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022-10-21 15:07张燕娥福建云霄县云陵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图形数学知识

◇张燕娥(福建:云霄县云陵中心小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数字化教学手段被应用到数学课堂中,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实现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新时期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更加注重教育教学的多样化发展,教师结合多媒体技术构建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还可以最大化地挖掘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信息技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推动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一些细节仍需要教师展开深入探索,以更加全面地体现信息课程的教学应用价值。

一、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信息化技术作为教师展开教学的辅助手段,可以将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很有帮助。

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被现代的先进教学模式所取代,而现代教学模式大多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撑而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信息技术具有开放、多元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限制,活跃学生的学习氛围,助力学生高效学习,还可以给教师教学带来助力,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主要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主。多媒体技术已经开始较为广泛地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核心素养。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创设教学情境

由于数学学科包含了大量的数字和符号,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言,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也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灌输式教学无法实现最佳指导效果,主要是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无法适应学生的思维认知发展规律,学生无法深入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整体的学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还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理解认知水平,保障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数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应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增强教学情境的直观性,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内涵,帮助学生强化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如,数学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性质”这部分数学知识点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式地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总体学习效果。教师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三角形的特点与应用价值,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三角形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场景,使他们快速建立三角形稳定性的基本概念,进而有效提高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二)构建交流平台

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探寻多样化路径为学生提供数学学习引导,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教学支撑下挖掘现代数字技术,给教学带来助力,促使现代教学方法朝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由于每一个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存在不同,需要学生相互之间通过探讨取长补短,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相同的问题,在思维碰撞中获得进步与发展。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为学生建立起交流互动的平台,保障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学习资源,还可以听取教师和同学的不同想法,在信息交流平台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更好地促进小组合作互动的有效开展,使学生经过不断思考和探索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有效提升综合素质。数学教师通过融合自身理解可以设计一些创意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力,真正帮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探究。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由于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对相关物体进行描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相互问答和辩论中表达各自不同的想法。教师结合信息技术将观察的物体进行三维立体化的转动,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助力下获得生动的视觉体验,并迅速进入小组讨论交流。信息技术的介入,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直观感知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平台中对知识的讨论,完善了观察物体的方法,促进了对观察到的物体的深入思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巩固了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三)加强教学互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应优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在数学课堂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并选择恰当的时机介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指导中,教师融合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如,教师在讲解关于“图形的运动”这节课的知识点时,由于学生空间想象力不够,无法真正体验图形的运动方式,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展开数学课堂的辅助教学,用更为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方法为学生表现出整个的图形运动过程,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更好的体验。

又如,教学“平移”的知识点时,教师引入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讲解,以此帮助学生打破空间想象力的束缚,更好地理解图形平移的问题。有些与图形、几何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理解能力。在学生初期接触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指导优势,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再如,教师给学生讲解“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时,通过对轴对称图形的折叠、重合过程实施观察,带着学生归纳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引入实际生活中常见的蝴蝶、风车等,让学生快速理解“对称”的概念。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助力学生顺利学习这部分知识点,启蒙学生的几何思维,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样的方法,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

(四)整合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融合,有效拓展了教育发展空间,进一步丰富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小学数学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能够获取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网络搜集一些名师教学设计和专题教学课件,通过对这些教学资源的学习和探索,并取其精华运用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能为教学的不断优化注入生机与活力,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有魅力;能实现生活化教学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有效性。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和使用者,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学习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

如,教师在教学“认识图形”的相关知识点时,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相对有限,面对抽象的数学图形知识,在理解方面存在难度。教师可以引入信息技术,为学生整理出有关图片或视频等,并将这些搜集到的素材整合成自己的教学课件,融入自身的想法为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观看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迅速认识课文中讲解的不同图形。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结合一些知识点,开展互动交流,列举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比比谁认识的图形最多,以此帮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下拓宽学习视野,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五)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数学知识以基础性的学习内容为主,但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在学习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各种疑难困惑。数学教师要通过有效手段帮助学生突破这些困境,解决他们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重难点问题,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信息技术应用的背景下,能丰富教学指导的内涵,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将会为他们理解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利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空间想象,使学生能够突破重难点并强化整体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剪切展开的过程,让学生观后了解如下信息:首先,长方体共有六个面,表面积就是六个面的面积之和,这六个面是对面完全一样的三组面,也就是上下两面、前后两面、左右两面,由于在剪切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顺序不同,最终得到的图形也存在一定差异;而正方体也有六个面,但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是完全一样的,仅需了解其中一个面就可以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过程更加简单。数学教师结合信息技术的模拟功能,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图形模拟展示出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确保学生获得真实的学习感受,使他们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出发,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掌握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数学知识水平,全面塑造学生良好的素质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图形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分图形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