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大兴探索

2022-11-05 02:36刘甜甜
今传媒 2022年1期
关键词:大兴区中心

刘甜甜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北京 102600)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大兴区融媒体中心积极响应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重构“策采编发”融媒流程和以搭建技术平台为主的融合实践后,开始向纵深发展。在此过程中,既积攒了一些有效的经验,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借鉴、反思和改进。

一、大兴区融媒体中心的改革实践

2018年3月,新组建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亮相,揭开了广电系统机构改革的大幕。大兴区融媒体中心顺势而为,于2018年6月12日正式挂牌成立,由此开展了一系列生动的改革实践,并结出丰硕的改革成果。

(一)“破”机构、“立”融媒矩阵,引导正确舆论

在区委宣传部的主导下,大兴区融媒体中心以原区广播电视中心为基座和依托,整合原属区委宣传部的大兴报,构建以大兴电视台、大兴人民广播电台、大兴报等为主要抓手的融媒矩阵,旨在讲好“大兴故事”,传递“大兴声音”,着力打造区内新型主流舆论阵地,引领基层正确舆论导向。

同时,为扩大大兴声量,优化传播效果,大兴区融媒体中心积极与各级媒体进行有效联动,既“造船出海”,也“借船出海”,努力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首先,增强中心内部各平台之间的合作,实现各平台整体策划、功能互补,集中发力;其次,加强县级区域内各种媒体合作,积极与区域内的各类网站、新媒体合作,形成整个区域上下全媒体化、多元多样的大传播格局;再次,加强与市属媒体合作,强化与市级主流媒体渠道互通,构建共同策划、渠道对接、平台共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格局;最后,加强与中央媒体合作,建立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级重点媒体发布矩阵,主动策划选题,联动“报、网、端”三维度推送相关信息,既让大兴声音“插上翅膀”飞得更远,又要让党和政府的先进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例如,面对新冠疫情这一突发性公共事件,大兴区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基层主流媒体的价值,整合区内各平台资源,统一发声,第一时间公布权威性、专业性信息,引导基层舆论,还积极向上级媒体供稿300多篇,稿件被“学习强国”、新华社、光明网、北京电视台等平台采用,有效传递了“大兴战疫”声音。

(二)“破”传统、“立”内容,坚持移动优先

与其他媒体相比,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地缘、人缘方面拥有天然优势,满足用户需求、服务好用户,是其在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大兴区融媒体中心,改变原先的单线传播模式,厚植本地元素,精心打造具有“大兴特色”的融媒产品;同时,坚持移动优先,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为重要接触点,通过推出本地化、轻量化、趣味化的融媒产品,拓展自己的“流量池”,传递主流媒体“最强音”。

我国拥有2800多个县,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不尽相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种由地缘带来的差异属于稀缺文化资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进行内容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具有“在地化”文化基因的内容产品往往带有浓厚的地域烙印,极易触发当地群众的集体记忆,引发情感共鸣。大兴区融媒体中心将笔尖、镜头对准基层,精耕“本地化”内容,注重展现地域特色,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制播垂直化内容。如围绕“大兴西瓜节”“大兴桑葚节”“南海子文化”“麋鹿大会”“万亩梨花节”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独具大兴特色的主题,中心推出了相应的融媒体产品,彰显大兴文化魅力,引起了本地居民的情感共鸣。大兴新区融媒体非常注重从群众视角去观察思考问题,聚焦本地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并就此进行相关报道,回应社会关切。譬如,疫情期间,针对就业难问题,区融媒体中心与区人力社会保障局联动,将国家有关复工复产政策、企业招聘信息、招工须知等知识录制成30多条音视频,并通过多种渠道在区内广泛宣传,为企业复工复产和群众就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此外,大兴区融媒体中心为契合县域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和需求,坚持移动优先战略,以“北京大兴”APP、“这里是大兴”公众号以及“北京大兴”微博为重要的新媒体宣传阵地,新媒体平台每日播发信息总量超过80条。截止2021年5月,“北京大兴”APP用户实名注册量超过70万,客户端实现了大兴电视台、大兴人民广播电台24小时同步直播。大兴区融媒体中心还推出适合在移动端传播的融媒产品,以短视频和直播为主要抓手,运用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多角度、立体化地呈现新闻,让新闻更加移动化、可视化和社交化,获得了受众的青睐。

(三)“破”思维、“立”服务,搭建县域综合服务平台

作为连接党和群众“桥头堡”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要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还要扩宽媒体平台的功能区间,满足县域群众差异化、多元化的需求,将自身打造为集新闻、政府、服务、商务为一体的智能平台。

大兴区融媒体中心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网络平台,整合政府、社会、企业等公众资源,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坚持移动优先,推出移动端的“拳头”产品——“北京大兴”APP,目前其用户量已达70万多。此款APP增设1400多个网络政务办理事项,群众可以足不出户,通过手机便可办理相关手续。其中,为强化党和政府与群众的互动,激活更多个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北京大兴”APP特意开设了“12345信箱”“12345热线”“非法集资举报”“失物招领随手拍”等版块,方便社情民意直达党和政府,充分发挥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解压阀”和“蓄水池”作用。

(四)“破”技术、“立”流程,构建“中央厨房”融合模式

大兴区融媒体中心以先进技术为支撑,通过“中央厨房”,实现融媒产品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同时,打通报纸、广播、电视、APP等平台之间的壁垒,进行资源共享,强化融媒体中心的策采编发、用户服务以及传播效果评估能力,增强自身的平台化、数字化、智能化。此外,大兴区融媒体中心还积极与北京电视台、新华社现场云、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平台对接,共享内容、数据,提升传播效率,优化传播效果。

特别是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中央厨房”新闻生产方式的优势得以凸显。例如,围绕备受瞩目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这一重大新闻事件,大兴区融媒体中心凭借地缘优势,第一时间派驻记者深入一线,进行多样化、及时性、全方位的系列报道,推出多个“出圈”融媒体产品。其中,围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首飞仪式”这一主题,各平台以新闻、广播、H5、长图、短视频等形式,制播“硬核”融媒产品,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二、大兴区融媒体中心融合实践的问题

经过积极整合媒体资源、重构作业流程以及调整组织架构后,大兴区融媒体中心建设开始向纵深发展。在此过程中,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聚焦在体制机制、技术、人才等方面。这些问题需要打破固有传统媒体思维,用创新的方式方法去解决。

(一)体制机制较为僵化,未实现媒体深度融合

其一,大兴区融媒体中心是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收入来源主要靠政府财政补贴,体制机制相对固化,缺乏较为灵活的激励机制。单位自身缺少自主改革的权限,在业务决策、选人用人、分配和激励等方面,都需要区委宣传部和相关部门的授权、许可,整个单位的活力难以有效激发。其二,编制问题也是融媒改革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编制事关员工的切身利益和身份认同感,对于激发员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极为重要。现今,同一科室“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依旧存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聘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反观,有编制的部分员工,以编制为护身符,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安于现状、消极怠工,影响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新技术应用流于表层,未有效赋能媒体融合

大兴区融媒体中心建立了中央厨房,引入“新华云”“北京云”等平台,搭建了融媒体中心的基础技术框架,但这些技术的应用,目前还停留在表层,并未发挥真正的效用。大多数员工并不了解这些新技术和平台的具体操作方式,未能形成人和技术的有效互动,存在“技术先行,人员技术素养滞后”的现象。绝大多数融媒产品在策划、采集、编辑、发布等环节依旧沿用旧有模式,大兴报、大兴广播电台、大兴电视台以及新媒体平台,彼此之间没有共享的数据库,存在数据壁垒。此外,制播同一素材的融媒体产品时,各平台存在“各自为政”,即自策、自采、自编、自发的现象,无形中增加了人力成本,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专业人才匮乏,未形成有效激励机制

人才是媒体融合的关键因素,专业人才的缺乏掣肘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深度发展。北京市大兴区融媒体中心现有员工年龄结构整体老化,在编人员40岁以上占比45%,他们较为依赖传统的工作路径,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转变意识,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工作,制播具有“网感”的融媒产品。所以,一些既有的融媒产品,仅是给原有的新闻产品机械化地套上了新媒体形式的壳子,颇有“新瓶装旧酒”的意味。同时,一线业务部门员工的日常工作已超负荷运转,身兼采访、写稿、剪辑等任务,工作内容繁杂且工作量较大,难有统一、充裕的时间进行系统化的全媒体知识培训。此外,基于单位的事业属性,既有的薪酬、晋升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激活存量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不易吸引高学历的全媒体人才入驻,使融媒体中心的发展缺少内生动力。

三、推动大兴区融媒体中心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建议

大兴区融媒体中心应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以及既有问题,进行针对性改革,并制定前瞻性、科学性的发展策略。

(一)创新体制机制,助力自身“造血式”发展

媒体融合,除了要在内容、渠道、技术等方面进行融合,更要从顶层设计层面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否则融合仅能流于表象。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重新构建组织管理体系,不能只按照媒体类型,将原有机构简单地进行相加;而要以内容产品和服务用户为导向,重构业务要素和流程,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推动媒体的深度融合,达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目的。

要允许县级融媒体中心在适当的范围内,积极发掘媒体的经济属性,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打破传统主流媒体“我说你听”的固有思维,要以用户为中心,扎根地方,精耕本地文化,生产满足用户需求的融媒体产品。针对一些业务问题,可以运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运营管理,尝试推动媒体融合的集团化、产业化。比如,浙江省长兴县融媒体中心整合相关机构成立传媒集团,并采用集约化经营模式,将融媒产品与营销相融合,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涉及广告、商业庆典、节庆活动等方面,实现2020年营收过亿。在员工管理方面,善用产业化思维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产业属性,激励他们积极生产优质融媒体产品,实现融媒体中心的“造血式”发展。

(二)善用新技术,推动县域数字化进程

我们要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技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不同需求带来不同的技术应用。基于自身功能定位、区域社会状况、经济发展程度等具体情况,大兴区融媒体中心不能也不可能一味追求技术领先和自有核心技术。要善于借力打力,注重移动优先,以内容为王、技术为用。积极发挥融媒体矩阵的传播优势,主动对接“北京云”“新华云”“学习强国”等平台,借船出海,通过与上级媒体的有效互动,讲好本地故事,增强本地的传播声量,同时,也让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理念更好地下沉至基层。

如今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获取县域群众个人数据方面,县级融媒体中心有着天然的地缘、人缘优势。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把移动端APP作为主要入口,掌握受众在信息传播、消费、文娱等方面的大数据,建立县级数据库,为县级“智库”制定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掌握的“一手数据”,有助于党和政府及时掌握基层的社情民意,从而有效地进行基层社会管理,实现国家基层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此外,通过数据分析,县级融媒体可以深入洞察用户需求,描绘较为精细的用户画像和内容画像,实现精准化的信息推送和服务提供。比如,福建尤溪融媒体中心通过“智慧尤溪”客户端,为本地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撑;江苏邳州融媒体中心依托“银杏甲天下”客户端建构数据库,为相关机构提供了数据服务。

(三)强化基础培训,培养全媒体人才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善用互联网这个变量,激活人才存量,发展增量。一方面,激活“存量人员”的内生动力,切实提高现有融媒体中心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中心全员也应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做党和人民信赖的融媒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践行“四力”。同时,要利用互联网赋能员工业务水平的提高。引导员工拆掉固有思维的墙,积极拥抱互联网,掌握并熟练运用新技术,并通过定期线上、线下的专题技能培训,请相关专家、学者为员工培训前沿的理念、知识和技能,让员工的新媒体业务素养与时俱进,使他们在既有技能的基础上,拓展自身在短视频、直播、H5等方面的技能,成为一专多能的全媒体人才。

另一方面,精准拓展“增量人员”,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为融媒体中心注入拥有互联网基因的新鲜血液。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校园和社会公开招聘方式,多渠道招纳融媒体专业人才,还可通过提供科学的薪酬体制、激励机制、晋升机制等方式,筑巢引凤,吸引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方面的人才,补齐人才短板,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持续发展。如江苏邳州融媒体中心推出的“双特机制”,浙江安吉新闻集团实施的“企业年金制”,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四、结 语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经过重构“策采编发”融媒流程和以搭建技术平台为主的融合实践后,开始探索向纵深发展。北京市大兴区融媒体中心在此过程中,主动作为、敢于创新,明晰自身定位,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一边创新体制机制,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一边深耕“在地化”优质内容,坚持移动优先,利用技术搭建综合化服务平台,引导人民,服务人民。针对在体制机制、技术、人才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要打破固有的传统媒体思维,用创新的方式方法去解决。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注重利用地区差异化进行有效“卡位”,扎根本土,深耕基层,以优质内容为基,以先进技术为用,以综合服务为辅,善于把握发展时机,更好地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猜你喜欢
大兴区中心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坚持党建融入中心 铸牢首责使命担当
西瓜上擂台
既要靠近制造中心,也要靠近科研中心 人工智能如何“聪明”地行进
◉一图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北京市大兴区召开小学数学教育大会
北京市大兴区将成立区块链研究院
画作欣赏
先定中心后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