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嵌入案例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学见习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2-11-09 11:45刘彩杰冯艳红
关键词:诊断学案例微课

刘彩杰,冯艳红

(锦州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锦州121002)

“微课程”最初是由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大卫·彭罗斯于2008 年首次提出。核心理念即制定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短小凝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产生“高度聚焦的学习体验”,在一定量作业和讨论的支持下取得与传统长时间授课相同效果的网络教学方式。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类型多样、技术简单、使用方便、交互性强、效果良好等诸多特点[1]。其本质上是一种微型学习,特点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呈现微型内容以利于随时随地学习。超声诊断学是一门涉及病理学、生理学、解剖学以及内、外、妇、儿等多门学科、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已成为临床诊疗中不可或缺并广泛应用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估的手段。临床见习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重要的桥梁,对医学生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临床思维、人文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2]。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如下缺点:大学课堂上,智能手机诱惑难挡,一边是老师大声宣讲,一边是“低头族”,学生学习效率低,教学效果差[3]。学生缺乏将超声影像的理性认识转化为具备临床诊疗的感性思维的高效工具[4-5]。常规的案例教学模式案例分析主要在课堂上展开,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消化、反思只能在课后进行,并且使见习课上学生上机操作时间减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在无带教老师充分指导的情况下,很难精准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的认知盲点,最终导致达不到既定的教学效果。微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使其更加符合“互联网+”时代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推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6-7]。目前,这一教学模式已被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8-9]。教师可将课堂上解放出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用于释疑解惑、深度研讨,实现差异化的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10-11]。微课在超声诊断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2],如何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成为超声诊断学见习课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运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我校2018 级大三医学影像专业21 班、22 班为研究对象。22 班为对照组,21 班为实验组。对照组共26人,其中男6 人,女20 人;年龄20~22 岁,平均(20.38±0.45)岁。实验组共26 人,男7 人,女19 人;年龄20~22 岁,平均(20.47±0.25)岁。

2.研究方法。对两组学生进行相同内容、相同学时(泌尿系统疾病4 学时)的授课。对照组采用现行的案例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微课嵌入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第一,微课嵌入案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一是课前教学准备。课前设计以“泌尿系统疾病”为教学内容的见习课,共4 学时。建立见习课授课微信群,以方便与学生沟通。提前制作的泌尿系统疾病的系统知识回顾微课,以实现课堂前置;提前制作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典型病例和临床资料相关微课,实现课堂前置的同时让学生提前掌握典型病例病史,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增加学生对临床知识与医学影像知识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二是课堂教学实施。提前一周建立见习课实验组授课微信群,见习课授课前三天将制作的泌尿系统疾病的系统知识回顾微课共享于微信群内,并预设问题检测,学生在微信群内提交预设问题答案;见习课授课前两天将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典型病例和临床资料以微课的形式共享于微信群,要求学生书写并提交临床典型病例资料,见习课授课前于微信群内收集学生观看学习微课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予以解答,见习课上,针对微课预设问题检测结果及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归纳总结,由易到难设计基础性问题、拓展性问题、研究性问题,以小组式学习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行小组成果汇报,开展组间交流辩论,最后由带教教师进行指导讲解。在相同的见习课时长的前提下,实验组学生实际上机操作时间比对照组上机操作时间延长了60 分钟。

第二,观察指标与效果评价。一是两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的比较,每项总分均为100 分,分数越高提示成绩越优秀。二是两组临床思维能力的比较,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提示临床思维能力越强。其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上机操作、诊断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三是教学满意度,包括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提升课堂效率、提高知识理解的广度与深度及提升技能操作效果,评价表分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1.0 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授课满意度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基本信息情况及实验前见习课成绩比较。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及实验前见习课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及临床思维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信息情况及实验前见习课成绩比较

2.两组理论、技能操作及临床思维考核成绩比较。采用微课嵌入案例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学生对泌尿系统疾病见习课理论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良好,临床思维清晰、准确,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授课的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理论、技能操作及临床思维考核成绩比较(分,)

表2 两组理论、技能操作及临床思维考核成绩比较(分,)

3.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总满意度分别为92.31%和76.91%。实验组高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三、讨 论

微课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借助微课教学当中的资源去激发学生积极地去思考超声诊断学问题,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在未来的教学当中,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以及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才可以达到新课程的标准,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1.超声诊断学的特点及教学现状。超声诊断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内、外、妇、儿等众多学科,实践性强[13-14]。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诊断已成为临床诊疗中不可或缺并广泛应用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估的手段,无论在术前辅助诊断、术中引导监测还是术后评估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适应临床的需要,医学影像学本科生培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基础素质与职业道德,并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临床分析能力者。超声诊断学见习课是学生首次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相联系的课程,是激发学生学习超声诊断学积极性的关键时间节点。因此,超声诊断学见习课教学方法的研究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焦点。常规CBL 教学主体,即案例分析主要在课堂上展开,占用时间较多,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消化、反思只能在课后进行,见习课的实践操作时间有限,影响见习课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学习超声诊断学积极性的激发。综上所述,有必要探讨新的超声诊断学见习课教学模式,以适应教学的需求。

2.微课嵌入案例教学的优势。微课具有资源容量少、时间短的特征,其内容具体且主题突出,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且成果简化。教学中嵌入微课具有以下优势:教师可将难点内容制作成微课,便于学生反复观看,学生对不懂之处可仔细揣摩,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若在课后发现一些问题,可对微课进行查阅,将问题及时解决;通过建设微课程平台,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更多互动机会;微课程不仅涵盖了相应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图文并茂的微课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超声诊断学见习课中的微课嵌入就是将重点、难点知识讲解与案例教学临床信息提前发放给学生,实现课堂前置,将视觉化图片、听觉化讲解、动态化演练等转化成易于学生接受的视频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微课学习基础上完成预设问题或自主提出问题。由易到难设计基础性问题、拓展性问题、研究性问题,以小组式学习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等,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行小组成果汇报,开展组间交流辩论,让每一位学生在见习课前充分熟悉并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了解临床病例资料,充分思考,临床病例的引入引导学生将所学过的各科知识串联起来,进而形成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有更加充分的时间接触并熟悉临床操作技能。

3.微课嵌入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见习生对微课嵌入案例教学模式认可度较高,观察组在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课堂效率提升、知识理解的广度与深度的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的提升等方面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理论及技能考核中,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常规案例教学模式主要在课堂上展开,占用时间较多,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消化、反思只能在课后自主进行,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微课的引入,将课堂学习、理解、消化的过程前置,课上有的放矢地指导、讲解,课后再一次查缺补漏,延长了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增加了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有效解决了单一案例教学模式的弊端,值得推广应用。

4.微课嵌入案例教学的不足。基于微课系统知识回顾中的理论基础方面的问题的答卷分析,有些学生回答问题内容相同,说明在监督学生是否独立完成答卷方面存在欠缺。而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有赖于其在基础教学中各学科的内容是否融会贯通。见习课上在引入临床病例的同时,对相关理论基础知识以提问、组间讨论的方式再现,以期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超声诊断作为一种实时检查、实时发送报告的辅助检查手段,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让每名医学生都亲自上机操作,作为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最生动的语言和最有效的方法完成见习带教是教学的关键。

猜你喜欢
诊断学案例微课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记忆法在诊断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