书全集》。启功先生曾经说,子弟书是堪比唐诗、宋词、元曲、明传奇的清代韵律一绝,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由子弟书发展而来的“梅花大鼓”的艺术价值。

梅花大鼓主要有梅花调和野知了调(即二六板唱腔)两种调式,板式有慢板、二六板、上板和散板。唱腔虽慢,但结构多变,一腔九转,委婉动听。鼓词多为抒情小段,多唱《西厢》《红楼》这种文艺气息较浓的爱情故事。梅花大鼓在历代发展中,流传出了“金派”“花派”,和后来的“白派”。金派的创始人金万昌表演风格洒脱干脆,底气足,发音有力,打鼓丰富多彩变幻莫测,被称为“梅花鼓王”。“花派”多为女演员,演唱时声音恬美华丽,演唱风格称之为“悲、媚、脆”。“花派”本流传于天津地区,是区别于京派梅花大鼓的分支,由著名的弦乐师芦成科创造。他是个身残志坚的盲人,一手三弦弹得出神入化,善于用三弦模拟演员的人声唱腔,经过改良,“花派”大鼓更受天津人喜爱。梅花大鼓保留下来的传统曲目仅有33篇。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新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加上“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著名的京韵大鼓艺术家白凤岩经过几十年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创新,推出了“新梅花调”,把单人演唱改为对唱,增加扬琴、高胡等乐器;并去掉一些口语化的虚词,创作了在曲调上更加健康朴实、活泼明快、符合时代需求的新曲目。

(四)鼓书表演中的“绝技”

1.含灯大鼓

“含灯大鼓”是北方曲艺鼓书的一种特殊表演形式,也是一门绝技,表演者在演唱梅花大鼓的同时,需要口含一座点燃数支燃烧着蜡烛的灯架。这种表演在清朝时期本是一种高难度的游戏,后来成了一种展示高超技巧的表演形式。表演者既要吐字清晰,还要跟准打板的节奏,保持灯架平衡,蜡烛不能被气息吹灭。因为表演难度太高,所以此种技巧新中国成立后呈失传状态,直到1985年,梅花大鼓的女演员王玉兰经过改良重现了这种离奇的表演方式,让海内外观众惊叹不已。含灯大鼓的表演带有杂技的成分,使这种绝技成为曲艺艺术里的一枝独秀。

2.五音联弹

“梅花大鼓”区别于其他大鼓的表演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五音联弹的“绝活”,也叫“换手联弹”。由四个琴师坐成一排,演奏五件乐器(三弦、四胡、琵琶加两台扬琴),每人双手演奏两种乐器,既要演奏自己的乐器,也要演奏旁边乐师的乐器。这不但要求演奏者技艺精湛,巧妙配合,还要会“一心二用”。换手联弹演奏难度太高,也曾一度失传,后经天津曲艺名家韩宝利团队虚心请教老琴师,刻苦学习训练肌肉记忆,恢复了这一“心手合一”的绝技。

二、京韵大鼓和梅花大鼓现状调查

京韵大鼓和梅花大鼓都是来自京津地区民间的传统曲艺艺术,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二三十年代为发展鼎盛时期,涌现了各种流派和传人,表演形式上也丰富多彩。但是随着时代的变革,这种传统艺术形式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鼓书艺人数量锐减,传统的说唱艺术面临严峻问题。为了抢救即将失传的艺术,2008年起,京韵大鼓和梅花大鼓分别入选第二批、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进入非遗项目后,京韵大鼓和梅花大鼓一度得到了各界的支持和发展,有的中小学开展了曲艺进校园活动,希望能培养孩子的曲艺兴趣,将大鼓艺术传承下去。但是,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及思维方式都在加快,一些古老传统的艺术形式仍不被现代人接受。京韵大鼓和梅花大鼓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靠师傅带徒弟,一对一心口相受,在演员的学习方式上多有限制;也只有各地方戏曲艺术职业学校招收少量鼓书表演专业,而且对考生的先天条件要求极高;加之市场经济下,曲艺人才大量流失,个别流派已近出现了断层。另外,演出场地少,观众都是些白发老人和部分中年人,年轻人对曲艺了解的少,让非遗文化同样立处两难境地。一是没人演没人唱,二是没人听没人看,就算是大部分人对京韵大鼓和梅花大鼓并不了解,甚至也没兴趣。虽然曲艺演员也在尽力改革,培养鼓书新秀,创作新剧;但因为演出形式陈旧,曲目老套,唱腔冗长,传统鼓书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艺术及欣赏角度。家长也在抱怨,武术、京剧、书法、曲艺……各种入校园后,学生的学习时间被压缩,在中考高考依旧严峻的形势下,分数还是第一位的,因此有很多家长也不愿意孩子参与曲艺的学习,认为用处不大。不仅是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各地的鼓书艺术都面临如此困境。

三、古筝与鼓书艺术的融合

古筝作为传统民族乐器,历经各朝代的变迁,在明清时期吸收了不同方言、地方戏曲、民间音乐、山歌小调等元素,充实了表演曲目和形式,并在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流派,比如河南、山东、客家等筝派。人说话时音节发音高低不同,从而使语言带有了旋律性,河南筝曲深受方言的影响;山东筝曲中的小板曲则来源于山东琴书,陕西筝曲则更多地运用了西安鼓乐、秦腔等素材。

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是古筝音乐曲调的基础,也是民族艺术文化的根源,特别是根据京剧曲调改编的《打虎上山》《夜深沉》等具有京韵风格的古筝作品陆续出现后,更加鲜明地体现了古筝在声腔性上的优势,因此京韵风格的作品开始受到作曲家和演奏者关注和重视。近年来,京韵大鼓和梅花大鼓的唱腔曲调也被作曲家运用到了古筝曲的创作中,使京韵大鼓和梅花大鼓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得到延伸。

(一)古筝曲《晨兴》和京韵大鼓《丑末寅初》

2017年,青年作曲家陈哲受京籍古筝演奏家毛丫的委约,运用京韵大鼓的经典曲目《丑末寅初》(又名《三春景》)中的音乐素材创作了古筝曲《晨兴》,原名《晨梦初醒》,表现北京老胡同街坊邻里的晨间生活。该曲具有浓郁的北京风情,充满烟火气。全曲由静到动,分“散-慢-中-快-急”几个段落。《丑末寅初》是京韵大鼓传唱的代表名作,曲调流畅,易于上口,出现于清末民初。作品仅以四百多字的鼓词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赶路之人、渔翁、山僧、农夫、学生、闺阁妇人、牧童等古代各阶层人民晨起的生活场景,用白描的手法呈现了黎明之前乡村景色及市井烟火气息,展开在眼前的仿佛是《清明上河图》般的风俗画卷。作曲家提炼了《丑末寅初》中的核心音乐素材,并穿插进一些小唱句,进行了变奏,使音乐更加活泼明朗。《晨兴》依旧采用的是传统古筝的五声调式,以G调定弦,个别乐段基本就是原曲调的保留,使古筝在京韵大鼓的旋律中,彰显出独特的北京韵味。

(二)取自于“梅花大鼓”的筝曲《梅花调》

古筝曲《梅花调》是由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王中山教授根据梅花大鼓的“梅花调”主题音乐加入《猜花》的唱腔改编的古筝曲,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格,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全曲由古筝主奏,琵琶伴奏;主要旋律采用了“梅花大鼓”主要伴奏乐器三弦的上三番和下三番,即过门音乐。(梅花大鼓的过门音乐三番,是指三弦在上中下三个把位上加花变奏)分“引子-中板-慢板-快板”三个大段落。引子用梅花大鼓的开头腔作为起腔句,结尾处加入有代表性的落腔音调,京味瞬间流出;中板为起板过门,运用了梅花大鼓中传统的老梅花调作旋律,清丽活泼;慢板加入梅花大鼓《猜花》的唱腔,由人声演唱出:“百花凋谢万物残,有花独自抗严寒”的唱词,委婉动听;快板则是下三番结构,分为上句-下句-极板-尾声,节奏逐渐加快至高潮结束,富有激情。此曲依然为传统的五声音阶D调定弦,在演奏时,要尽量模拟三弦的音色,因三弦发声较脆,少韵味,因此在用古筝演奏时,需要靠近筝码的位置,以减少古筝的余音。作曲家把梅花大鼓的独特曲艺音乐素材运用到乐曲里,段落中经常出现变徵按音(即升fa)使全曲处处渗透着京韵元素。京韵,就是北京的韵味,是一种独特的地方风情,也是北京的精髓。

(三)古筝创作对鼓书艺术的推广

曲艺音乐本就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弦是曲艺中说唱表演的主要伴奏乐器,而古筝也是传统的民族乐器,两者同源同根,气韵相似。古筝左手以韵补声的技法更能加深鼓书音乐的醇厚韵味,展现出地道的京腔京韵。因此,《晨兴》和《梅花调》两首由京韵大鼓和梅花大鼓改编的古筝作品一经问世,便深受古筝专业人士及古筝爱好者所喜爱,经常作为演出和比赛的曲目在舞台上出现。由于这两首乐曲在演奏技法上有一定难度,因此也成了2021年全国音乐“金钟奖”古筝专业比赛的决赛曲目。很多学生通过学习《晨兴》和《梅花调》了解了京韵大鼓和梅花大鼓,也观看了鼓书表演。

据统计,目前全国学习古筝的人数已经超过千万,仅次于钢琴,而2021年山东省器乐艺考中古筝专业的人数首次超过钢琴,古筝艺术的群众基础远远胜于鼓书艺术。经过作曲家将鼓书音乐的改编和移植,无形之中进行了京韵大鼓和梅花大鼓的推广,这种创新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可以使更多的年轻人通过古筝曲了解这种曲艺艺术形式。

总结

“京韵大鼓”和“梅花大鼓”这种传统的曲艺形式,虽是民族曲艺音乐中的瑰宝,有不少绝活,但由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一些流派和曲目已经失传。观众的减少也是导致这种艺术形式逐渐萎缩的主要原因。在信息化社会中,各种传播媒介发展迅速,鼓书艺术的表演只有不断突破,增加其他艺术表演形式,在不同的艺术领域进行变革延伸,多元化存在,才能长足发展。以古筝演绎大鼓音乐无疑是创新和探索,一是丰富了古筝的演奏曲目,奠定了京韵流派在古筝艺术中的基础;二是扩宽了京韵大鼓和梅花大鼓的传播途径,增加了受众人群和认知人群。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新时代背景下,民族音乐的各种艺术形式只有通过挖掘、整理、借鉴、融合、创新、不断探索,才能使非遗文化永远充满活力。

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求是》2019,12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9-06/16/c_1124628547.htm求是网。

猜你喜欢
大鼓唱腔古筝
从音乐唱腔角度谈越剧跨性别扮演艺术的历史发展
大鼓里有什么
神奇的大自然
张大鼓剿匪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浅谈京胡在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伴奏中的运用
第一次弹古筝
我爱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