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探析*

2022-11-19 12:57黄昶辉
读与写 2022年25期
关键词:榜样道德德育

黄昶辉

(遵义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贵州 遵义 563126)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决定了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出台系列指导文件,要求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进行有效德育渗透。如《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因文释道,披文入理,从语文教学中挖掘德育资源,把德育因素寓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中实现智育与德育相互渗透、融合,以达到“既学文、又明道”的育人目的。

1.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的关系

德育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继承与拓展。但语文学科中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均不同于专门的德育课程,其德育内容主要以某个主题或句段分散蕴含在语文教材的不同篇章中,语文教师因文而异,精心挖掘整合语文课中的德育资源,灵活巧妙地设计德育教学环节,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发展提升。

1.1 优秀传统文化为德育提供道德内涵和精神内核。德育教化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核心,传统文化的德育渗透是无声无息,无处不在的。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核心价值体系无一不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的,每个层面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支撑点和落脚点。如“和谐”与“天人一”,追求自然、人类、社会的和谐思想有共通之处;“爱国”与“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思想内涵一样;“敬业”与“业精于勤荒于嬉”同理。此外,古人不仅以言语教化人,还以山间自然纯洁之物如“梅、兰、竹、菊”“香草美人”来隐喻美好的品行和追求。正因为学校德育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诸多类似的教育内容,才为中学语文教育渗透德育提供了前提条件。

1.2 优化德育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几千的文化积淀为当今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学校德育也有意识或客观上传承发展了优秀传统文化。《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这句话体现了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树立德行、建立功业和著书立说。笔者认为,这里面的“树立德行”是基于个人品德、行为,思想的追求,“建功立业”体现在作用于社会方面,“著书立说”是指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这就起到传承和丰富中华文化的作用。“立德树人”之“德”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树人”的过程中也继承发展了优秀传统文化,二者互为表里。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能更好地丰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语文教学中突出一些道德典范如范仲淹、岳飞、文天祥等人,作为“见贤思齐”的榜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生动具体,让学更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传统文化与德育融合途径探索

2.1 更新教学观念、感悟转向实践。中华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具有内省性。古往圣贤所倡导的“以文化人”,这里的“文”可以理解为道德知识和道德信念的凝结,它包含文字、文章、礼乐制度、曲调等;“化”在《汉语大词典》中释为“性质或形态的改变,包含‘教化’之意”。用道德知识来教化人,使人具有道德认知进而催生道德情感,在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推动下产生道德行为,这体现了“以文化人”的实现形式。由于传统文化的内省性特征,传统的育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采取内省的形式,如《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等。以内省为主的道德说教易让学生认知疲劳,这种去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转变教学观念,从“感悟”转向“实践”是时代的要求。比如学完《劝学》之后让学生拟写一条勉励自己的座右铭和大家分享勉励;在《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力挽狂澜于既倒,扶社稷于将倾”的劝谏艺术外,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烛之武缜密而委婉劝说艺术的魅力所在。最后为了更深刻的理解烛之武力挽狂澜纾国难,情荡衷肠罢干戈的光辉形象,还可让学生给他写颁奖词。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活动的参与者,创设者,他们的知、情、意,行得以融会贯通,协同发展,也实现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2 深挖课本资源、进行多元渗透。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蕴含着丰富多元的育人元素,例如《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就可从广度上多角度进行德育渗透。角度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这段话反映了孟子朴素的生态环保意识,如果一味竭泽而渔,那么资源将会在短期内耗尽,不能达到“不可胜食”的目的,我们应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树立长远的战略目标,合理开发并利用资源。角度二: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在孟子的这幅思想的治国蓝图中,我们看到“无饥”仅仅是第一步,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则是关键的一步,物质富裕后,需要的是精神的升华,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富有的人。角度三:“五十步笑百步”是无能者的遁词,同样是战场上的逃兵,逃跑五十步的却嘲笑逃跑一百步的人,这种只见别人短处,忽视自己缺点的行为致使“迁就平庸”的恶习愈演愈烈,人不能无原则地“包容”自己的不足,要勇敢地面对自我。

深入文本,探寻冰山下的“八分之七”,开展深度教学。那些深藏在作品中表面文字和可感形象背后的深层次内容,单靠学生现有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是难以准确感知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潜心会文,带着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读出作品中所深蕴的内涵,发现水面下的八分之七,获得更深的情感体验。如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就需要老师的启发引导,不然容易浅表理解。首先让学生明白风雨阴晴乃心中幻象,诚如汪国真诗云:“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无法改变客观环境就努力调整自己的内心世界。其次让学生懂得风雨阴晴才是人生常态的道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反面就是“也有风雨也有晴”。人生的悲欢离合,正如风雨阴晴不定的天气一样,变幻莫测。顺逆境相伴而生,不必逃,也无法逃避,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应对,终将战胜一切苦难。最后再次升华,启发学生学会在时间长河里反观生命中的风雨阴晴,每个人有得意之处也有失意之时。短时间内阴晴不定,但诗人把遇雨一事放入一定时间跨度内,回首反观时,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切都那么平静。至此,学生对人生中的苦难挫折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关注学生兴趣,激趣深入探讨,这种互动式探究学习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笔者在执教《诗经.氓》时,先让学生就“男人以四海为家、女人以家为四海”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用孙立权老师的教学案例,探讨为何“士之耽分,犹可说(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说(脱)也”。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众说纷纭,却无法深入根本,笔者趁机出示钱钟书《管锥编.毛诗正义.氓》中的一段相关解说及拜伦的诗歌《唐璜》(第一章第194节)。至此,学生清楚了古今中外都有“痴情女子负心汉”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封建时代男权专制社会中,男子除了爱情,尚有许多更重要的事情可做,如交友、漫游、为学、仕进,而对经济、人身都不独立的女子来说,爱情、家庭就是生命的全部。当今社会也一样,人身自由的前提必须有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经济能力。接着我又引用舒婷的《致橡树》探讨爱情应该是什么样的,在进一步地深入引导中,学生对爱情观有了新的认识。

2.3 创设真实情境、体验文本内涵。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单纯从外界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自主意义建构的过程。将系统的学科知识还原到真实的情境中,有助于深刻理解并迁移运用。“情境”中“情”指的是学生的认知情感,“境”是指教师创设有利于激发、催生学生产生情感触动的教学活动或者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创设对学生而言相对真实的,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体验过程与方法,增长知识与技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不断调整原有认知结构,在这种螺旋上升式的知识习得中发展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氓》这篇课文中可以这样设计:模拟法庭场景,对“氓”这小子进行道德审判。不同学生扮演法官、审判官、被告(氓)、原告(氓女)。具体环节可以这样设计:法官:“氓何罪之有?”原告:氓女列举氓的罪证:表面上氓憨厚老实(氓之蚩),温情忠诚(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实际上他虚伪奸诈,暴躁易怒,(将子无怒,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不懂得体谅人、珍惜和知足(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没有责任心,对感情不忠诚(士贰其行、二三其德)法官再问:“氓你有何话可说,情况是否属实。”氓:我承认我有罪,但是她也有问题。她沉迷于爱情,丧失自我和理智;我一生气,她就“秋以为期”私定婚姻 ,看不到我还“泣涕涟涟”。对我没有足够的了解,就“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在这样真实而具有实践性的活动情境设计中,两者对立似的辩论契机会调动学生内在认知,训练和提升其思维能力和辩证能力。引导学生对“氓”进行的道德审判要结合实际生活中对道德行为的认知。在审判结束后,还可以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男女主人公的教训和启示,并写一封信给自己未来的伴侣(信中要包含你希望她他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的未来会怎样,你对自己有什么要求)。这样使得学生在情景模拟中审判他人,剖析和反思自己,并畅想未来,进一步激发他们向上、向善、向美的追求与志向。

2.4 突出榜样作用、陶冶高尚情操。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会陷入自我认同和探索、未来目标和方向以及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困惑,因此这个时期的德育工作解决这三个问题,使得学生形成稳定、连续,统一的自我认识尤其重要。在这个阶段,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肯定,鼓励他们自我探索,认清自我,同时也要善于引导他们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学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间接学习,另一种是直接学习。所谓的间接学习指学习不必事事经过直接反映和亲身经历强化,而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可以获得榜样的符号表征和经验教训。因此给高中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榜样来强化他们向善向上,树立人生目标是一种重要途径。

“榜样”在《辞海》中是指作为效仿的人或事例,作为一种精神传递,具有示范和引导以及传递道德精神的重要作用;同时榜样具有具体化、形象化等特点,而传统文化是一种间接经验,以说教为主的灌输让学生枯燥疲惫,如果能树立榜样来引导学生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挖掘蕴含在语文课本中的精神文化榜样和具体化形象去感化学生是语文课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例如在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主要是学习古代人物传记的文言文,本单元包括《廉颇蔺相如传》《苏武传》《张恒传》,纵观历史这些人物或以政绩或以品德,因才干而名垂青史,这就是活脱脱的传统文化中的榜样人物。

比如在《廉颇蔺相如传》中,作者主要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段典型的事例。执教过程中,笔者主要是抓住廉颇和蔺相如两人各自的主要行为,笔让学生着选择各自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典型事例小组交流合作,分析其人物形象极及其精神品质。学生不难得出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而不畏强权、顾全大局又不计私怨的能臣;廉颇是一个性情耿直,知错能改,有国家大局意识的勇将。课后再让以“《廉颇蔺相如传》中XX给我的启示”为主题的微写作。这样把课堂还给学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听说读写的方式进一步将学生与课文中的人物连接起来,激发学生内在对自我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文中榜样的心向性,将德育于课文中渗透。

结语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走向成熟的关键过渡期,他们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不仅关乎着自身成长,还关系着社会、国家的未来发展。在当今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各种“文化入侵”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果青少年没有坚定的文化立场,容易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中丧失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渗透,就是恢复中华民族的记忆,赓续民族文化的血脉。德育渗透方式是无形的,过程是缓慢的,但作用却是持久的,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也必须承担起自己学科应尽的责任,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出德育资源,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青少年学生积累文化知识,增强人文修养与道德素养,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功能在当代、利在千秋。

猜你喜欢
榜样道德德育
《中国德育》
“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