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三法

2022-11-20 19:35
江苏教育 2022年41期
关键词:诗性导向教师应

姜 琴

古诗词是我国独特的艺术瑰宝,其蕴含的人生至理和自然规律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教育意义。反观当下的古诗词教学,囿于条分缕析的字词句分析、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让古诗词的诗性内涵黯然失色。为打造诗性课堂,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诗词韵律中体悟古诗词的独特韵味和深刻情感,使其在具有诗意的课堂中不断提升诗性素养。

1.创设情境,感受古诗词意境感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创设古诗词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直观感受并想象古诗词的画面美,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古诗词意境的重要途径。在情境创设下,学生将自己的主观情感付诸客观存在的古诗词中,与诗人对话,感受诗人生活,并与诗人的情意表达产生共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音频等技术手段补充诗人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将诗人生平和人物特性融入诗词理解。由此,学生不仅对古诗词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也对诗人所表达的理想境界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2.抓住关键,提高古诗词理解力

要想真正领悟古诗词的独特内涵,准确理解古诗词的字词选用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方面。首先,古诗词的题目是古诗词的主旨,可能包含了诗词产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也可能蕴含着诗人的某种情感。读懂题目,就等于敲开了古诗词的大门。其次,古诗词中的关键词也至关重要,关键词的串联构成了古诗词的框架。通过理解关键词,学生可以建构古诗词的意境,真切体会诗人在古诗词中所隐含的独特情感体验。再次,优美古诗词的积累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古诗词学习的语感,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为今后的古诗词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诗性导向,激发古诗词创作力

在应试评价体系的导向下,古诗词教学存在死记硬背和字词分析的倾向,古诗词学习也面临着只理解不运用,或浅层机械运用的困境。这种教学或学习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会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应革新古诗词的评价体系,以诗性为导向,让学生在诗性课堂中实现理解和运用的统一。其中,仿写是诗性导向的评价手段之一。仿写不仅是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融入已有的古诗词知识,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逻辑,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具体地说,诗性导向下的古诗词仿写要求学生跳出惯性思维的窠臼,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出鲜活而有感染力的意象;要求学生将浓郁的真情实感倾注于诗词表达中,以期能激发他者的情感共鸣。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仿写,让学生在模仿中感悟古诗词魅力,提升诗性素养。

打造古诗词教学的诗性课堂是当下古诗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营造独特的诗词教学意境,以期实现诗性内核的古诗词教学。

猜你喜欢
诗性导向教师应
《建材发展导向》理事单位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诗性想象:英国当代女性小说之超验叙事
“偏向”不是好导向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犬只导向炮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