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社会概念介入西安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

2022-11-16 10:54丁向磊白文昊西安美术学院WHAT建筑设计工作室
文化产业 2022年28期
关键词:信义熟人西安

丁向磊白文昊 .西安美术学院;.WHAT建筑设计工作室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1年11月印发的《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印证了国家对城市更新改造方向的重视,西安市也在名单之列。在此之前,西安市“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也在进行当中。现针对本次西安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更新后较顽固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结合城市改造更新的新政策,从西安社区改造实际出发,提出将熟人社会概念介入社区公共空间营造,以构建西安新型的熟人社区。

伴随国家于2020年对城市居住社区提出的重大改革,近些年西安市对老旧社区的改造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在2021年末,西安“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进行之际,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1年11月印发的《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内容中,将北京、西安、厦门等21个城市(区)列入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名单。

近年来,由于西安的快速发展和落户新政的实行,外来人口迅速增加,使西安城市社区形成了一种“多元共存”的人口结构状态。城市社区人与人之间的熟悉程度逐渐消减,居民缺乏对社区的归属感,社区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民生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因此,近年来西安市在“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中提出了对社区改造的措施,主要集中于社区居住及配套设施使用的设计、改善和提升,以及对整体社区环境的更新改造,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但与一般的社区提升改造不同,西安旧社区的改造不仅需要面对社区中存在的交通出行不便、服务设施缺乏、基础设施陈旧等民生问题,还需解决西安外来人口迅速扩张导致的社区人际交流问题。因此,探究适合西安社会关系特点与城市发展趋向的社区空间营造策略势在必行。

熟人社会理论代入社区营造研究方法分析

“熟人社会”一词源于《乡土中国》一书,是该书作者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概念,这一概念指出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都会组建起从自我出发的关系网,相互间通过地缘、血缘、业缘形成一张更为复杂、庞大的网络关系,而这样一种关系网的格局变化被称为差序格局。但在当下社会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流动人口逐渐增多,使得“熟人社会”理论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下的发展逐渐消亡。

现代社会中城市生活的居住模式以社区为主,关于社区(英文为Community),这一词中同时包含社区公众和共同体的意思,其本意是集体间的亲密关系,有着相同意识与思想的地域性共同体。笔者认为“社区”更应从社会性、关系性的视角出发,关注传统熟人社会关系的延伸,通过重建符合社区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打造公共道德约束平台,使社区形成新型的“熟人社会”空间。

熟人社会概念介入社区空间营造的实操性与合理性

近30年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迅猛,城市的居住者为了解决就业以及子女教育等问题,不断迁移调整住所,社区居民之间越发缺乏了解。如今城市社区已成为判断城市独特性、宜居性、多样性和活力性的关键因素,也是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城市社区重新营建地缘型熟人关系共同体,是目前社区营造的更优选择。

此次西安“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相对完善,但在改造工作之后,关于促进社区的人际沟通、交流问题是否有更合理的解决方法?社区的关键要素为人居生活,笔者通过对社区居民的交流程度、基础设施的使用情况、制度管理、人群分化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观察、发现社区中依旧存在的居民生活问题。

调研分析社区更新改造现状

在此次西安城市更新改造工作背景下,笔者筛选出历史文化深厚、具有文化积淀、社区居民多元、城市文化丰富的信义巷社区和西仓小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和研究。这两个社区在此次更新改造工作中都进行了社区环境整体优化治理工作。在研究西仓街和信义巷社区问题中,我们对相关社区更新微改造工作文件及改造内容进行网上查阅并整理:信义巷作为改造示范项目,旨在尊重历史,尊重居民的记忆与情感,尊重居民生活习惯的前提下,针对街巷的空间界面、基础设施、景观环境、开放空间、文化标识这几方面进行提升(如图1)。而西仓片区则通过贯通洒金桥道路,对北院门洒金桥片区整体环境进行改造提升,并保护和重塑街区内重要文化节点,在各大出入口处建立文化标识,植入街区公共触媒空间,完善整体风貌、基础交通道路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体系。

图1 开放空间的文化墙及文化标识(作者拍摄)

针对以上两个社区更新改造的信息整理,我们也通过实地与居民共同行走的调研方式来了解社区更新状况,对社区更新改造后的问题进行整理,围绕其邻里关系、社区精神共同体、社区营建等多个议题进行深入了解,并整理出结合熟人社会概念的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策略。

熟人社会概念介入西安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策略

重视社区关系营造中居民从事的行业,加强联系性、互通性

在社区调研中了解到,信义巷在更新改造之后依旧存在内部老菜场卫生脏、乱、差等情况(如图2),背街小巷的主街道存在车辆违停现象,阻碍交通运行,影响市场环境。而西仓社区受周边花鸟集市的影响,大量商贩的入驻使得商业空间不断扩大,出现了很多道路设摊经营和人员混杂等社会问题。在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看来,个体是整体的一部分,个体的伦理、道德在保障社会黏结的时候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面对这一社会现象,笔者认为在城市扩张和发展中,稳固的业缘关系是流动人口快速融入新城市的方式,可以运用业缘关系的连接对市场环境进行治理。

图2 老菜场内部环境(作者拍摄)

信义巷和西仓街的老菜场、西仓花鸟市场中具备大量流动商贩。他们有着共同的行业背景,具备业缘关系的形成条件,在同一空间语境中有充分交流的基础,商贩间相同的行业接触、交流空间、沟通话题,促进行业业缘联系,形成相对应的社区行业共同体。

我们可以利用社区人群行业间的业缘联系,整理和分类社区中各个行业居民的信息,对应不同行业群体,对所存在的社区市场问题进行点对点的监督整改。加强社区居民间的联系,形成社区居民共同监督、共同参与的社区管理机制。

促进居民兴趣主导的公共活动介入社区公共空间

我们认为理想的社区公共领域需要存在适宜停留、足够承载公众活动的公共空间,人们相互交流的意愿大多会受到这些空间中公共活动的影响。在调研了两处社区后得知,信义巷社区人群中,外地人口及流动人口居多,社区群体文化的差异性显著;而西仓附近缺乏承载活动的公共空间,在周四与周日开放的集市使得原本狭小的公共空间更加拥挤,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公共活动缺失。

在此次西安社区改造工作中,在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方面也做出了更新,其中除了增加对特殊人群的补充性服务空间及设施外,更多的是对基本生活所需空间的扩充性建设缺少对社区精神层面建设的补充。

我们在发掘两处社区附近的公共空间时,发现有社区改造后增加的口袋花园,在这类小规模的公共空间中提供了供居民歇息的座椅设施,但缺少产生交流及承载活动的公共空间。原本的商业空间中有着社区人群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事缘联系:信义巷的商店门前,社区居民自发性布置的象棋桌,阴凉时当地居民会围坐一起下棋聊天。这种自发的行为对我们产生启发:象棋桌的产生是社区流动人口通过认知习惯,主观能动地产生交流,融入社区生活环境的方式,是社区居民利用个体自发性维持社区邻里关系的举措。中国人在融入新的环境时会迅速搭建其自身的关系网络,而信义巷社区中象棋桌的产生则是社区居民通过认知习惯,主观能动地产生交流,融入社区新的生活环境,利用个体自发性推动社区邻里关系的营建。

由此可见,信义巷和西仓街的公共空间都需要更多相同语境下的交流,促进不同职业、年龄的社区居民相互了解与认识,寻找出共同的文化、生活交际圈。居民兴趣主导社区公众活动的营建可以填补社区居民攀亲结对的交流需求,消解社区居民群体的差异化,使社区居民在良性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共识性的精神共同体,从而达成营建熟人社区积极效应的目的。

利用社区的共识问题启发居民自发性,自下而上地进行社区空间改造

社区共识问题的展开讨论,以及社区空间改造介入的公共活动,能够提升居民对集体的认同感与参与感,是社区居民关系从陌生到熟悉的营建方式。

从两个社区的调研中了解到,信义巷社区在“三改一通一落地”改造后,重新建造了口袋花园,虽一直有居民在此歇息,但彼此少有交集,空间中缺乏良好的交流媒介。整个社区除了在早市和下午时人流较多,其余时间的地缘关系都较为分散。西仓社区在更新改造后依旧存在许多公共设施需要完善的问题,处于被搁置和未解决的状态,社区居民缺乏社区维护意识,对更新改造社区公共空间区域存在忽视,甚至破坏的现象。

社区公共空间是居民日常交往的场地,也是形成社区“熟人社会”关系的区域。居民作为社区公共空间的直接使用者和参与者,能够提出符合社区公共空间实际情况的问题和建议。我们需要参考当地居民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来改变现状使其更加完善,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此外,在社区改善共建的过程中对社区居民进行及时奖励,让社区居民切身体会到共识问题改善所带来的好处,并积极参与进来。让社区居民成为解决社区问题的决策者,推动社区居民在积极交流的过程中结缘。

利用社区空间的复合性和稳定性促进社区熟人关系常态化

从认识左邻右舍到结识社区居民,社区多样的公共空间和日常生活中的邻里家常都能够成为双方参与和互动的载体。如在菜市场闲谈时相互递上的烟,居民在商店前摆下的象棋摊、在学校家长间交流教育心得等家长里短之类的信息交往,这些行为使社区居民实现了从陌生人到熟人的转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让社区的熟人关系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营建起来。因此,在社区中通过对社区商店、快递站等公共场所的微改造,让类型多样的空间和平台促成社区居民相识相知,在人际交往的自然互动中形成稳定的社区熟人关系。

同时,社区熟人关系的维护可以通过互联网的视角形成常态化联系,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黏合度,利用互联网使社区居民建立信任,成为熟人社会社区重构和培育的新途径。

安土重迁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文化习俗,如今交通、文化、人口的快速流动使现代社会的差序格局关系日渐式微,血缘亲情关系也逐渐疏离,业缘与事缘不断增强。因此我们需要利用这一变化,将社区的陌生关系熟人化,构建起城市中新型的熟人社区。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由增量时代进入到存量时代,因此西安在这一次城市更新中,需要的不仅是基础设施、社区样貌翻新这些改善工程,更需要在更新改造工作的基础上,将现代社区治理方式应用于城市社区中,了解各社区更新改造后的成效,以及不同社区居民的诉求,对社区营建进行不断深入优化,推动涌入西安的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区,形成新的差序格局,这对营建熟人社区,形成社区精神共同体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猜你喜欢
信义熟人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Life Story
信义兄弟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和熟人相处之道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和熟人相处之道
尴尬官司:40万元买不断一桩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