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曲靖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模型与对策研究

2022-11-05 09:33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曲靖市高质量指标

李 剑

(曲靖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引 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对我国“三农”发展问题指出了明确方向和科学思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重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推动乡村产业尤其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并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是重要课题。

一、乡村产业振兴与高质量发展间的逻辑关系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产业振兴的要求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以下简称《规划》)在开篇就明确指出了乡村产业尤其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1]由此可见,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首要的、关键性的地位。同时,国家在规划中也对产业兴旺提出了基本方略,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2]其中,供给侧改革、经济体系和融合发展是关键术语,可以理解为产业振兴的三大基本思路。农业供给侧改革着力解决的是乡村产业结构和农产品供给质量问题;经济体系建构所要解决的是农业产业链打造和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问题;融合发展是实现三次产业之间的跨界重组以实现新兴乡村产业形态培育与要素高质量优化配置问题。三者既是要求,又是产业振兴的标准,最终指向的目标就是农业现代化。

在发展壮大乡村产业问题上,《规划》给出了具体思路:“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加快发展根植于农业农村、由当地农民主办、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3]总体思路中,对乡村产业兴旺发展的核心、动力、路径及目标都给出了明确界定。其中,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和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是两大重点思路,前者主要目的在于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新模式,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后者主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出发点,着力增强农民参与融合能力,创新收益分享模式,健全联农带农有效激励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融合发展成果。

(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

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高质量发展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源泉,深深植根于国内外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相关理论之中。从国外的平衡增长理论、非平衡增长理论到内生增长理论,都蕴含着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论述。国内对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较多,但是观点不一,存在一定的学术论争。田秋生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战略,是以质量和效益为价值取向的发展。[4]彭五堂、余斌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注重发展效率,还要关注发展质量。[5]学者郑新立认为高质量发展应是集约型增长。林兆木认为高质量发展包括产品质量、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6]任保平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统一体。[7]在高质量发展特征方面,学界认为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性、消费拉动率、包容性、普惠性、供给体系优化等多方面[8][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质量为价值取向、核心目标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深刻变化,是新时代的要求,是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机遇所决定的。其内涵就是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合理性,空间布局的科学性,城乡区域发展的融合性,人与自然的和谐性,经济体系的完备性;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全面性、联动性、全面性、协调性、均衡性。因此高质量发展能使经济更加高效、稳定、持续地运行。

(三)乡村产业振兴与高质量发展间的关系

尽管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对不同社会领域做出的科学指导和发展方略,但是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方面,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必须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导。“振兴”与“高质量”具有相同的内涵。乡村振兴战略并不是仅仅实现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民生等领域的发展进步速度,也更要重视社会发展质量。尤其是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10]”可见,乡村产业振兴应遵循高质量发展原则,以实现产业转型发展、效率发展、绿色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富裕等为内涵。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要依赖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发展阶段我国主要社会矛盾在乡村地区表现最为突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的任务、最深厚的基础、最大的潜力后劲在农村。全国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能够实现,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与效果。

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与模型建构

乡村产业振兴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这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关系,对于指导制定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及其模型的建构上就具有较高的启发价值。

(一)评价指标选取建构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方面,国内学界观点不一,存在较大差别。多倾向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GDP等指标体系。任保平、李禹墨认为其应基于宏中微观三大视域建构,应从有效性、协调性、创新性、持续性、平稳性、分享性六个指标进行评价,包括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创新成果质量、经济可持续四个方面。[11]学界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文献较少,但些许文献可以进行借鉴。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既要遵循高质量发展的一般内涵,又必须依据乡村产业发展的不同规律体现其特殊性。

本文选取了乡村产业发展的增长性、效率性、效益性、绿色性、结构性等六个方面构建产业发展质量评估模型的一级指标体系,然后在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各选取若干二级指标来构建经济发展评估模型。

表1 乡村产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方法选择与确立

本文选取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法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构建指标矩阵

该矩阵表示,给定了n个不同类型的指标,m组不同年份的评价对象。其中,xij为第i个方案的第j个指标的数值。

第二步,数据的非负数化处理

熵值法计算的是某一指标占通用指标总和的比值,如果数据中存在负数,就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非负化处理,除此之外,为了避免熵值法在计算熵值时对数的无意义,需要对数据进行平移:

对于正向指标:

1,i=1,2,…,n,j=1,2,…,m.

对于负向指标:

1,i=1,2,…,n,j=1,2,…,m.

为了方便起见,仍记非负化处理后的数据为xij.

第三步,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方案占该指标的比重

第四步,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第五步,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

由于第j项指标,指标值的xij差异愈大,评价时对方案的影响也愈大,熵值就愈小,gj=1-ej,gj越大指标越重要。

第六步,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

第七步,计算个方案的综合得分

(三)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包括面板统计数据以及调研收集数据。

本文以曲靖市乡村产业为研究对象,考虑到乡镇多样性和相关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可获得性,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涉及的面板数据主要来自于《曲靖统计年鉴》及曲靖市及各县(市)统计数据公报、云南省统计数据公报等。研究主要选取曲靖市91个乡镇2016-2021年相关指标数据来分析其乡村产业的发展质量,并试图找出其中的影响因素。具体产业与乡镇样本分布如表2所示。其中,产业类型主要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制造业、乡村旅游业6个种类,基本涵盖了曲靖乡村产业的主要类型;乡镇指标主要包括曲靖市下辖的总共9个区(县)的91个乡镇,占曲靖市99个乡镇(除去9个街道和7个城关镇)的91.9%。产业类型和乡镇样本均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此外,面板统计数据中欠缺的数据通过调研问卷进行收集并整理计算获得。主要包括全要素生产率、产值增长率、利润增长率、产业融合度、特色产业产值比例等。

三、曲靖市乡村产业发展质量的实证分析与评价

按照上文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对曲靖市乡村产业发展质量进行实证分析,就可以得出分析结论,并依据分析结果对其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问题归纳。

表2 本文研究对象的样本来源及具体分布情况

(一)曲靖市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实证分析

运用熵值法与综合指数法对上述指标计算得出的各个评价指标权重。指标权重体现了影响因子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程度。如表2所示,6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根据曲靖市乡村产业发展相关统计数据和曲靖市乡村产业发展的特殊客观环境,在一级指标体系中,曲靖乡村产业发展的效率表现和特色表现的权重较高,分别为0.20823和0.19266,两者对曲靖市乡村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最大;在二级指标中,特色品牌数量、农民增收量、特色产业产值比重、全要素生产率(TFP)等因子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最为突出,权重分别为0.10114、0.09348、0.09152、0.08697,说明产业的特色化、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和技术贡献率对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最为关键。在二级指标体系中,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以及产业融合度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较弱,也客观证明了高质量发展主要依赖于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以及特色品牌建设,而不是传统生产要素量的投入。这与云南省对“三农”工作尤其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吻合的。总体来说,6大一级指标和所有二级指标对曲靖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都对乡村产业振兴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表3 曲靖市乡村产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表4 曲靖市2016-2021年乡村产业发展质量测算结果

(二)曲靖市乡村产业发展质量评价

根据上文所设计之评价方法,最终要计算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分数——综合指数。综合评价指数在0至1之间,值越接近1,所评价的年份值距离理想值就越近,所体现出来的产业发展质量就越高。表3中的综合指数值可以看出曲靖市91个乡镇(2016年-2021年)乡村产业各个年份的发展质量表现。

根据表3所示,2016年至2021年期间,曲靖市91个乡镇的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呈逐渐递增趋势,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曲靖市乡村产业发展承受住了环境影响,发展质量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提升。期间乡村产业发展质量的平均值为0.7061,最高值为2021年的0.879。从具体指标来看,产业增长指数和产业效益指数对曲靖市乡村产业发展质量的贡献较大,均值在0.210以上,说明期间其产值以及由此带来的就业促进和增收效应均表现突出;而绿色指数、结构指数和特色指数的贡献较为不突出,中位数分别为0.105、0.143和0.062。尤其是特色指数,其整体水平均在0.07以下,其对乡村产业发展质量的贡献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理论数值。由此可以得出,曲靖市乡村产业发展质量主要还是依赖于产值增长和效益提升。

图1 曲靖市2016-2021年乡村产业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变化趋势图

图2 曲靖市2016-2021年乡村产业发展质量一级指标变化趋势图

如图1、2所示。2016年至2021年期间,曲靖市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并转向乡村振兴以来,乡村产业尤其是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乡村产业整体发展质量呈现逐年提升趋势。在一级指标上,曲靖乡村产业发展的效率指数、绿色指数和特色指数始终保持上升趋势,而增长指数、效益指数和结构指数尽管期间有曲折,但是整体也呈现上升趋势。

四、曲靖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对曲靖市2016-2021年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尽管曲靖市乡村产业整体发展质量在不断提升,但是在一级和二级某些关键性指标上,其高质量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一)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乡村产业创新驱动发展不足,发展方式粗放。2020年,曲靖市R&D经费投入30.10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1.02。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84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仅为0.35%。[12]在R&D经费投入方向中,有金属冶炼、化工、烟草等工业占据主要比例,而乡村产业相关的农业技术、生物技术、产品加工等投入远低于工业技术投入。R&D经费在乡村产业发展投入上的不足,造成其创新发展能力不足,发展方式仍然处于粗放型阶段。

二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产业转型升级进展缓慢。曲靖市是传统工业城市和传统农业发展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比比较高。2021年,曲靖市第一产业增加值532.52亿元,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占比15.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76.63亿元,粮食总产量增长1.6%。[13]但是,在乡村产业结构中产业类型多属于传统性种植业、养殖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乡村产业发展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现代化进程缓慢,产业价值链低端化明显,产业转型发展难度较高。

三是跨界重组难度大,产业间融合发展滞后。受自然条件、教育、发展观念、发展不平衡以及政策不完备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曲靖市乡村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还存在较多短板,导致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在各乡村产业之间的跨界流动和重组的壁垒较多,要素市场一体化程度不高,产业融合发展进程缓慢,新兴产业形态培育难度较高,智慧农业、数字农业、文化农业、“互联网+农业”等产业新业态较少,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力度不大,效益未曾显现。

四是乡村产业品牌化程度低,特色产业培育不足。曲靖市乡镇众多,分布分散,且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任务较为艰巨。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影响较大的特色产业和特色品牌数量还存在较多不足。尤其是具有国内外较高品牌知名度和国内外良好市场表现的农产品不多,特色产品培育力度不高,特色产品竞争力不高。

(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曲靖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应该总体坚持推动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乡村产业体系等为思路。依据存在问题,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对产业兴旺要求,对曲靖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农业驱动能力。以生产效率提升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指标。进一步推进农业和乡村产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乡村产业尤其是农业领域中技术投入,增强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能力,提升技术贡献率和全要素生产效率(TFP)。

二是健全数据要素市场,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发展。将数据要素视为乡村产业实现变革的新兴战略要素,建立健全曲靖市数据要素市场,加速融入云南和全国数据要素市场,破除数据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共享的障碍壁垒,实现其在乡村地区的快速流动。加强对乡村产业经营主体的数字化经营培训,树立全新发展理念,推动乡村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方向快速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化智慧农业,在乡村产业经营主体中普及电子商务经营模式,引进电商产业相关服务关联企业和平台,发力发展农业物联网,推进农产品全产业链数智化平台建设。

三是促进要素跨界融合,实现乡村产业间的有机融合发展。以数据要素、文化要素等新兴要素为依托,发挥新兴要素的跨界重组和融合效应,将传统产业生产中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与新兴生产要素相互耦合,进而引发三次产业间的相互融合机制,实现传统农业与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健康产业、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等之间深度融合,不断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四是加强产业特色化建设,着力塑造特色产业与产品品牌。进一步大力推进乡村产业特色化建设,持续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县、“一村一品”专业村创建,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强镇、产业园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区。[14]以“互联网+”思维加强特色产品的网络传播和品牌塑造,增强绿色品牌内涵,提升国内外市场影响力。

五是以全产业链打造为导向,实现乡村产业补链增链强链。以全产业链打造为导向,以乡村产业上中下游及其平行产业链条为指导,加强产业间的价值联系,打造产业价值共同体。依据产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基本经济规律,对曲靖乡村产业进行补链增链强链,逐步建立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

猜你喜欢
曲靖市高质量指标
曲靖市成立“珠源少年宣讲团”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曲靖市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前景展望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福建会馆今景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