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色彩与光线作用探析

2022-10-10 07:38梁菁
声屏世界 2022年13期
关键词:光线色彩

□梁菁

在视听语言中,色彩不再单纯是人类眼睛所能看到的表面事物,它更多的是关于人物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展现。导演常常不依靠场景而是用色彩这个特殊语言来对电影进行渲染,借以表达主人公的心情、感觉和欲望等。色彩与光线都是电影摄影重要的表现手法,是电影视觉构成与传达的基本元素。

色彩的审美意味与象征意义

电影中色彩的象征意义,因为艺术从业者自身所处的历史现状与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带有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色彩的象征意义有着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观与客观统一的特点,在视听语言中色彩的正确运用能够更加深刻地反映所讲述的社会生活,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具体可感,给观众留下极深的心理印象。

色彩往往与人类的心理、生理历史体验相联系,比如提到白色通常就会让人联想到“纯洁”,黑色就容易让人联想到“阴沉”“压抑”,黄色则容易让人感到温暖,绿色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等。在电影历史长河中,关于用色彩进行表达情绪的经典桥段不胜枚举,下面以蓝色为例进行阐述。

蓝色系的画面在电影中往往代表着冷静和梦幻。例如电影《楚门的世界》,起初海景镇的蓝天象征着乌托邦式的美好,一如主人公楚门对所处生活的感知——美好而梦幻。后期楚门想要逃离现有的生活环境,受到了来自诸多方面的阻挠,此时蓝天、大海等场景的塑造传达给观众的是一种冷静感。当楚门一个人坐在蓝色的大海边久久不愿离去时,观众感受到了楚门此时此刻内心的孤独感。

色彩在影视中的探析

电影整体虽然建立在完整的叙事结构之上,但是往往色彩的成功运用能对整部影片起到画龙点睛之效用。色彩对营造电影氛围、表达人物心理活动、推动关键情节发展等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色彩可以用来确定电影的整体基调。色彩作为电影中最重要、最大众的视听语言艺术手段之一,经常被用来确定电影的整体基调。《红高粱》以红色为主基调,整部电影对红色毫不吝惜地肆意挥洒,盖着红盖头穿着红色嫁衣的女主人公巩俐,被男主人公钻进红色花轿抓住自己的红鞋,原始的生命力与原始的欲望充分交融在了一起。影片用红色确定了这部作品的基调,就是歌颂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生命力。导演通过利用色彩传达给观众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和色彩本身所带有的象征意义,最大程度上调动起了观众的审美体验,使人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最终达到意蕴悠长的艺术效果。许多年后,观众可能会忘了《红高粱》的具体情节,但一定对影片中充斥全片的红色印象深刻,不能忘怀。

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选择用绿色奠定全片基调。在电影中有很多关于“绿色”的元素,绿色的车辆,能接受黑人进入的“绿皮书”,尤其对剧情有关键推动作用的绿色石头。这块绿色的石头,代表着两位男主人公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后努力消弭分歧,接受对方的优点与缺点,互相欣赏对方,也象征着二人的友谊长青,将不会随着旅行结束而结束。

色彩可以用来表现人物内心。通常情况下,优秀的导演不会选择大段大段平铺直叙的旁白来直抒主人公的情绪,而是巧妙利用色彩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王家卫执导的电影《花样年华》,首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张曼玉优雅迷人的旗袍,色彩绚丽的各类旗袍与周围淡灰色的环境一起营造了该片独特的神秘暧昧氛围。这种配色带来的冲击也让我们感觉到了主人公情感的矛盾与忧郁,从而达到用色彩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目的。在叙述男女主人公婚外情的情节时,导演有意安排了许多带有明显暗示意味的“绿色”元素,绿色的场景、绿色的服装甚至是绿色的咖啡杯。这些元素按照正常的社会活动本不应出现,而正是这些看似不合理的、打破常规的安排,恰恰象征着主角也想要跳脱常规的轨道,寻求另一种情感关系。

电影《小丑》的主人公最终打扮成小丑的样子肆意破坏社会秩序,一身红色西装搭配黄色马甲包裹着绿色衬衣,显得怪诞却高调夺目,说明主角此时此刻完全癫狂的内心。高饱和度的颜色层层包裹,代表着主角内心被现实裹挟的幻象,二者相互纠缠,最终走向完全失控的地步。

色彩可以用来形成对比。色彩作为电影中最为直观的、无声的隐形语言,常常在影视作品中发挥着形成对比的功能。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辛德勒的名单》,大胆采用黑白色调仿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模拟真实性,打造重现当时黑暗时期的沉浸感,但整部影片中出现了唯一一个红色元素就是穿着红色衣服的小女孩。身穿红衣的小女孩与全程黑白画面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宛如星星之火,让人很难不去注意她的存在,观众自然而然地去关注这个人物的命运走向。当这个象征着唯一希望的小女孩被从运尸车上推出来的时候,它代表着集中营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也点明了主人公辛德勒此时思想上所受的冲击。《辛德勒的名单》这一色彩的运用成为了世界影史永恒的经典。

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摄影出身的张艺谋导演将色彩运用到了极致。用黑白缓缓讲述剧中儿子的父亲去世的情景,让观众感受到了悲痛的情感和压抑的情绪,而回忆的时空导演则熟练运用高饱和度的色彩来表达电影中父母当年飞扬的青春岁月。回忆中的母亲招娣,大红围巾配粉色棉袄,用绿色头绳扎着两个粗黑的辫子行走在金灿灿的丰收的土地上,宛如一幅幅油画,美好的爱情画卷也在观众的注视下徐徐拉开,跟随主人公回到了那个朴实美好的岁月里。

在刘若英的电影处女作《后来的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致敬痕迹,在讲述主人公二人分开之后的生活采用了黑白色,表达了当分开以后都失去了生命的色彩,生活变得索然无味;而当回忆起二人共同北漂的艰难岁月,色彩又回到了彩色,意在表达虽然他们当时生活很艰苦,但因为在爱情的滋养下一切看起来却那么富有生机。

综上可见,色彩虽是电影造型元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不仅仅是视听语言中的一个元素,当色彩被赋予更多的意义时,其对电影的主题也会具有极大的表达作用。

光线的审美意味与象征意义

在电影艺术中,光线是必要的创作手段,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它在不经意间就能完成视觉传达,好的电影导演通过对光线巧妙运用能够拓宽电影的时间与空间,将人物表现得更加立体可感,极大丰富了视听表达的效果。同时通过光线的变化能起到引导观众读懂导演想要传达的思想意识,感受艺术表达的效果。因此,优秀的电影人通常会选择用“光”架起一座观众与人物内心之间、观众与导演之间、人物与导演之间一座传达美学的桥梁。

光线经常被用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因为人在不同光线下呈现的人物形象是迥然不同的。正面光会削平立体度;侧脸光则能勾画人物轮廓;顶光经常被用来刻画反面人物或反映主角人物所处的困境,大大增强了戏剧性;底光则易产生“阴阳脸”的效果,所以多被用于丑化反面人物。通过光线与影片整体风格的相融合来奠定全片的画面基调,在经典的电影中关于用光线进行人物刻画的例子很多,比如电影《一代宗师》中就对光线有非常细腻的运用。在刻画主人公宫二小姐时,经常采用柔光的打光方式,让人物仿佛从一幅精美的油画中缓缓走来,体现出女性的柔美之感,但越是柔美的光影打在宫二身上,越能反衬出她内心的刚毅与果决。这与全篇讲述武林中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武侠精神相符,达到了写实与写意的完美结合。

光线在影视中的探析

电影经常被称为光的艺术,光线作为视听语言中“视”的重要元素之一,在电影中往往发挥营造特定氛围、塑造人形象的作用,并经常用光线表现时间概念,辅助电影叙事。

用光线渲染氛围,塑造人物形象。电影通过对光线明暗变化的不同处理来渲染叙事氛围与人物情绪,搭建起不同时空的串联。例如影片《金陵十三钗》,十二位妓女舍生取义决定代替学生,在去往日军军营的前夜,她们穿着女学生的衣服声情并茂地弹唱起了《秦淮景》,下一个镜头通过光线的变化自然而然地将画面过渡到女学生书娟脑海中的想象:在流动的烛光下,这十几女子身穿艳丽旗袍摇曳生姿地从远处走来。这个表现性的镜头成为整部电影的经典片段,除烘托电影主角的美,更重在表现在这些风尘女子曼妙身姿在旗袍包裹的风情里,是向死而生的勇气,是最残酷的世道里依旧闪烁着的人性的光辉,同时也用烛光暗示她们的命运将会像烛火一样扑朔迷离,生命之光有着陡然熄灭的风险。烛光下美好的她们,终究是南柯一梦化为泡影,等待她们的将会是残酷的结局。

系列电影《哈利波特》一经上映立刻风靡全球。纵观七部电影,影片光线一部比一部阴暗,哈利波特电影的主创们也在用这种方式告诉观众,随着主人公哈利波特逐渐长大成人,温暖的少年岁月将一去不复还,他将面对更加残酷黑暗的成人岁月,与黑暗势力展开生与死的厮杀。

在李安的电影《色·戒》中,梁朝伟所扮演的男主角经常处在一半光亮一半黑暗的光线中,暗示了他这个人物的矛盾性。一方面他是杀人如麻的特务头子,另一方面他又是害怕被杀而惶惶不可终日的汉奸;一方面他心底是爱着汤唯所饰演的卧底王佳芝,另一方面他却永远不能将自己对她的这份爱意公之于众,宣之于口。导演通过对光线的运用巧妙地将人物性格融入其中。

用光线表现时间观念。用光线的明暗变化作为基本的叙事元素可以巧妙地向观众揭示出电影中的时间变化。光线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可以使观众感受到画面所表现的时间观念,这源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在英国导演贝托鲁奇导演的史诗级电影《末代皇帝》中,从溥仪在家中他的母亲接到慈禧懿旨召溥仪入宫开始,到当幼小的溥仪和照顾他的奶妈被带入宫中,再到小小的溥仪站在午门之外受文武百官的叩拜,光线自然变化也暗示着溥仪的人生也在不同阶段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光线不仅推动了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暗示了主人公的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溥仪从自己熟悉的小家到偌大的紫禁城,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广阔天地到了一个四面围城的封闭空间,光线阴影无不在告诉观众,等待溥仪的是一个孤立无援的绝境。

在韩国电影《寄生虫》中成功“寄居”在有钱人家里的主人公一家,趁着富豪夫妇全家远行的机会享受着别墅的一切,妻子在阳光下的沙发上睡觉,儿子躺在大大的草坪上晒着阳光看书,而在下一个镜头全家在草坪上运动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乌云密布,表达了此时已近傍晚,看似美好的生活也将悄然发生变化。

经典爱情电影《泰坦尼克号》,露丝和杰克在船头经典一吻时美丽的夕阳铺满了整个甲板。夕阳的光线也暗示着泰坦尼克号最辉煌的时候已经迎来了余晖,随着旁白的引入告诉观众,这是泰坦尼克号送走的最后一个夕阳,让观众对主人公所处的时间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也为后面海难的发生做好心理上的铺垫。

用光线辅助电影叙事。光线,从形式上来说它能够让影像呈现更加具有美感,从内容上来说它能够辅助电影叙事。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应当尽力减少文字的叙事,将影像融入到叙事当中。反观当今部分粗制滥造的电影,经常在影片中充斥着大量的解说词,这是导演自身镜头语言功力薄弱的表现。姜文执导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将光线中的“阳光”直接写进电影片名中,足见光线在这部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光在这部电影中己经不是简单的造型作用,而是电影叙事的一个重要手段。影片整体的光效温暖明亮,尤其在主人公回忆自己的倾慕对象米兰时,周遭经常围绕着明亮而温暖的阳光;米兰在游泳时、在洗发时等动作中通过被勾勒出柔美的线条,让观众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她充满着青春期荷尔蒙的少女味道,感受到了马小军对米兰那份美好纯真的爱慕。

在韩国电影《寄生虫》中,光线也是辅助叙事的重要手段。贫穷的主人公一家人住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室,而有钱人则住在拥有大大的落地窗的豪华别墅中。每次,贫穷的一家人从阴暗的地下室走出,一步步走向富人家所居住的地方时,光线也变得越来越亮。身处明亮与黑暗的两个家庭,表达韩国两个不同阶层截然不同的生活,暗示了两个阶级不可调和的对立性。在主人公黑夜里因为暴雨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时,有钱人家的女主人却在感叹庆幸昨天的大雨才使今天有好天气。阶层对立矛盾瞬间清晰呈现,也为男主角突然情绪失控刺杀有钱人家的男主人埋下了伏笔。

综上所述,光线作为电影创作中重要的视觉表达手段,光线的运用对于渲染时空氛围、塑造人物立体形象、表达时间观念、辅助电影叙事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结语

对于一部优秀影片而言,光线与色彩应该是相得益彰的。通过对色彩的巧妙运用,可以含蓄而充分地将环境氛围、人物内心情感凸显出来;通过对光线的不同处理,能够形成不同色调的光线,表达出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情绪,进一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光线和色彩相辅相成,引领观众融进电影的世界中,感受光影带给人的奇妙之旅。

猜你喜欢
光线色彩
消失的光线
“你看不见我”
绘画中的光线变化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淘气的光线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