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音乐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路径

2022-11-04 13:27王加梅
幸福家庭 2022年6期
关键词:节奏笔者动作

■文/王加梅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实施“课程游戏化”理念,将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创设“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音乐活动作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应重视对音乐活动的开发,结合中班幼儿的发展特征,落实课程游戏化理念,为幼儿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从中班幼儿视角出发,阐述了课程游戏化的重要作用以及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探讨了中班幼儿音乐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路径,以供参考。

一、课程游戏化的重要作用

《幼儿园工作章程》提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贯彻课程游戏化理念,能够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创造力,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教师遵循幼儿内心的想法,将游戏理念和精神渗透在各项学习活动中,有助于为幼儿创设更加生动、丰富有趣的学习环境,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构建“寓教于乐”教育模式,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

在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都较为单一,他们常常组织合唱活动,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利于达成教育目标,但忽略了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游戏化活动注重幼儿的个体感知,鼓励幼儿根据自身的喜好及需求选择趣味性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音乐旋律、节拍等元素的变化,并通过肢体语言、表情及动作等,让幼儿学会表达音乐形象、感知音乐氛围,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进而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二、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

中班幼儿的年龄大多为4~5岁,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阶段,他们能依据物品表象和事物特征进行联想。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具有较强的感知力和记忆力,会跟随音乐节奏展开大胆的想象。此外,这一阶段的幼儿精力较为充沛,对于外界环境及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在音乐游戏中,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走进音乐,感知音乐形象,进而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及音乐认知水平。

三、中班幼儿音乐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路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将音乐与游戏活动相结合,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让幼儿在游戏中形成良好的艺术创造力。

(一)角色扮演,情境带动,在游戏中掌握音乐

《指南》指出,4~5岁的幼儿应经常唱唱跳跳,喜欢参加歌唱、律动、舞蹈、表演等活动。角色扮演游戏是幼儿熟知的游戏活动之一,能够让幼儿分析和表演不同的角色,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活动的特性,开展趣味性的学习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在互动的过程中掌握音乐内容。

以音乐活动“小兔子的菜园”为例,该活动的目标为:学唱歌曲,能有节奏地念旁白;能有效理解、记忆歌词,并积极参与歌舞表演;在角色扮演中掌握音乐节奏。在活动开始前,笔者带领幼儿开展了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扮演“兔宝宝们”。笔者先播放了音乐《小兔子的菜园(伴奏)》,出示提前准备好的音乐图片,并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回答问题:“兔妈妈在菜园里种了许多好吃的青菜,请兔宝宝们猜一猜,都有哪些青菜呢?”接着,笔者播放了歌曲的第一段,引导幼儿仔细听歌曲的内容,并鼓励幼儿有节奏地念“有青菜|有萝卜|有南瓜|还有毛豆|”。当幼儿念出歌词后,笔者播放音乐伴奏,带领他们完整地学唱第一段音乐。在第二段音乐的学习中,笔者构建了全新的游戏,并对幼儿说:“请兔宝宝们仔细听一听,我们都种植了哪些蔬菜呢?是按照什么顺序种的呢?需要做好哪些工作?请大家一边演唱,一边用动作模拟出来吧!”随后,笔者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种菜的动作,如锄地、挖坑、传统、除草、浇水等,带领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学唱第二段音乐。最后,在幼儿掌握两段音乐后,笔者再次进行了引导:“兔宝宝们可真棒呀,帮助兔妈妈种了这么多蔬菜!现在请所有兔宝宝一起来唱这首歌吧,让我们的蔬菜快快长大!”

在上述活动中,笔者利用“角色扮演”游戏构建了趣味音乐活动。幼儿扮演了“兔宝宝”的角色,并根据兔子的形态和特点,跟随节奏加入自己的情绪与理解,逐渐掌握了歌词大意及节奏节拍的变化。

(二)创编动作,体验音乐,在游戏中感知节奏

《指南》指出,4~5岁的幼儿应具备初步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力,能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或可敲击的物品敲打节拍,体会基本节奏。音乐活动具有灵活性与开放性的特征,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开展音乐舞蹈活动,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音乐节奏。

以音乐活动“采果子”为例,活动目标为:通过情境和语言节奏感受乐曲的性质;乐意用身体动作跟着音乐表现自己,体验采果子的快乐。在游戏活动中,教师需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大胆创作,提高音乐活动的教育效果。笔者先播放了乐曲及果园视频,出示了果园的图片,并询问幼儿:“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请小朋友们跟随音乐走进果园中,一起看看有哪些水果呢?”有的幼儿说:“我看到了苹果。”有的说:“还有好多黄澄澄的橘子。”听到幼儿的回答,笔者又问:“这些果子这么诱人,我们怎样把它们采摘下来呢?”

在笔者的引导下,幼儿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可以用两只手去摘。”“还可以使用工具!”笔者根据幼儿的讨论,带领幼儿创编动作,并用语言引导幼儿“哇,小朋友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让我们跟着音乐用你喜欢的动作一起来采果子吧”。在笔者的引导下,幼儿大胆地展开想象,跟随画面中的情境,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采摘”,并跟唱音乐。在上述活动中,幼儿增强了音乐感知能力,能根据情境和自身的理解创编音乐动作,在游戏中感知音乐节奏的变化,从而达成音乐游戏活动的教育目标。

(三)兴趣激活,感受旋律,在游戏中欣赏音乐

《指南》指出,要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行为,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在创建音乐游戏活动时,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旋律,通过游戏增强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强化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以活动“森林里的音符”为例,活动目标为:在故事情境中,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能通过肢体动作较为合拍地跟随音乐做动作;愿意参与音乐活动,对欣赏音乐感兴趣。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大森林背景和森林动画故事。笔者先出示了课件背景,对幼儿说:“春天到了,森林里一定很美,请小朋友们听着美妙的音乐,我们一起去大森林中做客吧!”接着,笔者播放了不同的动画及音乐,对幼儿说:“哇!大森林真漂亮呀,我们的好朋友小白兔种了一颗神奇的树,让我们来看一看它神奇在哪里呢?”有的幼儿说:“我看到了森林中丰收的场景,大家都很快乐。”有的幼儿说:“我看到了舞会,每个动物都穿着漂亮的衣服。”笔者继续引导幼儿:“原来森林中发生不同的事情,树上的小树叶就会放出不一样的音乐。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听音乐,说一说你们都有什么样的感受吧!”

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做出了不同的动作,并利用肢体语言及表情展现了音乐传递出的情感。在上述活动中,教师以“音乐欣赏”为主,利用情境游戏引导幼儿感知音乐元素和旋律变化,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四)表现音乐,激活情感,在游戏中表现形象

《指南》指出,要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的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要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现、表达。游戏化课程要求教师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幼儿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知识经验。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特点构建开放型的音乐课堂,让幼儿开展自主游戏。

以音乐活动“三只猴子”为例,全篇乐曲以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歌词篇幅较长。在设计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使用图词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自主理解歌词并记忆故事情节,让幼儿更加轻松地学唱歌曲,使其感受音乐中蕴含的幽默诙谐情绪。笔者先对幼儿说:“请小朋友们听一听音乐,听听歌曲中讲了什么故事,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有的幼儿说:“歌曲中有三只小猴子。”有的幼儿说:“这些猴子们在床上跳来跳去的。”还有幼儿说:“它们最后都受伤了!猴妈妈忙坏了!”笔者又说:“调皮的小猴子们在床上跳来跳去,最后不小心都受伤了。小朋友们在地面上蹦蹦跳跳,比小猴子们安全得多,请小朋友们跟随音乐节拍,为小猴子们做一个正确的示范吧!”

在笔者的引导下,幼儿能够跟随着音乐节奏蹦蹦跳跳。笔者通过询问的方式,让幼儿一边玩,一边感受音乐刻画的形象,让幼儿在游戏中思考正确的行为。在幼儿了解音乐故事后,笔者再次展开引导,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组织幼儿表演音乐情景剧,强化幼儿对节奏模式的印象,使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记住歌词内容,达成游戏教育目标。

综上所述,教师应意识到游戏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挖掘音乐活动中的趣味元素,做到“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全新的感知体验,提高艺术素养,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节奏笔者动作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动作描写要具体
YOUNG·节奏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