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蹄疫的危害与预防控制方法分析

2022-09-14 08:40
中兽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口蹄疫羊群养殖户

拉 巴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文部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那曲 853215)

在羊群的养殖工作中,口蹄疫是一种流行性疾病,对羊的口部、唇部、舌部和蹄部等造成感染,严重影响羊的正常进食和生长,甚至会引发致命危险。在我国西藏地区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必须以现代化发展理念为依托做好疫病防控,促进养殖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当地畜牧养殖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羊口蹄疫的预防和治疗也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特点,需要在了解疫病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科学性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基本原则,降低羊口蹄疫的发病率,同时阻断疫病的传播,改善羊群养殖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1 危害

1.1 临床症状

羊患上口蹄疫后会呈现出不同的症状,通过临床症状的分析可以及时找到患病羊并对其实施隔离和治疗,防止在其他健康羊造成危害,为疫病传播范围的控制奠定了保障,确保整个羊群的安全性。口蹄疫病毒是引发该类疫病的主要因素,做好一种病毒类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会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羊口蹄疫的潜伏期在1 ~7 d 左右,在患病后会导致羊出现发烧的状况,且精神状态不佳,同时有可能对正常行走造成影响,抑制羊的呼吸。如果口蹄疫较为严重,则体温会达到41.5℃左右,因此会严重危害羊的身体机能,容易引发器官衰竭,这是造成大面积死亡的主要原因。水疱会出现在羊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了蹄部、乳房和口腔等等,进而引发严重溃疡,危害羊的蹄壳,因此无法正常行走。水疱中含有大量的毒素,如果破裂则会对羊的其他部位造成损害,当消化系统受到威胁时会影响进食。在羔羊当中患有口蹄疫时,会对心脏功能形成威胁,导致致死率增大。

1.2 流行病学

由于该类疾病属于病毒类疾病,因此羊在患病后会导致体内病毒量增大,这是导致其治疗难度高的关键原因,对病羊实施治疗后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排毒时间一般在4 ~6 个月左右,而且在1年后体内的毒素才会彻底消除,因此在治疗成本相对较高。相较于夏季和秋季而言,在春季和冬季出现羊口蹄疫的概率会更高,尤其是该类疾病对于低温环境适应性较强,而西藏地区的海拔较高,在春季和冬季的温度较低,因此会加快羊口蹄疫的传播速度,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则会导致整个羊群患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1]。间接传播和直接传播是羊口蹄疫的主要传播方式,前者包括了气囊胶等途径,传播距离较远,后者包括了黏膜传播、消化道传播和呼吸道传播等等。如果引发抗原变异的状况,还有可能由于新的病毒而对羊的健康状况形成威胁。

1.3 病原特点

羊口蹄疫病毒的类型较多,存在变异性的特点,这是预防和治疗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难题。病毒血清型主要为7 种,包括了ZB 型、A 型、O 型和C 型等等,而且亚型也较为复杂。由于抗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交叉免疫保护失效,使得羊口蹄疫的危害性增大。在低温环境下会加快病毒的繁殖和传播,在弱碱环境和高温环境下则会造成一定的抑制,在防治工作中应该全面了解病原特点,以采取针对性方法。如1%甲醛溶液和4%碳酸氢钠溶液、1%氢氧化钠溶液等,都可以破坏病毒的生长环境,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防止造成严重的传播。

2 诊断方法

常规诊断方法在羊口蹄疫诊断中较为常用,可以针对养殖过程中羊的状态实施判断,从而快速发展病羊,避免病毒的大面积传播。需要重点针对羊的乳房和蹄部、口腔等位置实施检查,如果存在较多水疱,同时羊出现食欲不振和蹄部脱落的状况,则有可能患上口蹄疫,此时需要对其进行隔离,防止对其他羊的生长状况造成威胁[2]。

羊口蹄疫与其他疫病存在类似之处,比如口炎和蓝舌病、传染性脓包病等等,因此在对其进行诊断时不能依靠单一的病症,而是要综合分析,避免造成误诊的状况。而实验室诊断的方式可以有效弥补上述常规诊断方法的不足,比如在实验室可以采用小鼠接种试验和血清保护试验、抗酸性试验等判断羊是否患有口蹄疫。实验室诊断的方式对于实验环境的要求较高,包括了灭菌环境、温度环境、接种方法和酸碱度环境等等,因此在采用该方法时应该确定具体的实验方法和流程,以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3 预防控制方法

3.1 预防方法

3.1.1 规范饲养管理

在羊群的饲养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方法,是预防口蹄疫的关键途径,可以降低羊口蹄疫的发病率,维护养殖户的利益。以“全进全出”为基本原则对羊群实施管理与控制,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问题,从而增强整体体抗力,对于羊口蹄疫的预防效果较好。羊群应该由专业人员实施管理,同时在进入羊圈时应该做好消毒处理,换上专门的工作服,防止携带病毒而对羊群安全形成威胁。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进出过程,避免带入其他物品而对养殖环境造成破坏,尽可能构建无菌养殖的良好条件。在饲养过程中还应该做好温度控制,由于羊口蹄疫病毒在低温环境下的成活率较高、繁殖速度较快,因此需要在春季和冬季做好保温处理。有针对性地选择饲料,为羊的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增强其抵抗力,也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3.1.2 实施定期消毒

消毒处理的方式可以改善养殖环境,阻断病毒的传播,防止引发严重的死亡状况。口蹄疫病毒的存活能力较强,可以通过羊的粪便和饲养场中的其他污染物传播,因此需要了解具体的传播途径,以实施针对性消毒。羊圈环境是决定羊生长健康状况的关键,需要针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包括了污染物和粪便等,有效抑制病毒的活性。在传统工作模式下,由于长时间采用相同类型的消毒剂,会导致病毒的耐药性增强,久而久之消毒剂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为此,在消毒处理中也应该选择多种类型的消毒剂进行轮换使用,以有效控制羊圈内的病毒。尤其是在引种工作中,应该在养殖场外做好消毒处理后再入舍,也可以对羊圈实施熏蒸处理,消毒药剂选择高锰酸钾溶液和甲醛溶液等,能够改善羊的生长环境,预防重大口蹄疫。检疫工作也是引种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严格规范检疫的手续和流程,采取闭环管控模式,及时发现其中的病羊,防止对其他健康羊群形成威胁。

3.1.3 加强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的方式可以提高羊对口蹄疫的抵抗能力,是目前羊口蹄疫预防工作中的常用措施,可以选择弱毒疫苗和灭活病毒疫苗实施接种处理。其中,弱毒疫苗在二次接种中的使用较多,而灭活病毒疫苗在初次接种中的应用较多,在提高羊的免疫能力的同时,可以防止引发严重的免疫应激状况。疫苗接种时间也是决定防疫效果的关键因素,确保疫苗的作用能够得到体现,而且防止对羊的正常生长形成限制。政府部门在羊口蹄疫防治工作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应该定期组织免疫接种工作,以提高区域内羊群的接种率,防止对本地区养殖业的发展形成严重威胁。明确《动物防疫法》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内容实施免疫接种,在基层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醒养殖户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认识到羊群免疫接种和自身利益的关系,主动做好接种工作。结合本地区养殖业的发展状况和分布特点,对免疫接种的计划方案实施调整和优化,充分发挥乡镇防疫办公室和乡村防疫队伍的作用,确保免疫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3.1.4 做好疫情监控

注重对羊口蹄疫的有效监控,也可以避免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应该以完善的监控体系建设为核心,实施全面、动态化监控。基层防疫人员在该项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与养殖户进行交流沟通,了解羊群的养殖状况,同时在现场做好调查和评估工作,获取各项养殖信息和环境信息等,针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实施记录和上报。针对养殖场实施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评估羊口蹄疫情况,及时做好预防工作[3]。以疫情报告制度为依托,增强养殖户和防疫人员的重视程度,严格遵循制度要求进行上报,防止出现瞒报和谎报的情况。如果羊患上口蹄疫,还需要严格做好处理工作,避免处理不规范而造成病毒的传播。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确保疫情信息系统的高效化,以实现防疫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3.1.5 完善应急机制

羊口蹄疫呈现出突发性的特点,因此还需要构建切实可行的应急机制,加强对羊口蹄疫的及时控制和处理,防止造成进一步的损失。增进防疫部门和林业部门、公安部门、农委部门等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制定羊口蹄疫应急预案,了解疫病的主要特点和防控方法,在预案中明确规定具体的操作要求,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启动预案,以避免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应急储备制度的构建,也可以提高羊口蹄疫的响应能力,需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购置更加先进的药物和设备等,有效控制羊口蹄疫的传播,以建立完善的免疫屏障,增强免疫效果[4]。

3.1.6 提高人员素养

防疫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养,也是决定羊口蹄疫防治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构建高素质的防疫工作队伍,确保本地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对防疫员聘用和培训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以逐步提升人员工作能力,使其快速适应疫病防治的工作状况。在培训工作中,应该详细讲解羊口蹄疫的临床病症、流行病学和病原特点等,使其掌握丰富的力量知识和技能,在实践工作中能够快速识别羊口蹄疫,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增进防疫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了解羊口蹄疫防治工作的难点与重点,积极做好相互配合与协同,以便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与质量,达到最佳防疫效果。督促防疫人员的自主学习,利用互联网等途径学习先进的防疫知识和技术,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创新当前工作体系。养殖户的防疫能力会对口蹄疫的防疫效果和自身经营效益产生影响,因此要增进工作人员和养殖户之间的交流沟通,确保其能够及时上报相关信息,避免发现不及时而造成羊口蹄疫的大范围传播[5~8]。养殖户对羊口蹄疫了解渠道如图1 所示,其中培训获得和互联网为主要途径。除了要对规模化经营者和散户实施培训外,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可以采用微信和短视频平台等讲解羊口蹄疫的基本信息,使其掌握具体的防治方法,确保在养殖工作中能够保持规范化和专业化,降低羊口蹄疫的发病率。

图1 养殖户对羊口蹄疫了解渠道

3.2 病羊处理

当羊的口腔患病时,需要采用食醋和清水进行冲洗,也可以选择1%高锰酸钾,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则需要采用碘酊甘油进行处理,也可以选择1%~2%明矾溶液,采用冰硼散时需要采用外敷治疗的方式。当羊的蹄部患病时,可以选择3%溴氧水和3%来苏水实施冲洗,为了避免造成蹄壳脱落的情况,在冲洗完成后还应该实施包扎处理,内部采用鱼石脂软膏,同时控制羊的活动。当羊的乳房患病时,则需要采用温水和2%~3%硼酸水实施冲洗,也可以选择肥皂水,再用青霉素软膏进行外涂。需要挤出羊的奶水,避免造成乳腺炎。由于羊口蹄疫可能会对羊的心脏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在治疗工作中可以采用补液强心的方式实施处理[9~11]。

4 结语

羊口蹄疫会对羊的健康状况形成威胁,严重时会造成死亡的情况,不利于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在工作中应该全面了解羊口蹄疫的危害,加强对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和病原特点的研究,采用实验室判定和类症诊断等方法快速诊断羊口蹄疫,为后续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依据。在预防工作中,应该以规范饲养管理、实施定期消毒、加强免疫接种、做好疫情监控、完善应急机制和提高人员素养等为重点,起到事前控制的作用。针对羊的口腔、蹄部和乳房等位置的发病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羊恢复健康,避免造成大范围的传播。

猜你喜欢
口蹄疫羊群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城里的羊群
口蹄疫
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