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干栏式民居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2022-11-16 08:52符晗钟斯黎王步乾
湖南包装 2022年5期
关键词:干栏侗族民居

符晗 钟斯黎 王步乾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独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一个民族,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的湘黔桂一带,无论是在平原还是山区,抑或是在城镇还是乡村都有着他们的驻扎之所。侗族干栏式建筑从属中国源远流长的地域民居建筑形式,是中国五大民居形式之一,亦是侗族人结合集体智慧和地域文化演变形成的极具民族风情、地域特色的空间形式,充分展示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另一方面来看,其民居建筑的建造结构、居住方式、平面布局等方面也都蕴含着深刻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侗族文化构成的重要要素,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中国学术界有关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侗族民居建筑形式、空间结构、装饰材料或传统民居文化形成源流的单一方向概述,而对侗族民居建筑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性概括的专门性文章少之又少。因此,文章通过对现有侗族传统干栏式民居建筑的文献进行综述研究,以此展望和明确未来此种建筑形式可进一步探求的研究方向。

1 文献及相关研究分析

当代侗寨聚落空间的地域民居建筑依然承袭了干栏式结构形态,采用传统的榫接工艺建造,结合运用一些新型建材,在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具有独特建筑语言和审美形式的空间形态。本文选择CNKI数据库以及相关的重点书籍作为研究参考的范畴进行论述。

通过知网高级检索功能发现,除去会议和报纸,截至2020年相关“侗族民居”研究成果共有642条,其中学术期刊370篇,硕博论文223篇,专利3项(表1)。从文献发表的年份来看,中国学术界对于侗族民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在此之后学者们对于侗族民居的研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度,大量专业人士对侗族的地域民居建筑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侗族地域民居建筑的研究步入常态化,随着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倡导,其研究也不再只是关注侗族民居建筑的形制,而是对于侗族民居建筑的改建和运用也提出了实际的理论方案和应对策略。

表1 1987—2020年以“侗族民居”词条检索文献数量

有关侗族干栏式民居相关书籍的介绍,早先在提及“僚”人、“百越”民族的地方志或各类史书中多有出现,比如《北史》中就有对“干阑”的记载,但其作用也仅仅在于记录,对于全面研究的程度还远远不够。相关侗族民居的书籍多集中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罗德启[1]撰写的《贵州侗族干阑建筑》,就重点对侗族干栏式建筑形成的影响因素、房屋构架以及细部特征进行了介绍。黄恩厚[2]在《壮侗民族传统建筑研究》一书中,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详细分析了侗族传统建筑与其文化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及成因,同时论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更应重视和加强对侗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保护问题,另外,还提及了其干栏建筑形式在城市建设中的现代化应用。罗明金[3]所著的《湘西苗侗族乡土建筑与装饰艺术研究》归纳了侗族干栏式民居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和装饰艺术内容,并针对侗族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提出了见解和策略性指引。蔡凌[4]则在《侗族建筑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中从建筑遗产保护的视角,对侗族聚居区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梳理,归纳总结了侗族建筑的遗产特色及其分布特征,从侗族文化的时间、空间意义上重构侗族建筑遗产的评估体系,同时也对侗族建筑遗产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发展策略。

根据CNKI权威数据库中这642条相关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入Citespace做进一步分析,每条导入记录包括作者及机构、标题、刊名、关键词、摘要等。基于关键词的共现分析,获得了关键词共现图、引用次数最高的前25个关键词图表(图1、表2)、聚类知识图(图2)。

表2 侗族民居研究中引用次数最多的25个关键词

图1 侗族民居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地图

图2 侗族民居研究中的知识图聚类

如图1的关键词共现图以及表1整合的被引用次数最高的前25个关键词所示,通过筛选重复、拾遗补缺等方式,结合图3中12个聚类词和国内相关领域学术前沿学者的文章,整理得到“建筑形成、结构特征、文化内涵、历史、技艺、装饰、空间布局、传承保护”8个不同方向的关键词符。基于此,下文对于侗族民居的研究现状分析也将从上述方面作为切入点,从综合性的视角对侗族传统干栏式民居建筑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图3 1987—2020年相关文献发表年度总体趋势分析图

2 侗族干栏式民居的研究现状

2.1 历史渊源

中国在1948年就开创了干栏式建筑研究的先河,当时戴裔煊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把干栏式建筑称为“栅居文化”。CNKI数据库中对侗族干栏式民居建筑关于历史根源方面的研究,多是专业学者通过多方查阅相关古文书刊,如今才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历史脉络。王贵生[5]认为侗族的干栏式木楼建筑起源于中国的“巢居”文化系统,并对侗族的族源及发源地问题追根溯源,根据野史、地方志等的记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阐述。石拓[6]全面整理了干栏式民居建筑古文献的有关记载,对干栏变迁的历史及特征作了详尽的整理和分析。

2.2 形成特征

侗族干栏式民居的成因复杂,基于全面了解、保护侗族民居的意识之上,除了对本身历史过往的溯源,其区域地理位置、政治经济环境、人文社会要素以及宗教文化影响等一系列交互内容,都是侗族民居建筑形成特征不可或缺的考量部分。金珏[7]指出侗族干栏式民居形成的原因除其发展的历史渊源外,建筑地理、建材这类区域性制约因素以及民族个性中蕴藏的优良品质、伦理道德标准和宗教信仰也是如今侗族干栏式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重要因素内容。蒋卫平[8]则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当地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也是决定其建筑文化形成的关键要素之一。熊伟[9]在对广西传统乡土建筑的研究中,对干栏建筑的形成过程及特点做了详细的分析论述。

2.3 文化内涵

侗族传统民居建筑中蕴藏着本民族深厚的文化情感,受地方文化、风水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民居文化内容,民居中所蕴含的新文化内涵也一直处于不断挖掘中。李长杰等[10]认为侗族民居建筑无论是从地理位置的选择还是其构造技艺方面都会受到吉祥观念和崇神思想的影响,遵循一种“向地”原则。罗德启[11]把影响侗族居住空间形态的因素分为地理环境、森林文化以及民族文化3个方面,并对民族文化中的节日文化、“萨”文化、火塘文化、稻作文化作了详细的分析阐述。周振伦[12]提出除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外,汉文化、苗文化对黔东南侗族建筑的表现形态也有一定的作用。赵巧艳[13-14]的研究对侗族传统民居中的共食现象以及家屋中的共魂意象进行了理解阐释。罗永超等[15]则详细论述了侗族传统干栏式民居建筑中丰富的数学思维内容。

2.4 建造技艺

侗族干栏式民居建筑在建造技艺部分除了有具体的技法方式,其建造过程也是研究者不可忽略的部分。郭文[16]的研究就对侗族传统干栏式民居的建造过程进行了初步调研。胡宝华[17]详细介绍了侗族传统建筑作为木构建筑,采用的卯榫连接技艺,以及使用的穿斗架构和穿斗抬梁混合架构的技艺特征。乔迅翔[18]则进一步对侗居的穿斗架技艺从形成原理、基准构架及其构成单元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2.5 结构形式

侗族的民居建筑独特的结构形式和空间形态是当今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根据文献[10]所得,李长杰指出侗族民居是“干阑”建筑的演变,主要以“穿斗式”和“抬梁式”的木构架为结构体系。程艳[19]重点对侗族干栏式民居的内外空间形态及其建造特征做了详细的分析论述。赵巧艳[20]以在龙胜县乐江乡的宝赠侗寨做的田野调查为例,从建筑人类学的视角详细阐述了干栏式民居中连排式、独立式两种基本的民居形制。黄梅等[21]则分析总结了黔东南侗寨传统木结构民居的空间构成以及重要结构构件的基本信息。

2.6 装饰

国内学者对侗族干栏式民居在装饰上的研究多从建筑本体各要素形式结合美学视角进行展开,探索分析其内在含义,展现侗族深层次社会状态。吴世华[22]对侗族民居建筑的造型特点进行了视觉审美的初步探索。李敏等[23]就侗族民居的建筑材料、色彩、重点装饰构件和雕饰主题样式4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归纳。褚兴彪等[24]则从古民居装饰图像学入手,归纳总结出侗族造物思想的主旨特征及其造物方式的文化阶段内涵。

2.7 空间布局

古今研究表明,侗族干栏式民居在平面形制上的划分,多以生活功能区间的差异或平面布置的规律来进行整合,并以此对各个空间布局内容及形式进行探究。根据文献[11]所述,罗德启把侗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分成了底层架空空间、楼梯空间、过渡空间(宽廊)、火塘间、休息空间及其他辅助空间6个基本单位空间,并以此对侗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外部空间形态进行了深入阐述。根据文献[9]117-122的阐述,熊伟把干栏式民居建筑的竖向功能区划分为生活起居空间、生活辅助空间和交通空间3个部分,并对各个部分的主要构成元素进行了详细阐释。毛国辉[25]在他的侗族民居研究文章中,对干栏式民居的平面空间布局用自绘图文的方式进行了详尽叙述,提出了侗族标准平面布局及衍生出的二开间、四开间、五开间3种平面类型。

2.8 传承保护

近年来,国内基于传承与保护的视角对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学术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从建筑空间设计学、社会学、工程学、数理学等多学科角度与建筑现状相类比,再对其进行分析并探索传承与保护的方式较为多见。蔡凌[26]通过研究当下侗寨及传统民居面临的问题,提出运用多学科研究的方法拓宽侗族传统村落及民居建筑的研究视野,并拟定具体的研究方法与内容,为之后相关学者的研究与传承提供了可行性思路。李哲等[27]对于侗族传统民居的保护研究以湘西侗寨为研究主体,提出引入现代生活设施、改善室内空气环境、降低建筑造价、提高材料性能的对策方法,以期探讨适应现代侗族民居传承与保护的方向。陈桂欣[28]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改造民宿为研究课题。杨博文[29]提出运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替代侗族传统干栏式建筑的想法,以实现建筑外观及色彩与传统风貌和谐统一的历史传承。杨院伶[30]的研究尝试把侗族传统干栏式民居建筑的元素和新媒体形式相结合。而在如今新兴的研究成果上,杨芝[31]以在地性为视角,探讨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上的活态传承。王建华等[32]综合运用KANO模型与层次分析法,探究了现代家具与侗族传统文化融合的设计方法,借以为现代家具的特色设计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3 研究评述与展望

3.1 研究评述

文献显示自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于侗族民居建筑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干栏式民居作为侗族最为传统的居住形式,反映出侗族地区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民俗文化样态以及居住文化特色,并以此形成了一种独具份量的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学者们喜于研究的对象(图3)。随着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研究势头的不断攀升,如今获得的成果颇丰。主要体现出以下3个特征。

3.1.1 研究主要方向 这类研究关注的问题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关注于侗族干栏式民居建筑的功能性研究,其中包括建筑形式、营造技术、结构特征、空间形制、建筑文化一系列研究,即指建筑基本单位上的研究。比如《黔东南侗族民居及其传统技术研究》《侗寨特征及侗居空间形态影响因素》等。这种基于传统民间建筑领域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田野调查的资料分析,其研究成果的价值与结论的合理度依赖于研究者获取资料的全面性、准确性以及对资料认知的综合性。另一种是关注传统建筑的保护更新和再创作问题。比如《湘西侗族传统民居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改良研究》《桂北传统干栏民居空间更新研究》等,这种研究更关注传统形式与当代需求之间的结合,多结合具体的改造或更新实例进行分析。从文献发表的年份不难看出,这类研究大量出现在对于建筑功能性研究日趋成熟的近10年里,人们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大,学者们的研究开始更加关注于建筑精神文化上的传承与保护。

3.1.2 研究视角逐渐多样化 文献显示自2000年之后学者对于侗族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结构构造、平面形制等功能性研究取得一定成效后,开始尝试对其进行跨学科、多视角的综合性研究,现有研究从经济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美学、环境学等多种学科入手,采用个案分析、田野考察、文献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对其文献资料和调查报告进行阐述解释,对民居建筑功能体系提出更新研究,推动侗族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创新性和应用性,提高了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

3.1.3 理论构造与人文关怀兼顾 侗族地区干栏式民居建筑的产生及发展结合了当地居民对于建筑技术的理论知识以及生产生活功能上的需求,因地制宜,将理论探讨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使得研究的成果有效地运用到实践。尽管现有的研究更多还是侧重于建筑视觉层面的更新上,但仍有一些研究已经开始关注上述的双重目标,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3.2 研究展望

虽然目前国内有关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视角呈现多样性的趋势,但跨学科的研究仍不多见。从建筑学视角的研究也仅仅只在本学科范畴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在建筑技术与理论、建筑文化、建筑的数理化分析等方向的问题。以人类学或民族学为视角的研究则常侧重于从象征、文化、生态这类方向入手。遗产学视角的研究主要从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遗产的保护。民俗学视角下的研究通常把建筑作为一种物质民俗来进行分析。考古学视角上的研究也更多是探讨建筑的文物历史价值。除此之外,其他学科领域里的研究论文甚少,像是民居建筑上的心理学、空间上的逻辑学等方向也是今后研究者可以尝试深入进行研究的方向。同时,当前研究只关注于各单一视角的阐述,从而忽视了跨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加强跨学科间的交流和融合将会使研究视角更为宽广,结论内容更为全面,有助于从更为整体的层面把握侗族传统地域民居建筑的历史内涵与现实意义,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更新改进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许多古民居建筑已经在原有的功能上进行了发展,但目前国内对于侗族民居的研究大多采取文献调查、对比分析等研究方式,侧重于对原始风貌具体数据的复原整理,将建筑与文化发展进行割裂式研究,其研究内容具有迟滞性、过时性。侗族民居中的建筑构成和样式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本土居民作为本土文化最直观的感受者,参与到研究中有着增加研究深度宽度的积极作用,更能充分地考虑到本土居民的利益诉求,有利于将侗族民居的研究由静态研究转化为动态研究,为侗族民居保护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干栏侗族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干栏悟境”:青山游廊建筑及景观设计
论干栏式建筑及其墙体形式★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德昂族传统干栏民居研究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论毛南族干栏民居建筑形态及其生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