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互动教学

2022-11-20 12:14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港尾镇中心小学江跃明
家长 2022年20期
关键词:互动式数学知识小学生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港尾镇中心小学 江跃明

“万丈高楼平地起”,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样需要从小做起。小学阶段是学生意识养成的基础阶段。小学数学作为思维发散性学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及思维发散性能力。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可以保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通过互动进一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对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等都有很大的提升,基于此本次研究重点分析互动式教学在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旨在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一、互动式教学的特点以及优势

课堂互动教学是目前在教学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其互动主体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还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将小学数学知识进行大范围传播,更加有利于知识的学习。

(一)课堂的公正性

互动式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掌握课堂的节奏,而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互动不是单一学生的互动,而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互动,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教师进行交流,进一步解决自己的疑惑,而且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照顾到不同的学生,为所有的学生创造交流条件。

(二)学生间的平等性

在教育的逐渐发展过程中,由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改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课堂形式,互动式教学刚好满足教育理念的转化需求,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就需要在多个教学主体之间进行有效关联性建立,这种关联性需要平等。互动课堂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互动内容由教师进行引导,这样可以充分提升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更加有利于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

(三)形式多样性

互动教学可以理解为互动课堂,互动主体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通过问题,展开学生之间的讨论,通过讨论实现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通过讨论让学生可以站在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还可以让学生进行问题的独立思考,进一步保证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不同,学生更多地拥有了自主权,不再是单一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四)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普遍偏低,而且学习注意力不能集中,这样的特点就导致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注重教师课堂知识讲解,学生因为知识的枯燥性不能有效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而互动式教学是以教师问题提问或者学生发问的一种引导式教学,以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问题进行课堂知识代入,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可以让学生的思想紧跟着教师,积极配合教师进行问题的回答,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

二、互动式小学数学课堂的基本要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互动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包括:

(一)小学生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从“教师”“教材”“课堂”三大中心转变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对互动式小学数学课堂而言,也不例外。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呈现出共同的年龄特征。在思维方式上,小学生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因此,其学习认知活动更依赖直接与感性经验的联系。对互动式小学数学课堂而言,就是需要以实物来帮助小学生感知和认识抽象的数学知识及概念。

(二)教师

教师是互动式小学数学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充当着多重角色。在发挥学生主体性、自主性的同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和点拨,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而言,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进行耐心的指导和启发,引导他们抽丝剥茧,一点点打开思路,解决问题;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要以良好的沟通姿态,帮助他们改正;此外,要利用好师生互动,拉近与学生的关系,鼓励学生创新,激活学生的想象,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课堂教学内容

互动式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教师根据新课标规定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其中,教材是承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师需要根据现行教材设计教学目标、方法,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不断调适。好的课堂教学内容不仅要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转化成个人知识与经验,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精神、检索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等。因此,在互动式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做到正确把握内容构成,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分配,不断优化互动式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四)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是影响“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等,都会对互动式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其中,物理环境主要包括教学工具、教学设备、教室环境等;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班级氛围等;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班风、课堂规则、校园文化等;心理环境主要包括学生的人格特征、心理状态、课堂心理氛围等。

三、互动式小学数学课堂实践分析

(一)创设教学环境

创设教学环境是小学数学进行互动式教学的关键内容,而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是影响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创设环境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方法有三。其一,小学生都爱听故事,在进行课堂互动前,需要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可以将课堂讲解的数学知识与寓言故事进行关联,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讲解过程中,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当小学教师在进行数字“11~30”以内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引进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参与。其二,小学生都爱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好动性,如果不让学生“动”,学生在面对知识的学习效率就不会高。如果将学生的好动性与学生学习进行关联,可以很好地提升小学课堂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在一定程上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例如,在小学图形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找规律”这个游戏,分别将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使用红绿蓝三种颜色进行标记,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颜色都是什么吗?”学生就会进行回答,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相互配合,一个说图形的颜色一个说形状是什么,并且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增加游戏的频率,很快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这个时候教师可以与学生讲解,红黄蓝是三原色。这样一来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会让学生更积极参与数学知识的互动学习,加深数学知识学习。其三,融入生活常识教学。互动教学需要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基础,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应用存在着必然联系,教师在互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例如,教师在讲解数学数字“加法”“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们,如果你们去超市买东西,你有2 元钱,买了一支笔花掉了1 元,那么你还剩多少元?”这个时候学生就会进行思考,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数学思维养成的过程,学生思维与生活实际情况进行关联,可以进一步加深知识记忆并且学会使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

(二)注重数学思维培养

目前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成绩外,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提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思维培养就显得极为重要。而互动式教学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有关键性作用。数学思维主要是数学知识的掌握,知识的转化。在数学思维培养的互动教学中分为三部分。其一,以互动渗透数学思想。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实现,利用所创设的学习环境,进行知识的学习,掌握数学思维。例如,当教师在教学“图形中的规律”这一课程知识的讲解中,可以提出关于三角形连接的规律,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分配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的操作,通过小组的合作,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讨论,通过互动性讨论进一步找到连接图形的规律,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数学公式的提出,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图形抽象化”的特点,同时进一步掌握数学思维。其二,以多思维进行数学问题解决。教师在进行数学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更加要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数学思维去分析问题,简化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的速度与时间的问题:一架飞机,在规定的时间内飞向某地,如果飞机每小时飞行800 千米,可以早到0.5 小时,如果飞机每小时飞行600 千米,就要迟到0.5 小时,规定的时间是多少小时?飞机到达某地飞行的航程是多少千米?解法一:600×0.5+800×0.5=700(千米)800-600=200(千米)700÷200=3.5(小时)800×(3.5-0.5)=2400(千米)或600×(3.5+0.5)=2400(千米);解法二:600×(0.5+0.5)÷(800-600)=3(小时)3+0.5=3.5(小时)700÷200=3.5(小时)800×3=2400(千米)

在整个解题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和学生进行互动,不断指导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多角度分析,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其三,进行数学知识总结。小学生对数学思维记忆以及使用相对陌生,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总结的过程中更加需要使用互动式,可以让学生课堂知识总结,试着让学生进行举例,因为举例过程中正是学生思维运用的过程。例如,教师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知识总结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总结,可以将图形进行转化,转化为矩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矩形的面积。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

(三)数学联系生活

如何让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以提升,需要让学生在多样性学习过程中进行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所以教师需要在互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积累,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重点不在于活动结果,而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过程中学习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维。教师在开展互动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展开互动,通过图形折叠、图形绘画、图形拼一拼等互动,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可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发散性考虑问题的能力等进行锻炼。同时在互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与实际生活进行关联,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生活中有很多情况都和数学知识有着密切联系,例如,当教师讲解“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在互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看看四周,有哪些部分是带角的呢?”学生会跟着教师的思想进行带角的物体,如桌角、书角、三角板、黑板等,这个时候教师再以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角”进一步延伸到数学知识的“角”的学习中去,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角,发现角的特点以及不同角之间存在的相似性以及差异性。并且教师还要用数学中的“角”解决在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如矩形物体为什么摆放稳定,但是圆形物体却不能,是因为垂直的角具有稳固性。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角,加强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以互动式作为基础,主体对象由原来的教师转变为小学生,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课堂对学生素质能力发展与核心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互动过程中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展开关联性问题互动,在互动中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将知识覆盖在互动的环节,让教学方式更新颖,让学生学习起来几乎感受不到压力,更加放松,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愉快,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增加交流。同时还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课堂知识的学习,学会使用数学思维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让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发散性的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进行实践,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数学知识学习外,还需要进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知识的实践性应用能力以及多方向思考能力,可以进行“举一反三”。而互动式教学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高度贴合,为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能力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对学生的素质能力作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是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而小学数学是关键的学科。互动式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掌握数学思维,并且让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性联系并且加强数学知识的实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互动式数学知识小学生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
A Study on English 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我是小学生
阅读理解填词训练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