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思想教育的坚守与创新
——基于国学思想“萧规曹随”的思考

2022-10-21 17:20赵子明张兴海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公关世界 2022年18期
关键词:事物思想发展

文/赵子明 张兴海(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长春 130117)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这充分表明了在新时代党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视,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各个层面发展和运用的迫切。因此,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剖析,与时俱进的发扬和运用其中的道理,是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萧规曹随的含义分析

“萧规曹随”出自《史记·曹相国世家》,是指在汉朝创立之初萧何制定了规章制度,在他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章执行,不作变动。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萧规曹随”得以实现需要有如下因素。

1.规范的合理性

2.规范的执行力

社会各方面对于萧何的规范系统具有较强的执行力。规范的落实终究在于能否真正的将其执行下去,能否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首先是“认可”,社会各方面均能够接受或者认同萧何先前所制定的规范。其次是“能行”,社会有能力贯彻其规范,保证其在实施过程中不变色不走样。最后是“愿意”,社会各方面都愿意接受规范的调控。也只有社会各方面具有比较强的执行能力才能充分的保证先前的规范完整、全面的实施下去。

3.规范的权威性

频繁变动的规范很难树立其权威性,也就难以保证执行的质量。因此,这就要求第一点是萧何制定的规范有无存在的基础,能不能够被多数社会群体所接受,其的存、废、立、改有无比较充分的基础。第二点是社会各方面在观念上对“萧规”的认可,这种观念的形成一方面离不开利益的吸引,另一方面离不开现实的需要,不过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也不能忽视当时“黄老之学”盛行的风气。

二、萧规曹随“随”与“不随”的辩证关系

萧规曹随中“随”与“不随”的辩证关系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只有进一步的剖析和加强对其哲学内涵与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其价值得到体现和发展,才能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1.萧规曹随之“随”

这里的“随”就是要坚守和继承,即需要坚守和继承符合发展规律和满足主体选择的活动和事物。前人之规后人之所以需要且能够跟随,一方面是因为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能够引导生产朝着积极的方向去发展,是合规律的。另一方面是其能够满足人的现实需要,能够满足人在生产、消费、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需求,是现实中的人的选择,因而又是合目的的。由此,前人之规中那些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事物与活动也必然需要和能够去坚守和继承,其是具有进步和积极意义的。当然,“随”也并不是一是无成,无所作为,而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好事物的发展规律,正确的发现社会群众的实际需求,充分调动起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性。

2.萧规曹随之“不随”

这里的“不随”就是需要创新和发展,即要不断根据人的需要和条件的变化来推动事物进一步的发展。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是处在产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的。由于事物的不断变化,前人的规也会随着各种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提出许多新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就需要去引入新的内容和因素,从而实现新的发展。创新发展的过程也就是破除与客观事物不相符的一切旧的观念、理论、方式,在继承原有历史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和运用事物的新规律、理论和联系,从而推动事物实现了新的发展。由此,前人之规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满足人的需要,逐步实现从必然到自由的发展。

3.萧规曹随既“随”也“不随”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一切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在旧事物灭亡的基础之上实现的,是在旧事物的胎胞中孕育成熟的。旧事物之所以为旧是因为他已经不符合现实的需要,已经缺少了现实中所需要的某些重要的因素或结构,已经难以发挥其主要功能。而新事物则是在否定了旧事物中不合理、消极的因素后,在继承旧事物中合理因素的同时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因素或结构,是适应了已经变化的环境和条件的,是能够完整发挥其主要功能并满足现实需要的。“萧规曹随”之所“随”也“不随”正是如此,一方面它的形成是建立在前人所创造的基础制度之上的,是充分吸收和保留了前人制度中合理性的因素的,这部分合理性因素是能够符合实际需要的,因而是“随”的。另一方面,他又与时俱进的增添了新的内容,不断地发展自己、丰富自己,不断根据现实的需要、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又是新的东西,因而也就是“不随”的。要做到“随”也“不随”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继承。既做到不偏离,也不能照搬照抄;既保留其核心的内核,又赋予其新的特色;既不封闭僵化墨守成规,也不改旗易帜偏离正轨;既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立的,也是在不断与时俱进中发展的。而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事物矛盾的变化,精准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推动事物实现新的发展,向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既有连续也有变化,完全照搬和全盘否定都是不可取的。

三、“萧规曹随”对当前高校思想教育的启示

高校思想教育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一方面其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当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教育既需要坚守其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和为人民服务的鲜明立场,也要根据现实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1.高校思想教育的坚守

在大型灌区泵站改造技术方面,安排了泵站或泵变合一站的微机保护,水泵水轮机空化与振动监测,枢纽、灌区泵站CIMS以及大型水泵液压调节等用于泵站保护、监测、诊断的技术与设备;改进了泵站微机保护装置、水泵液压调节技术等;提高了我国大型灌区泵站的管理水平,保障了泵站的正常运行,为实现我国粮食增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实施高校思想教育过程中,本身就应当使受教育者具有坚定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为此,就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住高校思想教育领域中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就要求广大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当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着严重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西方一些国家通过网络、文化等诸多手段向我国高校进行思想渗透,这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教育的领导力,削弱了其对于一些大学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对此,我们要将正确的意识形态充分运用在高校思想教育的各个方面,不断巩固其在高校高校思想教育中的领导权、话语权,使我国高校的思想教育始终处在浓厚的红色氛围之中,处在党的领导之下。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和根本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必然需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对于人的各方面要求也就更高了,需要更有品德、更有素质、更有才能的人。对此,就需要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协调推进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教育的相关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思想教育课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强化和坚持思想教育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把“树人”建立在“立德”的基础之上,始终把道德发展放在最基础的位置,不断强化德育、发展德育,重视德育,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时代新人。同时也要在“立德”的基础上坚持“树人”的目的,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能力、高技术的时代人才,从而不断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此,在我国培养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是我们当前和未来的现实需要。对此,就要求我国的高校思想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一方面要加强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党领导的拥护,让学生始终处在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之中,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加强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其在各个方面的优势和特长。通过不断地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专业能力和实践锻炼,从而培养出各行各业的精英和支柱,为后续我国的发展增添后备军和强大动力,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地蓬勃发展,向更高、更远处推进。

2.高校思想教育的创新

当前不论是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还是处在社会当中的人与以往相比都发生的巨大的变化,面对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思想教育也不可避免的要不断创新以实现新的发展。

与萧何、曹参所处时代为了维护封建帝王统治的高校思想教育内容不同,当今时代的高校思想教育内容更加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对社会主义、党的领导的拥护与坚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发生变化,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社会对于高校思想教育内容的实际需要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教育在内容上要不断地更新迭代、推陈出新,不断地创建出更新颖、更有内涵的内容。随着社会在经济民生、科教文卫、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的不断发展,我们也相应的要求将这些领域的有关内容都增添到思想政教育内容之中并与其融合,更新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内涵,使高校思想教育在内容上能够满足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从而不断增强教育对象的个人素养和道德品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良好的教育氛围是保障高校思想教育高效实施的重要条件。在“三全育人”的要求下每个人、每个组织、机构都是高校思想教育的主体,都将开始承担高校思想教育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首先,学校方面作为高校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对高校思想教育良好氛围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学校要不断强化教育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教育主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教育的质量,促进教育的趣味性发展,从而打造出坚实的高校思想教育平台,推动高校思想教育氛围的良性发展。其次,家庭方面要充分发扬优良家风,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处在家庭和睦、健康乐观、平等友爱的家庭教育氛围之中。最后,社会层面要高度重视对于良好教育氛围的构建。要不断弘扬正能量,宣传主旋律,积极塑造和推行榜样力量,构建起向好向善、积极乐观的教育氛围。通过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教育力量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不断优化高校思想教育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教育的高效性和持续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往的一些方式、方法已经不太适用于当前的高校思想教育,其教育效果也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因此,高校思想教育便需要在方式、方法上进行相应的创新,从而满足当前的实际需要。首先,要让高校思想教育从理论学习走向实践教育。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代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更为快速和多样,传统的理论教育对他们的吸引力和灌输效果已大打折扣。对此,就需要增加实践教育来增强对当代学生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通过让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加义务讲解等诸多实践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让他们潜移默化的在实践劳动中接受教育。

其次,要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教育与科学技术融合发展。高校思想教育从课本教育到多媒体教育再到如今的信息教育都是不断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互融合的,当前随着新媒体、5G和虚拟现实等诸多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高校思想教育也需要借用这些科技的力量进行教育活动,利用互联网可以全天候、无距离的进行高校思想教育,利用VR技术进行沉浸式的教学活动,让教育对象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最后,高校思想教育需要新的吸引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接受教育的能力和范围都在扩大,过去的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足以吸引教育对象的兴趣。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就需要采取更加与时俱进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对于教育对象的吸引力。如,通过将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融入剧本杀等年轻人所喜爱并乐于参与的方式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并通过逐级奖励、提高难度的方式增加教育对象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和满足感等不断勾引教育对象的好奇心,增强高校思想教育的趣味性。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高校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才能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出更高效、全面的作用。

猜你喜欢
事物思想发展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区域发展篇
单独中的洞见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