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2-09-14 08:40白玛卓玛
中兽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氏杆菌牛羊患病

白玛卓玛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色雄乡人民政府,西藏那曲 852000)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症,主要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造成的一种疾病,能够广泛存在牛羊身体的所有组织器官当中,患病牛羊往往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同时,因为外界存在的不良生存条件,如潮湿、不良通风以及气温猛然下降等因素,牛羊抵抗力降低,会增加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发生概率。牛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途径主要包括消化道与呼吸道两种,患病牛羊排泄物中都传染细菌。如果健康牛羊使用患病牛羊饲养工具等,就会导致感染概率明显提升。本文将以某养殖现场情况为例,具体阐述几点诊断与预防建议,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1 发病经过

我国西藏地区某养殖现场,牛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发生在犊牛身上,而且在很短时间内出现了死亡病例。虽然人员第一时间将病牛进行隔离,之后也实施了大规模消毒与清洁,但是疫情并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其他牛羊也出现了相关病症,常见的有咳嗽、不能正常呼吸,甚至咽喉颈部高度肿胀。现场养殖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周边专业兽医单位,组织专业人员对现场患病牛羊进行检查与治疗。通过对养殖现场情况调查可以发现,该区域地势低,而且遭遇强降水天不能及时排污,养殖人员也没有第一时间清除现场排泄物,养殖密度大,这是病情不能全面控制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养殖场牛羊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接种疫苗,后期进行了隔离分区处理,一定程度上了减弱了疫情传播速度,进一步缓解了人员养殖损失。

2 临床症状

刚刚患病的犊牛体温高达42℃左右,伴随着无法正常呼吸,之后发生了纤维素性胸膜炎情况,在接下来两天患病犊牛死亡。其他受到感染得病牛,同样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高热问题,精神萎靡,背后毛发失去光泽。患有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牛羊,经常瘫坐在地下,伴随着不断跳动的脉搏,每分钟能够达到85 次以上,接下来就出现了胃口下降,反刍停止全身肌肉震颤,鼻镜干燥,从鼻腔中流出鼻液,流涎,眼角分泌物增多,结膜潮红。部分患病牛羊在口角部位,发现了一些泡沫形状的唾液,而且内部还留存着很多的草团,呼出的气体腥臭。部分患病牛羊像头部、颈部以及咽喉等部位,也发现了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肿,养殖人员对以上部位进行触摸,明显感觉温度升高。发现疾病的患病牛羊都不能保证正常呼吸,此时主要以腹部呼吸为主,而且伴有腹部疼痛感,在出现死亡之前身体温度会呈现出正常状态。

3 病理学变化

专业人员对死亡病例进行解剖,在确保试验环境为无菌状态下,最终在咽喉、下颌、颈部以及胸前等部位上,都发现了比较直观水肿现象,工作人员对该些部位进行按压,其中也发现了一些指痕,皮肤组织失去弹性。与此同时,针对养殖现场出现的死亡病例,在肺脏部位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充血问题,而且整个部位表面以紫红色状态为主,肺脏切面呈现大理石样纹路病变,并流出白色泡沫状物。现场出现死亡的所有牛羊,心包膜部位也发现了呈现点状的出血位置,内部有黄色积液。死亡以后的肝脏部位,比健康牛羊明显大出一到两倍,而且伴有部分散状出血点的存在,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腹腔中存在大量渗出液。

4 实验室诊断

4.1 病料镜检

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验室诊断检查过程中,整个环境保证无菌的状态,然后面向死亡牛羊,对其肝脏、肺脏以及淋巴结病变组织等进行摘取,之后将其有效粉碎制作成触片,通过火焰达到固定化的处理效果,之后使用革兰氏染色,静置一段时间内,当处于干燥状态以后,工作人员在使用专业设备实施检查与研究。通过最后操作可以发现,肝脏、肺脏以及淋巴结存在的很多小杆菌,上面都分布着很多革兰氏阴性染色,没有发现芽孢与鞭毛。

4.2 致病菌分离

准备好普通琼脂营养培养基和鲜血琼脂营养培养基,将病料进行分别化接种,放在37℃温度环境下,一直持续培养四十八个小时的时间,最终工作人员对培养基进行观察,期间就会发现一些呈现灰白色以及半透明,而且有着光滑湿润表面比较整齐的致病菌菌落。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将重心放心鲜血琼脂培养基,不单单发现了一些致病菌菌落,而且在其周边也发现了一些溶血环。工作人员综合以上检查到的结果,之后确定了死亡牛羊所患的就是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症。

4.3 药敏试验

工作人员准备好致病菌菌落,然后准备好专业的操作设备,通过一般的纸片形式组织开展接下来的药敏试验。发现该种致病菌对泰乐菌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高敏,对四环素、头孢曲松钠、环丙沙星等低敏。

表1 巴氏杆菌抑菌圈的测量结果(cm)

5 治疗

针对本地区养殖现场出现的患病牛羊,一共超过了20 头,在没有进行治疗之前,就已经有出现5头死亡,而且在接下来治疗过程中,也有一半患病牛羊出现了死亡现象。在本次疾病治疗过程中,人员主要利用的就是高敏抗生素药物。同时结合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每天2 次,每次控制注射剂量在0.4 mg/kg·bw,大约持续治疗3 d 左右的时间就能够看到效果。另外,因为有部分患病牛羊身体素质差,抵抗力弱,在进行该些患病牛羊治疗过程中,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了10 ml 30%安钠咖注射液,1000 ml 的葡萄糖生理盐水,以及500 ml 5%碳酸氢钠注射液与10 ml 的维生素C,将以上所有部分进行充分混合以后开展静脉注射,每天1 次,连续3 d。以上治疗持续7 d。

除了做好患病后治疗工作以外,前期防治也不容忽视。在平时人员养殖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养殖,每天按时清洁现场卫生,做好科学分类,对于养殖场地面的排泄物,人员可以利用生石灰加以吸收处理,营造良好的通风现场环境。养殖场最好应该每天进行两次现场消毒,过程中一方面可以10%的漂白粉,也可以使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饲养人员需要秉持全天性的饲养原则,一旦发现现场内出现牛羊排泄物,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加以清洁,严禁粪便堆积发酵问题的发生。最后,隔离患病牛羊,完成现场消毒以后,也可以准备好巴氏杆菌病菌疫苗,每一个牛羊可以注射6 ml,起到预防的效果。总之,因为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出现,威胁到牛羊生命安全,降低饲养人员养殖效益的关键,必须做好前期预防与事后治疗工作[1~3]。

6 西藏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疫情防控技术要点

6.1 疫病检测

为避免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疫情大面积蔓延,必须加强疫病防控环节,从疾病检测层面下进行分析,首先,现场养殖人员对所有牛羊进行详细身体检查,注意平时喂养方式,定时测量身体温度等;另外,养殖户也应该做好牛羊饮食等记录,日常精神状态等,一旦察觉不正常现象,及时上报给地区基层部门,及时安排专业人员检查,如果出现疫情可以帮助养殖人员快速制定切实可行的疾病应对方案,减少疫情给养殖户利益造成巨大损失;与此同时,为防止外来人员等携带细菌进入养殖场给牛羊健康构成隐患,任何人出入养殖现场之前都应该进行全面消毒,从根本上减少疾病传播与来源途径[4~6]。

6.2 疾病防控

当人员发现现场存在小部分牛羊疾病问题时,此时就应该第一时间建立疫情防控措施,大面积筛选并找出传播源头,制定应对计划。如果发现现场内存在患病牛羊,应该及时隔离,减少疾病蔓延与扩散;同时,作为现场养殖人员来讲,应该秉持精细化原则,定期做好患病群体检查与抽查,防止疾病的大范围传播;除此之外,当地区发现大规模牛巴氏杆菌疾病疫情危机,养殖人员务必要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通过完善隔离封锁化操作等,避免疾病更加严重;最后,凸显出疫苗免疫接种环节重要性,养殖人员可以根据现场牛羊生长情况,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疫苗,提高预防效果。

6.3 加强场区管理

规范化进行现场牛群生活监管工作,最好秉持自繁自养的理念,在闭环运行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引进外来品种的行为。当必须引进时也应该提前做好规划,先统一进行外来品种身体检查,引种后要隔离一段时间检疫无病后方可混群养殖;在实际喂养过程中,避免坚硬带刺的食物。除此之外,要给牛羊提供干净和整洁的生长环境,定期更换圈舍内的垫草,保证牛羊健康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

6.4 建立疫病监测体系

严格按照现有行业内存在的疫病监测标准,养殖户能够深入了解牛巴氏杆菌病相关内容,掌握该种疾病流行特点等,秉持预防性原则减少疾病出现概率。另外,地区相关部门还应该整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围绕以往大规模巴氏杆菌病疫病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突出新技术的应用优势,开发出有效的疫苗产品,为疫病防控保驾护航。与此同时,地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还必须对自身的临床诊断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疫病能够及时发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疫病防控工作当中来,清楚地了解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努力提高防控管理水平,为地区牛巴氏杆菌疫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6.5 建立应急处置体系

虽然前期养殖户以及相关部门制定了完善疫病防控机制,但是不可避免的还会发生突发疫情危机,这就要求地区必须建立应急处置机制。首先,对疫病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析。根据以往地区动物频发的疫病类型,结合行业内专家的智慧力量,构建疫病风险评估模型以及体系,对各县区提出严格的要求:必须根据标准,定期对动物疫病做出合理化的评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当中。与此同时,面对突发的动物疫病,还应该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成立完善的动物疫病应急指挥中心,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做好应急物资的准备工作,定期开展应急实训,为地区动物疫病应急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7~9]。

7 结论

通过对以上疾病情况进行分析,出现的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传染病,极大影响牛群生命安全的同时,更给地区群众养殖效益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要求养殖在引进新品种之前,先必须对引进地区疫情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如果发现存在疫情,严禁引进行为的发生。当现场引进健康品种以后,先应该集中隔离观察并注射疫苗,尽可能减少后期牛羊疾病出现概率。另外,伴随着长期养殖活动的进行,人员应该每天做好彻底消毒与清洁,营造良好的通风条件,维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第一时间消除牛羊排泄物等,这也是预防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主要手段。最为关键的是,当地区引进牛品种以后,做好疫苗接种以外,也应该面向现场所有牛羊,综合使用抗生素加以喂养,加强现场各方面管理力度,减少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氏杆菌牛羊患病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试论羊布鲁氏杆菌的综合防控措施
草原的牛羊
完形填空训练
牛羊市场近期行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