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质冰山模型横向维度看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2022-10-25 00:52杨俏村
智库时代 2022年38期
关键词:内驱力冰山文科

杨俏村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

一、新文科理念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2019年,多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吴岩司长2019年在高端论坛做的“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主旨发言中指出,高等外语教育发展要着力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新阶段,教育部正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双万计划”“新文科”建设及“三级专业认证”,外语各专业应与时俱进,夯实质量文化,大力提高对外语人才的全方位培养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从多维度为全国高校外语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指引。目前,我国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现状是,外语普通人才资源过剩、高端精英人才匮乏、职场成就不高,思辨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强,外语教育理念及方法陈旧、办学模式趋同、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需求脱节,跨学科知识不足,跨文化能力欠缺,中国文化底蕴不深等。当今大环境下,新时代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也被赋予了崭新使命,外语人才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应服务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以促进人类文明互学互鉴。胡文仲(2014),文秋芳(2014),束定芳(2017),王文斌、李民(2017)等外语界学者均指出,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二、从素质冰山模型横向维度之冰山上方看外语人才培养跨学科模式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博士是最早提出“胜任力素质”的人,并构建了“冰山模型”。[1]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和塞尼·M·斯潘塞博士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理论。[2]

如图1 素质冰山模型所示,金字塔形状的冰山构造,横向维度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冰山上方的知识技能,更侧重学识储备,属于基准性胜任力,这部分是外在的、可以表现出来的显性素质,比较容易被了解和测量。

图1 素质冰山模型

从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出发,教师组织教学方面,在注重外语类专业知识学习、扎实语言能力及基本功的基础上,应顺应时代趋势,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结合、丰富形式载体、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多融入智能教学元素、利用互联网数据等方式实行立体化模式教学。在现阶段“以学生为中心”、趋于问题导向的实践新形态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的设定就尤为关键,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思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跨文化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甚至职业能力等技能方面的培养不容忽视,同时还要注重课内外贯通式的能力培养,加强内涵建设。

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方面,需要融入新文科理念。2021年3 月20 日吴岩在《抓好教学“新基建”培养高质量外语人才》讲话中指出的新文科四种技术方法之一,即是“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提倡学科交叉融合是新文科理念中的重点。文秋芳(2020)提出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戴炜栋(2020)认为语言学研究不仅要进一步探索语言学内部的融合,还要探索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王文斌(2020)指出需正确处理语言学的学科交叉性与融合性关系;胡开宝(2019)阐明外语学科应推动新技术与人文社科的交叉融合;麻省理工学院也有推出“人文+科学/工程”的培养方案,如“比较媒体研究+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西班牙语+数学”等。[3]

2018 年颁布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外语类专业学生的知识要求中,“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一项,指明了具备跨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也有涉及到“复合型外语人才”这一关键词。2020 年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也强调了跨学科、跨文化的知识建构。跨学科交叉、复合融通的课程设置应顺应新文科理念大力展开,打破学科专业壁垒。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在进行国际交流与传播时,都离不开外语相关知识技能的运用。现在国内有“主辅修”培养模式、跨院校“双学位”培养模式等。比如,“外语+法律”“外语+旅游”“语言学+传播学”模式,戏剧影视与国际化结合模式,“数据+语言”模式或语言智能模式等。刘洪东(2020)指出,有高校将英语语言文学、教育学、影视艺术等整合起来,设立了创意产业专业。此外,还有些学校采用“复语能力”或“多语”的培养模式,如“韩语+日语”等,均作为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实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不仅让学生在知识技能上有了丰富的提升,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促进了就业。具体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外语人才培养跨学科模式工作的展开,如,日语专业与媒体艺术系动漫专业展开跨学科人才培养;再如,英语专业与跨境电商专业联合培养模式等。

现如今,外语学科毕业生在就业倾向方面,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商务、法律、物流、金融、传媒等领域工作,就业方向呈多元化趋势,具备这类知识背景的毕业生明显更有就业优势。所以,外语人才培养跨学科模式是新文科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三、从素质冰山模型横向维度之冰山下方看外语人才培养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如图1 素质冰山模型所示,横向维度的第二个层面沉浸于冰山下方,是一个人内在的、难于评测的部分,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却也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是否能顺利向上攀爬,这部分也称作鉴别性胜任力。

2020 年吴岩司长提出“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可以将素质冰山模型冰山下方的部分,看作是“文化软实力”的多维度体现。冰山潜在水中越底层的部分对冰山的影响越大,甚至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隐性素质潜于冰下,可以通过推动或阻碍冰上的方式,最终达到影响行为的过程乃至结果的作用。即,个体所做的行为更多地受冰下深层次的潜在因素的影响。[4]

(一)品格修养塑造

在素质冰山模型中(图1),“社会角色”的概念是: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5]这部分将首先阐述冰山下方的“价值观、态度、社会角色”及“个性、品质”两个主题。

在课程设置环节,《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除外语类专业课程外,应设有按国别及区域的国家概况或国情课、文学课等。品读书香可以修身养性,塑造学生品格。大多数学校还有通识选修课、第二课堂、实践课程、专题讲座等可供选择。这些为学生的人文素养、个人修养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学生应积极参与其中、努力学习、拓展视野,加强修养。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中,也应设置与职场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如,就业礼仪、面试技巧等,法律知识相关的课程也属必须。

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外语教师不仅要传授外语知识技能,而且需要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润物无声浸润式的文化渗透教育,强化价值引领,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潘懋元、王伟廉指出,大学教学原则体系中,教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是不能被忽视的。教师在进行外语类专业课授业解惑的同时,应注重思想性的“课程思政”的融入,坚定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注重学生正确的三观的树立,培养积极向上、有团队协作精神、诚实、正直、有责任心、拥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思考力的学生。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翻译属于专业对口的一份职业,也是不少外语毕业生会选择从事的一项工作。我们应培养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且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外语翻译人才,努力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二)积极心理塑造

情感心理是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可以让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提高学习成效。这部分内容将“积极心理塑造”与冰山下方“自我概念”“内驱力及社会动机”相结合进行阐述。(见图1)

1.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 对自我的讨论,他提出了单维自我概念理论模型;Shavelson 等人创立多维自我概念理论模型,认为自我概念是有等级的:总体自我概念位于等级上层,下面主要含学业自我概念(语言自我概念等)和非学业自我概念(社会的、身体的、情绪的)。Yeung等人(2000)经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英语学业自我概念下包含听说读写。[6]

从非学业自我概念的“情绪自我概念”出发,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乐观精神、虚心谨慎的态度、对自己优缺点的认知、经验总结及反省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并不断反思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何正确面对压力?是现代急速发展的社会中很多人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以外语界的同声传译为例,同声传译原文与译文翻译的平均间隔时间仅3-4 秒,虽收入高,但是高集中力、高强度的工作会令人倍感压力。临场应变能力、稳重冷静沉着的情绪控制力,有时甚至可以凌驾于语言之上,直接决定了翻译的成败。

这里要提到“PMA 黄金定律(Positive Mental Attitude)”这一概念,即,积极的心态。乐观的精神、积极的思考、充满正能量,才有可能走向成功。现在国内不少企业,如华为的“工作胜任力模型”中,就有“坚韧性”“自我控制”等对“情绪把控”进行分级的模块可供选择评价。外语知识技能掌握得再出色,如果不会调节压力,或是遇挫折就停滞不前、萎靡不振等,是做不出优秀的成绩的。虽然现阶段,各高校都十分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但多以选择问答题等形式进行心理测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中,为塑造学生的积极心理,心理学方面的讲座、选修课、个人心理咨询等应更加积极地开展。

2.内驱力及社会动机

《辞海》中内驱力的解释是: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并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减弱。[7]动机,指的是人对事件的自我信念或期许,是人对某种事物持续渴望并进而付诸行动的念头。[8]如成就、亲和力、影响力、人际交往需求等,他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9]

内驱力在一定层面上表示强大的内心动力。在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可以把“内驱力、动机”理解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成就导向”。通过外语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提升与完善、经验总结与反思能力、终身学习的意愿、自我发展规划、拓展知识的积极心态是否达到了良好效果?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因为与课堂教学、成绩评价没有十分直接的关系,却被很多人忽视了。

个体的情绪、信念、意向、愿景等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你如今在哪个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下一步要迈向哪里。一个人的目标,决定了其成功的高度。在具体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观察到冰山上方一角的知识技能,而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动机才是隐藏在水面下方的根本问题所在。内驱力、动机可以直接转换为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好奇心,其在学生心里释放出的能量决定了学生是处于积极行动还是消极应付的状态。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激励学习动力的资源,唤醒学生的学习激情与挑战性。同时,应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协助学生设定短期或长期目标,引导学生将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行为。在缺少内驱力和动机的情况下,学生心中最多仅是“适应型的学习”;只有打算全身心致力于实现某一目标时,才可能会升华为“创造型的学习”。

总之,隐藏于冰山下方的各层面体现了个体中较为持久和深层次的特征。

四、结语

与素质冰山模型理论的冰山上方下方——显性素质与隐性素质相结合一致,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融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优化结合。我们培养的外语人才,应该是全方面的、能够经得起社会的检验的。学生毕业后,在外语相关就业岗位的工作胜任力如何?必然是将冰山上方下方的基准性胜任力与鉴别性胜任力二者结合才能得出最终的评价。

猜你喜欢
内驱力冰山文科
人生需要『内驱力』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奇!科学家发现罕见冰山
孙文科
崩塌的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