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时代之问:知行合一观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实践向度

2022-10-21 17:20李文方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公关世界 2022年18期
关键词:朋辈王阳明价值观

文/李文方(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高校德育发展的重要论述对高校育人工作的开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德育的改革在高校推进程度空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更加注重知行合一”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之一。如何践行知行合一,提升高校育人实效,这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重大课题,本文从“知行合一”的实践向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兹论述如下。

一、知行合一观的基本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知行”问题的探讨可以追溯到《尚书·说命》中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而后到了先秦时期孟子和荀子也都提出了各自的知行观,直到明中叶王阳明首次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以当前高校德育为现实语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知行合一观的基本内涵。

1.以知促行

以知促行,即用认知的发展促进实践的不断进步。在王阳明看来,世上不存在有认知而不去行动的人,若存在,则这种人并非获得了真正的认知。真正的认知,必然会驱动着人去进行实践,因此,想要实现认知和实践的统一,可以从获得认知开始,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一旦参透其中的道理,就会忍不住去作出相应的行动。

2.以行促知

以行促知,即用实践的进步推动认知的不断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是在实践的不断磨练中才能不断刷新认知,也才能确定自己原本的认知是否有误。实践不仅能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更能在学以致用中深化先前的认知。王阳明主张在事上多磨练,就是敦促世人通过道德践履来获得道德认知。

3.知行并重

知行并重,即认知与实践缺一不可,处在一个完整的过程中。在王阳明看来,获得认知是实践的开始,而实践则是认知的真正完成,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过程中。若只有认知没有实践,则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认知,若只有实践没有认知,则不知为何而行。只有把道理真正弄懂了,行动才能自觉持久;只有行动上落实了,对道理的领悟才能更深入。

二、当前大学生知行脱节的问题审视

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整体道德素养呈现稳步上升的势态,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拥有较高的政治觉悟,爱国情怀和积极乐观的价值取向。但同时,随着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和渗透,大学校园中仍然存在着行不符知、知行相悖的现象。对当前高校学生的知行状况进行审视,发现大学生的知行脱节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而不行

知而不行,顾名思义,有道德认知却不去践行,这一点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大学生往往在一些很快能得到回报的事情上,才愿意付诸行动。例如他们愿意花费精力去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愿意为了获得荣誉证书而多承担班级事务。但到了社会上,那些不会带来直接利益的社会责任,他们往往不愿去主动承担。大学生虽然没有完全进入社会,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度不高,但每个大学生都有承担社会责任、提高社会责任感的道德认知,却总在需要行动时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行而不知

行而不知,表现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多大学生在做出选择时常常会陷入羊群效应,为了融入集体成为主流而选择盲从,缺乏深层次的道德认知和心理动机。例如最近网上很热的“考研气氛组”,指的是考研大军中的假装学习一派,他们看似和大多数考研学子一样起早贪黑地学习,十分用功的背书做题,但实际上只是感动自己,营造了学习的气氛而已。

3.知行相悖

很多大学生高扬道德,学习了很多团课、党课,在入党申请书中保证自己严于律己,保持高尚品德节操,却在生活中做了很多不符合团员和党员身份的事情。考试作弊、论文造假、送礼行贿等不良现象在大学校园里时有发生。

三、知行合一观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价值维度

1.有助于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

“听其言而观其行”,是孔子的察人观。他认为衡量一个人的品德不能只听他说了什么,更应该去看他做了什么,这种察人的学问在今天仍然很适用。一个人格完善、品德高尚的人,他的“行”与“言”是相符的。立德树人已成为当前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和衡量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尺。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仅脑子里有道德,而更多的是行动上讲道德;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爱国情、强国志,更要有报国行;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在思想上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要在行动上拥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知行合一的观念融入高校德育理念中去,有利于高校平衡以“德育”为统领的五育发展,摒弃以往只重智育的教育理念,避免培育出“高分低能”、“有才无德”之人。是否做到了知行合一不是通过考试答题能完全展现出来的,而是通过具体实践行动而展示出来的。

2.有助于大学生实现青年的责任担当

大学生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他们是青年,是党和国家未来事业发展的领航者和开拓者。新时代的青年有着更大的家国责任,同时也就应该有更高标准的要求。青年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青年学子们要立志做大事。青年学子既要仰望星空,敢于做梦,又要脚踏实地,慎思笃实。大学生还应将奋斗作为青春的代名词。奋斗,是青春的本分、本色、本质。青春不应庸庸碌碌的虚度,要敢于试错、敢于拼搏,让青春无悔、不留遗憾。广大青年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知”,用青春去奋斗,大胆去“行”。知行合一、学用相长是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正确方法论。将知行合一观融入高校德育工作中去,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实现青年的责任担当,扎扎实实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用青春创造出的宝贵财富助力成就出彩人生。

3.有助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处于新的历史方位的大学生,正是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阶段是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始于“知”,成于“行”。“知”不仅仅是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更要领会它的时代价值,形成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核心价值观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而应该在实际的道德情境中去践行才能绽放它的生命力。“行”是在确立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知”的基础上的应然行动。将知行合一观融入高校德育工作能够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道德认知,外化为道德行动,在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文化激荡中保持正确的价值观、独立的思辨和理性的行动。

四、知行合一观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实践向度

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大学生居于主要地位,是推动德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政治站位的大学生既是高校育人的目的,也是衡量高校育人成效的根本标准。因此推动大学生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才是提升德育实效性的决定性因素。

1.“心即理”,大学生应真学真信、立“鸿鹄志”

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的概念,不仅仅是指天理和正义在“我”心中。“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即是立为善之志”,他肯定了心中的信念、志向在个体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王阳明从十岁就立下“成圣”的志向,而且这一生都为了这一志向而努力,终成大儒。在开展大学生的工作过程中,要把明确目标作为根本,要把坚定信念作为关键,紧紧围绕着引导大学生思考“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成为这样的人”为核心,突出立志的重要引导作用。教育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引导大学生立“真志”。我们从小就接受各种立志教育,每个人对“立志”都不陌生,但实际上为志付出真心的人并不多。人人都知有志向是好事,很多人都趋之若鹜,但很多人并不为自己的志向付出行动,所谓的立志成为很多人敷衍自己、蒙蔽自己的借口。何为“真志”?“真志”就是内心的真实意思表达,是内心深处的心向和动机。一个人的追求只有发自内心,他才会在追求志向的道路上义无反顾。那大学生应立下怎样的“真志”?真志要符合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符合人类发展前进的方向,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重要的,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大学生应将自己的远大理想建立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着眼于国家的未来、胸怀大志、立志做栋栋之才,在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同时实现个人潜能的发挥和突破。第二要教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大学生坚定什么样的理想信念,追求理想信念的态度如何,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立志不是最终目的,有了志向之后一直坚定才能获得更深沉、更持久的内生动力。新的时代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了新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在多种社会思潮的交融交锋中他们有时会禁不住诱惑而出现意志上的不坚定。这时就需要帮助他们在思想上拨乱反正,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用坚定的信念助力实现成功和梦想。

2.“事上炼”,大学生应笃实力行、做奋斗者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王阳明教导他的弟子要经历世俗事物的历练才能磨炼出自己的定力。大学生也应积极踊跃的投身社会实践,在事上磨炼自己。这要求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更要从社会实践中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学校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丰富学生实践。第一,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高校育人不能只诉诸理论的宣讲,也不可忽视实践活动的作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的情境要依据特定的德育主题来开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融入实践活动中来,以此来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丰富、真实的德育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深化道德认知、陶冶道德情感。第二,将实践要素纳入德育评价体系。德育评价体系和德育的实效性直接相关,德育评价体系决定了学生的努力方向。当前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本身就存在重知轻行的漏洞,因此导致受教育者努力方向跑偏。德育评价还是以期末笔试成绩为主,没有加入道德实践的要素,这就决定了所培育的学生只会在期末答卷上高扬道德,在言语中流露坚定的政治立场,而缺乏道德践履能力。首先,要将志愿服务等社会活动纳入德育考核范畴,这样才能促使大学生在道德行为上发力。其次,注重结果的同时更重过程,促进德育评价由静态向动态转化,要将平时表现、日常行为纳入德育考察。这样才能促使大学生更加自觉关注自己的行为,反思不足,加以改进,实现德育的化人作用。

3.“致良知”,大学生应自我管理、做有心人

王阳明对于“良知”的理解与孟子一致。“良知”就是人人都有的“是非之心”,就是能明辨是非的价值判断能力。“致良知”就是要用正确的价值判断约束自己的行为,修身自律。学生总有一天会走出象牙塔的庇护,那时各方面教育影响式微,只有学会自我教育才能受益终生。“授人以渔”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大学生应强化自我知行教育的主体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自觉将自己的道德认知化为行动。一方面,大学生个体应慎独自律、省察克己。当今社会要求大学生能够明辨是非、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首先,要自觉用正确的道德认知武装自己的头脑,王阳明曾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如果你不去行动说明还没有获得真正的“知”、深刻的“知”。要以真知促真行,只有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用真知指导实践,才能将真知转化为真行。其次,要养成知行合一的习惯,让知行合一成为生活常态。有“知”就去“行”,并在行动后进行反思,不断在反思中提升认知能力。

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内部应保持良性互动即朋辈教育。朋辈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方式,也是高校建立大学生团体、组织朋辈分享会的根本价值旨归。首先,应充分发挥学生会等团体的积极作用,通过组织丰富的团建活动丰富学生会成员的道德认识,同时组织多彩的大型志愿活动,带领全体同学在志愿服务中领会志愿精神。其次,应多开展诸如“国奖面对面”、“学长来了”、“十佳学子经验谈”等朋辈活动,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同时充分调动受众群体的积极性,放大朋辈教育的效果。朋辈间的良性互动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树立“知行合一”的榜样作用,而且可以通过施加适当的朋辈压力激发他们拼搏上进的动力。

猜你喜欢
朋辈王阳明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朋辈教育制度的运用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良知
论朋辈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