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部队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的做法及体会

2022-10-19 11:19石玉岚
武警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伤员心肺教员

石玉岚,董 勤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及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近年来继发性心脏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心脏骤停是一种常见的危急重症。使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技术与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是国内外公认的针对心脏骤停极为重要的早期急救手段。国际上公认心脏骤停黄金抢救时间是4 min,心脏骤停后4 min内实施CPR成功率为60%,10 min后基本为零,心脏骤停后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对患者24 h存活率具有重要影响。战争时期,各类突发事件更是极为常见,不论是枪弹伤、火器伤、刀刺伤、脓毒血症等情况,均有可能导致受伤官兵出现心脏骤停等危急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广大官兵之间开展自救互救,争分夺秒地为伤病员的急救与后送创造条件,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挽救受伤官兵的生命。如果目击者在第一时间内给予有效的心肺复苏,将为广大官兵院前急救赢得时间、赢得生命,较大地提高抢救成功率。目前,不少基层部队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较难及时将患者送至医院进行救治,所以对广大官兵加强急救技能培训非常必要。武警上海总队医院从2018-10开始在基层部队官兵开展心肺复苏及AED使用急救技能普及培训,取得较好效果。

1 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的主要做法

1.1 培训对象 从2018-10至2020-10我院对多个基层部队进行了20次心肺复苏及AED使用急救技能培训,培训人员共570名,培训对象为部队干部(30名)、骨干士官(320名)、新兵战士(220名)。

1.2 培训教员选拔及培训 从具有丰富临床急救经验的医护人员中选拔出25名教员,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员的急救技能培训能力。

1.3 培训方法

1.3.1 模拟训练 当第一施救者在看到伤员晕倒在地,根据伤员无反应、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或仅濒死叹息样呼吸),而且无脉搏的情况,必须立即认识到患者发生了心脏骤停,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急救及AED仪器救助。按心肺复苏-九个步骤进行训练:(1)评估现场环境,确保施救环境安全;(2)判断伤员意识状态有无昏迷,可轻拍伤者双肩或面颊,靠近耳旁高唤伤者;判断伤员有无呼吸,可用目光看伤者胸部有无起伏或鼻翼有无煽动等;(3)进行呼救,寻求周围人一起来施救并拨打急救电话“120”;(4)摆正体位,应迅速将患者摆放成仰卧位;翻身时保护颈部,平躺在一个坚硬、绝缘、安全的平面上;(5)触摸颈动脉,用食指、中指指腹触及喉结,然后向外侧轻轻滑动 1~2 cm,检查判断时间不应超10 s;(6)确认按压位置,胸外心脏按压的定位点在患者两侧乳头连线的中点位置,在施救时需解开伤员的上衣。抢救者跪于伤员一侧, 双掌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双臂垂直,以髋为轴,垂直下压30次,按压速度>100次/min;(7)清除异物、开放气道,检查伤员口腔内是否有呕吐物、血液、假牙等异物,如有需先将伤员头偏向一侧,帮伤员取出口腔内异物,防止造成伤员窒息;使用仰头提颏法打开气道,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地面保持垂直;(8)如患者无呼吸,给予人工呼吸2次 (每次1 s),应在5 s内完成; (9)第2施救者携AED仪器到位,按AED的操作要求完成。发现室颤或心跳骤停2 min内可立即除颤;心跳骤停未及时发现者,在基础生命支持(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后2 min行除颤;在人工除颤前需再次确保无人接触患者,防止触电。心肺复苏的终止条件:患者自主呼吸及脉搏恢复;有他人或专业急救人员到现场;有医师到场确定伤病员死亡。

1.3.2 多种方式宣传急救知识 教员携带模拟教具深入基层部队进行培训调研。采用发放宣传页,滚动播放心肺复苏及AED使用急救技能科普视频的方法,让官兵对培训内容有初步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集中授课,掌握心肺复苏及AED使用的理论知识及动作要点;组织进行实操训练,让受训者对模拟人进行演练操作。

2 体 会

2.1 培训的必要性 目前,基层部队大多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原地等待专业人员的救援和及时转送医院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进行心肺复苏及AED使用急救技能培训非常必要。AED操作方法较为简单,对施救者的要求较低,非医学专业人士,只需简单培训后,即可独立操作,且AED存放、携带、搬运均很便捷,非常适合在基层部队推广应用。

2.2 培训的效果 (1)通过20次相关教学培训,采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现场教学、针对个别人员一对一讲解等方式,所有参加培训的570名基层部队的干部、士官、新兵均能较好地掌握心肺复苏及AED的使用技能,基本掌握了动作要领,熟悉开展紧急救治的时间与流程。(2)通过实操训练,增强了广大官兵的自信心,敢于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急救措施,并能指导周围战友协助救治,极大地增高了救治成功率。(3)经过系统培训之后,有92.1%的官兵愿意经常参加心肺复苏的培训,84.2%的官兵愿意使用AED开展急救,100%的官兵认为培训对以后的工作生活会带来更多的其他助益。由此可见,在基层部队开展心肺复苏及AED等急救技能的培训,受到基层官兵的一致欢迎,而且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

2.3 培训的体会 通过基层教学培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1)官兵的理解能力不同,教学培训不应采用过多的医学用语或局限于理论教学,最佳教学方式应该是多进行实操训练,采取边提问,边讲解,手把手教的方式,急救技能的要领才更容易被广大官兵所理解和掌握。(2)对个别动手能力偏差的人员,应该开展一对一重点教学培训,教员当场指出不足之处,并亲自做出示范,引导官兵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强化官兵的思维观念,牢记动作要领。(3)开展教学培训时,讲解各种突发事件的案例,激发官兵的学习兴趣,提高广大官兵主动学习的积极性。(4)需要强调“温故而知新”,建议基层部队每个月开展1次急救技能训练,能较好地巩固前期的培训效果。每6个月组织1次考核,使广大官兵能熟练掌握动作要领,遇到突发事件时,可及时救治。(5)将在基层部队中挑选动作熟练,理论知识扎实的官兵着重培养,重点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做好基层小教员。

总之,教学培训只是提升急救技能的第一步,下一步我院将建立急救技能培训中心,采用新型模拟人情景教学模式,增加培训内容的真实性,进一步做好基层部队的急救技能培训工作。

猜你喜欢
伤员心肺教员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晚上好, 教员先生
教育部:将心肺复苏急救纳入学校健康教育
心肺复苏纳入学校教育是必要的补课
校长问题
军医教你战场上如何自救互救
晚安,教员先生
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分析
最美的花
蓝色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