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心汤对心律失常患者睡眠质量与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2-09-29 08:04张迪范红玲张曼宇翟文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6期
关键词:心功能用药差异

张迪 范红玲 张曼宇 翟文超

心律失常是一种以老年群体为主的、因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所致的常见疾病。该疾病可对人体的血液循环形成较大影响,进而导致心功能下降、心脉阻滞等问题[1]。目前,西医是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方法,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在改善并控制病情发展等方面有显著效果,但毒副作用对老年患者的影响明显,用药效果不理想。故而,近年来,围绕中医辨证施治理念,坚持“通血活络”、“益气养阴”的治疗,定心汤等中药汤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应用较好,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的价值[2]。从目前研究来看,关于定心汤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研究甚少,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研究结论报道。为此,本文选择本院2021 年1~12 月收治的110 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相关治疗效果作如下具体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 年1~12 月收治的110 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依照心律失常诊断指南,确诊为心律失常者;无精神障碍,可正常完成诊治者;无恶性肿瘤者;无严重肝肾等脏器异常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血液或免疫系统疾病者;对本次所用药物不耐受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1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 例。观察组男28 例,女27 例;年龄56~79 岁,平均年龄(63.28±5.54)岁;病程2~8 年,平均病程(5.47±1.45)年。对照组男26 例,女29 例;年龄57~82 岁,平均年龄(63.92±5.41)岁;病程2~7 年,平均病程(5.44±1.4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355)治疗,口服25 mg/次,3 次/d。观察组采用定心汤治疗,具体方剂:丹参3 g、龙眼肉30 g、炙甘草4 g、生龙骨12 g、生牡蛎12 g、人参4 g、柏子仁15 g、酸枣仁15 g、净萸肉15 g。服用1 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均以2 周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后比较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且经心功能分级评价显示较治疗前提升≥2 级;有效: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且经心功能分级评价显示分级较治疗前提升1 级;不符合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心功能指标,包括LVEF、NT-proBNP 及LVEDD。③睡眠质量,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该评估量表涉及睡眠障碍、时间及质量等24 个问题,共21 分。分值越低则表明睡眠质量越好。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出现的血压过低、恶心、心动过缓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NT-proBNP 及LVED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NT-proBNP 及LVEDD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一种以老年群体为主的常见心内科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氧甚至坏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在治疗用药选择方面,西医的用药范围广,如美托洛尔等药物,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良好[4-7]。但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美托洛尔等药物的服用可发生不良反应,整体治疗效果不理想。为此,中医疗法成为心律失常治疗研究的重要方向,对于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8]。在中医看来,心律失常乃“心悸”、“胸痹”之范畴,“通血活络”、“益气养阴”是治疗的关键。因此,在中医治疗方案下,炙甘草、柏子仁、酸枣仁等中药材均有应用,并成为心律失常中药汤剂的主要成分。苗春娇[9]在研究中指出,中医是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经补脾益心汤用药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并且患者心功能显著提高,汤剂中炙甘草、丹参、白术、五味子等中药成分,可温阳通脉、益气养阴,达到了优于传统西医的治疗效果。可见,在心律失常治疗中,中医疗法的用药效果显著,能够在辨证施治中治疗脾虚体倦、气阴不足等问题,成为心律失常治疗研究的新方向。

在本文研究中,选择中药药剂定心汤进行治疗,该汤剂有益气活血之功效,对于心律失常有较好效果。在方剂中,炙甘草有清热解毒、补中益气之功效;柏子仁、酸枣仁有养心安神之功效;人参有改善血管、补元气之功效。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中药定心汤治疗心律失常,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显著。心律失常以老年患者为主,老年患者常发生乏力疲劳、胸闷气短等情况,对患者治疗产生了较大影响[10,11]。故而,在用药治疗中,不仅需要控制病情,还要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在定心汤中,丹参能保护心肌、生龙骨入肾经,可起到滋补肾阴的功效[12]。故而,在定心汤用药治疗之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临床用药效果显著。

心律失常患者心肌功能受损,心功能的有效改善尤为重要。此外,由于心律失常导致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下降,特别是在气短、胸闷等的情况下,部分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烦躁、抑郁等负情绪,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故而,无论是从心功能的改善出发,还是着力于睡眠质量的提高,都是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目标[13,14]。在本文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LVEF、NT-proBNP 及LVEDD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定心汤可以有效控制并改善病情发展,提高患者心功能。特别是对于一些患者由于心律失常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影响治疗效果,故而安神也成为治疗的重要内容。在定心汤中,柏子仁及酸枣仁等有养心安神之功效,对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15-17]。此外,为更好地提高活血通络等治疗目的,定心汤中加入生牡蛎,具有平肝潜阳之功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在治疗中发现,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年龄>70 岁的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的保障尤为重要。张晓玲等[18]在研究中指出,西药治疗可造成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4%,对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有直接影响。故而,如何进一步提高用药安全性,成为中医用药治疗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中医治疗的安全性更高,能够减少西医治疗下恶性、血压过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传统西医用药治疗虽然可以实现较快的病情控制,但在治疗中的局限性日益显现,特别是在用药安全性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如老年患者出现有恶心、血压过低等情况,导致患者对服药治疗表现出较大的抗拒心理,影响治疗效果[19,20]。因此,在中医用药治疗中,更多地是在安全性的保障下,更好地实现病情的平稳控制。

综上所述,定心汤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心功能,用药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功能用药差异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找句子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