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单纯肥胖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11-07 01:45张丽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1期
关键词:肝功能脂肪肝健脾

张丽萍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儿童单纯性肥胖疾病患病人数越来越多,并表现为增加趋势[1,2]。尽管常规西医治疗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整体治疗效果有待提高,近年,随着中医研究的深入,其使用范围不断增加,临床研究认为[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有助于患儿临床症状减轻,促进整体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儿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进行简单阐述,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80例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15 岁,平均年龄(10.35±2.38)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14 岁,平均年龄(10.41±2.35)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单纯肥胖性脂肪肝;②由家属签署同意书;③研究资料完整、齐全。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②合并代谢疾病和内分泌疾病;③因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的继发性肥胖。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

注:两组对比,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运动指导、心理疏导和饮食指导等。①心理疏导:因为机体肥胖导致患儿很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在此期间,组织患儿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促进其治疗自信心的提高。②饮食指导:以患儿实际状况为依据,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同时告知患儿家属严格按照饮食方案进行,合理搭配饮食,保持低脂低糖原则,同时多摄入膳食纤维。③运动指导:尽量指导患儿展开有氧运动,包括游泳、散步等,以患儿实际状况为依据,为其提供相应的运动方案,提高患儿自身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以便其及早恢复健康。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给予患儿左卡尼汀口服液(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72),口服剂量50 mg/kg,2 次/d。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与对照组相同。中医治疗:给予患儿疏肝健脾化瘀汤,组方:泽泻12 g,决明子15 g,柴胡10 g,山楂15 g,白芍10 g,黄芪15 g,苍术10 g,茵陈15 g,党参10 g,五味子10 g,丹参10 g,甘草6 g,温水煎煮,1 剂/d,分2 次服用。两组均治疗12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4]:食欲降低、乏力、肥胖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或者改善显著,血脂水平、肝功能均正常,体质量指数降低≥5%,表示显效;临床症状基本缓解,血脂水平、肝功能趋近正常,体质量指数降低<5%,为有效;体质量指数未改变,临床症状未缓解,肝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未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血脂水平,检测患儿治疗前后TG、TC 水平。③肝功能指标,检测患儿治疗前后ALT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TC、TG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mmol/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mmol/L)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ALT 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AL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ALT 水平对比(,U/L)

表4 两组治疗前后ALT 水平对比(,U/L)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脂肪肝是当前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到目前为止疾病发病因素尚不明确。脂肪肝临床特征包括脂肪细胞合并显著脂肪变性、肝组织中伴有许多脂肪等,疾病发生后,极易导致肝细胞坏死,进而形成肝硬化、肝纤维化等[5]。中医认为[6],脂肪肝的发生与脾、肝等有关。由于小儿生理特点相对特殊,极易导致脾虚失运、肝木侮脾等,再加之肥胖症状的出现,使得患儿出现肥胖性脂肪肝。

临床治疗主要从肝、脾开始,从而获取理想治疗效果[7]。肥胖性脂肪肝临床治疗期间,在采取运动指导、心理疏导和饮食干预的同时,也要采用针对性药物治疗[8]。左卡尼汀是一种天然物质,其能够加快脂类代谢速度,同时也可以加快长链脂肪酸氧化分解速度,为细胞提供能量,同时也可以输注机体形成的短链脂酰基[9]。近年,随着中医研究的深入,疏肝健脾化瘀汤被广泛用于小儿肥胖性脂肪肝的治疗中,并取得显著效果[10]。疏肝健脾化瘀汤中,决明子能够补肝养肾、化痰祛湿;山楂可以化瘀活血、化痰,而且能够改善血脂水平;五味子能够滋补、养肝益气;丹参可以降血脂、活血健脾;党参可以益气卒中及健脾等;而苍术可以健脾燥湿、除湿祛风;白芍可以利胆保肝等;柴胡可以理气疏肝;泽泻能够化痰、健脾,改善血脂;甘草可以对上述药物进行调和[11]。临床应用期间,疏肝健脾化瘀汤除及早减轻患儿临床症状外,有助于患儿肝功能及血脂水平改善,提高治疗效果。现代药理研究显示[12]。茵陈、柴胡及白芍能够利胆保肝;茵陈及山楂有助于胆道胆固醇吸收减少,避免其聚集在肝内,从而减少胆固醇含量,与此同时,山楂可以加快血脂清除速度;泽泻能够将外源性TC 的吸收阻断,也可以对内源性TC 的合成进行抑制,及早分解肝中TC;决明子能够将脂质的合成阻断,对胆固醇的聚集有效抑制;丹参有助于患者肝脏微循环改善,促进血流量的增加;五味子能够提高患儿自身免疫能力,而且具有抗氧化及抗肝损伤等功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儿肝功能改善明显,能够进一步减轻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助于患儿及早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单纯肥胖性脂肪肝,可减轻患儿临床症状,有助于改善患儿肝功能和血脂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

猜你喜欢
肝功能脂肪肝健脾
金钱龟脂肪肝病继发感染症的诊治报告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健脾中成药 应该怎么选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体检发现脂肪肝怎么办
脾虚可用三芽茶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是真的吗?
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健脾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3例
健脾燥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