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在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2022-10-25 00:52黄九忠陈伟铭施伟梅李晓宁
智库时代 2022年38期
关键词:药学校企体系

黄九忠 陈伟铭 施伟梅 李晓宁

(赣南医学院 药学院)

一、什么是实践能力?

教育学家们很早就意识到进行实践教育对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论人的全面发展,还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均强调了实践教学在教育过程中的突出地位。在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将实践放在整体知识结构的框架中来认识,通过实践,培养能力,使实践能力成为人的品质之一。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1]

二、为什么要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学理念是本质的问题,因为教学理念决定教学目标和体系的制定。在高等学校药学专业的教学中,教学的主体一般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和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习的知识没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学生长此以往就对有些枯燥的药学知识失去了探索欲和求知欲,也因此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变成只是应付考试的学习机器,对于整个学科的发展走向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前景来说是自相矛盾的,教学理念的落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理念的陈旧和落后不可忽视。

从20 世纪初各大高校大规模扩招至今,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适龄青年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50%,按照国际惯例,我国的高教事业已经进入了普及化阶段。在为劳动力市场输送大量宝贵人力资源的同时,社会也背负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最近几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就是最好的例证。造成这种现象原因较多,如学校的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变化,学校没有及时调整就业率低的专业;劳动人数与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等;除了这些客观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也不可忽视,那就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存在知识面狭窄、应用能力较差、实践能力较低等问题,他们要走上工作岗位,胜任所安排的工作,还需要针对他们进行理论知识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过程,从而导致毕业生进入制药企业后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适应工作岗位。[2]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而绝大多数企业由于客观原因无法承担这个成本,故造成历届毕业生就业的进一步紧张。

另一方面,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甚至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相比,我国在药物研发创新的投入、产出等能力上仍有明显差距。但随着国家对药物创新研发给予的高度重视,以及《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等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和推动,国内企业对药物研发创新的意识也在逐步增强,我国药物创新研发环境逐渐形成。当前国家对于医药产业的发展战略由“仿制为主”引导转向“创新为主”,重点部署创新药物研发,这对高校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创新药研发相较于仿制药研发来说,除了依赖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和药剂学等传统药学类学科外,还需要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先导化合物结构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临床药学、医学伦理学以及国内外政策与法规等多方面知识(图1);另外对药学专业的人才要求趋向多元化,既需要在海外跨国药企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尖端型人才,更需要大量地掌握基础理论、动手实践能力强,有能力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的实践型全产业链人才。[3]由此可以看出,在药学专业学生中开展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既是学校培养学生的本职工作,更是企业的客观需求。

图1 药物研发流程

三、如何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并非是一个短期的目标,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培养,要根据专业的要求进行实践;药学专业实践的具体要求是通过分析药学相关理论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要素,再通过不断实践将这些技能要素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得到延展,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转化,通过这样的步骤,来完成整个实践过程,也是这个实践体系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也就是把教学体系的各个部分通过联系将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包含内容、管理以及目标这三大部分。目标体系就是本专业要求学生需要做到的层面要求,主要阐述的是这个专业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内容方面的体系包括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过程中的学习、课程、实验以及毕业论文等方面的内容;管理体系则主要指的是学生在进行整个实践过程中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考核评价体系,这三个目标就是构成整个教学评价体系的三大要素,这三部分构成一个系统。

从细节来看,药学专业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具体方向,因此,要针对药学专业不同的发展方向构建不同门类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到专业的特殊性,所以说要着重培养学生除了职业能力之外的职业道德素养,要在这个过程中将职业素养贯穿其中,使之形成学生自身道德素养的一部分。除了这个层面外,要求实践化教学要具有明确的目的,要培养哪些方面的人才,适用于哪个行业、哪些领域的专业型人才;要求有发展潜力,也就是说,实践教学的方面必须有其发展潜力,这就需要学校能够综合评判该专业的发展前景,要符合我国社会市场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我国社会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型人才,以此来确定实践教学的教学体系脉络。[4]

四、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具体措施

对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该秉承一体化的教学原则,也就是说将知识理论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一体化,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思路和方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理论进行相应转化。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训教学方案相结合,打造一体化的教学氛围。一体化的原则最终的目的是整体优化,就是说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要规范化操作,每个要素之间要做到统一规范,制定专业的培养目标,规范相关实践岗位的标准,通过这一系列一体化的规范措施来实现实践化教学体系的规范目标,促进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向专业型、技能型人才转变。

校企合作最早开始于专科类等职业院校,旨在提高教育质量,随着高校院校大规模扩招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关注和采纳这一种模式。常见的校企合作模式包括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工学交替、校企互动、“订单”式合作四种。[5]具体采用哪种合作模式,还需要根据学校现有的培养模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配。现有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高等院校为主体,实践大部分在校内的实验室中进行,企业往往处于被动位置,缺乏与人才培养单位的良性互动,药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因地域、交通等因素,产业集聚基地药学类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如何建立符合现代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人才供需规律的培养体系,以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结构改革创新,成为众多高校难以破解的一个困局。因此,在药学类专业建设的改革过程中,除了要提高药学类专业教师的基础课程知识的扎实程度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学校应完善GMP 仿真系统、模拟制药车间等教学设备之外,加强学校与药企之间的合作是药学类专业建设能够成功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6]

深化药学类应用型高水平课程体系改革,以学生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水平应用型药学类人才,以实践能力培养训练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以实际工作环境实施现场课程教学及考核,构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融合、与药学类专业相统一的品德、知识、能力协调发展的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的合作和培养方式可以参照如下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由药学类的相关教师进行教授,而由制药企业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同时,为了确保能顺利进行校企合作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参与,需要明确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企业三者之间的职责范围。医药院校在校企合作中能不断提升药学类专业的质量,学校能及时掌握药企需要的药学类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再根据学校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经验,能够全面融合药学类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同时,制药企业也可以持续对医药院校的药学类专业培养方案提出改进意见,从而促进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的建设。[7]制药企业建立相关的生产实践基地,如药品生产基地、药品质检基地、药品调剂基地和模范教学实验中心等方面积极牵头。通过在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学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专业方面相关的内容,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因此,校企合作对于医药院校、药企、学生是一个不断良性循环的过程。对于企业实践基地来说,不仅要建设完备的硬件设施,还要有一整套完整的体系来支撑基地的运转,因此,一方面,要加强院校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另一个层面就是院校要加强实践基地的科技化建设,通过加强科技网络体系的构建,让学生能够实时接收到最为准确和前沿的药学信息,鼓励学生通过当今的多媒体技术来发掘各种学习渠道,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建立同类专业院校的线上交流平台。此外,具有高水平的实践教学队伍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发挥其功能的必备条件,也是能够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的直接保证。采用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规划,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对药学类专业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培训,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与指导能力。[8]同时,医药院校也可以选聘有实践教学和指导能力的技术骨干及管理干部作为基地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同时作为校内教学的兼职教师。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等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图2)。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是检验这些综合能力是否真正提高的重要一环,同时为后续“校企合作”进一步改善提供依据和支撑。以我校赣南医学院药学专业学生为例,在经过低年级阶段的实践教学以后,进入大四的毕业实习成为评断实践教学能力的节点。毕业实习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除了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从毕业实习中熟悉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和环境,发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对自己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同时学校和企业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准确的评分,不管是专业理论知识,还是实践能力都可以从具体的项目实施进展中通过细化评分细则,分阶段、分导师评分等方式得以实现。

图2 “五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知识体系涉及面广、偏重应用型的药学类专业中,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更为全面的实践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校企合作模式既可以让学生提前与企业接触,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加深对本专业深层次认识,更符合企业中各类岗位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对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校就业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等各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药学校企体系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