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思考

2022-11-20 01:37左士军
小学生 2022年5期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秋分节气

☉左士军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国新时代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传统文化融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中的篇幅占比逐渐提高,极大程度上彰显了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思想理念。为此,笔者深入研究语文课程教材,将“二十四节气”文化知识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推动“二十四节气”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深入实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

一、深入挖掘语文课程中的“二十四节气”文化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语文文本皆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能够引发儿童对生活的积极思考,其中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可以勾起学生对生活体验的美好回忆。因而,语文教师要能够积极探寻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创新整合教学素材,积极建构“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努力建设关于“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教育的新体系。我校“二十四节气”文化校本课程的建构如下:

低年级学段(一、二年级):课程设置的内容由4 篇课文《秋天》《四季》《古对今》《田家四季歌》、1 首童谣《春节》与2 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组成。其中,课文《秋天》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的节气之美,对学生渗透“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6 个节气知识;课文《四季》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自然界中节气的时间交替变化情况,渗透“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4 个节气;课文《古对今》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向学生渗透二十四个节气的气候、物候与时候变化,感受不同节气时的不同景象特征;童谣《春节》则是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浓浓的春节气息,延伸了学生对大寒节气的深入了解;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向学生展现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6个夏日节气。

中年级学段(三、四年级):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由语言实践《快乐的暑假》、课文《乡下人家》与古诗《暮江吟》《雪梅》组成,同时开展多样化自然观察活动,让学生能够深入自然,感受不同时节的物候变化与自然景色。其中,古诗《暮江吟》《雪梅》让学生从不同的画境中感受到冬季的不同雪景,使学生能够从中树立辩证理解自然与社会的思想;课文《乡下人家》则是从审美的角度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时节下的农村自然风貌。

高年级学段(五、六年级):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由课文《四季之美》、诗词《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知识积累《乡村四月》与地域文化《民风民俗》组成。其中,通过课文《四季之美》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四个季节的自然物候之美;而《民风民俗》则让学生能够深入到不同地域去了解不同民族的二十四节气的风俗。

课程内容的设置遵循了由学生直接感知到知识积累,再由知识积累延伸至情感体悟的渐进性过程,通过课程实践引领学生从课文走向课外、从知识走向实践的渗透教育构想。

笔者所在学校将语文课程中相关“二十四节气”的教学素材进行整合创新,汇编成富有本校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并制定计划、深研目标,在不同学段有序开展课程化教育。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力求教师能够在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前一年级时段完成教育任务,在后一年级时段开展检测、延伸活动,丰富学生对于“二十四节气”知识的内化与拓展,培养好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1]。

二、惬意走进“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课堂内外

为了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我校语文教研组专门成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团队,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丰富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认知,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促进学生树立中国文化自信。

以我校王老师执教的《二十四节气“秋分”》一节多学科融合课堂为例,王老师能够以语文学科为中心,融入“美术、音乐、综合”等学科元素,进行融合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王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共同唱起那首《二十四节气歌》;接着,引领学生走进秋天的自然画境,边欣赏美景,边介绍秋分节气的由来,在精彩的讲解中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农谚知识,同时也能与学生共同诵读一些秋分节气的古诗,让学生深深融入到诗情画意之中;继而,王老师又带领学生链接生活,回忆中秋节的民风习俗(吃月饼、赏月夜、送秋牛等);最后,教师再引发学生用画笔来描绘秋天美景的兴趣,带领学生画秋景、抒胸臆。

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课堂,更是让学生享受美的课堂。这样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积累,又得到美的学习活动体验。

此外,为了深化《二十四节气“秋分”》一课的教学效果,我校于2020年深秋季节组织广大师生共同见证霜降节气的实践活动。让各年级中所任语文、美术、音乐等不同课程的教师合理搭配,划分成10 个小组,每组10人(各学科教师与部分学生),走进田野,感受深秋的清晨气息,寻找“霜”的足迹。有的孩子在路旁的青草地找到了“霜”的颜色,有的孩子在落叶上留下了抹霜时的小手印,有的孩子在绿油油的麦田中看到了一层薄薄的白霜……在音乐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唱起了秋分的节气歌;在语文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热情饱满地朗诵了关于秋分的古诗词;在美术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用神奇的画笔描绘出“霜”的独特之美……

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知识了解走向亲历体验。由此,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灵动、真实,不再是枯燥的教师说教,也不再是学生自我强迫式的记忆。此时此刻,我不由感叹:这岂不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境界?

三、深入“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的更深处

学习传统文化,就要走进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处去思考、去理解、去品悟,这样才能洞悉传统文化所内含的精神思想,逐渐让学习者自身也能凝聚起高贵的文化气息。那么,如何实践“二十四节气”文化课程以聚焦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呢?

诵读经典语篇,赏节气文化之美,顺应节气物候的变化,在每一个节气到来之时,教师都可以引领学生在晨读时诵读节气古诗词、农家谚语,营造浓浓的节气氛围,在诵读中品悟与赏析每一个节气的自然变化之美。

如:春分时节,教师带领学生诵读“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寒露之日,教师引领学生在野外边邂逅鸿雁南飞、边吟诵“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立冬时节,教师引领学生走进盛开的梅园,悠然吟诵“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大雪时分,教师让学生走进书海搜寻“冬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等农家谚语……

经历节气的物候、时令变化,让学生走进二十四节气文化,去感知自然,去思考诗句与谚语的意义,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提升了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

了解节气习俗,悟生活情感体验,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内涵,理解人们在不同时节的情感思绪与精神世界,教师就可以在每一个节气到来之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去搜寻相关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寓意与民俗,在活动中交流、探讨,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开展的“寻春”主题文化活动,让学生能够共同分享与春天节气相关的民间习俗——“春分立蛋、吃春菜”“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等习俗。从中,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民族的节气习俗文化,从文化中感悟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对农事的提醒、对美好未来的憧憬……[2]

总之,“二十四节气”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世界的理解与认知把握,彰显了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在新时代教育下,青少年儿童是传承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塑中华文化之魂的主体人群。所以,作为工作在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积极主动肩负起责任,创新语文课堂教学,将“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二十四节气秋分节气
秋分
白露 秋分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2013年九月节气:秋分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