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脓疱病防治措施

2022-09-14 08:40
中兽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脓疱传染性羊群

李 鹏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农牧科技推广服务中心,西藏昌都 854100)

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对羊制品的需求量增加,推动了羊养殖业的大规模发展,在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加大了动物疫情的危害[1]。在羊养殖业中,羊传染性脓疱病也叫羊口疮,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可引起口腔、蹄部等部位丘疹、溃疡等症状,对羔羊危害性较大,该疾病主要在绵羊、山羊中发生,尤其是在6月龄左右的羔羊中发病率最高,往往会出现群发现象,对羊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对羊传染性脓疱病进行科学分析,明确其临床症状,进行科学的实验室诊断,从而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该类疾病进行有效防控。

1 发病原因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痘病毒科,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一般可以在牧场存活60 d 左右,在羊舍、羊毛等区域可以存活6 个月。该类病毒主要是通过接触方式进行传播,病羊、带毒羊都是传染源,一旦羊只皮肤、黏膜出现损伤,就很容易感染该类病毒。如果新购进的羊只中携带了该类病毒,就很有可能对健康羊造成感染;如果病羊用过的圈舍、牧场等没有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也会对羊只造成感染。由于该病毒的存活率较高,而且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病,尤其是放牧为主的羊群发病率极高。患病羊治愈后会形成抗体,在体内持续保护3年左右[2]。

2 流行特点

该病的传播范围较广,各个年龄段、性别、品种的羊只都会感染,尤其是3 ~6月龄的羔羊感染率最高,且传播速度快,往往呈群发特点,可引起大量的羊只死亡;成年羊发病率相对较低,出现散发性传染;此外,该病也会在骆驼、猫、人类等群体中进行感染。受到感染的羊其皮肤、黏膜中的脓疱、痂皮中寄生了大量的病毒,当健康羊在皮肤、黏膜中出现创伤,容易因为与患病羊接触而受到感染,或者接触到被病毒感染的饲具、饲料等也会被感染。该类病毒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病,尤其在秋季、冬末、春初等,发病率较高[3]。

3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在1 周左右,最长潜伏期可达16 d。发病初期的患病羊,食欲下降,精神萎靡,口腔内的温度升高,齿龈红肿,而且在口唇皮肤、黏膜部位出现分散状的红斑,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发展成额外丘疹、小结节,然后形成脓疱、水疱等,当其破裂后,会形成淡黄色、棕色的疣状硬痂;如果患病羊只的抵抗能力较强,或者感染程度较轻,一般在2 周后可自然脱离并恢复健康,但会影响羊只的正常发育;感染程度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面积感染,出现严重的脓疱、水疱现象,并扩散到眼睛、耳廓周边,同时在其口唇、舌面部位出现较为的结痂,并出现肉芽组织增生,甚至会引起病羊口唇肿大外翻,出现桑葚形状,甚至会引起毛细血管破裂,该类病羊会不断嘶叫,采食量下降,最终衰竭而死[4]。

症状出现在蹄部时,主要累及蹄冠、蹄叉部,尤其是在蹄缝中出现水疱、脓疱等症状,随着病情逐渐发展,可出现溃疡,甚至对其蹄骨、关节造成危害,引起跛行乃至无法正常站立。部分较为严重的病畜会在其肝脏、肺脏中发现转移性病灶,引起衰竭死亡。

症状出现在外阴部时,主要累及阴唇、乳房、阴囊、包皮部位,可出现严重的肿胀现象,甚至出现黏性分泌物,部分病畜还会出现溃疡现象。有些病例会出现化脓菌、坏死杆菌等继发感染现象,导致深部组织化脓和坏死,致使其病情逐渐恶化;甚至有些病例会出现继发肺炎、肠炎、败血症等现象,直至患病羊衰竭而死[5]。

4 病理变化

当对病死羊进行解剖后,其病变部位主要出现在口腔内,此外在四肢腋下出现红色丘疹装凸起,部分羔羊患病后悔出现行走摇晃困难,肺部感染等。其中口腔内的结痂组织去除后,会在其皮下发现桑葚状的肉芽组织。对其病变口腔黏膜进行采集,然后支撑冰冻切片,利用苏木素对其进行染色,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其细胞比较扁平,而且细胞着色较为明显,很多多核白细胞受到浸润。在对其进行深度解剖中,可以发现肺经出现轻微的肿大现象,肺脏表面发现出血点、大面积淤血等现象[6]。此外,肝脏肿大淤血坏死等病变问题。

5 实验诊断

当在临床诊断中无法对其具体症状进行确定,需要开展实验室诊断方法,开展实验室检查,进行深度确诊。创造无菌环境,并对病死羊口腔中的结痂组织、患病羊的脓疱液进行采集,并将其带回到实验室作为样品进行检测。按照科学流程对采集回来的样品涂片染色,在电镜下进行检测,同时还可以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被染色的致病菌是否存在[7]。稀释病料,进行划线,并将其接种到常规培养基内,同时放置在恒温培养箱内,温度设置为37℃,持续24 h,未发现致病菌生长。

利用生理盐水对采集到的病料进行10 倍稀释,并进行双抗处理,离心15 min,取上层清液,然后使用羊痘病毒、羊传染性脓疱病毒、羊口蹄疫A 型病毒抗原开展琼脂扩散实验。实验发现阳性和隐性对照组都正常反应,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和病料出现明显的沉淀线,其他两种病毒却没有反应。此外,还需要采取典型临床症状患病羊新鲜血液,在实验室利用常规方法制备血清,开展ALISA 病毒血清凝集试验,在采集的十几分血清样本中,发现一半的血清样本呈现阳性,而其他两种病毒的血清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因此,可以将其判定为羊传染性脓疱病。

在实验室诊断中,主要应用了病毒分离培养及血清学诊断,其中包含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等方式进行具体诊断。[8]通过诊断可以发现,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症状与很多疫病存在很大相似之处,要对其进行精准诊断(见表1)。

表1 与相似疫病的鉴别诊断

6 预防方法

6.1 严控羊源

为了避免病毒感染,羊养殖场尽量自繁自养,减少从而外部购买。当需要购买时,需对羊群的来源进行严格控制,严禁从而疫区购买羊只或者畜产品;同时需要对引进地展开全面调查了解,确保其近期没有发生过羊传染性脓疱病,当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要对购买回来的羊群进行隔离、观察,并做好检疫工作,尤其要对羊只蹄部进行严格检查,避免出现临床症状,对其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做好预防工作。要对购买进来的羊只进行严格的检疫工作,包含产地检疫、运输检疫、购入检疫等,避免病毒传入。当周边出现流行病时,需要及时接种弱毒苗,提高羊群免疫力,减少发病率,保障养殖场的健康发展[9]。

6.2 科学饲养

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羊群整体免疫力,强化其对病毒的抵抗性,减少发病概率。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如要抓好秋膘,冬春补饲料,增加营养,保障其健康成长;定期打扫、消毒羊舍,确保清洁性、干燥性,及时清理羊舍内的污水、粪便等,破坏病毒滋生链条,同时要结合当地的季节,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提高羊群的免疫力;尽量避免羊只皮肤伤害,确保其黏膜的完好性,在添加饲料时,需要把饲料中尖锐的物体挑出来,避免划伤羊只皮肤,同时需要对垫草中的铁丝、竹签等芒刺进行清除,为羊只创建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要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在饲料、饮水中适当添加食盐,满足羊只生长需求,防止其出现啃土、啃墙现象;要对羊舍做好消毒管理,定期使用3%的石炭酸、2%的热火碱、20%石灰乳、草木灰等对羊舍进行彻底消毒,尤其要对饲养用具等进行充分消毒,避免病毒传播。要对羊群的生长状态进行时刻观察,及时发现发病羊只,并对其进行隔离治疗,封锁疫区,同时需要对其他羊只紧急接种,避免受到感染。

6.3 预防接种

为了提高预防效果,减少羊群患病率,需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可以对流行地区的羊群,尤其是15日龄的羔羊接种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需使用生理盐水稀释疫苗,一般接种在口腔黏膜,接种剂量为每只0.2 ml;此外,也可以取羊患处的结痂皮0.1 g,并与50%的甘油、100 ml 生理盐水、适当青霉素进行混合,制成疫苗进行接种。具体实施中,需将羊尾部没有毛发的地方刮出划痕,并在此处涂抹疫苗,接种2 d,该部位会出现炎症和脓疱,5 d左右结痂,7 d 左右恢复原状,10 d 后就可以产生免疫力,其保护期长达1年,能够有效抑制羊传染性脓疱并的感染。在预防接种期间,需要对羊群进行观察和检查,确保接种效果的正常发挥,如果没有达到接种预期,需要对其进行补种。

7 治疗措施

针对该病,当前还没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当羊感染该疾病后,可以通过局部、整体治疗等方式进行对症治疗。在具体治疗工作中,需要对患病羊进行及时隔离,然后结合其具体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将结痂部位、创面部位等,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充分冲洗,剥离结痂,将创面清洗干净,去除结痂、创面处的杂质,避免感染;然后在伤口处涂抹3%的碘酊、红霉素、磺胺软膏等,每天坚持涂抹3 次,同时需将剥掉的痂皮集中烧毁,避免病毒散播;当痂皮变硬时,使用水杨酸软膏将其软化并去除,然后使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其创面伤口进行充分清晰,涂抹碘甘油、紫药水等药物,每天涂抹2 次,直到伤口愈合;当蹄部出现症状时,可以将蹄部浸泡在10%的福尔马林溶液中1 min,每隔6 h 浸泡一次,第二天涂抹龙胆紫溶液、土霉素软膏等;如果是结膜出现症状,需要使用1%的硫酸锌溶液进行治疗;此外,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抗菌消炎药进行治疗,如使用1 支板蓝根注射液+0.5 g注射用头孢噻呋钠进行肌内注射,注射剂量为0.1 ml/kg,每天注射1 次,持续注射3 d;还需肌肉注射羊疫康2 型,0.2 ml/kg,每天注射1 次,持续注射3 d。

为了提高群体预防效果,可以在饲料中混入牛羊毒全清和板青颗粒,持续喂养1 周,在饮水中添加氨基金维他,持续饮水10 d 左右,也可以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2 ml/kg,每天注射2 次,持续5 d,提高羊群机体免疫力,增强预防效果[10~12]。

8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羊养殖业逐渐发展,其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在增加经济收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加大了动物疫病的防治压力。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羊养殖业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危害性。因此,需要加大对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加以重视,了解其发病原因、传播路径、流行特点、病学原理,同时需要对其开展科学合理的实验室诊断,明确其具体症状,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对购买羊群的来源进行严格把控,科学检疫,避免从疫区购买,要对羊群进行科学养护管理,定期消毒,加强营养,提高羊群的整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需要科学的预防接种,减少发病概率。要对患病羊进行及时隔离治疗,结合具体症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对疫病进行有效性控制,促进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脓疱传染性羊群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研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羊传染性脓疱病综合防控措施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控措施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城里的羊群
不止一个
诚信危机具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