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色彩语言在材料与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16 08:52汪祺
湖南包装 2022年5期
关键词:室内空间空间设计室内设计

汪祺

(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上海 201306)

空间设计的范围很广,包括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针对材料与空间设计课程面对的学生处于大学一年级,笔者将其范围设定在室内家居的空间设计,在教学实践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1],让学生通过项目来安排课程学习。将大空间缩小范围,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课程时间内把握空间的尺度,将有效的精力运用在对空间的感知、材料的应用和色彩语言的表达方面。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业主在家居空间的舒适性、实用性和视觉感受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为突显业主的审美品位和增强空间的视觉效果,更注重营造空间的整体美感。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业主对设计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空间变化、材料特性和色彩语言,挖掘艺术设计的呈现方式,在视觉体验和审美感受上探索设计语言。视觉体验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对色彩和材料的应用,色彩能给人带来直观的舒适感,材料体现着室内空间的整体品质。居住者对室内设计要求的提高也意味着学校室内设计教学任务的繁重,需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推进教师对空间设计的开展是迫切重要的。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任务也越来越大,在专业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室内设计是一门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设计学科,在满足实用性和舒适性的基础上,还需要尽可能地提升审美感和设计感,如何将实用性与审美性结合起来,这就需要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将从材料应用和色彩语言两个方面探究和提升室内空间设计水平的切实途径。

1 空间设计中的材料运用

室内设计中的材料是学生最容易直观把握的一个因素,需要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市场,强调学生的实践性。面对当前的疫情,走出校门存在一定的风险,笔者将材料样本带进学校,让学生切实地用手去触摸各种材料的质感,分析其属性。在了解材料特征的基础上再进行思考和设计,并在草图上标示出每种材料的名称和特征。然后为学生播放建筑大师的优秀作品,提供多种学习思路,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材料运用是室内设计的重要手段,材料对空间起到了支撑性作用,决定了设计风格和预算高低,在运用材料之前首先要熟悉材料的性能、特点和施工工艺以及市场价格。“材料的质感是通过人的视觉、触觉、味觉产生的一种直观印象,不同的材料使用特点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2]”室内空间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和装饰材料:结构材料支撑了建筑的主体空间,起到承重和固定作用,如墙体和楼板等;功能材料是指具备一定功能的材料,如防火板、防水涂料、隔音棉等;装饰材料依附于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可以使室内更加丰富,如壁纸、窗帘、地毯等。根据材料的类型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功能性和审美性。材料的功能性主要是材料的使用价值和实用价值;材料的审美性主要是材料给人带来的美感体验和视觉审美。

1.1 材料的功能性

材料的功能性是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考虑的首要因素,直接影响居住者的日常生活。材料的功能主要有装饰性、保护性和调节室内环境3个方面。

“只有认识材料才能用好材料”[3]。如玻璃是室内设计中最常见的材料,可以起到分隔空间、采光的功能,在界定空间的同时又不是完全封闭,可以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和通透性。大理石经过加工处理,用于地面铺装和台面,可以呈现出粗犷、坚硬的质感,展现其独特的自然之美。室内材料经过长时间的生活性使用会出现发霉、裂缝和涂料脱落等现象,这影响到房屋的使用寿命,因此在选材时需要对内部空间进行处理,发挥各种材料的不同功能,如对卫生间、厨房的墙面和地面进行防水、防滑处理。材料的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吸音功能和保温功能,如室内墙面、地面和屋顶需要使用吸音棉或吸音板,会起到很好的吸声效果;保温板、地毯和木地板等材料会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改善室内的空间环境和居住的生活品质。“室内空间一般是通过材料的样态、质地、肌理、纹样、色彩来实现的,因此,材料这种固有的审美属性在室内空间中自然具有一定的装饰功能。[4]”材料通过选择和加工才能实现其功能属性。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环保材料的应用。随着国家和政府对环保政策的提倡,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步提高,由繁复的装饰转变为自然简约的环保风格。近年来,环保材料也得到了很多设计师和业主的青睐,成为室内设计行业的主流趋势。环保材料可分为绿色再生材料、再生材料和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绿色再生材料有竹子、秸秆和藤条等天然材料,可用于制作家具,这些材料生长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再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再生材料指的是废弃材料的二次回收,可节约资源,避免过度生产造成环境污染。新型节能环保材料是在新技术不断发展下涌现出的新型材料,如集成墙板和硅藻泥,集成墙板是木粉和高分子等多种材料经过高温覆膜压制而成的新型材料,可以将水与墙板隔绝开,起到很好的防水防潮功能。硅藻泥是一种内墙涂料,是替代壁纸和乳胶漆的新材料,也是当下流行的一种装修材料,具有分子筛结构,可以有效地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环保材料的推广和使用从源头上控制了环境的污染,为健康、环保的环境提供了保障。

1.2 材料的审美性

人们通过对材料的直观感受对内心和情感产生直接的影响。走进未装修的室内中看到裸露的建筑结构会让人感觉冰冷和坚硬,而装修好后会给人带来温暖、舒适的生活体验,这就是装修材料所体现出来的空间氛围感。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美感,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质感,比如木材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因此在卧室中一般会选择用木地板增强温馨感;粗糙的大理石会给人一种大气、刚强的感受,在客厅一般会选择石质材料,以突显主人的豁达和简约;柔软的布料给人一种温和、惬意的舒适感;透明的玻璃材料质地坚硬,给人一种洁净、纯粹的视觉感受,玻璃材料可以削弱室内空间的封闭感,带来独特的视觉感受;绿色植物不仅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陶冶情操,使室内效果更富有生机。以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图1)为例,流水别墅是赖特为考夫曼设计的私宅,堪称室内设计的典范,建筑位于河畔,溪水从建筑的平台上流淌下来。别墅露台采用的石材与周围的自然物体和环境融合在一起,露台是连接室内外空间的灰色空间。“灰空间”没有明显的区域界限,指的是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过渡空间,起到连接和过渡的作用,是一个特殊的空间区域。建筑中的“灰空间”概念是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的。这种灰空间的设计手法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江南园林中廊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室内空间通过阳台走廊连通了客厅、餐厅和卧室等区域,透过阳台可以看到室外的自然风光,再坚硬的材料都变得与自然融合。别墅外部大面积的落地玻璃使用使室内外的空间流动、交融。“使用玻璃作为建筑材料,像镜子一样反射湖泊、河流和池塘,在室内感知室外的春去秋来,阴晴雨雪……”[5],通透的玻璃与粗犷的毛石墙形成对比。赖特将各种材料发挥出它们独有的特性,通过材料的特质形成了和自然环境的对话。

图1 赖特为考夫曼设计的流水别墅

2 空间设计中的色彩语言

色彩是室内设计中较为感性的设计因素,引导学生在画效果图时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学习色彩语言,在试验中找到配色规律。每个学生至少拿出3种配色方案,然后与其他学生互相点评,挑选出适宜的搭配方案,注重每位学生的参与性与过程性。

色彩是一种视觉感观性语言,可以反映出人的情感和情绪,色彩语言则是色彩与人感知的必要环节,是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色彩语言的使用不仅能影响室内环境的风格走向,也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康定斯基认为:“色彩直接影响着精神。[6]”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需要注重把握色彩的理论知识,营造良好的色彩心理效果。空间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有两种:一是材料本身就有的固有色彩;二是根据设计师和业主的需要对材料进行处理、改变其固有色、重新设计的色彩,不同的色彩语言可以塑造出不同的空间环境。室内设计可以分为硬装设计和软装设计,硬装设计引导室内风格走向,软装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对硬装设计起到装饰和美化的作用。以下笔者将通过硬装设计和软装设计两个方面探究色彩语言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1 硬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

硬装中的天花吊顶、地面和墙面的色调决定了整个室内空间的主基调,对家具陈设物起到衬托的作用,因此,这些大面积的背景色调应采用饱和度较低的颜色,家具和陈设物起到点缀性作用,可以选择颜色鲜艳的色调,在整个空间中脱颖而出。硬装设计的色彩语言还受到地方特色的影响:“色彩心理具有鲜明的人文特点,取决于不同民族的发展历史、地理、文化、民俗、宗教信仰等因素,是不同民族精神文化的产物。[7]”以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甘的住宅为例(图2),他的住宅设计作品中丰富的色彩创作出具有精神性的生活空间,他将墨西哥本地生活景观、地中海文化和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相融合,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在巴拉甘的自宅中,从入口空间开始,到达卧室空间需要经历4处不同的地面抬高,4处标高结合了不同的空间体验,通过尺度与比例、材料与质感、光线与色彩等变化,引起直觉的不同与情感的共鸣。[8]”他在硬装上用了夸张的色彩搭配,黑色熔岩石地面、白色和黄色墙面、粉色门进入到昏暗的走廊,光线伴随着色彩的明暗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卧室是一个私密空间,布置得十分简单,原木色的地板和家具与白色的墙面塑造了精密的氛围,卧室与其他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巴拉甘在整个住宅中渲染出神秘而欢快的氛围。

图2 路易斯·巴拉甘的住宅

2.2 软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

软装指的是室内所有可移动的元素,包括家具、橱柜、灯光、窗帘、植物和灯饰等,软装设计是根据业主的喜好对这些元素进行整合设计,使空间显得更加温馨和舒适。色彩协调是软装设计的首要因素,色彩搭配的明暗与格调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印象。进行软装配色之前需要理解科学的色彩搭配规律,确保大的装饰元素如墙面、壁纸、家具尽量将主色调控制在3种色彩以内,最好是选择邻近色或是同类色,确保室内配色产生和谐统一的视觉美感,避免产生审美疲劳。“色彩心理透过视觉进入知觉、感情,再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反应与变化极为复杂。[9]”色彩通过感官刺激可以唤起人们情感的力量,正如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艺术作品《红黄蓝》用鲜艳热烈的色彩表达了艺术家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认知,在艺术界影响深远,对服装、建筑、室内空间和家具营造了独特的设计手法,在家居软装设计中三原色大胆、热烈的色彩搭配具有强烈的冲击力,色彩可以激发人们的感知力,唤醒艺术的美感。

3 结语

材料与空间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的教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校内与社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尽量带领学生走进市场,考察当前流行材料与色彩的发展趋势,组织小组进行调研,形成总结报告,与同学之间相互分享,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可以使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在本次材料与空间设计的课程实践中,师生之间互相探讨材料和色彩的属性和使用效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艺术与设计的理论着手,绘制草图、模型搭建、电脑CAD图形制作、3DMAX效果图渲染、排版,经过各个环节的实践,学生先后完成了作业要求。其中有“三口之家室内设计”“私人画室”“年轻女设计师室内设计”“素·屋”和“温柔之家”等20余项室内设计作品。

艺术可以为人们带来精神性的审美愉悦,同样室内设计也是如此,家是在喧嚣城市环境中的一片静谧天地,是具有生活性的精神空间,舒适和谐的家居环境可以改善居住者的空间体验感。室内空间的材料和色彩语言是情感传达最直接的表现途径。材料的种类繁多,在实际应用中始终体现着使用功能和审美价值,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和谐的色彩搭配会让人产生审美情趣。色彩与人的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色彩产生的艺术特性可以超越物体表象,传达出深层的意蕴。阿恩海姆的氛围移情指的就是色彩产生情境和表现力,着重研究空间、形式、色彩等在视觉上的作用,侧重于主体心理功能和体验,色彩可以抒发人的情绪和感受。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

猜你喜欢
室内空间空间设计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作品
《室内空间设计》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陶瓷艺术品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探讨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作品三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