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增学位评估背景下的民办高校教学档案建设研究

2022-11-21 03:12张金连
教育现代化 2022年18期
关键词:学士学位学位管理人员

张金连

(广东培正学院 教学督导与评建办,广东 广州)

新增学士学位授权评估是落实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对普通高校而言,学位授权的通过标志着该校专业和学科建设的水平,以及办学层次的高低。能否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权审核,不仅决定了能否对学生授予学士学位,甚至决定着学校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

一 新增学士学位授权评估的发展历程

1980年2月12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顺利出台,这标志着覆盖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三级学位制度在新中国的大地上顺利诞生了。《学位条例》第八条明确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1999年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下放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批权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学位授予单位审批权正式下放到省级的学位委员会,同时要求各省级的学位委员会要“加强对本地区各学位授予单位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管理、检查和评估,对不能保证所授学士学位质量的高等学校,有权暂停或撤销其相应专业或单位授予学士学位的资格”。2004年2月6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指标(试行)》,指标明确规定了各类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和监测办学条件指标[1]。2019年7月2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办法深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旨在进一步加强学士学位工作,提升本科教育质量。2014年4月25日,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和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暂行办法》,文件规定已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学校,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考核标准,自行审核本校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于每年4月底前将拟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材料报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备案。2021年7月26日,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和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广东省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实施细则》,细则从2022年9月1日起实施[2]。

二 教学档案在新增学士学位授权评估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暂行办法》以及广东省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评审指标体系,学士学位授予专业备案包括专业建设、教师队伍、教学条件及利用、教学过程及管理、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6项一级评估指标,23 项二级指标。通过指标体系我们不难发现,教学档案材料在学位授权评估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原始凭证作用,几乎所有的数据都是源自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日常积累。

三 民办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以来,我国的民办高校在历经坎坷之后,随着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顺利进入了快速扩张阶段,民办高校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目前,民办高校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发展也已经进入到提质创特阶段。然而,绝大多数的民办高校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民办高校的经济来源主要仰赖于学生的学费收入,缺乏国家的资金扶持,所以民办高校往往更愿意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日常教学以及学校办学的基本设施建设方面,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投入极少。从而导致教学档案管理问题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对教育的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为了提高质量,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评估也应运而生。民办高校也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过程中,明确了教学档案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性,也充分认识到要想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快速发展,就必须对培养怎样的人有明确的定位,对怎样培养人有具体、切实可行的措施[3]。同时根据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切实抓好教学档案建设。然而,由于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较短,以及受民办高校机制体制的影响,教师们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他们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导致教师们很容易忽视教学档案材料的建设。而且大部分民办高校都属于教学型大学,学校在编印教学管理制度的时候,很容易忽视对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因此,努力规范教学管理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对民办高校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学校顺利通过各类教育教学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教学档案内容的界定不够完整

随着“新时代高教40条”“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的提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推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等学校法治工作测评指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法规和措施的出现,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高等院校也在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那么随之而来的教学档案管理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对教学档案的内容进行界定、完善[4]。

(三) 教学管理人员队伍不够稳定

由于国家对民办高校经费扶持少之又少,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经费有限,所以民办高校更倾向于将大量的经费投入到维持日常的教学运营、教师工资发放和满足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建设方面,很容易忽视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特别是一些基层的教学管理人员得不到重视,他们不仅工资待遇低,而且工作量巨大。有的时候一个人甚至干着公立高校几个人的活,从而导致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看不到职业发展前景,没有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特别是年轻的一线教学管理人员,很多都是刚毕业的研究生,他们一方面要承受成家立业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也要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考虑,当她们面临工作压力大且职业前景渺茫的状况时,他们很容易对职业选择发生动摇,从而导致教学管理人员队伍不够稳定[5]。

(四) 教学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在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队伍中,有些人身兼数职,每天的工作就是为了完成各种任务,达到上级的要求。教学管理人员难于静下心来思考各类教学档案的存档价值、分类标准和存档时间等;也没有精力去学习系统的档案管理知识与理念,以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导致档案材料的整理与收集随意性较大,一般都是校级教学管理部门要求收集什么,基层管理人员就收集什么;授课教师怎么交,管理人员就怎么收,从上而下的教学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对教学档案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从而导致教学档案管理质量不高,收集的教学资料缺乏系统系和完整性。

(五) 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强,主要体现在教务、考务、教材和学籍管理等过程管理方面的广泛运用。目前,民办高校在教学档案管理方面,大部分高校依托的还是传统的手工整理模式,虽然有些高校的教学档案逐渐地采用电子存档模式,但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在民办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运用方面还没有合理地发挥作用,难以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四 如何做好民办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

(一) 规范教学管理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提高民办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利器,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因此,对民办高校而言,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迫在眉睫。首先,民办高校相关部门要结合工作需要以及学校发展的情况,构建完善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包括《教学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规范》《教学资料分类规范》《教学档案使用管理办法》《教学档案监督条例》《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机制》等,以保证档案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其次,要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纳入考核指标,对各类教学档案的建立者和管理者制定详细的规定与说明,并且与考核挂钩,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运行更加规范。再者,学校教学工作中所涉及的大事记,要做好材料的归档。包括将各种重要教学会议、学术交流活动、师生奖惩、接待来访、采访等资料和图片按照学年或年度做好记录,并进行归档,以确保民办高校的教学档案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也为学校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 深化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丰富教学档案内容

随着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法律法规和措施的出现,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任务和指标体系的出台,要求各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紧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主线,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三大质保理念,以评估精神引领改革、以评估举措落实改革、以评估标准检验改革,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6]。这就意味着各民办高校要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学校机制体制的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订、课堂教学的组织、课程教学档案的编印、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等都要持续改革,加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管理,才能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逐步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 加强培养,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当今时代,人才竞争已经成为主旋律,要提高民办高校档案管理水平,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成为了必然趋势。具体来说,首先,民办高校领导者要顺应时代发展步伐,结合工作实际,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各种培训与再教育的机会,并且通过专题学习、专题会议、主题活动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在应对工作中的新挑战与新任务时,能够应对自如,如鱼得水。其次,学校要不断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奖惩机制。民办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很多都是身兼多职的,他们除了要完成日常繁杂的教学管理工作、行政工作和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要花时间去整理教学档案,如果没有配套的待遇、绩效考核来扶持,单凭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难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提高工作积极性,更谈何要求他们严格按照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办事?最后,要给教学管理人员提供职业发展的空间,让他们找到职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以稳定教学管理人员队伍,从而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四) 加强民办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经过各类教育教学评估的洗礼,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普通高校的运用逐渐普及,但是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民办高校而言,信息化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建设、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等方面,对教学档案管理方面的投入少之又少[7]。目前,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的教学档案已经从原始的纸质文件过渡到电子版存储阶段,很多民办高校已经在尝试着把电子的教学档案资料逐步过渡到采用信息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因此,民办高校要不断加强教学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加强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的研究,根据民办高校发展的需要,研发出适合民办高校发展的数据库平台,添置相应的软硬件设备;其次要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增大信息化的存储空间,同时加强学校的网络安全工作,采用多重密码登录等方式,构建防火墙系统等,以免因为推进信息化建设而造成教学资料的泄露;最后学校要招聘和培养一批既懂得档案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又通晓计算机技能的专业人才,让他们加入到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中来,让教学档案建设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8]。

五 结语

民办高校只有加强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不断添置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软、硬件设施、设备,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才能将民办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顺利通过新一轮的国家教育教学评估和新增学士学位授权评估打好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士学位学位管理人员
70岁老人拿到中国美院双学士学位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培养复合型人才
国务院:取消第二学士学位授予 设立辅修学位或双学位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趣谈“学位服”
报考第二学士学位有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