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了吗?
——基于研发投入与融资约束的视角

2022-09-16 09:24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约束营商融资

孙 军

(安徽大学 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0 引言

税负是影响企业发展潜力和价值的重要因素。自国家颁布“营改增”措施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减税降费工作,以有效降低企业实际税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伴随着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2016~2021年全国累计减税降费规模超8.60亿元,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激发企业市场活力已成为2022年的重要战略部署。减税降费对释放企业发展动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减税降费肩负着双重目标,既要维持宏观经济稳定,又要激发企业经济活力,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而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换句话说,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上述考虑,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有必要思考减税降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相关宏观政策措施,力求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数字强国战略目标。在“十四五”文件中,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相互融合,把数字化转型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作为转型升级的主体,要充分利用减税降费的各项政策提升研发投入水平,培育创新动能,建立良好的技术基础,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源动力以及核心技术支撑。融资约束是制约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瓶颈,减税降费有利于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极大解决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融资难”和“融资贵”等问题,激发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观意愿,进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

既往研究有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1)现有文献实证研究了减税降费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缺乏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分析减税降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2)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学者们主要从金融科技、卖空机制、高管异质性等维度进行研究,未将减税降费纳入分析;(3)已有研究未从研发投入、融资约束两个维度检验减税降费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减税降费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理不明。

1 文献综述

基于本文研究主题,在文献综述部分,本文主要总结梳理有关减税降费经济后果、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两方面的相关文献,下面将依次展开论述。

1.1 减税降费经济后果

自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以来,学者们对减税降费经济后果的研究颇丰,大部分集中于对“营改增”的考察。作为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属性,大规模减税降费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金融化,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基于创新投入视角,减税降费能够有效降低边际成本,激发企业创新动能,进而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税负与融资约束密切相关,持续的减税降费能够显著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而现金流、投资、盈利能力则在减税降费缓解融资约束的过程中扮演了中介角色。作为政府干预的重要手段,不同水平的地区市场化进程与减税降费搭配可能产生差异性的效果。

1.2 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的考察,学术界主要基于卖空机制、金融科技、金融市场化改革等视角进行切入。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制度设计,卖空机制通过优化内部机制建设、增加分析师关注以及激发企业创新动能,进而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但驱动作用会由于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存在差异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能有效激发企业去杠杆,引领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强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动机。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一,减税降费有助于增加企业研发投入,进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由于研发投入具有不确定性,企业难以预料研发投入带来的收益,一定程度打击了企业研发活动的积极性。减税降费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边际成本,包括税收抵免在内的税收优惠能够为企业承担技术创新风险,在风险得到补偿的条件下,企业研发投入的意愿得以提升。同时,减税降费使得政府让渡部分税收给企业,提高企业投资报酬率,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研发投入活动;减税降费增加了企业研发投入水平,随着创新研发活动的开展,企业显著提升对于前沿科技的敏感性,挖掘内外部有利信息,提高信息整合能力,这些都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实力,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充裕的基础硬件条件,同时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撑,进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第二,减税降费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减税降费可以减少企业税款支付,增加企业留存收益,显著改善现金流动,激发企业活力,增加内源性融资。当企业从事生产经营需要使用资金时,可以优先利用自有资金,减少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显著缓解自身面临的融资约束。作为制约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瓶颈,融资约束困境的解决是企业能否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减税降费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困境,有助于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提升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创造宽松便利的内部经济条件助力数字化转型,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在数字经济时代下,高效的资源配置效率能够引导企业开展新技术投入,使得企业具有强烈动机将投入主要集中于数字化项目,进而显著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减税降费将投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限定其他条件,减税降费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回归样本,考虑到数据的客观性,依照以往惯例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1)剔除金融保险类行业样本;(2)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以及处于ST和ST等异常交易状态的样本值,最终获得9 941个公司-年度样本。数据来源如下所示: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基于Python软件对上市公司年报抓取所得的原始词频数据,营商环境原始数据源于《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其余财务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本文对所有样本内的连续变量均采取1%和99%的分位数上的缩尾处理,以削弱极端值对研究结论的不利干扰。

3.2 变量定义

3.2.1 被解释变量

企业数字化转型DCG,参考吴非等的研究,本文基于Python对上市公司年报的特征词进行提取,具体包括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数字技术应用以及区块链技术等五个方面的特征词汇,并对上述特征词词频进行计数加总。考虑到上述数据具有“右偏性”属性,将词频数总和对数化处理,最终刻画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

3.2.2 解释变量

减税降费力度TB,参考杨林等的研究,本文以企业实际税负度量减税降费力度。为方便解释减税降费的经济学意义,本文对企业实际税负取相反数,从而度量减税降费力度。具体定义如下:(1)(税费支付-税费返还)/营业收入,取相反数得到TB1,当TB1越大时,企业实际税负越低,减税降费力度越大;(2)由于现金流量表以“收付实现制”作为编制基础,本年税费净流出金额可能与应计金额存在差异,为了减轻前期、后期税负对当期税负金额的影响,本文设置另一企业实际税负指数。税费支付与税费返还的三年移动平均数/营业收入,将新计算的企业实际税负指数取相反数得到TB2。

3.2.3 控制变量

参考王宏鸣等,本文选取以下控制变量:资产规模SIZE;负债水平LEV;总资产回报率ROA;营业总收入REV;资本密集度CI;股权集中度FIRST;成立年龄AGE;上市年限平方项AGE;两职合一DUAL;审计结果AUDIT;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度虚拟变量YEAR和行业虚拟变量INDUS。变量定义与说明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与说明表

3.3 模型设定

为了探究减税降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本文参考王宏鸣等的研究,采用模型(1),以检验减税降费能否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根据前文分析,预期减税降费力度TB与企业数字化转型DCG的系数β将显著大于0,表明减税降费有利于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展示了本文相关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 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

由表2可知,TB1和TB2的均值分别为-0.057 3和-0.058 3,标准差分别为0.043 7和0.044 0,极差分别为0.246 6和0.244 8,说明中国上市企业所享受到的减税降费力度存在差异,税收负担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企业具体财务行为受到影响。DCG的均值为1.838 1,最大值为5.037 0,最小值为0.000 0,说明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在上述减税降费力度、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数据分析中存在的显著差异为后文实证检验奠定了分析基础,换句话说,探讨两者差异形成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2 相关性分析

表3展示了本文主要研究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3 主要研究变量的相关性分析表

表3结果显示,TB1、TB2与DCG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初步表明,减税降费力度越大,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支持了研究假设,但仍需通过下文的基准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减税降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4.3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表4展示了“减税降费力度—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样本多元回归结果。

表4 减税降费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全样本多元回归结果表

由表4可以观察到,TB1与DCG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系数=1.171 8,t值=3.769 9);TB2与DCG亦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系数=1.319 8,t值=4.232 4),综合以上数据整体来看,减税降费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即减税降费力度越大,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假设得到了经验数据得支持。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减税降费能够减少创新成本,激发企业创新动能,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研发投入的增加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进而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减税降费能够增加企业留存收益,增加内部自有资金储备,减少外源性融资需求,缓解融资约束。融资困境的纾解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进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综上所述,减税降费通过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和缓解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进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5 稳健性测试

5.1 工具变量法

减税降费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而企业为了提高数字化转型程度,谋求自身快速发展,也可能主动迁移到税收优惠政策较多的地区,从而导致减税降费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为了削弱上述影响,本文将减税降费力度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采用IV-2SLS回归方法。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减税降费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工具变量IV-2SLS回归结果表

由表5可知,第(1)列中,TB1与DCG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系数=1.175 5;t值=2.000 4);第(2)列中,TB2与DCG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系数=1.188 8;t值=2.182 6),上述数据综合表明,在控制了内生性后,减税降费依然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前文研究结论相吻合,进一步验证本文核心结论的稳健性

5.2 替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度量方式

考虑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测度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点,为了削弱单一的度量方式对研究结论的噪音干扰,因此本文替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度量方式,以进一步增强本文核心结论的稳健性。具体地,本文参考吴非等的研究,将变量定义中表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大类别进一步进行降维分解,将数字技术运用划分为“实践应用层面”,并对数化处理,命名为ADT。该数值越大,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基于模型(1),将替换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重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减税降费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多元回归分析表(替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度量方式)

由表6可知,第(1)列中,TB1与ADT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系数=1.016 5;t值=3.296 7);第(2)列中,TB2与ADT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系数=1.147 4;t值=3.698 5),上述数据综合表明,替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度量方式,本文核心结论依然稳健。

5.3 替换减税降费的度量方式

基于企业税费净流出可能与营业收入存在一定关联性的考虑,本文参考刘骏等,将TB2式中的分母营业收入进行t-1期、t期、t+1期三年移动平均计算,重新设置指标TAX度量减税降费。新度量的减税降费指标纳入模型(1)中进行检验,如表7所示。

表7 新度量的减税降费指标纳入模型(1)中检验结果表

由表7可知,TAX与DCG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系数=1.268 6;t值=3.883 4),与前文结论基本吻合。上述结果表明,在重新度量减税降费力度后,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

6 减税降费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路径分析

6.1 基于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了检验研发投入在减税降费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关系中是否扮演中介角色,本文构建如下模型(2)和(3):

其中,INNOV代表企业研发投入,参考有关文献,将企业研发费用进行对数化处理得到INNOV。

表8展示了基于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表8 基于企业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

由表8可知,Panel A第(1)列中TB和DCG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系数=1.623 8;t值=4.552 4),第(2)列中TB和INNOV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系数=2.835 1;t值=8.719 4),说明减税降费能够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在模型(1)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研发投入,结果如第(3)列,发现TB和DCG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系数=1.118 5;t值=8.719 4),且低于第(1)列中TB系数的绝对值,Panel B中TB2的结果类似,不再赘述。上述机制检验表明,研发投入在减税降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中扮演了中介角色,即存在“减税降费力度越大—研发投入增加—企业数值化转型程度越高”的中介传导路径。综上所述,减税降费能够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从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6.2 基于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了检验融资约束在减税降费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关系中是否发挥中介作用,本文构建如下模型(4)和(5):

其中FC代表企业的融资约束,参考有关文献,采用logit回归模型拟合出每年融资约束发生的可能性,并命名为FC,FC指数越大,意味着企业面临较严重的融资约束困境,即FC越大,融资约束越严重。

表9展示了基于融资约束的中介机制检验结果。

表9 基于融资约束的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表

由表9可知,Panel A第(1)列中TB1和DCG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系数=0.896 4;t值=9.872 8),第(2)列中TB1和FC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系数=-0.027 2;t值=-2.853 4),说明减税降费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在模型(1)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融资约束,结果如第(3)列,发现TB1和DCG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系数=0.857 2;t值=2.924 3),且低于第(1)列中TB1系数,Panel B中TB2的结果类似,不再赘述。上述中介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在减税降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中扮演了中介角色,即存在“减税降费力度越大—企业融资约束越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的传导路径,减税降费能够缓解融资约束,从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7 减税降费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情境性分析

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政府推进的重点任务之一,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推动作用。第一,良好的营商环境意味着健全的法制建设与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能够有效减少企业创新成果被侵蚀的可能性,为创新研发活动提供稳定的法律保障,并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第二,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有效吸引外商投资,为具有强烈数字化转型动机的企业带来新技术和新经验,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外资企业的流入会改善市场环境,促进上游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下游企业的生产支出以及融资约束问题得以缓解,使企业致力于自身生产活动,降低数字化转型的“融资难”、“融资贵”等困境,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三,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提升地区资源配置效率,政府能够甄别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并通过给予目标企业相应的财政科技支出激发其数字化转型意愿,以期实现数字强国战略目标。基于上述分析,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可能与政府的减税降费政策产生协同效应,通过各自的影响渠道共同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即良好的营商环境可能显著促进减税降费与数字化转型的正向关系。

综合上述分析,在研究模型(1)的基础上,为了检验营商环境的情境性作用,进一步引入减税降费与营商环境的交乘项TB*BUSEN,具体研究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BUSEN代表营商环境,参考有关文献,采用“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度量营商环境,数据来源于每年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表10展示了营商环境对减税降费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

表10 营商环境对减税降费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表

由表10可知,第(1)、(2)列中BUSEN*TB项的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系数=2.802 1,2.280 5;t值=3.461 4,3.098 4),以上回归结果表明,在营商环境良好的地区,减税降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其原因可能在于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吸引外资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外部制度环境的治理作用,显著加强了减税降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即在营商环境更优良的地区,减税降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强。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减税降费作为政府着力推进的关键任务,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密切相关,并且理论上会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上述背景,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减税降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作用路径以及情境特征。研究发现:第一,减税降费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表现为减税降费力度越大,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第二,机制检验表明,减税降费力度的提高,一是能提高研发投入并强化企业创新动能,二是能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这些都有助于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三,营商环境能够显著促进减税降费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二者的正向作用,有效发挥外部治理功用。研究结论丰富了减税降费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文献,明晰了减税降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路径,同时为政府优化减税降费政策、加快培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塑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了参考思路。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政府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减税降费不仅能够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而且能够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动力。因此,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激发企业经济活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第二,企业应抓住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而且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支出,显著缓解企业自身融资约束,这些因素都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有利的基础。企业应积极进行扩大再生产和技术创新,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与资本市场表现。

第三,政府应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发挥营商环境的外部治理功用,进一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缓解融资约束以及优化资源配置,进而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上述考虑,政府部门应积极进行营商环境建设,不断深化市场改革,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市场环境,与减税降费形成相互协调的局面,共同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猜你喜欢
约束营商融资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马和骑师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