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在道德与法治中的运用

2022-11-18 11:14陈喜凤
文理导航 2022年34期
关键词:对话教学实践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

陈喜凤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学习先进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理念,运用灵活多变的对话教学方式。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能够夯实相应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基础,发展相关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技能,并有效接受道德与法治文化的熏陶,以此发展个人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分析了对话教学策略,为学生全面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能力和相关意识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对话教学;实践探究

为了有效开展道德与法治对话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相关问题,在丰富多彩的道德与法治对话活动中层层深入探究具体内容,更加深入地体会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和个人生活学习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增进学生与这门学科的亲密度,学生也能在后续的学习中敞开心扉进行相应的学习。可见,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并且关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探索引导学生通过多样的对话教学发展个人的学习能力,学生也能在深入的对话过程中开展较为全面的学习,提升个人的综合学习素养。

一、对话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现状分析

新课标对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综合能力做出了明确要求:初中生应当主动拓宽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理解面,学会在对话过程中关注材料的文本语言,并超越道德与法治材料文本的探究意义,解读文本内涵的道德与法治元素,进一步提高个人的道德与法治综合运用能力。但是,由于初中生还未完全掌握道德与法治信息筛选的能力,也缺少选择分辨材料内容的能力,极易在道德与法治理解的过程中忘记个人的学习目的。对话教学是教师以理解文本知识为主要任务,并依托材料的内容设计道德与法治知识理解、思考分析及情感挖掘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对话技巧,发展道德与法治综合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目前,由于学生道德与法治理解能力较弱,难以保持材料的阅读兴趣,对话任务对他们来说还有一定难度,所以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对话教学课堂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加之教师对学生材料分析能力的关注度不够,往往采取较为枯燥乏味的背诵教学模式,局限了学生的学习视野,阻碍了其学习思维的拓展和延伸。因此,为了加快学生道德与法治对话能力的发展和促进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有效开展对话教学活动。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对话教学中,教师以单一的教材片段为依托,讲解相关道德与法治知识,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较为被动,所形成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也较为有限,一旦遇到新的材料难以迁移应用。这样一来,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方法不够科学,在没有完全掌握材料分析方法的情况下极易对道德与法治产生排斥心理。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开展材料的思辨性对话教学活动,学生将难以养成思考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除此之外,为了追求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能力的快速提升,部分教师选择片段教学方式,以求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是如此的片段教学只适用学生短期内掌握答题的方法,无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本信息、研究文化的深层内涵,道德与法治意识也难以养成。因此,只有教师重视道德与法治对话教学,让学生在自我探索中思考材料上所提的问题、研究材料的内在含义,才能帮助学生培养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对话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的实践探究策略

(一)设置对话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从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略教材的重点知识,从而无法形成清晰的学习印象,这也容易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先分析学生的具体学情,有的放矢地引入对话教学,从而让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科学发展个人的学习思维。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三框“做更好的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悦纳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并且调整好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正确认识和异性伙伴之间的交往和情感。教师可以一个带有“我”的诗词或者歌词的飞花令游戏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快速地集中学习注意力,关注到本课学习的主题就是“我”。这时教师便可以个体的独特性为具体的思考问题,为学生设计具体的面试情境,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标准选出符合条件的最终人选。学生可以在这一环节各抒己见,和教师进行对话问答,从而引发对自我的更完整的认识。在学生纷纷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便可进行总结:就像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我们必须关注个人的独特性,找到个人的亮点。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及时将道德与法治材料相关主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参与对话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在对话兴趣的推动下,发展自身思维辩证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借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其学习兴趣,从而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利用个人的生活经验进行解答。学生也能在此过程中培养个人的学习兴趣,为自己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例如,在“‘我’和‘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培养集体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学会和他人和谐相处、共同生活。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以历史故事为创作背景的歌曲《六尺巷》,并和学生展开对话,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实际经验,谈谈个人对六尺巷这一故事的看法。学生在和教师交流之后,初步懂得了宽容和谦让的意义。接下来,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个生活案例:班级中的两位学生因为争着借阅图书,引发了一场纠纷,后来通过其他同学的帮助和教师的引导,他们学会了相互宽容,进而化解了矛盾,也懂得了“在公共生活中需要体谅他人、学会和谐相处”这一道理。由此,学生在这一具体事例中,懂得了“宽容和谦让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必要条件”的道理。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对话为主的小组创编,如以“和谐相处的公共生活”为主题进行创编。学生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学会了以宽容的心待人,彼此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小组成员也通过在生活中取材,积极发挥了个人良好的创新意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健全的人格。

(三)有效设置层次性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

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依赖于教师的讲课或课本上的文字内容,从而丧失了个人的自我思考能力,那么此时如果教师不注重学生学习思维的启发,学生就极易养成错误的学习习惯,无法正确理解相应的教材内容,从而耽误个人的学习进度,也不利于个人学习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材料分析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有效融合个人对话习惯和思考分析理解相关解读技巧,提高个人解读道德与法治材料的能力,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我们与法律同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多个生活情境问题,引导学生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个角度,感受法治的具体作用。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引起个人对法律信仰的思考,从而深入学习本课的主要内容。由于道德与法治对话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应落实学生在思辨启发下对话材料,例如,让学生讨论法律的功能及其实现的条件,借由道德与法治对话平台开阔个人的眼界,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综合能力,为保持对话教学的持续活力提供动力。当学生纷纷发表个人对法律的体会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根据相关法律条款分析研究案例,感受“有法可依”。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回顾材料的重点内容,深入解读相关法律条款,思考还有哪些可改进的空间,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融会贯通对话分析技巧。学生能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道德与法治问题,提高了道德与法治思维能力,也锻炼了道德与法治表达能力。

(四)开展多样对话教学活动,养成学生实践探究意识

许多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枯燥、无聊之感,进而认为这样的学科学习较为无聊且沉闷,提高了个人的学习心理防线,无法沉下心来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将个人的关注点放在如何完成活动上。学生也能潜移默化地启发个人的科学思维,吸收消化材料的文本知识,从而发展一定的综合学习素养。

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多彩的职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由丰富多样的道德与法治对话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在导入环节,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知识渴求欲,教师可以先借由不同职业和人物视频导入,学生在看完这一视频之后,能够率先激发个人关于相关职业之需求和这些人物性格的知识,并且能够主动参与对这些职业的讨论,从而培养一定的责任担当意识。在开展课堂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对话水平,划分不同的小组布置合作探究、完善材料解读表格等活动,让学生各自写下这一对话材料中相关职业描述的内容,以及和同伴合作,进一步补充这些职业的优缺点,从而树立个人辩证思考的意识。当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交流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派出代表上台展示。在这样的交流展示环节,学生能够充分消化本节课所学到的材料知识,并且有效地回忆自己在这节课中所学的相关知识,提高相应的篇章解读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提倡教师积极创新道德与法治对话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进行材料的理解分析,从而顺利启发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思维,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此时,学生也能分析個人在学习中的不足和待改进之处,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小组对话中较为深层解读道德与法治知识所要表达的内涵,提高个人理解材料内涵的能力,发展一定的综合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其卫.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教学实践与思考——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一课为例[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8):75-76.

[2]胡静. 从 “问答”走向“对话”:有效教学的“锚点”和“支架”——统编版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探微[J]. 小学教学研究, 2020(21):3.

[3]葛敏明. 用好教材“脚手架” 增强课堂对话性——基于《道德与法治》教材栏目的对话教学策略[J].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7(6):3.

[4]张宪成. 浅谈教材与学习者的对话关系模型构建——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和探讨[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18(12):2.

[5]王慧. “问题导引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学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1):65.

猜你喜欢
对话教学实践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