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22-11-16 00:26陆莺英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养成教育幼儿教育

陆莺英

摘要:在管理工作中,对人的管理是重点,对于幼儿园的管理来说,人的管理并不是单纯地对教师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对幼儿的教育管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作为教育管理者,在管理中要注重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管理,例如,当某个班级幼儿的行为出现问题时,幼儿园管理人员要及时指出并指导。而养成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以及是非、对错的道德认知等。因此,关注幼儿的养成教育同样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点。但目前,幼儿养成教育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幼儿园管理工作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也不利于幼儿园教学工作开展,故本文将养成教育含义以及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价值作为理论基础,剖析目前幼儿园管理工作应用教育存在的问题,随后围绕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开展原则设置了相应的应用策略,希望为研究人员和幼儿园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养成教育;幼儿园管理;幼儿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幼儿时期是养成教育实施的关键期,因此,“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意义重大,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需要做到“学知识前先学做人”。在落实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幼儿园开始转变教育思路,通过区域活动、生活实践活动以及自然探究活动等方式帮助幼儿提升能力、强化其对于生活、世界的感知和认知,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学习,获得有益的经验,为终身发展服务。在幼儿行为规范及良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养成教育占据了极大的比重,同时幼儿园教师以及幼儿园管理者是除家长外直接接触幼儿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人,因此除幼儿园教师以外,幼儿园管理者如何将养成教育融入自身工作当中便成为提高幼儿园养成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1    养成教育概述

1.1养成教育的含义

所谓养成教育,顾名思义,便是对幼儿进行养成的教育,而“养成”的内容则集中在幼儿的行为习惯,幼儿的基础行为、日常言谈举止、对于劳动的态度、生活的小习惯以及道德素养都属于养成教育的范畴。由于养成教育与现如今的教学方向十分契合,因此,养成教育也被逐渐渗透到各个学段,例如,中小学将养成教育融入核心素养培育当中,高校则将养成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当中。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游戏,又践行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因此,幼儿园养成教育往往与幼兒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1.2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当中的价值

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幼稚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老话说“三岁看到老”,幼儿时期所接受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教育也会决定受教育者未来的心理、行为及思想,加之幼儿时期是行为和思想学习速度最快、掌握最扎实,同时也最容易被错误引导的阶段。因此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以及幼儿园管理当中,养成教育具有极高的价值,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行为习惯,还能强化幼儿综合素养、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相当于为幼儿提供了探索世界、接触社会的有效工具,让幼儿以更加高效的方式融入社会、感受社会,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2    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应用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理念落后,缺少养成教育认知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更注重孩子知识的获得,对于习惯养成很少关注,总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就好了。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管理模式中,幼儿只要不触及严重错误行为,教育管理者并不会对幼儿的行为过多干涉。而如今仍有部分幼儿园教育管理者秉承着这样的管理理念。一方面,教育管理者对于幼儿养成教育的认知并不深刻,不关注养成教育对于幼儿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不了解如何将养成教育与幼儿园管理工作相结合,导致在开展管理工作时仍沿用老旧思想和传统模式,例如,在日常活动中,教育管理者发现幼儿互相争抢活动材料时,教师只会拉开幼儿,告知幼儿不许争抢,却不会告知幼儿为何不能争抢以及争抢会带来哪些影响,只会告知幼儿不许吵闹,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让幼儿不吵闹,幼儿便很有可能认为争抢行为无错,只是吵闹会挨骂,而从“明争”转变为“暗斗”,这显然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养成。

2.2 对于教师个人行为约束流于形式

由于部分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者对于养成教育认知浅薄,使得其对教师行为进行约束时也只是流于形式,仅要求教师不能做什么,而不考虑教师为什么不能做这些事,或者做这些事会对幼儿产生什么影响,更不会考虑哪些行为看起来无害,实则会影响幼儿对行为的判断,例如,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有接打电话、跷二郎腿的行为,教育管理工作者只是告知教师不许接打电话、不许当着孩子的面跷着二郎腿,而并不告知教师不能这样做的原因。又如,教师戴耳环、化浓妆,部分管理者并不会对教师的行为提出质疑或者约束,甚至对有些夸张的穿着也会错误地认为“迎合潮流”而不会加以制止,导致幼儿的行为观念产生严重偏差,严重破坏了养成教育的成果。

2.3 过于看重教师的教育作用,忽视管理的价值

养成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全员参与的一项重大事业,但部分教育管理者错误地将养成教育看作教师的独角戏,认为自己只负责监督教师教学活动开展、约束教师行为,故意将自身置之度外。当教师努力养成良好习惯时,管理者却不为教师的工作“添砖加瓦”,使得幼儿园内的养成教育停留在各区域活动以及教室之内,一旦来到教师管辖的“真空区”,便陷入养成教育缺失的境地。甚至部分教育管理者会无意识地破坏教师的养成教育成果,例如,在观摩教师教学活动时有意无意地玩手机,在上下楼梯时正好遇到幼儿,就在幼儿的队伍中穿插,不等待、不排队,幼儿在看到教育管理者这种行为也会无意识地模仿,认为在活动中溜号、干别的事情,在队伍中随意穿插是正常现象,在幼儿心中建立的行为准则也被破坏。

2.4 未通过家校配合开展幼儿养成教育

幼儿的养成教育不应只停留在幼儿园当中,更应走出幼儿园,走进家庭,但部分幼儿园教育管理者却未将家园配合与养成教育相关联。教师在布置家园配合活动任务时,教育管理者也只是旁观不评价或者只对活动内容的专业性进行评价,而当自己与家长行沟通时,更不会提及幼儿养成教育,只是单纯地让家长约束幼儿行为,却不告知该怎样约束幼儿的行为,更不会提出通过家园配合实现养成教育的策略。笔者曾听闻一位资深幼儿教育管理者如是说:“家长要是精通幼儿养成教育,那要幼儿园教师有什么用?”这话话糙理不糙。在家长眼中,不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师,都是幼儿的老师,教师不负起养成教育的责任,又由谁来负责任?

2.5 家长认知偏颇,影响劳动培养的开展

大多数家长都能够认识到幼儿养成教育的价值,但部分家长却对养成教育的实施存在认知偏颇: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另一方面,忽视幼儿园提出的养成教育要求,甚至污名化。例如,在劳动教育中,认为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是强行要求自己的孩子“做体力活”,平时在家里也不为幼儿安排任何劳动任务,这导致幼儿园在开展劳动养成教育时总是小心翼翼,生怕触及家长“雷点”,甚至故意安排看似是劳动、实则没有任何操作的活动,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忙前忙后,幼儿则坐在那里观看教师劳动,这使得劳动养成教育的开展受到极大限制,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也难以体现。

3    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开展的原则

3.1 道德教育原则

教育幼儿,首先要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想让幼儿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先让其有正确的是非观。现今社会在开展养成教育时需要遵循道德教育原则,即任何养成教育都要遵循道德约束,不需要所有教育行为都体现出道德培养的作用,但绝不能触碰道德红线,不论是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师,都要对自身的道德品行持续修正。

3.2 生活教育原则

爱己先爱人,幼儿的劳动能力以及奉献能力要基于幼儿的生活能力,因此在开展养成教育时,生活教育应作为主旋律,先让幼儿学会如何自主、自立,再让幼儿学会用行动帮助其他人。

3.3 劳动教育原则

劳动教育包括为自己劳动和为他人劳动。为自己劳动属于最低层次的劳动,而为他人劳动则是未来幼儿所进行的大部分劳动,因此,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在开展养成教育时,需要同时遵循幼儿为自己劳动以及为他人劳动的教育导向。

3.4 行为教育原则

行为是思想的外在表达方式,但同时,许多行为也是幼儿潜意识的动作,这些动作被赋予了意义,但幼儿在执行时却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想要帮助幼儿形成正确行为,除帮助幼儿树立良好道德品行外,还需要通过养成教育引导幼儿规范行为。

4    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4.1 提高养成教育认知,创新幼儿园管理理念

教学行为是教学理念的外在表达方式,拥有良好的教育理念才能有良好的教学行为,幼儿园管理工作中也是如此。首先,管理者需要更新管理理念,将养成教育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并力争在每个管理行为当中体现养成教育的价值,不仅对教师管理,还要对幼儿管理;其次,不仅要管纪律,更要管品行,在遇到幼儿争吵时应直切核心、了解幼儿争吵的原因,剖析其中存在的错误品行与思想。一方面,引导幼儿形成正确品行思想;另一方面,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可以将幼儿养成教育的内容纳入幼儿园管理评价中,提高养成教育的执行力度。

4.2 全方面约束教师行为,督促做好行为示范

养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教育者以自身认知与魅力影响受教育者的行为,幼儿园教育也是如此,管理者不仅要约束教师的行为,更要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保证幼儿所接触到的教师都拥有良好品行,避免幼儿接触到错误思想与行为。首先,从幼儿的心智成长和品行认知出发,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穿着、语气、谈话内容以及教师个人生活进行约束;其次,对自身言行进行强有力的约束,思考如何做好示范者,从而让自身的教育管理行为符合幼儿的认知。

4.3 亲自参与养成教育,依靠引导实现养成

正因为养成教育是全員参与的教育活动,所以,管理者要明确自身在养成教育中的重要职责,并投入养成教育当中,依靠本职工作实现养成教育。同时,在进行养成教育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心智特征,不应通过死命令来实现教育,允许幼儿犯错,但更应用生动且形象的方式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品行。例如,在洗手时,某个幼儿插队洗了手,此时不应打断幼儿,当幼儿都洗完手后单独与该幼儿沟通,说明插队是不好的行为,并为幼儿举例“如果原本只有一个人要洗手,结果前面突然插进来9个人,这个人本来不需要排队,结果被迫排了10分钟的队,换作是你,你会怎么想?”来帮助幼儿理解插队是错误的行为,从而认识到自己插队的错误;或者当场为幼儿开展小型情境活动,带领幼儿共同玩“排队买蜂蜜”的游戏,一旦某个幼儿做出插队行为,应立即制止并拒绝该幼儿获得蜂蜜,让幼儿认识到插队是错误的;随后在活动结束时向幼儿解释为何拒绝插队者获得蜂蜜,“因为插队的人使得后面排队的人获得蜂蜜的速度变慢了,同时每天的蜂蜜是有限的,一旦有人插队,便有可能导致本来能够获得蜂蜜的小朋友得不到了,为了保证本来能够获得蜂蜜的小朋友的拥有权,只能让插队的小朋友得不到蜂蜜”。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幼儿将插队与影响他人进行关联,实现自我约束。

4.4 大力推进家园配合,让养成教育走出校园

养成教育需要从园内走到园外,而想要实现目标,就需要教育管理者帮助家长形成养成教育的认知,要通过家园配合提升园外养成教育效果。例如,某幼儿在园内不尊重其他幼儿,甚至对教师出言不逊,教育管理者便可以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言行表现,并与家长共同制定改善幼儿语言行为的办法,让家长规范自身言行,从而影响幼儿改变自身言行。

4.5 帮助家长端正认知,共同开展劳动养成教育活动

为改变部分家长对劳动养成教育的错误认知,教育管理者需要向家长讲述开展劳动养成教育的目的、方式以及对幼儿的好处,打消家长的疑虑。例如,通过线上召开家长会,用表格的形式向家长列出劳动课程的内容,同时在劳动课上全程直播或者录像转发,让家长形成正确认知,给予教育工作者充分的权利,同时也改变自身对于劳动教育的错误看法,让幼儿在家中自食其力,逐渐学会劳动。

总之,想要将养成教育与幼儿园管理工作相结合,首先需要提高教育管理者的认知,随后让教育管理者亲力亲为,一方面推动自身及一线教师做好示范,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家长形成正确认知,通过家园配合增强养成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薛雯.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2021(27):212.

[2] 张连.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思考[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35):177.

[3] 杨洋.浅议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才智,2020(18):218.

[4] 何亚男.浅议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J].休闲,2019(15):78.

猜你喜欢
幼儿园管理养成教育幼儿教育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新形势下的幼儿园管理工作要点
微信公众平台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