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域下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优特栏目建设的新思路

2022-10-11 00:43
关键词:文科栏目学报

魏 琛

一、引言

高校学报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06 年首创大学综合性学报《东吴月报》[1]的百余年来,我国高校学报事业蓬勃发展,既继承了高校学报自创办以来的综合性属性,又形成了几乎校校有学报的良好发展态势。教育部官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7 年5 月31 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 所;[2]有研究表明,截止2016年,我国高校学报共2508所,其中人文社科学报约1300余种。[3]在综合性发展的建设理念下,它们构成了一个由高水平大学学报、地方本科高校学报、职业院校学报组成的系统网络,各个层级的学报在该系统中占据一定的节点位置。但因其综合性发展模式造成了相近水平的高校学报各个栏目之间形成一种既合作又竞争的互动关系:综合性、同质化栏目建设的竞争关系,促其力图办出水平和特色;而特色化、差异化栏目建设的合作关系,促其相互交流借鉴和取长补短,二者间形成的张力促进其健壮性发展。但学界和业界对其栏目建设的综合性、专业化和特色化之争由来已久,尚未形成共识。[4-10]

与其他学术类期刊的领域化建设路径不同的是,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所走的“大综合”道路,[11]有其存在的合理性;[12]但在当下学术期刊数量增加、栏目建设深化、考量影响因子等多重影响之下,[13]这种全覆盖式的发展模式在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背景下,[14]其在适应性与影响力、差异化与内涵式发展以及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二、以对标意识提升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内涵

自2019年国家多部委提出新文科建设理念以及2020年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以来,新文科建设理念的内涵引起了学界的热烈讨论。新文科建设倡导强调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性、开放包容性及技术人文性,[15]强调以主动求变的对标意识、[16]高标准的学术站位和广博的学术视野,从中国实情出发构建与国际学术话语体系同台竞技的理念;[17]强调以问题意识找准、正视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破“题”中实现学科的融合和自新,进而创造新知识。融合创新不是否定传统学科,而是有选择性地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优势学科,充分肯定、总结与提炼学科现有研究成果,充分预判学科前沿,充分前瞻学科未来发展趋势。

从这个层面上说,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内涵在于:以主动求变意识和问题意识为指导,建设优特栏目的思想性与系统性、传承性与创生性、前沿性和互动性、技术性与质量性。一方面,新时代的学报栏目建设应在新文科建设理念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实现优势传承与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传播中国学派思想为核心要旨、在交叉融合中实现传承与创新、在开放包容中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以及在技术支持下提高选题质量等4个方面。另一方面,它应从“大综合”走向“小综合”,朝专业化、特色化、前沿性方向发展,走“专、精、尖”的优特栏目建设道路,因为专业化发展是学报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特色化发展更是其发展的胜出之道。在继承“综合”属性的基础上,提升内涵,塑造各个刊物自身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性。在融合创新之路上,以优特栏目建设为契机,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传播中国学派思想,逐步提升影响力。

三、在新文科理念指导下创新优特栏目建设

新文科建设理念为学报的健壮性发展指明了可行的新方向。这种健壮性发展之路将适度摒弃求全求大的“大综合”模式,追求优势学科与技术深度融合的“小综合”模式。传统的“大综合”栏目建设模式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特色不够鲜明,造成栏目的识别度和认知度较低。本文倡导的“小综合”模式是指在新文科理念指导下,以校本优势学科为依托,深入发掘校本优势学科资源、研究资源和地方特色文化,建设优特栏目;同时以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学科内部自新为契机,整合学科优势、融合新技术手段,深入发掘学科前沿话题和题材,朝专业化、前沿性方向发展,走向“专、精、尖”发展之路。

(一)以传播中国学派思想为核心要旨

建设理念决定栏目的建设方向、实施步骤与预期效果。新文科建设强调的主动求变性既是从传统的“守城”到“攻城”的时代转向,[18]也是发展理念的迭代更新。主动求变性要求知“己”知“彼”,既知栏目建设的方向与目标,又知栏目建设的责任与担当;既知传统的学报栏目建设中有哪些优良的传统和已取得的成就需要继承和发扬,又知哪些不利长远发展、难以创新发展的栏目、不合时代性的选题应有选择性地舍弃。

学报是人文社科思想的重要传播基地。人文社科思想的根基在于其思想性与人文性。思想性表现为:它以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为根基,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传承知识、开启心智,促使学科在不断的发展中从不断分化到融合再到进一步的细分与再融合,进而实现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承式创新发展,增进学科共同体内部的共识,提高学术视野的站位,促进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发展。人文性表现为:它建基于学术交流平台之上,促进学科知识体系的增长、学科研究范式的迭代,在传承文明和知识的同时,满足国家、社会、学科、学术共同体以及学者个体的多重发展需求,增强人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鉴于此,学报应在传播中国学派思想的核心要旨指导下,基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时代创新精神、基于校本优势学科和地方特色,设置个性化的优势、特色栏目,以此传承和传播中国学派思想,为人类文明和知识的积累贡献中国力量。

新文科建设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首先应以新文科建设的融合创新理念、主动求变理念和问题意识指导优特栏目的系统性建设,同时以栏目建设为契机,贯通学科融合,促进知识生产,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致力于本土问题域的研究。

新文科建设理念下的学报栏目建设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便是对日渐缺失的经典人文思想性的传承与复位。对经典的认识深度和广度是人文社科的立足之本,其主要体现在栏目建设理念应如何以时代的新视角来重新表述人文社科经典,拓展经典的认识范畴和解释范畴。实际上,创新作为新时代的核心理念更应在跨学科融合和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实现对人文社科经典思想的反思与超越。在这个意义上说,学报栏目建设在学术文化的良性建构方面将起桥接作用。从构建地方特色和优势学科的本土经验域来看,当下的学报栏目建设应具有多元的活力空间,进而实现科技发展对传统人文成果的促动。

比如《武夷学院学报》的“武夷文化研究”专栏就体现了对上述人文社科经典的传承。该栏目优先刊发、资助具有朱子理学生态思想的时代意蕴[19]及其海内外传播、[20-21]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茶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成果等,实现对朱子理学思想合理成分的继承及其在新时代的再阐释。“武夷文化研究”专栏依托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雄厚的研究力量试图对朱子理学经典文献和历代评述进行数字化处理与归档研究,这将建立朱子理学研究的共时语料库和历时语料库,深入研究其中,或许可以发现朱子理学思想的历时传承与时代新思想的契合之处。又比如,对武夷山九曲溪沿岸摩崖石刻的拓印与影像化的处理和归档,[22]不仅可以生动呈现当时武夷山先民采茶、制茶的生活实况,而且在结合地方史料和地方志的基础上还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自元朝以来历代府县对武夷山岩茶叶生产与发展的保护措施。[23]再比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实际上是数字化技术与经典之学的融合,它既可深入发掘潜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还可保存其影像化资料,利于建构人类文明的记忆,进而促进中国经典之学思想的海外传播。在诸如上述的数字化支撑下,该栏目建设致力于建立一个聚焦武夷地域文化特色的科学研究平台,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前提下复归人文主义立场,试图找回经典的记忆、经典与现实的关联以及文化功能。事实上,朱子理学、摩崖石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经典之学的开拓创新与经典的学术根基是一种共生关系。对经典之学的开拓创新所带来的知识生产不仅仅是为了解释过去,更重要的是在于面向未来、预测未来。学报的优特栏目建设可为这种共生关系提供研究的支撑与交流的平台,为经典之学的自我超越式发展添砖加瓦,为新思想和新理论的诞生增添时代赋值,让中国学派在世界民族之林发出自己应有的声音。

(二)在交叉融合中实现传承与创新

新文科建设不是否定传统文科,而是强调对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中国记忆的守正创新。新时代呼唤新文科。新时代的新需求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表现在知识的生产成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学报的栏目建设应该如何在这种交叉融合中实现传承与创新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2年Carayannis 在Gibbons[24]定义的知识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将创新视为知识生产的第三种模式,即“模式3”。[25]该模式淡化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边界,强调知识生产的创新性与集群效应,强调知识体系在交叉融合时代趋向中形成的互补式创新网络。

基于知识生产的“模式3”,知识创新和知识增长的根本使命在于利用先进理念和技术工具实现融合发展。[26]学报应该要在继承学科传统和遵循学科内在发展逻辑的基础上,寻找学科间可交叉融合的共通点、互鉴有效的研究范式,凸显校本优势、特色学科,为知识创新和知识增长打造连接的平台。

具体而言,学报应该基于自身的校本优势、特色学科,通过深化栏目综合改革、优化学刊结构,积极建设专题栏目;通过改造传统栏目,打造优特栏目。上节提及的“武夷文化研究”专栏建设就体现了学术交流平台对中华地方特色的“冷门绝学”的重新关注。该栏目不仅关注朱子学及其思想传承与海外传播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优先刊发福建方言(尤其是闽北方言)生态、方言教育和古音重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如方言生态危机与保护、方言教育及其文化的传承、古音韵律的历时重构等。此类研究成果实际上是语言学学科内部交叉融合的产物,更是研究团队在学科内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方向整合、协同共研的产物。该研究团队由汉语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语义学、普通语言学以及朱子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整合而成,立足福建闽北地区,其调查足迹遍布闽北10个县市区。在南平市领导、武夷学院领导、朱子学研究中心以及相关学术期刊等的资助和支持下,该研究团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教育部语言文字委员会项目2项、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项。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省市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研究团队在学科内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方向的整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应把握“三个体现”,即“体现继承性与民族性”“体现原创性与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与专业性”。上述研究团队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三个体现”,找到了学科内部与外部相融合以及不同学科间的共同研究范式的契合点。

由此可见,建设跨学科研究团队、共建科研平台将成为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的必由之路。该路径既传承、彰显中国传统优秀思想和文化的精髓,又推动学科体系的融合发展,更为新时代人文社科的融合发展和创新发展找到可依托的逻辑起点。作为高校人文社科交流平台的学报也应主动刊发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成果。其关键在于立足校本学科发展的现实,把握人文社科发展的动向,以高阶的学术站位推动所融合的学科朝前沿不断前行,以践行知识创造的“模式3”,创造新的知识增长极。

(三)在开放包容中构建学术交流平台

新文科建设理念所强调的开放包容性,表现在学科内部和学科外部的交叉融合之中,也表现在学科交融基础上的学报创新理念之上,更表现在学报对学科融合带来的研究成果的“慧眼”识别与“敢为人先”上。

开放包容与合作共赢实际上构成一个生态互补系统。一方面,学报采取开放包容和“与人为善”的办刊理念将有利于吸引学界领军人物和优秀青年人才主动投稿。学界领军人物的优质稿源有利于提升学报在某一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进而吸引更多的优秀稿件、引发“滚雪球”效应,促进学科研究向纵向发展;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的优秀青年人才的投稿将开拓新研究范式、新科学技术融入学科领域的可能性,促进已有学科与交叉学科领域的横向培育。另一方面,学界领军人物的学说和思想借助人文社科学报的优特栏目得以有效传播,而优秀青年人才也借助这些栏目施展才华、传承学术之“钵”。正是学报开放包容的办刊理念促其自身的健壮性发展与学科共同体的共同成长。

人文社科研究是基于“过去的研究经验”之上的,强调的是对先有问题的“接着讲”和赋予其时代的“再阐释”,强调的是研究成果从增量性研究到创造性研究的过程,即从0到1、从量变到质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学界前辈是长江的前浪,前浪在前方辛勤耕耘、开拓疆域,引领学界后学的研究方向;学界后学是长江的后浪,后浪求助于新科技和新研究范式,既沿着前辈的足迹不断前行,又胸怀远志地力图在某一领域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甚至试图超越前辈,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愿景。前文所述的知识生产“模式3”或许就是时代赋予后浪超越前浪的利器。“后浪”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运用新科技手段发现新材料、新规律;借鉴新研究范式的研究老问题、纠正或补充前人观点;借助学科的交叉融合开拓新疆域,提出新观点、新问题。这表明人文社科研究主题是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科学的研究手段对学科的某一方面进行不断调查、研究和思考,并按照一定的学科规范和形式要求用语言文字记录下来的、具有承前启后性的学科研究主题。实际上,这将形成“在新资料的支撑下对老观点的再阐释”“用新观点赋予老资料当代价值”“建基于新发现资料的理论创新起点”三对交叉关系[27],如下表1所示:

表1 资料与观点的三对交叉关系

为处理好这三对关系,学报相关栏目编辑应具有准确识别该栏目所涉及领域的“慧眼”:在全面了解学科领域的同时,还应了解该学科的前沿内容、交叉领域的新研究内容、基于新研究范式而发现的新观点(包含对老观点的时代再阐释)。上述3个方面有可能拓展先有的研究观点,实现新领域的突破,也有可能与先有的研究观点产生冲突。但是,观点的交锋、研究结论的冲突正是学科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只有激烈的思想交锋才能促进新思想的诞生,也只有多元化的研究发现才能促进研究结论趋于同一性,实现学术研究发现的“汇流”。[28]为此,学报应具有“海纳百川”和“敢为人先”的胸怀,主动接纳这些新研究范式、新研究领域、新观点以及新的支撑材料等新事物,为其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交流与争鸣以及学科的发展。

学报为后浪提供与学术共同体前浪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发现、补充学科新血液,也有利于发现研究的新范式、新材料和新观点;而学科新血液既为学术共同体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也为学科领域和学报的健壮性发展提供保障。

总之,新文科建设倡导的开放包容性将为学报、学术共同体、学科与学术新人的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因为合作共赢式的协同发展才是硬道理。

(四)在技术支持下提高选题质量

传统的学报栏目建设采用的“自由投稿+专家约稿”形式较具被动性,造成学报栏目建设困境,如数量上的“低水平重复”或质量上的“创新性不足”、选题范围的宽泛或过于零散等。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很有可能使学报摆脱当前的困境。如果说通过Excel 表格中的筛选功能实现稿件的归类与整理是技术手段融合的初始阶段,那么利用Python 等数据整理技术就是技术手段融合的高级阶段。其意义在于:它既可实现海量的数据整理与分类工作,也可较为清晰地观察到某一领域或学科当前的研究热点、趋势。强大的搜索引擎和量化处理工具等新技术的涌现给学报的栏目建设打上时代的印记,“逼迫”学报主编和编辑人员努力去掌握先进的信息检索、分类和可视化的技术。信息技术驱动下的学术期刊平台建设与传统栏目建设既相辅相成又使学术编辑的工作技术化,不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来获得学科前沿与发展动态必然导致栏目建设质量的落户,而基于大数据的学科前沿与发展动态将实现栏目建设质量的与时俱进。

由于人类认知的限制,传统的选题方式相对重视某一层次、某一侧面的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观察学科的整体面貌,只能采用分解法对具有整体性的人文社科问题精细化分类,间接造成研究内容的侧面化、研究视角的窄化,从而相对忽略了人文社科问题的整体性、全面性与系统性,进而造成学报栏目设置追求“广而全”以及选题的碎片化。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有效避免传统选题方式造成的选题过于宽泛的问题,促其聚焦、精确化,保证其前沿性与学术性。

“学科研究范式的转化会催生新的科学成就”。[29]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法和分析手段可实时洞察当前研究的热点事件,助力学报主编和编辑人员更好地解读学报栏目的发展动态,助力学报的栏目建设者宏观分析学科领域的前沿变化、破解前沿争议,发现前沿问题、策划选题、遴选研究人员、组织选题、完成高质量的组稿。基于此,学报既要重视新科技支撑下的优特栏目建设,也要重视培养相关学术编辑人员掌握运用大数据等新工具进行检索、分类、分析、综合的能力,甚至还要掌握编程技术,提出新模型、新算法解决栏目高质量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掌握数据统计和编程算法已成为学报栏目建设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新文科建设是学报栏目建设的一个重要机遇和使命,因为栏目建设的传承性与长期性是同一性关系。实现技术支撑下的学报栏目建设应首要思考:如何实现编辑队伍的内部融合和协同增效,[30]既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出版编辑人才的培养,[31]又在栏目建设的同时促进优势学科的建设?如何快速提升现有编辑人员的科学技术素养?或者是否考虑引进具有大数据专业背景的专业人才充实编辑队伍以实现反思性的科学技术运用,[32]即学报编辑部应积极思考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去指导栏目的深度建设?

为改变困境、促进融合发展,学报优特栏目建设应在以下3个“主动”维度展开:(1)主动求变,对标国家、社会、学科和学界需求,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积极寻求优质稿源,传播中国学派学术思想;(2)主动体验,对标前沿性学术思想和学术意义,思考如何在交叉融合中产生新思想、创造新知识、传播新思想;(3)主动反思,反思先进的科技手段的运用给栏目建设带来的系统性变革。[33]这三个维度的互动将会产生协同增效,变革知识生产模式、建设具有高关联度且种类丰富的栏目集群。

四、结语

如果说传统的人文社科栏目建设是分“栏”而治,那么新文科视域下的学报栏目建设应是合“栏”而治。从分栏而治到合栏而治,契合栏目建设的新时代需求,实现栏目建设的技术化和数字化,如前沿性学术课题的可视化效果促进选题手段的迭代更新;而学科的交叉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传统栏目之间的界限,变革了知识生产模式。

新文科建设理念引领下的学报优特栏目建设是一个生态系统工程,建设理念是引领栏目建设的方向与路径,学科融合是栏目建设的契机与支柱,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栏目建设的支撑与工具,而编辑队伍是栏目建设的关键,其科学素养、学术素养和技术素养是任何栏目建设的重要保障。建设理念的更新、学科的融合、技术的运用都需要人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因此,学报优特栏目的建设应把引导编辑队伍的建设理念放在第一位,同时把编辑队伍的内部融合放在核心位置。

新文科视域下的高校人文社科学报栏目建设应该在技术的支撑下建设跨学科平台,扶持优势、特色栏目,还应该面向知识创新,研究本土问题、讲好地域故事、体现地域特色,构建中国理论学派、传播中国思想。

注释:

[1]仲伟民、朱剑:《中国高校学报传统析论——兼论高校学报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教育部网,2017 年6 月14 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634/201706/t20170614_306900.html。

[3]乔家君:《中国高校学报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对中国高校学报诞生110周年的总结与思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4]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攻城建设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5]尹玉吉:《论中国大学学报现状与改革切入点》,《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6]朱剑:《也谈社科学报的现状和改革切入点——答尹玉吉先生》,《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7]高生文:《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功能语言学”为例》,《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8]高生文:《关于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思考》,《中国编辑》2018年第6期。

[9]高生文:《功能视角下的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专业化发展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10]杨玉玲:《地方本科院校学报以“特色栏目”树立品牌形象策略》,《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3期。

[11]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的通知》,教育部网,1998年4月1日,http://www.moe.gov.cn/s78/A13/sks_left/s6388/moe_771/tnull_1049.html。

[12]田锋、尹玉吉:《论综合性学术期刊存在的合理性》,《编辑学报》2013年第3期。

[13]袁贵仁:《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式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1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 年5 月17 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

[15]魏琛:《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五个维度》,《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16]魏琛:《对标意识:新文科语境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17]魏琛:《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的本土化研究路向——〈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述评》,《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18]吴岩:《“守城”到“攻城”: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转向》,《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

[19]张品端:《朱熹思想的生态意蕴及其时代意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6日。

[20]张品端:《朱子〈近思录〉在日本的流传及其影响》,《朱子学研究》2019年第2期。

[21]张品端:《〈朱子语类〉在韩国的传播与影响》,《孔子研究》2020年第5期。

[22]陈平:《论武夷山摩崖石刻异文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武夷学院学报》2019年第11期。

[23]刘秀萍:《武夷山茶事摩崖题刻》,《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15期。

[24]Carayannis,E.G.&D.F.J.Campell.Mode 3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Quadruple Helix Innovation Systems: 21st Century Democracy,Innovation,and Entreprenurship for Development.New York:Springer,2012:3.

[25]Gibbons,M.,C.Limoges &H.Nowotny,etc.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London:The SAGE Publications Ltd.,1994:92.

[26]武宝瑞:《新文科建设需要解决好的三个前置性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27]刘曙光:《新文科与思维方式、学术创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28]束定芳:《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307页。

[29]Kuhn,T.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2nd edi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0.

[30][33]Vorlotta,L.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systemic academic change: Hiram College’s model for the new liberal arts.Plann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2018,47(N1).

[31]王关义、万安伦、宋嘉庚:《新文科背景下加强出版学科建设的思考》,《出版发行研究》2021年第2期。

[32]Vorlotta,L.HiramCollegeasthenewliberalarts:Integratedstudy,high-impactexperiencesandmindfultechnology,2017-04-05,https://www.higheredtoday.org/2017/04/05/hiram-college-new-liberal-arts-integrated-study-high-impact-experience-s-mindful-technology/

猜你喜欢
文科栏目学报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关于栏目的要求
致敬学报40年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孙文科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