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关键要素及经验启示
——基于四川省“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分析

2022-09-21 00:29霍国强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26期
关键词:高品质四川省办学

■霍国强

近年来,四川省开展的“高品质学校”建设取得了较为丰硕成果,成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典型代表,对其他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改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高品质学校”建设实践现状及内涵解读

有关“高品质学校”的理念和提法,并非四川省独创,如江苏省部分地区也对“高品质学校”进行过研究和探索,但相比之下,四川省在“高品质学校”建设方面具有更强的典型性和系统性,其实践主体的规模也更加庞大。自2012年起,四川省近500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共同组成“四川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研究共同体”,基于“高定位、高品位、高质量”的共识,率先展开“高品质学校建设”研讨和实践,到目前,四川省已有不少学校通过校本化的实践和创造,以不同角度探索高品质学校建设模式[1]。

从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实践来看,因为强调学校自身特点,重视学校校本化的创生,所以采用完全相同模式的学校是不存在的,“高品质学校”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特色。从高品质学校的内涵来看,所有“高品质学校”存在相同的本质特征。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涛曾概括指出,学校的品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向“学校办学行为符合教育规律和政策法规”的品位;二是指向“学校办学成果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质量[2],所以“高品质学校”的本质特点是“高品位”和“高质量”,一方面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规律和政策法规,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二、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关键要素

本研究从《教育科学论坛》杂志上所发表的文章中,筛选出10篇有关高品质学校建设实践的文献,作为代表性案例进行分析。具体选择的样本学校及其主要建设思路如表1所示。

表1 四川省部分学校高品质学校建设思路

通过对上表中样本学校所列出的关键词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发现这些学校重点围绕以下六大关键要素进行高品质学校建设。

(一)以办学理念为源泉

办学理念是学校教育目的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校发展规划蓝图的指导思想,是引领学校变革的先导性因素。确立科学合理的办学理念,是成功建设高品质学校极为重要的因素。从以上样本学校的行动方案中发现,建设高品质学校离不开办学理念的牵引。在本研究中列举的高品质学校中,其办学理念也表现出一些共同特点,即这些学校都是在遵循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基于学校条件和发展愿景,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此来形成自身的办学理念,不仅科学合理,也具备较强的操作性。

(二)以教师建设为动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从学校发展来看,教师依然是最根本的因素之一。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和建设者,在学校发展和建设中,作为学校最重要的主体,教师的行动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在以上所列举的学校中,不少学校都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重视和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力,使教师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高品质学校建设中,必须重视教师的根本性的动力作用。

(三)以课程教学为重点

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过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主要表现在课程教学方面。从高品质学校建设来看,学校在课程教学上的努力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二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效果。在学校课程建设方面,有些学校逐渐建立起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建构起国家统一课程和校本特色课程相互促进的学校课程体系,增强课程育人的积极作用。在课程教学方面,不少学校将高品质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抓手,有的学校还研制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此引导并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切实提高。

(四)以学校文化为灵魂

学校文化是高品质学校建设的一大亮点。从本文所选取实践样本来看,有些学校将创建和表达学校文化作为高品质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文化越来越受到中小学校的重视,而学校文化的核心要义会表现在学校的各个具体方面。在高品质学校建设中,有的学校在自身发展历史中汲取营养,来探究并建构学校文化;有的学校则结合未来教育理想,通过建设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来创建学校文化。学校文化能够有效地彰显学校精神,形成学校品牌,所以对高品质学校建设也能发挥一定的助力作用。

(五)以管理制度为保障

完善和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也是建设高品质学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管理制度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组织变革,如改进或健全教研组,打造学校教科研团队;二是适度放权赋权,转变管理模式,实行绩效考核等;三是建立健全学校各项制度,促进学校管理向治理转变。管理制度是高品质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品质学校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强大支持,是高品质学校建设得以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

(六)以学生发展为目标

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是学校所承担的基本责任。学生是学校教育的服务对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评价一所学校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本文中所列举的高品质学校建设案例中,尽管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路径各有特点,但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确定“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围绕“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目标进行实践探索,设计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改进工作,都是以上学校在高品质学校建设中的共同理念。

在高品质学校建设所关注的六大关键要素中,“办学理念”和“学生发展”发挥着目标引领的作用,也是一种思想层面的变革;“教师建设”和“课程教学”是学校建设的本位工作,是高品质建设的核心任务;“学校文化”和“管理制度”则分别从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对学校环境进行设计与规划,进一步提升学校建设的品质。尽管大部分中小学在探索过程中将关注点集中在了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但从理论上讲,以上六大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

三、四川省高品质学校建设的经验启示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四川省之所以能以“高品质学校建设”为思路,在推动学校的改进和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这与四川省整体上进行科学规划、合理设计以及重点支持等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四川省在高品质学校建设中的这些经验,也能为其他地区和学校的实践探索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通过专业组织统筹推进部署

“规模大”“成果多”“影响广”可以说是四川省在高品质学校建设中所体现出的显著特点,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四川省从省域层面出发,通过专业组织对高品质学校建设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如上文所述,四川省于2017年组织500所余中小学、幼儿园成立“四川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研究共同体”,并依托这一组织,开启了“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探索。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效果,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确立了“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遴选出80个子课题学校启动200所“高品质实验学校”建设计划[13],这是四川省在高品质学校建设方面能够取得丰硕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也恰恰是其他地区所缺少的,正是因为缺少区域内的整体规划,所以大部分地区学校改进方面的努力难以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和自身特色的实践模式。

(二)吸引学者参与加强理论指导

高效的教育教学改进行动离不开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四川省还特别重视以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打造合作的桥梁。这也是四川省在探索高品质学校建设方面得以成功的重要启示。自2017年高品质学校建设开展以来,来自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的学者们也随即加入了“高品质学校建设及发展”的分析和研究,这也为各学校开展高品质学校建设实践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指导,有助于学校在建设中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开展更加科学有效的行动。反观其他一些地区,尽管也在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校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进路径,但是忽视了给予中小学校应有的理论指导和专业诊断,造成不少中小学校只能盲目尝试,难以取得有效成果。

(三)重视校本探索激发学校特色

四川省的高品质学校建设虽然在省域内统一部署下进行实践探索,但纵观这些典型的高品质建设的成功范例,可以说是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并不是千校一面。这是因为四川省进行统一部署,一方面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推动学校开展高品质建设;另一方面则主要承担着创建专业组织、提供专业资源和搭建专业平台等三个方面,在学校具体建设思路和过程方面,并不会进行太多干涉,而是激发学校作为建设和发展主体进行自我探索,充分发挥学校在走向高品质过程中的实践主动性,发挥各学校领导和教师自身的教育智慧。学校的主动探索是高品质学校建设得以成功的直接动力,区域内的部署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激发和鼓励学校在探索过程中的自我意识方面。

(四)提供专业平台促进经验交流

在建设高品质学校过程中,四川省建立起了省域的“学习共同体”,形成了以科研引领、合作共享、问题解决、协同创新的联动发展模式[14],通过各种平台及互动形式促进专业交流及共同发展。四川省曾多次组织“高品质学校建设研讨会”等相关主体的专题论坛,通过专题研讨会,集中讨论高品质学校建设及其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自2018年以来,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省内教育类专业期刊——《教育科学论坛》就成为“高品质学校建设”研究成果及实践样本进行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学术期刊是重要的交流平台,然而不同地区期刊的刊文偏好不尽相同,办刊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所以还需要提升各地区学术期刊在教育教学发展和改进中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

四、结语

在国家教育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下,我国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必将不断深化,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地区教育改革及教育发展的目标追求。通过建构地区专业共同体,在地区教育智慧的推动下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加强中小学同高校、教育研究机构等部门的联系,同时也为中小学之间的交流与研讨搭建平台,这种来自于四川省的高品质学校建设模式,也将对全国其他地区区域内学校的教育教学改进工作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路。

猜你喜欢
高品质四川省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高品质的忠实还原 FIBBR Ultra Pro2 HDMI光纤线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光伏扶贫如何保证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