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师生互动的生态课堂

2022-10-21 15:07苟德权甘肃宁县太昌镇联合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小学生

◇苟德权(甘肃:宁县太昌镇联合小学)

新课程改革催生了教师的拓展意识、质量意识以及创新意识,教师自觉探寻数学课堂走向提质增效、教学转型、师生互动、高效发展的可行性策略,力求在数学课堂上绽放出灿烂的生命律动与认知灵感,以此打造生态课堂。因此,教师开始探究师生互动的多元化构建方法,借此开发师生集体智慧与团队合力的强大认知力、拓展力以及创新力,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认知兴趣与探究热情,有效促进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视野拓展、能力训练以及素质发展。

一、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价值

生态课堂,是指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小学生为信息获取与知识诠释的行为发出者,立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主体认知能力以及生命发展需求,努力促进小学生群体的全体成长、全面发展,借助有效方法凸显小学生主人地位。

首先,构建生态课堂能够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与师生互动,创设一个充满教师教学智慧与小学生生命律动的交流空间,以教师的智慧之火点燃小学生的认知热情与探究激情,让数学课堂上充满生命的律动。

其次,构建生态课堂能够为教师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参考样例,指引教师立足生本理念与人文思想,凸显小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以个人的匠心智慧去开发小学生的生命活力与能动作用,打造生态课堂。

最后,构建生态课堂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开展数学教学的实施要求以及育人要求,督促教师将科学育人观理念应用于数学课堂上,努力挖掘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生命发展潜能,在数学课堂上展示出最灿烂的认知灵感与生命律动。

二、师生互动与构建生态课堂的关系

教师是数学课堂的设计者与实施者,利用个人的教学能力为小学生的信息获取、知识积累、视野拓展以及能力训练,创设一个有规划、有互动、有效果的循序渐进过程。这样,教师就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小学生主体认知能力的激发者与引导者,因而能够成为数学生态课堂的奠基者与建构者。因此,师生互动就成为教师向小学生传输探究指导、认知助力与思维方法的信息桥梁。

小学生是数学课堂上的认知主人,在师生互动中,按照教师的精心指导与科学规划,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友好交流,因而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展示出强烈的认知兴趣、探究热情以及交流欲望,展示出强烈的生命律动。由于小学生在师生互动中获得的科学指导都凝结着教师的个人智慧,因而能够获得最优的认知方案,进而获得事半功倍的认知效果,展示出生命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构建师生互动的生态课堂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以师生互动为信息交流媒介,为小学生的主体认知与合作交流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最优化的指导,激发出灿烂的生命灵动,打造生态课堂。

(一)开展对分教学,实现师生互动

对分教学,是指教师以知识简述为教学起点,以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为活动主体,以教师的课堂小结为教学结束,以此实现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友好互动、合作探究。由此可见,“对分教学”是教师与小学生之间“对分时间”“对分空间”“对分话语权”等,因而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与小学生处于“平分秋色”的对分状态,师生互动频率最高、信息交流密度最大,能有效建造生态课堂。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的对分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小学生讲解了“先乘除,后加减”的四则运算规则以后,又为小学生演示了四则运算题。如“21 + 36÷9 = ?”,小学生应该先计算“36÷9 = 4”,再计算“21 +4 = 25”;“35 - 5×6 =?”,小学生应该先计算“5×6 = 30”,再计算“35 - 30 = 5”;“32÷8 +5×3 =?”,小学生要先计算“32÷8 = 4”以及“5×3 = 15”,再计算“4 + 15 =19”。这样,教师的四则运算规律总结以及例子处理示范讲解都实现了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交流,帮助小学生从规律总结和实践演示两个层面,高质量感知四则运算的使用方法。随后开展小学生较为独立的自主学习、友好交流与互助成长。最后,教师在课堂小结过程中,再次将四则运算规律简述一下,再次实现师生间的友好互动。因此,对分教学是师生之间友好互动、整合发展、“平分秋色”的生态课堂,小学生的主体认知与合作探究存在非常突出的教师影响痕迹,是教师预定探究任务的完成者。

(二)开展支架教学,实现师生互动

在支架教学中,教师对数学课堂的参与程度明显比对分教学低,明显的师生互动仅仅存在于教学开始时的知识讲解之中。然后,教师的知识讲解就会成为教学支架以及小学生的探究起点,继续开展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互助成长。因此,教师的主导地位弱化,而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师生互动逐渐减少,小学生的群体互动逐渐强化,因而生态课堂有所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支架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小学生提供加减法中的“满十进一”以及“借一来十”两大计算法宝以后,又为小学生现场演练一下两大计算法宝的计算方法,然后,就开启了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快乐交流与互助成长。如“436 - 257 =?”,个位上的“6”小于“7”,因而需要“借位”,“借一来十”后,“10 - 7 = 3”,然后“6+ 3 = 9”,因此,个位上最后得“9”。十位上的“3”借出去“1”后变成“2”,且小于“5”,因而还需要“借位”,“借一来十”后,“10 - 5 = 5”,然后“2+ 5 = 7”,因此,十位上最后得“7”。百位上由于“借位”,“4”变为“3”,“3 - 2 = 1”,因而百位上最后得“1”,所以,答案应该是“436 - 257 =179”。因此,教师的知识讲解成为教学支架后,为小学生的加减法运算树立了很好的模仿样例,助力后续的主体认知与合作交流,使小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上的认知主人,成功构建生态课堂。

(三)开展项目教学,实现师生互动

在项目教学中,教师为小学生设定好集体探究的共同认知对象,然后就隐退于课堂教学后,将绝大多数的教学时间“送给”小学生,从而使师生互动进一步弱化,渐渐走向间接交流,教师仅仅成为项目教学的设计者与实施者。因此,师生互动的弱化使小学生的群体探究空间进一步得到有效拓展,小学生的群体互动进一步强化,从而使生态课堂进一步呈现出日趋完善的良好发展态势。

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的项目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已经对于“20 以内的数字”非常熟悉了,因而教师可以先复习“20 以内的数字”的具体读法,再开展新教学内容的探究活动,而且是与“20 以内的数字”读法非常接近的探究活动内容。教师可以将数字范围拓展到“100 以内”,让小学生借助“10~20”之间数字的具体读法去自主探究“100 以内”数字的读法,帮助小学生初步完成对“100 以内数的认识”。如“13”被读作“一十三”,那么,“23”就会被读作“二十三”,“33”自然会被读作“三十三”,“43”会被读作“四十三”,以此类推。因此,教师在项目教学的起点上为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辅助信息、认知起点以及思维方式,为小学生的后续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提供了充足的指导信息,实现了短暂而有效的师生互动,为后续小学生成为数学课堂上的认知主人以及打造生态课堂奠定了坚实的信息基础。

(四)开展扮演教学,实现师生互动

扮演教学,即角色扮演教学法,来源于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教师为小学生挑选几个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解题思维灵活、拓展思路良好的“小先生”,让“小先生”暂时代替教师去实现“师生互动”,完成预定教学任务。因此,在扮演教学中,师生互动已经完全走向隐形化与间接化,师生互动已经完全被生生互动所代替,从而使生态课堂得以完美构建,展示出教师的积极隐退。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二)”的角色扮演教学过程中,教师挑选几个学习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小学生担当“小先生”。“小先生”要为小学生展示加法运算中“满十进一”的计算规则,再为小学生展示几个加法例子的完成过程,真正实现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互助成长,以此建构生态课堂。每一个“小先生”都负责一定的区域,开展加法式子题的实践操作训练活动,继续通过主体活动去深度理解与掌握“满十进一”的计算规则。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仅仅在开始时直接参与并影响了小学生的数学认知,随后便淡出教学过程,教学进入小学生较为独立自主的集体讨论、分组交流与互助成长之中。因此,在角色扮演教学法中,教师仅仅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与组织者,数学课堂已经成为小学生互帮互助、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生命互助平台,“师生互动”已经走向隐形。

(五)开展翻转教学,实现师生互动

在翻转教学中,小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微课资源帮助下,开展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初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自我感知。然后,小学生带着自己的预习成果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探究、集体讨论与互助成长,因而小学生能够完全“统治”课堂教学时间,真正成为数学课堂上的认知主人。因此,在翻转教学中,师生互动已经移出课堂范畴,而且还是间接互动,从而使生态课堂得以完善。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翻转教学过程中,小学生首先开展课下预习活动,并借助教师提供的微课资源明白“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计算方法一致,只不过最后需要确定有几位小数,点对“小数点”的位置即可。如在“2.5×3.7 =?”中,小学生可以先计算“25×37 = 925”,然后再数一下两个因素一共有两位小数,那么,“2.5×3.7 =?”的结果就应该是“9.25”。因此,小学生就在微课资源的帮助下,在理论层面初步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实现了师生之间的隐形互动。最后,在课堂交流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理论所得进行主体实践,在相互纠错、相互启迪中成为认知主人,打造出独立自主程度较高的生态课堂。

综上所述,教师是数学课堂的缔造者,师生互动则是教师指导信息高效传输的有效载体,因而教师能够利用个人智慧去激发小学生的认知思维,以师生互动的逐渐淡化为学生提供越来越多的自主探究空间,成为生态课堂的奠基人与建造者。因此,教师立足师生互动自觉探究生态课堂的构建方法,帮助小学生在信息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提取中,真正成为数学认知的主人,充分展现出生命体的认知潜能与发展本能,让小学生所承载的认知灵感与生命律动洋溢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以此打造生态课堂。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小学生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