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策略举隅*

2022-11-20 13:55张惠东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城南第二实验小学
教书育人 2022年17期
关键词:辩论法治道德

张惠东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城南第二实验小学)

一、深度挖掘教材,设置思辨能力培养点

思辨能力不仅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更是人的重要素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于发展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力、增强创新精神、塑造独立人格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教师通过深度挖掘教材,设定思辨能力培养点,引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瞄准思辨能力培养点进行辩证思考,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十分有效。

(一)抓住教学目标设置思辨能力培养点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有许多的教学目标都具有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价值,设定得好,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严密思辨、智慧思辨的习惯。抓住这一特点,在设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点时,就要选择具有思辨性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考。例如,学习“认识我自己”,教师可以挖掘具有思辨性的教学目标——学会了解自己,并学会倾听别人和尊重别人的评价,进而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审视这一教学目标,其教学内容的思辨性在于:“学会了解自己”即可以理解为“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其中,长处和短处也是相比较而言的,需要辩证看待;“学会倾听和尊重别人的评价”,也可以理解为“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无论别人对自己评价是好是坏,是客观还是带有主观情感的,都需要辩证看待等。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师设定的这一思辨能力培养点,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对自己进行全面、辩证分析,并客观分析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分析自己时,可以从容貌长相、高矮胖瘦、性格品质、意志毅力、记忆理解、沟通表达、爱好特长等方面进行全面、辩证认识。在分析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可以对照自己对自身的认识以及别人评价的自己为依据,进行客观、深入地认识。这样,通过自我评价、同学评价,从内在和外在方面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辩证对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学会了解自己并正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可见,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课时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辩证分析,“一分为二”看问题,就能增强学生的辩证思维意识,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习惯,进而激发学生潜力,教给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看待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抓住氛围营造设置思辨能力培养点

学生思维的活跃与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的营造、和谐开放的课堂交流环境大有关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善于营造一个轻松活泼、和谐开放的课堂学习环境,课堂气氛就轻松,学生思维就活跃。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大胆、敏捷地进行交流,不仅能够提升学习效果、增强思辨能力,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有效激发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的热情。所以,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对于激活学生思维、密切师生关系都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三)抓住好奇心理设定思辨能力培养点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且彼此相互矛盾的问题,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进行思考和争论。例如,同样是学习“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我们可以抓住爸爸妈妈的“喜怒无常”,设置一些比较矛盾的问题:同样的事情,有的时候爸爸妈妈对自己比较严厉,有的时候又对自己比较温柔;甚至于,自己明明做错了事,等着让爸爸妈妈“收拾”时,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态度反而又“一反常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样,抓住孩子的好奇心,设置思维碰撞点,让学生在好奇心驱动下探究、思考、争论这些十分矛盾的问题,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再如,在“我爱我们班”一课的学习中,我们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当你发现自己好朋友身上的缺点或者与好朋友产生矛盾时,你是否愿意继续与他做朋友?面对这一问题,学生各抒己见,有说不再与他做朋友的,有说只要他改正缺点或者乐意解决矛盾,就继续和他做朋友。针对不愿意再和有缺点的伙伴做朋友的认识,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因为我们的朋友有缺点或和我们产生了矛盾就和他不再友好呢?如此激发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就会认识到朋友之间友好相处的正确做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四)抓住思维空白设置思辨能力培养点

小学生年龄较小、知识面窄、思考能力不强,面对学习的内容或知识往往停留在生活现象或问题表面上,不能进行深入地思考和分析。换句话说,在课堂中,小学生面对学习内容在思维上往往留有空白点,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意识或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学生思维上的空白进行点拨、引导,以全面、深入、辩证地思考弥补思维的空白,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习惯。例如,学习“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时,抓住教材插图中父母批评孩子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父母的批评,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看似无情的背后,深藏的是对儿女深深的爱。生活、学习中,这样的事比比皆是。防疫中社区对居民的严格管控,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严格管理,等等,也许一时之间我们接受不了,但是透过这些严厉的要求,我们认识到的是社区对居民的负责、老师对学生的负责。这份爱,也许没有流露到表面之上,但是,从本质上分析、看待这些做法,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此引导学生从回忆父母批评自己的情景,到深入分析爸爸妈妈批评自己的出发点或本质原因,再引申、分析生活、学习之中的这类现象,学生不但能够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凶”“狠”,而且能够去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之中的这类现象,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刨根问底”的习惯,弥补思维上的空白点,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抓住“两难”问题设置思辨能力培养点

为了和现实生活相对接,小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涉及了一些“两难问题”。这些问题都具有特殊性,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就会有不同的答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用这一类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往往效果很好。例如,学习“大家排好队”这一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一般情况下,排队时不能随便插队,要遵守先来后到的排队规则。但是,在绘本故事中却出现了不守规则的事情。年老体弱的一位老爷爷和年幼无知的一个小男孩却插了队。针对这一特殊情况,引导学生思考“该不该让他们插队”的问题。结果,一部分学生认为不该插队,因为无论是谁都要有规则意识;一部分认为插队也无可厚非,因为中华民族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再说不能“死治司马懿”,还要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像这样,通过“两难问题”思考点的设置,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在交流和倾听中活跃思维,增强思辨能力,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

二、组织辩论活动,创设正反思维“实训场”

(一)巧借课堂生成,组织学生随堂辩论

小学“道德与法治”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辨美丑、是非的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借抓课堂生成,组织学生在围绕具体情境或问题中进行随堂辩论,辨明是非曲直,分清真伪美丑,以此在思维上提高思辨能力,在思想道德上提高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例如,在学习“吹向世界的中国风”时,在交流“学习武术的好处”这一话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武术可以制服坏人”。面对学生的这一认识,教师抓住时机,抛出“武术能制服坏人/武术不能制服坏人”,让学生选择辩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学生对武术有了更为全面的看法,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结合教材内容,组织课外辩论活动

小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适合开展辩论活动,但由于课堂学习时间紧张,教师在课堂上组织辩论的时候很少。为此,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外活动或托管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创设学生思辨能力的“实训场”,让学生围绕教材中含有辩证思维知识点的内容进行辩论。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训练自己思辨能力的具体情境,又可以帮助学生将教材中的知识进一步内化成自身品质或道德思想,达到熟练运用知识、积极训练思维的效果。例如,学习“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一课之后,在托管时间组织学生以“讲诚信吃亏/讲诚信不吃亏”为辩题举办辩论会。这样,通过辩论双方的积极准备,学生既搜集了大量能够证明自己一方观点的典型事例,又进行了分工、预演;在辩论过程中,辩论双方围绕各自的观点,按照辩论顺序,据理陈述,针锋相对,既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做到了以客观事实说话;既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发散性,又训练了学生语言的思辨性、缜密性,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品质。

三、丰富思辨素材,拓宽课外学习“生活圈”

(一)用教材故事做引导,为学生明确观察思考的方向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故事,大多来自生活。用这些故事做引导,搜集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关联或相类似的故事,为学生明确观察思考的方向,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至为重要。因为它既能够对课内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拓展,又能够对课内所学的分析方法进行训练、拔高,还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观察、思考生活的敏感度,达到触类旁通的思考效果。例如,学习了“我很诚实”一课中张强的故事,由他在上学路上不小心撞坏一辆名贵轿车的后视镜而留下纸条去上课的做法,联系生活中与之相类似的事情进行思考、分析、评价,则对于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思考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品质等,都具有显著的作用。

(二)以生活资源为素材,为学生搭建思考问题的平台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诗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方法,还需要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指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以此增强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辨能力。事实上,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或现象都需要我们思考。以生活中具有思辨价值的现象或事物为素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就既能活跃学生思维、增强思辨能力,又能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为此,教师就要以生活资源为素材,引导学生辩证思考问题。这样,学生有了关注社会生活中所见所闻的意识,能够思考发生在身边的各类感人行为和焦点事件,现实生活就会成为学生提升思辨能力、积累人生经验、记录自身感悟的珍贵资源。例如,听到老人跌倒后好心人不敢扶的事情,自己会如何看待?再如,不会游泳的少年跳进水中救落水儿童,应该不应该?还如,学校托管后,家中无作业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求自己看名著,自己是怎么想的?等等。像这样,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生活中的一些事件或现象,并有意识地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就会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思维的碰撞,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辩证思考问题、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三)以实际运用为目的,为学生创设践行理论的“舞台”

学习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运用。学生通过课堂中的学习,已经对一些道德和法治事件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如果更进一步,引导学生用课内所学的理论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那么,就等于为学生创设践行理论的“舞台”。例如,在学习“大家的‘朋友’”一课时,学生认识到课堂中学习的“朋友”指的是道路两旁的垃圾桶、公园里的长椅等这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尽管这些公共设施没有生命,但我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它们。所以,这些公共设施需要我们像朋友一样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再如,学习“家人关爱我成长”之后,通过自己做家务的实践,体会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以此体会劳动之苦与生活之甜,从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贴家人、孝敬父母,培养自身的家庭责任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优良品德。这样结合生活实践践行书本理论知识,学生的思考就会更深刻、更全面,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养学生优良的思辨能力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得法思考。这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探索科学的思辨能力培养方法和策略,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优良道德及“三观”的形成,都具有显著的作用。所以,这些策略应该受到广大“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辩论法治道德
“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同影子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