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误诊成人肝脏胚胎性肉瘤1例

2022-10-27 12:17张步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20期
关键词:实性肉瘤脓肿

梁 毅 张 炜 齐 鲁 张步林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545006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5岁,无乙肝病史,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1周,于当地医院进行增强CT检查,提示为肝内囊性占位,考虑恶性肿瘤,不除外不典型肝脓肿,随即行经皮肝穿刺引流术,引流液为暗红色,病理为:炎性背景下见少量细胞核形不规则,核染深,不排除恶性,在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患者腹痛症状好转。患者治疗1周转入我院,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 66.0g/L、白细胞27.6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7%、C反应蛋白 58.65mg/L,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肝右叶见混合回声占位,范围约113mm×91mm,内回声不均匀,可见大量分隔及低回声团,造影显示肝内占位动脉相呈环状强化,内可见少量实性增强区及血管穿行,门脉相及延迟相未见造影剂消退,超声造影提示为肝脓肿液化声像表现(见图1、2)。MR:胆囊窝区软组织占位病变,考虑恶性肿瘤,来源胆囊可能性大。后行肝部分切除+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符合未分化胚胎性肉瘤改变,可见大片坏死,肿物大小约9cm×9cm×8cm,片内可见脉管内瘤栓:肿物浸润胆囊壁全层,距肝被膜约0.1cm,肝切缘未见肿瘤侵犯:周围肝组织呈慢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肝炎改变:(胆囊管残端)送检组织未见肿瘤成分。免疫组化:Vimentin部分(+)、CD10局灶(+)、CD30局灶弱(+)、CD68(-)、CK(-)、CK7(-)、CK8(-)、CK19(-)、CK20(-)、CEA(-)、Glypican-3(-)、Hep(-)、Arg-1(-)、CD34(-)、SMA(-)、Desmin(-)、s MyoDl(-)、HMB45(-)、MelanA(-)、CD3(-)、CD20(-)、SALL4(-)。特殊染色:PAS散在(+)、网染纤维组织增生(见图3)。

图1 二维超声检查

图3 术后病理为未分化胚胎性肉瘤(HE染色 10×10)

2 讨论

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embryonal sarcoma of liver,UESL)是罕见的恶性原始间叶性肿瘤,约占肝脏恶性肿瘤的1%,UESL常发生于儿童,成人较为少见[1]。UESL由Stocker和Ishak在1978年首次提出,有国外文献报道1977—2015年,共有46例成人UESL病例[2]。UES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乙肝无关,早期无明显症状,在随肿块增大时表现为腹胀、腹痛或发热等,可发生瘤内出血或破裂,而在化验室指标中,肝功能和AFP、CEA、CA-125、CA-199等肿瘤标志物通常正常。随着肿瘤内的出血和坏死,全身炎症标志物水平如C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可能会增高。本例患者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无明显异常,而炎性标志物增高明显,并且伴有贫血及暗红色血性引流液,考虑为肿瘤内出血合并感染。在UESL的术前诊断中,缺乏较为典型的表现,常误诊为肝囊肿、肝脓肿、肝癌等[3]。在CT成像中常表现为囊性肿块,超声表现多为实性或囊实性回声,超声与CT检查的不一致是诊断的依据之一[4]。有研究显示UESL在MRI检查多为T1W1低回声肿块,可见不规则分隔,在T2WI呈高混杂信号[5]。而在本例超声造影检查显示,肿块只出现少量低增强区,很难与肝脓肿液化相鉴别,但是可以通过超声造影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提高穿刺的准确性,确保取得阳性标本。总的来说,UESL的恶性程度高、发展快,术前的诊断尤为关键,在AFP等肿瘤标志物正常的患者肝内发现CT与超声表现不一致的肝内囊实性肿块时,应考虑到UESL可能性,通过穿刺病理结果,准确指导临床治疗。

图2 超声造影检查

猜你喜欢
实性肉瘤脓肿
介入超声治疗肝脓肿的临床价值
肉瘤和癌,一对性格习性迥异的兄弟
脂肪肉瘤,早发现才可能有好预后
什么样的肺结节最危险
提高CAXA制造工程师课堂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非典型影像学表现
CT用于良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诊断中的特征分析
治疗难易不同的肝脓肿
肺尤文肉瘤1例报告
消痈解毒汤为主治疗阑尾脓肿1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