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疗法和微波治疗结合健康宣教对急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9-26 09:54周蕴启王鑫一刘凌林灵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活动度患侧肩部

周蕴启,王鑫一,刘凌,林灵

(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四川成都610014)

急性期肩周炎又称肩周炎的早期或疼痛期,其临床主要特征是患侧肩关节局部逐渐出现疼痛,随着病情加剧,逐步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周炎患者在急性期持续剧痛,疼痛可持续4~24周,甚至更长时间,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临床上多口服非甾体类药物有较好的消炎止痛作用,但长时间服用会给患者胃肠道及肾脏带来较大副作用[2]。对肩周炎急性期缓解疼痛,防止肩部进一步粘连引起功能障碍是肩周炎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目的是探讨S-E-T在减重下应力刺激肩关节,防止关节囊萎缩,诱导功能重建和微波消炎的治疗下对急性肩周炎疼痛、活动度及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本院门诊急性期肩周炎患者共80例,按年龄、性别进行随机配对设计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首次评估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f,±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f,±s)

注:组间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40 40性别男11 13女29 27年龄(岁)54.88±4.39 57.03±5.89病程(年)69.85±43.82 87.15±42.03

1.2 诊断标准 参照[3]《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ZYYHX/T372-415)中肩周炎的病理分型诊断标准,其具体病理分型符合急性肩周炎诊断,标准如下:起病急骤,疼痛剧烈,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限。夜间痛剧,压痛范围广泛,喙突、喙肱韧带、肩下峰、冈上肌、肱二头肌长头腱、四边孔等部位均可出现压痛。急性期可持续2-3周。X线检查一般呈阴性。

1.3 纳入标准①肩周炎6个月内有肩部疼痛明显及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者;②X线检查排除骨折,关节间隙结构无异常情况;③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近期未服用激素类药物,无小针刀及其他手术史。

1.4 排除标准①不能坚持本治疗方案或接受其他治疗方法,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观察者;②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或胃肠道等严重疾病者、精神病及认知障碍患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④颈椎病、胸椎病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及活动障碍者;⑤曾经肩部骨折、手术或局部关节镜治疗患者。

1.5 方法

1.5.1 对照组微波治疗,采用日产PH-W3720BJ-E微波治疗仪,频率2450MHZ,波长12.24ctn,输出功率200W,置患者舒适的健侧卧位,暴露肩部,确认皮肤是干燥及无任何药膏类物品,移动支撑杆,将球形照射器对准肩部疼痛部位,距离体表10~15cm,调节微热量(50~100W)。每次20min,1周治疗3d,隔日一次。疗程为2个月。微波治疗后给予肩周炎健康宣教训练指导:①急性期肩周炎患者因剧烈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会烦躁、懊恼、抑郁等情绪,以患者为中心宣教患者对肩周炎疾病的认知,了解病理过程,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②鼓励患者主动运动,在无痛范围内配合呼吸运动进行肩周炎的医疗体操训练[4]。具体方法如下:患肢摆臂放松练习,站立位微弯腰,患侧手臂伸直,用手臂自身重量前后摆动、上下摆动及回旋画圈摆动。每个动作10次,每日2次;棍棒练习:利用体操棒,做上举、侧举、上提、下压、后举、旋转的动作,每个动作5次,每日2次;爬墙练习:站立位,健手叉腰,患侧手在肩梯向前上方、向侧方、后方上爬墙,每组动作10次;肩胛骨周围肌肉训练:利用PNF原理让肩胛骨做螺旋对角线运动,向前上方提、向后下压和向后上提向前下压和活动。③注意保暖防止受凉。④避免提重物及暴力甩手等运动。⑤对于疼痛有缓解的患者用弹力带进行一定的力量训练,弹力带的训练包括肩胛骨内收肌群、肩关节外旋肌群、肩关节屈肌群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训练15min[5]。⑥日常生活活动训练,避免盂肱关节囊挛缩及肩周肌肉萎缩,在无痛的情况下让患侧上肢参与日常生活中。

1.5.2 治疗组 先用S-E-T治疗,S-E-T治疗采用南京康龙威康复工程有限公司KLW-SXDE-XQ2-11悬吊器进行治疗。因急性期肩关节活动受限及疼痛为主要表现,所以S-E-T治疗主要应用肌肉放松训练方法:①改善肩关节屈曲和后伸活动度:患者健侧卧位,悬吊点置于肩关节前外侧45度位置,悬吊带长度放置患肩外展20度的高度。患侧肘关节上方放置悬吊带窄带,手部拉住拉环,做肩关节的屈曲和后伸动作。每次屈曲和后伸动作到达肩关节主动运动的最大范围时治疗师给患者加压刺激,不应有剧烈疼痛。②改善肩关节外展活动度:患者仰卧位,悬吊点置于患侧肩关节外侧45度位置,悬吊带长度放置肩关节屈曲20度的高度,患侧肘关节上方放置悬吊带,手部拉住拉环,做肩关节外展动作。每次外展动作到达肩关节主动运动的最大范围时治疗师患者加压刺激,不应有剧烈疼痛。③改善肩关节内旋和外旋活动度:患者俯卧位,悬吊点置于患侧肘关节前上方45度位置,悬吊带长度适中,患侧前臂放置悬吊带窄带,手部拉住拉环,做肩关节内旋转动作。每次内旋和外旋动作到达肩关节主动运动的最大范围时治疗师给患者加压刺激,不应有剧烈疼痛。训练时患者主动运动到最大活动范围,保持无痛状态,每个动作训练3组,每组20个,在末端加压刺激三次,每次10秒钟。1周治疗3d,疗程为2个月。S-E-T训练后和治疗组采用同样方法的微波治疗和健康宣教方法。

1.6 评定标准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ⅤAS)评定疼痛[6],评定标准:患者在0~10之间打分,0分为正常,没有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可以忍受,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4~6分为中度疼痛,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为中度疼痛,难以忍受。②肩关节活动度:采用肩关节活动度(指肩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或转动的角度)对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评价,数据以《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7]为准,评定使用同一测角器测量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及外旋的角度,以患者无不适或疼痛感为宜[8]。③按照《中医病证的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9]。

1.7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时间点关联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无序计数资料以频数(f)、构成比(P)表示,采用χ2检验;均由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样本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进行数据处理。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ⅤAS评分比较(±s,n=4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ⅤAS评分比较(±s,n=40)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6.18±0.90 6.15±0.95治疗后第四周4.08±1.27①②4.85±1.59①治疗后第八周2.73±1.01①②3.70±1.40①

2.2 关节活动度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各期康复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量表评分结果比较(±s,n=40)

表3 两组患者各期康复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量表评分结果比较(±s,n=40)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时间点治疗前治疗后第四周治疗后第八周治疗前治疗后第四周治疗后第八周屈曲(℃)118.78±25.00 135.88±14.99①②154.25±12.61①②115.15±22.26 125.00±22.20①143.8±22.38①后伸(℃)36.98±9.3 41.98±8.12①②47.1±8.30①②33.68±10.13 35.95±7.73①42.75±7.63①外展(℃)98.42±29.12 125.42±18.73①②146.88±14.15①②107.13±34.19 110.58±27.56①135.03±32.8①内旋(℃)44.1±15.21 52.9±12.09①②65.53±12.63①②41.38±12.95 46.02±12.73①57.63±15.00①外旋(℃)28.83±11.74 36.53±10.34①②43.25±10.18①②25.68±9.81 31.50±9.68①37.88±10.74①

2.3 临床有效率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的好转,且治疗组治疗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ƒ,-R,P)

3 讨论

肩周炎是由于非收缩性损伤导致的或者与非收缩性损伤同时并存的盂肱关节僵硬,临床的常见并多发性疾病。肩周炎急性期疼痛或冻结进行期可持续长达10~36周。患者因疼痛常常会休息上肢。休息后疼痛减轻但僵硬感会加重。在疼痛阶段末期,盂肱关节容量会急剧减小引起关节活动受限。近年来治疗急性肩周炎的文章报道颇多,多以针灸[10]、推拿、理疗、封闭、中药熏蒸治疗[11]。甚至针刀及手术[12]等方法缓解肩周炎急性期的不适,但目前并没有公认的良好治疗方法。此次文献发现早期保守治疗方法:S-E-T、微波和健康宣教相结合,无创治疗、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缓解了疼痛。从而直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微波治疗属于高频治疗。微波疗法在具体治疗的时候,其能够将低功率微波辐射集中到患者的病患位置处,使得患者血液循环更加有效,促使炎性因子的释放得以减少,使得其组织修复再生能力有效提高[13]。微波的温热效应较强,渗透组织较深,温热可渗透到较大范围内对病变软组织,其治疗机制是在低功率微波辐射作用下,病灶中致炎介质含量降低,而致炎介质是通过抑制合成的刺激分解实现,能使微血管壁的通透性降低,抑制炎症的发展[14]。临床上微波治疗多用于急性、慢性炎症治疗,更有很多文献及报道证明微波治疗对急性肩周炎治疗有很好的疗效,故本研究选择微波治疗结合SE-T和健康宣教对急性肩周炎患者治疗。

S-E-T作为一种新型、有效、规范的神经肌肉功能训练技术,它利用悬吊系统,作用于薄弱的生物力学链,通过S-E-T治疗急性肩周炎有以下优点:①S-E-T是通过主动运动疗法来锻炼肩关节活动,活动时痛感低,运动范围大,稳定时可使深层的肌群更加稳定[15];②S-E-T将患者肩关节悬吊在不稳定的支撑面上进行闭链运动,不仅可以刺激感觉器官,有利于患者本体感觉的恢复,而且可以提高上肢感觉传到输入,提高协调控制能力;③S-E-T针对性的进行肌肉训练和关节训练,通过对主动肌、协同肌和拮抗肌的肌肉激活,加强患者肩部位置神经和肌群之间的反馈,激发患者神经肌肉部位的协调功能,从而使患者活动度得到改善;④S-E-T肩部活动可调整个肩部及相邻的颈椎、胸椎上的筋膜链整条筋膜链的功能,恢复肩功能平衡,缓解肩部疼痛,疗效显著;⑤S-E-T可变化丰富,通过调节绳索位置、角度、长度,加或减辅助工具,调整重力水平,调节身体姿势,激活深层失活的肌肉,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16]。

本研究选取急性肩周炎为对象,一方面是本院门诊肩周炎患者多,肩周炎为本院康复医学科的优势病种。另一方面是急性肩周炎患者在悬吊结合微波治疗后取得的效果明显:疼痛减轻,活动度增加。但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要有好的家庭运动维持效果,不仅如此也需要好的家庭支持,家属督促患者配合完成动作,给予鼓励提高自信心。因而综上所述,悬吊疗法和微波治疗结合健康宣教在急性肩周炎的干预中对患者是有效的方法,而且易于操作,应用前景广泛,安全可靠,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活动度患侧肩部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活动颈部时有响声是怎么回事?
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实施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及中央区淋巴结廓清治疗的疗效评估与研究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活动度与镇痛效果分析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下肢体位对患肢康复的影响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