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与教育结合的价值浅析

2022-10-21 17:20杨赛玉杜美赢刘静茹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公关世界 2022年18期
关键词:劳动时代发展

文/杨赛玉 杜美赢 刘静茹(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四平 136000)

新时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劳动形式发生了改变,社会在朝着智能化与信息化的方向快速发展,社会劳动也逐渐向创造性与智能性转变,而这对新时代人劳动素养和劳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视当前的劳动教育现状,我们会发现劳动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已经严重缺失,劳动被弱化,单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等问题凸显。究其原因在于劳动教育理念缺少理论实践支撑,以至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都或多或少曲解了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主体单一,劳动教育实践脱离生活。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热爱劳动、创新劳动、诚实劳动是新时代需要积极弘扬的。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除了教授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使学生对劳动价值高度认同,塑造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教育能够使人体会到创造美好生活的成就感,也能强化其奉献社会的责任感,激发出持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能够肩负起历史使命的时代新人。分析探究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对强化新时代劳动教育、引领青年健康成长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深远意义。

一、劳动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类通过劳动活动改造自然,并在这一活动中与自然、与人建立双重联系。人是生产劳动活动中最重要并处于主导的要素,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主体地位。要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以培养能肩负复兴伟任的有用人才为目标。在劳动教育中,要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塑美的目标。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实现人的主体地位的提升,实现的不是少数人的全面发展,是要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物质条件的发展,更应注重人精神层面的发展同物质发展达到同样的高度,实现社会对教育方面提出的更高层次要求。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发挥主动性,融入到劳动的实践过程中,不应成为单纯的接受教育者。只有人们主动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才能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环环相连,激发出人的内在主动意识,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开展劳动教育对于在劳动活动中挖掘个人能力,使我们社会每位成员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也是对新时代潮流中利己化、器物化、庸俗化、工具化等现象的深刻反思与超越。

劳动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真正的劳动应当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并且劳动是目的,而不应当是手段。劳动获得解放后,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逃避劳动,而是把劳动看成是一种自主状态,劳动者在这种状态下走向全面发展。在新时代,我们要更加重视劳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劳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的事实已经毋庸置疑的。但由于以往劳动教育的缺少,社会上还存在着对劳动教育片面、错误的认识。有的将劳动教育简单的归于德育的重要构成,单纯的认为劳动教育重点强调的是劳动情感的塑造和劳动观念的培养;有的则是将劳动教育看作仅仅是劳动技能的培养。显然,这些认识都具有片面性,没有看到劳动教育对于德、智、体、美的重要价值,未能让社会成员了解劳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力劳动推动了人们物质世界的发展,脑力劳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劳动者将自己的理想同社会发展相结合,充分利用自己具备的劳动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人们更要注重提升自身的劳动素养、升华自身的劳动觉悟,凸显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充分肯定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生动描绘了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间相互交融的关系,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引领。

二、劳动教育有助于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既是人作为类存在物的本质要求,也是奋斗的价值目标。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必须有所需的物质产品以及精神产品的供应。人民所需的物质基础以及精神文化的产生均要经过劳动创造才能得到,如若没有人民的劳动创造就不可能实现人们想要过上美好生活的目标。劳动教育能够推动劳动创造,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劳动教育具有培养人民心中高尚的劳动情怀的作用,劳动情怀即在劳动教育的活动中培养人们对劳动的深厚情感。劳动情怀体现了人们对劳动关系、劳动态度的正确认知,具有劳动情怀的人也能正确对待他人、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一个人对主观世界及外在世界的认知程度越深,就越能收获幸福感,通过劳动教育恰恰可以提高人们的这种能力。劳动教育赋予了人们创造幸福生活的行动动力,使人们获取物质资料和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得到强化。若人们不具有这种能力,人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不能成为现实。劳动是生存的基础,也是人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基础,没有劳动活动幸福生活便无从谈起。开展劳动教育能够让劳动者在劳动生产中强化自己创造幸福的能力,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强化人民的劳动觉悟、劳动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劳动,是每个人谋求幸福生活的必要途径。树立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理念,积极引导劳动群众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勤于钻研,弘扬工匠精神,大力营造“劳动最光荣”的社会风尚,进一步激发劳动热情。将劳动贯穿到青年学生发展的全过程,深化青少年对劳动的价值意义的认识,教育青少年认识劳动的不可替代作用,直接关系到劳动价值观的培养。教育青年认识劳动的本源价值,劳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生活离不开劳动,对于培育劳动价值观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劳动本身就带有教育属性,社会主义教育以教育和劳动结合为根本,热爱劳动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劳动是快乐的源泉,在劳动教育实践中,青少年会切身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虽然身体感到劳累,但内心却得到了满足,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劳动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劳动教育有助于构建社会共同体

构建社会共同体意味着要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多方关系的和谐统一。这在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核心,即人在劳动活动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社会关系从根本上看就是一种劳动关系,想要构建社会共同体就是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不和谐的劳动关系依然存在,并且在短期内无法彻底消除,这就表明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艰巨性和持久性。要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就要以劳动主体地位平等为前提、以劳动过程共同参与为基础、以劳动成果共同分享为目标、以劳动利益公平分配为核心,而以上的实现都离不开劳动教育。由此可见,在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构建社会共同体的过程中,劳动教育不可或缺。

劳动教育能够增强人们对社会的服务意识、个体责任感,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能够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在劳动教育的活动中人们的内在力量得以展现,能够实现对自身的再认识,而且有助于培育无私奉献、团结友爱的社会环境。在劳动活动过程中,劳动者相互协作、共同商讨,社会成员的信息能量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交换,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在无形中建立了社会关系网,劳动活动对于社会关系的产生与维系起到关键作用。在劳动成果相互交换和分配的过程中,个体劳动同社会劳动的转化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交换劳动成果的过程中能否获得劳动交换价值的最大化,是由个人劳动是否满足了社会需要决定的,这就要求劳动者了解社会成员的需求,并将其作为进行劳动活动的重要依据。加强劳动教育是践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同时是构建社会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劳动教育是一枚重要纽带,能够将技能型、创新型、知识型人才联结起来,成为社会生活中落实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切入点。这枚纽带能够增进不同人群彼此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科学的劳动教育能够引导社会关系朝着和谐、公正、有序、合理方向发展,对于实现社会共同体有着深远的意义。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塑造人民劳动品格、弘扬劳动精神的必行路径。勤恳劳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要素,正因为有了这种奋斗精神,我国人民才能有动力战胜困难、克服阻碍,中华民族才能在各种考验和磨难中披荆斩棘,这一奋斗精神和劳动品格我们一刻都不能忽视。新时代下,劳动教育的内涵是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现在重视劳动教育,科学把握劳动教育新内涵和新要求,有益于人们逐步养成正确的劳动观,提高劳动素养,树立良好的劳动道德,抵制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领悟新时代劳动观对于塑造时代新人、发扬奋斗精神、助力实现中国梦等各方面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

猜你喜欢
劳动时代发展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区域发展篇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