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2022-11-17 23:47章茜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章茜

摘 要: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来自五湖四海,个性差异明显,在一个班级中,往往有相当部分学生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学习兴趣也不够浓厚。低年级阶段是学生打好数学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而且,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更需要积极地自主学习,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在本文中,笔者将以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实践,从找一找、演一演、做一做、帮一帮这四方面入手,就如何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外来务工随迁子女;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23-0246-03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of mathematics for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ZHANG Qian  (Xintang Primary School, Liuhe Town, Taic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com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nd their personalities are clearly different. In a class, there are often quite a few students with insufficient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and insuffici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lower grade stage is a critical period for student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mathematics learning. Moreover, students are the main participants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hey need to actively study independently and develop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will take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bined with teaching practice, starting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finding, acting, doing and helping to explaining in detail how to guide them to study independently .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Self-directed learning; Teaching strategies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以本校为例,学校里有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而且,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这些从小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学生没有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而且,他们的父母,为了在城市里扎下根,每天忙于工作,无法对他们进行学习指导。受到如此情况的影响,这些学生在参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将遇到诸多的问题。教学实践证明,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在数学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下,与其他学生的差距较大,在学习上会有较多困难得不到解决,影响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笔者在组织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时候,尝试利用以下策略提高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打好数学学习基础。

1.找一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数学素材

数学学习是经历数学现象到数学规律的过程,此过程的实现是以大量的数学素材为基础的。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数学理解能力不是很强,一般情况下将数学课堂作为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载体,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数学的踪迹。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随迁子女与各种各样的数学现象进行了互动,建立了感性的数学认知。所以,在组织低年级小学数学的时候,笔者尝试应用生活化教学,创设“找一找”活动,鼓励随迁子女走进生活,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对其进行整理,建立对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的深刻认知。而且,体验“找一找”活动其实就是随迁子女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便于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课程“比一比”为例,该节课教学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知长短、高矮和轻重。实现如此教学要求,需要用到数学材料。因此,笔者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围绕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了“找一找”活动,指导学生回归生活,发挥主观能动性,探寻生活中常见的长短、轻重不同的事物,对它们进行比较,从而建立对新知识的感性认知。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生搜集到了大量的数学材料,如不同长度的铅笔、不同大小的塑料瓶、不同大小的石头等。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利用学生搜集到的材料,引导他们进一步地探寻长短、高矮、轻重等不同,如此便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质量,同时也利于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利用生活素材组织“比一比”活动,让学生明白物体有轻重、大小、長短之分,可以直接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学生通过视觉观察去总结现实规律,然后教师再由此导入数学概念,便可让学生顺利内化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在此基础上,笔者会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行为,让学生自主应用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将数学与生活关联起来,训练学生的迁移水平。同时,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呈现一些趣味性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并且能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做到由此及彼、学以致用,感知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2.问一问:创设数学课堂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性

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重要途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笔者发现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性格比较内向,在数学课堂中很少提出问题、回答问题,通常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才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学习想法与观点,这导致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比较低,教师也无法全面了解这些学生的真实数学学习需求。由此,针对以上问题,教师一定要注重数学课堂的巧妙提问,强化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从提问中了解学生真实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教师设定层次化、差异化的课堂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课堂问答中,营造温馨、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在数学课堂提问环节中,教师要展示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不仅要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还要鼓励学生之间提出问题,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才能在数学课堂中学习知识、拓展思维、提升能力,师生共同构建高效化、和谐化、理想化的数学课堂,让每一个外来务工随迁子女都能跟上数学教学进度。比如,在讲解“时、分的认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动物长跑比赛的教学情境,假设两只小动物的起跑时间都是12时,到达终点的时间分别是1时5分与1时20分。因为学生对时间没有准确、全面的认知,只了解“1时刚过”的简单的时间概念,由此,教师可以让故事中的小猴作为裁判,来判定两个小动物是并列第一的关系。当教师提出这个设定之后,很多学生都会为跑得比较快的小动物而打抱不平,这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来说一下到底哪一个小动物跑得快?”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引入本堂课的新数学知识,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理解、掌握,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环节,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成就感,教师一定要强化对学生的鼓励与表扬,无论学生回答得对或者错,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言回答问题,之后再去引导、纠正学生的错误,真正理解、尊重学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收获理想化的数学学习效果。

3.演一演,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积极的情感倾向。通过教学观察,笔者发现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这是因为他们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所以难以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新知识的内容进行探索。为了解决此问题,笔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尝试联系教学内容,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以情境形式激发随迁子女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开展“演一演”活动,驱动他们的积极体验,建立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获得学习乐趣,自主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潜移默化地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以“元、角、分”的教学为例,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直观地展现了超市购物场景。熟悉的生活场景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学生在观看生活场景的过程中,会初步地感知人民币的使用,尤其在买卖交易的过程中,直观地建立人民币印象,为他们接下来深入地探寻人民币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组织新知识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该情境,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切身体验人民币的使用,加深对所学的理解。除了在课堂中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理解数学知识外,在课堂知识讲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真正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陪伴父母去超市购物,充当计算员,这些方法都能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演一演”活动中,学生会自发迁移自己的生活认知经验。每个小学生在生活中都有购物的经历,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自主认读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而且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之间的加减法,所以笔者要求学生自主计算商品价格,用加减法的知识计算找零数额。这样一来,也可直接训练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不仅如此,通过本节课的演一演活动,许多学生还主动表示,他们会在真实的生活购物活动中计算消费金额,帮助爸爸妈妈“算账”。对此,笔者也欣然支持学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所学的内容。

4.做一做: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自主探究数学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科教学的时候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驱动学生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由浅入深地探寻知识规律,从而建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潜移默化地发展自主探究能力。通过调查问卷法,笔者借助随迁子女对之前学习活动的反馈,发现他们在参与农村小学教学的时候过分地依赖教师,同时缺少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意识。为了解决此问题,笔者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根据教学内容为他们设计了“做一做”活动,要求他们动手体验,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新知识。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小学生会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与触觉能力,通过知觉体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就有利于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使其“在做中学”,内化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认知能力,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以“观察物体”的教学为例,该节课教学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观察,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了不同形状的物品,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建立对物体“面”的认知。在讲授了基础知识之后,笔者创设了“做一做”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形式,利用手中的正方体、长方体学具,拼接出不同的物体后进行观察,分析这些物体有多少个面,从不同的位置最多可以看到多少个面。如此活动具有创造性,学生在想象力和操作能力的发挥下会摆出不同的图形,同时在观察中对所学进行运用、加深理解。实际上,培养并发展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观察图形、制作图形模型,所以“做一做”活动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利于促使学生内化几何知识。

5.帮一帮,引导学生在小组中,有效学习数学

课堂作业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學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环节。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一个数学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有时候会忽视指导随迁子女,导致这些学生难以准确地把握练习题的考查要点和解决练习题的方法,影响他们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教师可开展“小老师互助”活动,数学认知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反复巩固数学概念,而认知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可在同伴的帮助下一步步探索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方法,在互助、合作与分享中实现共同进步。因此,教师要重视小组合作、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合作共享中积累数学知识经验。笔者在实施数学教学的时候,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并据此将优等生和随迁子女中的学困生放到一个小组中,要求优等生在做完练习题之后为随迁子女提供帮助。这样做既可以由优等生检查随迁子女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也可以准确解决他们完成练习题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就考查要点、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给予帮助,使他们通过解决问题建立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此,“帮一帮”活动的实施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建立良好的生生关系,还可以使随迁子女受到关注,在他人的帮扶下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在学习有所收获的情况下,随迁子女会产生数学学习自信心,在积极心理倾向的驱动下,自主投身数学探究活动,实现有效学习。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数学学习情况,结合数学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搜集材料、建构数学认知;指导学生体验教学情境,建立数学感知,理解数学知识;辅助学生动手操作,获取数学规律,提高数学学习质量,同时潜移默化地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平年.浅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20(13).

[2]白婉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9(07).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