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特征及其防火对策

2022-10-15 06:46张东林
广东蚕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洮河自然保护区甘肃

张东林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特征及其防火对策

张东林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博峪保护站甘肃卓尼747600)

森林火灾不仅会影响到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破坏陆地生态系统,还会产生大量的碳氧化物和烟尘,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文章介绍了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对其历年来发生的森林火灾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森林火灾的相应特征,指出了森林防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火对策,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借鉴。

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特征;防火对策

森林火灾是破坏森林资源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对生态系统具有极强的毁灭性,会给当地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作为地球之肺,森林是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在地球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根基。森林火灾的起因不仅包括自然原因,还包括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因素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对森林火灾的防治,杜绝森林火灾发生,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系统。

1 自然概况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东经102°46′02″—103°44′40″,北纬34°10′07″—34°42′05″。地处甘南高原的东北边缘,地理位置独特,既有丰富奇特的地貌景观,又有种类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还有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向黄土高原暖温带植被区过渡带的典型特征及保存完好的典型寒温性针叶林自然生态系统。该区域是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高寒地区的天然生物基因库,也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生态绿岛”和黄河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地,对黄河的生态安全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森林火灾特征和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

2.1 火灾特征

森林火灾产生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1997年—2013年,甘肃省共发生了293次森林火灾(见表1),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甘肃森林火灾进行分析,发现火灾有两个典型特征。

表1甘肃省森林火灾基本情况

年份森林火灾次数/次火灾面积/hm2受害面积/hm2其他损失折款/万元 199717982014 1998152238219 19991512629空缺 200027185110.5 2001362519.34 383 200210202.51.2 2003302 353.6724.13 912 200424417.80.25 2005491空缺 2006129.78.24.48 20077413.4 2008151030.33 2009297821.3 2010181733810.06

续表1甘肃省森林火灾基本情况

年份森林火灾次数/次火灾面积/hm2受害面积/hm2其他损失折款/万元 2011714424300 2012118580.4 201316329空缺

第一,时间特征。从全国范围来看,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与森林经纬度相关。甘肃森林火灾主要集中在2月—4月,依据气象条件可以发现,每年的2月—4月甘肃地区降水较为稀少,且升温迅速,是风力最大时期,森林火灾较多。而在7月—8月甘肃降水量最多、最集中,火灾发生现象较少。此外,由于甘肃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种气候类型,不同的森林区域发生火灾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北方地区而言,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多为春季和秋季。

第二,地区特征。在现有数据中发现部分森林保护区由于交通比较闭塞,出行存在一定的困难,且由于当地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一定的森林保护和防火意识,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一旦发生火灾就会波及大范围的森林[1]。

2.2 森林火灾的起因

2.2.1 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主要包括降水、风、温度等因素。夏季和秋季雨水较为充足,森林草木繁盛。入冬后,森林地面累积的落叶、枯萎的杂草、干枯的树木都成为潜在的引火材料。冬春之季,风大且风向多变造成土壤干燥,一旦有一点火源就会造成大面积火灾。加上全球气候变暖,温度上升,甘肃昼夜温差大,加剧了植被的快速风干,使可燃物中的含水量下降,一旦超过了临界值就会发生火灾[2]。

2.2.2 人为原因

人为火源可划分为生产性火源和非生产性火源。其中,生产性火源包括焚烧杂草枯枝等作为肥料、烧荒开垦等,非生产性火源包括烧垃圾、烧秸秆、乱丢烟头、燃放烟花等,上坟烧纸、祭祀活动等传统习俗都会产生一定的火源。由于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缺乏相关的防火机制,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并未落到实处,平时防火值班工作并不严格,难以针对安全隐患实施摸底排查,一旦发生森林火灾会造成严重的损失[3]。

2.3 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

2.3.1 防火宣传不到位,防火意识不强

现阶段,当地对于居民的森林防火意识的提升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针对居民的防火宣传流于形式,无法引起居民的重视,主要是在公路沿线、路口设立标语,未在乡村地区居民聚集地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工作。

2.3.2 制度执行不到位,管理成效低下

虽然每年甘肃当地政府都会与森林保护区签订防火责任书,但在实际中并没有落实到位。相关人员即便签订了责任书,但对森林防火工作仍缺乏主动性。此外,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部分森林管护工作者未依据《森林防火条例》实施管理工作,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导致管理成效逐渐下降。

2.3.3 专项资金不到位,基础设置需加强

目前,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林火预报手段比较落后,与现代化的森林防火要求不符,无法结合森林火灾实际情况对火灾的发生条件和规律进行科学分析,从而无法准确预测森林火灾的危险程度、发生趋势及发生区域[4]。究其原因是专项资金缺乏,没有购买现代化的防火设备,缺少现代化扑火机具和配套的施工设施。

3 森林防火的具体对策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森林火险区,其存在较多易燃物,且地形较为复杂,林区内的交通不畅,一旦发生大面积的火灾会给当地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防火对策十分必要。

3.1 逐步完善防火预测预报、林火监测系统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要在森林防火方面走上专业化、规范化及科学化的发展道路,应实施以人为本与科学扑救相结合的策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增强对地面的巡护,采取瞭望哨观察、视频监控、无人机巡管等方法,在不同坡向、不同林地、不同林分区建立良好的防火预报和检测系统,并通过专人接收和监督的形式,及时督促管辖区内的巡查工作,以及时发现火情并第一时间采取针对性的措施[5]。同时,气象部门还要每天播报相应的森林火险等级,第一时间播报相关的信息,高火险天气下及时通过短信、电视台、网络等信息平台发布预报和提醒。当地干部应及时告知村民森林防火安全提示,减少火灾的发生。此外,还要建立森林防火系统。大多数森林火灾发生后,会逐渐蔓延到周边的植被区域,难以实现有效控制,给当地造成巨大的损失。鉴于此,需要建立森林防火系统。各部门应通力合作,依据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的特点、地势、植被种类等划分相应的森林体系,将森林划分成不同的小区域并用防火装置隔离开,便于在发生火灾时使火势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对人民财产安全造成破坏。

3.2 建立健全依法监督机制,转变扑火态度

要展开依法监督工作,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对火险等级较高的地区要严防死守,经常展开巡查活动,以便能第一时间发现导火线和火源[6]。同时,还要对经常入山的人员、车辆及居民烧纸的行为加强管理,尽量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实现及时控制和主动监督。此外,加大宣传《森林防火条例》,做到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

3.3 狠抓基础设施,提高防火、灭火水平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通不便,为了森林防火,要进行多方呼吁,争取道路建设资金,确保道路畅通。建议采购必要的森林防火设施,结合该地区发生的火灾特点,科学评估与调研消防器材现状,制定长远的采购计划,提高消防装备的建设水平[7]。此外,还要针对当地的地形、气候及交通等因素,淘汰较为落后的消防设备,增加重型泡沫消防车、远程供水消防车、中型通信指挥车及灭火机器人等高科技设备。

3.4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防火队伍素质

专业化的防火队伍能有效提高森林火灾应急处理能力。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森林防火队伍的防火演练工作,增强队伍的专业知识和临场应变能力,提高整体队伍的安全扑救能力[8]。只有队伍的扑救综合能力增强,才能更好地结合森林火灾的情况制定良好的应急方案,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此外,还要增强对护林队伍的管理工作,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依制度办事,对于不称职的护林员要及时撤换,科学合理地调整好护林员的上岗工作时间,确保森林安全。

3.5 建立科学型的指挥队伍,建立防火责任机制

要建立完备的火情侦查、人员调配、通信设施、交通运输及宣传机制于一体的森林防火指挥系统,组建良好的后勤保障机构,实现物资与食品的供应一体化,针对森林火灾情况制定相应策略[9]。同时,要将传统的经验型指挥方式转变为科学型指挥方式,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要全力组织救援,在预防与扑救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森林火灾组织体系与防火考核责任机制。政府要与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严格实施防火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

3.6 提高当地居民防火意识,杜绝火灾发生

森林防火要秉持预防为主和防灭结合的方针,让人们能从火灾中吸取教训,提高自身的防火意识,主动参与到森林防火中。第一,要推动防火知识的推广与普及,让防火知识走进城乡、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走进千家万户。第二,要加大公益宣传,普及相关的防火知识,增强案例的警示教育,通过开展常态化的应急疏散演练,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排除隐患,从而建立起良好的风险网格化管理,筑牢群众的防火底线。第三,采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宣传,通过微信、电视、微博、宣传册等多样化渠道,为人民群众普及更多防火知识和应对技能[10]。第四,在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安装智能护林机器人,增强对入山人员的宣传与教育,不断增强群众的防护意识。

4 结语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在推进森林防火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防火宣传形式单一,防火制度执行成效低下,专项资金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增加了森林防火工作的难度。相关工作人员应依据《森林防火条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做好森林防火的相关措施与各项准备工作,组建专业化的消防队伍,采购相应的消防设备、器材及专业化的预防系统、防火系统等,切实保障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李滢滢.浅谈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工作和火灾扑救措施[J].农村科学实验,2022(9):97-99.

[2]陈义君,雷永江.森林火灾的危害和防火措施[J].现代化农业,2022(2):38-39.

[3]李丽波.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及防火工作的开展[J].农村科学实验,2021(3):72-73.

[4]李飞.浅谈森林火灾与季候在护林防火中的重要性[J].花卉,2021(24):128-129.

[5]孜热帕木·艾山.加强森林防火巡查与宣传严防森林火灾[J].农家参谋,2021(27):169-170.

[6]郭明昌,闫方进.甘肃迭部林区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措施浅析[J].森林防火,2020(3):9-12.

[7]甘肃:举行2020年省州县联合森林火灾应急演练[J].中国减灾,2020(23):60.

[8]刘志安.3S技术在甘肃省森林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12):40,42.

[9]魏宏征.甘肃子午岭林区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森林防火,2020(3):1-4,23.

[10]刘海洲,张志诚,张剑.甘肃省林草火灾预防中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林业科技,2021,46(2):64-66,70.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9.09

S762

A

2095-1205(2022)09-29-03

张东林(1964- ),男,汉族,陕西南郑人,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森林火灾特征及其防火对策。

猜你喜欢
洮河自然保护区甘肃
车过洮河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歼敌
星火燎原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