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论述对增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范式创新的启示

2022-11-21 06:41刘睿博
关键词:原理马克思主义思政

张 雷,刘睿博

(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1],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明确了根本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培植青年4个自信的历史责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与其他三门课程拥有同样的任务目标,又具有理论性、抽象性甚至思辨性的独特特征。近年来,伴随着对外开放领域程度的不断拓宽加深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外来思潮以新媒体为载体,披着各种新奇形式的外衣不断涌入我国社会,与主流意识形态交融交锋,企图争夺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在此境遇下,我国青少年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面临冲击,传统的“原理”课教学模式竞争力有所下降,教学实效性遭遇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失声的危险境地。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的重要任务,明确了“六要”(1)“六要”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和“八个相统一”(2)“八个相统一”指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重要要求,与此前关于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论述内容统一、逻辑互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意蕴和方法论原则,对当代增进“原理”课教学实效性方法研究范式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研究路径:从单点透视向整体协同转换

以往关于增强“原理”课教学实效性方法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原理”课本身,着重探讨创新“原理”课课堂模式、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设计以及提升教学主体素质、完善备课制度等内容,形成了诸多极具特色和参考价值的宝贵经验。例如,赵玉兰从中国人民大学“原理”课的教学实践出发,以强化学理性为着力点,以教学个体、教学团队和教学制度为主要方面,总结出当前“原理”课教学改革的三大路径:“打造研究型特色课堂”“培育集体式创新课堂”和“构建全方位备课制度”[3]。李成旺从当前“原理”课教学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突出问题出发研究,认为教学理念创新是当前改革的重要方面,提倡实现从单纯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主张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通过把握人的特殊性”“从思想史视域出发进行深入比较研究”以及“理论探讨与现实关切有机结合”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进而达到开拓学生境界与视野、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预期效果[4]。然而,近年来随着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青年学生知识获取渠道明显拓宽、思想多元化趋势日益显著,单一的“原理”课课堂讲授路径已经难以满足青年不断增长的知识诉求和多样化的精神需要。列宁曾经将青年比作“河流”,强调“如果它们找不到社会民主主义的河道,就必然会冲入到非社会民主主义的河道”(3)本文引用内容出自文献[5]中1905年列宁所著《新的任务和新的力量》一文。此时社会民主主义包含了主张革命路线的社会主义者如罗莎·卢森堡、列宁等人。而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后,社会民主主义才成为了非革命路线的社会主义者专有称呼。因此,列宁在此想表达的是通过思想教育引导青年加入社会主义革命。。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如果“原理”课不能满足青年的思想需求,那就必然会将自身在青年思想领域中的话语权拱手让出,使非主流意识形态有机可乘。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以系统性和整体性思维统筹把握当代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科学审视思政课教学发展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整体协同式的思政课教学发展道路,为增进“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他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2]。也就是说,要调动各项积极因素为增进教学实效性服务,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进而形成合力,达到有机统一、协调推进的效果,蕴含着思政课要扬弃以往单点透视方法、推动研究范式向整体协同转化的重要任务,从整体协同的研究范式出发,增进“原理”课教学实效性。

一是要增强“原理”课教学与各级党委的协同配合能力。“党的坚强领导始终是高校思政课健康发展的‘主心骨’和‘引擎机’。”[6]“原理”课教学应坚持服从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牢牢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摆在教学实践的突出位置。要明确“原理”课教学的政治属性,始终把“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同时,要构建有效的反馈机制和沟通渠道,加强“原理”课教师与学校党委的紧密联系,通过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等方式,推动“原理”课教学与学校党建工作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机统一,促进“原理”课教学内容和模式创新发展。此外,“原理”课教师还应定期与学院、学校党委沟通,依靠党委及时解决教学上的困难,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增强与高校学生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兼职思政教师”的配合能力,做到“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把“原理”课教学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提升“原理”课教学实效性,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时在场,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学生思想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二是要增强“原理”课与其他各类课程的协同配合能力。一方面学校可以安排“原理”课教师长期教授固定专业班级。通过这一举措,能够逐步推进“原理”课教师与所授专业其他课程教师的交流合作,进而使“原理”课教师更为系统准确地把握该专业学生的思想心理情况,同时也可以为邀请“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等教学方式提供便利,增强“原理”课与其他各类课程的协同配合能力,实现课上课下协同育人。另一方面,“原理”课教师也应该主动学习所授专业的相关知识,做到真学真懂。从而更好地将“原理”课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知识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方法与学生认知习惯相契合,推动课程思政顺畅运行。还应善于发现规律,总结经验。要坚持从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努力掌握所授专业学生独特的思维结构,使“原理”课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及时解答学生疑惑,做好学生的“同龄人”“知心人”,实现从漫灌向滴灌的转变,进而有效减少乃至消除认知隔阂和主体间性,不断增强“原理”课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提升教学实效性。

三是要增强“原理”课教学与其他思政课的协同配合能力。“原理”课教师应不断拓宽视野,统筹把握“原理”课与其他思政课的有机联系。要在尊重“原理”课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主线,在教学内容中着力有效衔接其他三门思政课的课程内容。例如“原理”课教师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教学中承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以马克思强大的人格魅力和生命中的光辉事迹为切入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为着力点,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依据,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毛泽东思想的源头活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入,就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强大的理论武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7]因此,“原理”课教师还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血脉联系。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努力联系结合毛概课程内容,以实践检验理论、以事实阐明真理,使学生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真正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之处。既使原本略显枯燥单调的“原理”课生动起来,也为学生后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学习奠定较为深厚的思想基础,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协同效应。最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对近代革命运动的深刻分析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为基础,“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描述和评析帮助大学生弄清楚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8],旨在讲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和人民性的有力印证。因此“原理”课教师应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法,既在思想的范畴中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和逻辑进路,又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在历史实践进程中阐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与时俱进的发展脉络,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增强理论自信。

四是要增强“原理”课教学与中学思政课教学的协同配合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2],意在强调要构建起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有机联系和实践承继,要像接力一样在青年的整个学生阶段发挥作用,保驾护航。在高中阶段,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必修4中,且讲授重点在于强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记忆和案例应用能力,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法鲜有涉猎,且对理解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为此,高校“原理”课教师应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内容上统筹高中教材知识结构,与中学思政课形成有效衔接。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培养学生理解、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特征等方面下功夫。要重点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而非简单地逐条介绍基本内容,以免给学生重复枯燥之感。同时,“原理”课教师还要遵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教学规律,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实际出发,逐渐提升课程难度,不断帮助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认识,激发学生自主研究能力,避免出现将马克思主义简单化、庸俗化和教条化倾向。

二、教学结构:从固定主体向动态主体转换

思政课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问题始终是倍受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学界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单主体还是双主体模式方面存在一定争论。例如,学者杨湘洪认为,学生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构建以大学生为主体、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核心能力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和以活动导向为主导手段的实践性学习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9],能够使思政课更好地为育人目标服务。还有学者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特征是具有主体性”,“让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其原有本质,培养开发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趋势”[10]。同时,也有学者指出:“只强调教师主体,就会远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只强调学生主体,思想政治理论就会有失去正确方向的危险”[11]。因此“双主体论”是一种创新和突破。为此,蒋红等进一步指出,思政课的目标在于育人,因此,必须克服单子式教学模式的积弊,“迎接促进师生交流互动的‘双主体’教学模式出场”[12]。笔者认为,正如教学的字面意思所示,教与学是统一于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2],并强调思政课教学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这意味着在思政课堂上既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作用,整体上把握教学节奏和内容方向,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引领学生思想航向,利用各类教学手段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热情;又要高度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以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为重要目标,以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为最大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教学针对性。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教与学的过程中各有其主体、各有其特点。传统的“单主体”“双主体”的静态结构范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代思政课的发展需要,向动态结构范式转换势在必行。

具体说来,在“教”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就是要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而“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13]。高尚的品德与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也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为此,“原理”课教师应坚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集体学习和实践锻炼活动,不断提升自身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榜样模范作用,自觉承担起指导者和引路人的重要责任。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马克思强调:“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4]9-10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15]为此,“原理”课教师应不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锻造过硬教学本领,做到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从而及时为学生指点迷津、答疑解惑,使学生切实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还要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能力,“原理”课教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答学生思想困惑和心中疑问,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科学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思想。

其次是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保持事件敏感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优秀的老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强调要把“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全面客观理解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1]作为教学活动的关键目标。在“原理”课的教学活动中,“原理”课教师要在做好理论传授、思想阐释的基础上,直面当代社会中的热点事件和敏感话题,善于倾听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独特思考。要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方法,在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思维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认同的同时,以“原理”课课堂为主阵地,有力驳斥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落后思潮,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实现“授业”“解惑”“传道”三者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

此外,高度重视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主体性作用,要求“原理”课教师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具体部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6]当代社会思想领域复杂程度明显提升、价值标准多元化趋势不断显露,同时大学生心理仍处于发展阶段,思想观念仍未成熟,这些因素使得学生思想状况变化较快、波动较大。为此,“原理”课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准确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为学生精准提供思想资源和理论财富;还要在坚持宏观方向和总体教学安排不变的情况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关注点和兴趣点为导向,以学生精神需求和理论需要为焦点,实现“原理”课教学活动的供给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以增强“原理”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避免给学生造成枯燥、无用之感,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原理”课在学生思想领域的话语权。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还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教学方法。列宁在指导俄国工人思想政治教育中曾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7]近百年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也证明,灌输式教育始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为有效的形式,为此“原理”课教师应牢牢坚守课堂主阵地,充分利用灌输式教育的独特优势,不断提升灌输效率和教育质量。但也要认识到,现代教育发展规律不断表明,单一的灌输式教育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则会产生逃避甚至是厌烦情绪,使教学沦为填鸭式的机械活动。为此,“原理”课教师要在坚持灌输式教育的同时,注重启发性教育。通过课堂形式创新、教学空间转换等途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2],实现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的有机协作,达到教学过程中动态主体的辩证统一。

三、创新焦点:从形式导向向内容导向转换

近年来在增进“原理”课教学实效性路径创新研究中,学者们围绕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范式改革提出了诸多具有参考意义的举措,形成了一系列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模式。例如,程宏燕认为,“00后”大学生成长于数字时代,“交流的共时性、虚拟性、隐蔽性、图式化等已是常态模式”,因此“原理”课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并由此提出了“授课方式凸显情感型平等交流”,“加大视图刺激与互联网学习比重,以现代传媒科技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18]等具体措施。还有的学者认为以“分课论治、分段主攻、专题教学、专家讲授”为主要内容的“两分两专”教学模式符合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通过这一模式不但能够强化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体系转化能力,还能够“满足学生对教学自主性、自我性、平等性的需求”[19]。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容与形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辩证联系,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同时,内容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内容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在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范式改革取得重要突破的条件下,对于教学内容的创新发展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增进“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时代具有新使命,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20]如果课程内容不能及时作出更新调整,就必然难以满足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就必然丧失其功能和活力。首先,“原理”课教学内容改革创新路径具有其内在逻辑,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要牢牢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特征和科学内涵。马克思曾自豪地表示:“不管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21]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特征,为此,无论是专题教学模式还是分类教学模式,都应该紧紧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内容上的整体性来开展。要进一步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安排、统筹规划,凸显逻辑主线,避免割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辩证关系,防范人为地制造青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隔阂。此外,正如恩格斯所言:“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来对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22]为此,“原理”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应该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要酌情增添研究性学习内容,并依托网络平台打造研究型、讨论型课堂模式,引导学生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水平,使学生做到真懂、真信、真用,维护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性与实践性。

其次,推动“原理”课教学内容改革创新还要灵活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好“原理”课教学内容中的辩证关系。一是要牢牢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改革方向。在保持“原理”课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明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增添更具学理性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2]。还要注意在课堂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正确分辨所遇问题的根本性质,要正确区分政治立场和学术探讨之间的界限,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中的错误倾向,防范以学术自由为遮蔽的政治方向偏差,保证“原理”课始终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二是要牢牢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教学遵循。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又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统一。为此,“原理”课教师应坚持在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同时,着力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使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形成合力,以知识教育阐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说服学生,帮助学生完成从对马克思主义认知、认同到信仰的转变,自觉将个人理想和前途命运融入国家、社会和人民之中;又以价值观教育为协同,以学生的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实现需要为着力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学习、工作、生活的思想根据。三是要注重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在以往的“原理”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以建设性教学内容为主,即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内容与逻辑的阐发与说明,旨在以此阐明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帮助学生形成价值认同、树立坚定信仰,而在批判性教学方面有所欠缺。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即是革命性与批判性的高度统一,现实中各种社会思潮的纷繁交错也使得学生迫切需要形成更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为此,“原理”课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原理”课教学中的批判性内容。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与各种错误思潮和思想观点展开对话、交锋”[23],为学生揭露错误思潮和思想观点的消极本质,帮助学生提升甄别能力、自觉摒弃错误观念,进而与建设性内容形成合力,捍卫马克思主义在学生思想领域的话语权。还要坚持将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理论品质,在理论教育的同时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通过田野调查、实地走访、红色资源参观等形式,把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使学生更为全面立体地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世界的实践伟力。四是要进一步落实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内容要求。要在服从党委统一领导,学校教学工作统一安排的基础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2],不断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让“原理”课教学真正实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学生满足个人发展需要服务、为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服务。

四、评价机制:从书面主导向实践主导转换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14]134同样,“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也不应当在逻辑推演中去检验,而应该在教学对象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自身的确证。提升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归根结底是要提升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能力,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实践也是“原理”课教学的目的和归宿。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1],为“原理”课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方向。

推动评价机制向实践主导转换,首先是要在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原理”课教师应在紧密结合教学进度的基础上,围绕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随堂设置案例分析、自由分组讨论等环节,让学生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参与课堂教学、锻炼理论应用能力的机会。还可以通过举办小型辩论赛的形式,依托设置特定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辩论,创造沉浸式课堂教学体验,帮助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形成辩证思维,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注意到,学生由于接受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看待问题的角度差异,在阐发观点、开展讨论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不同甚至是反对的声音和思想,这就对“原理”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原理”课教师还必须注意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深度、问题把握能力和理论应用水平。要正视、重视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及时给予解答和纠正,“在理论层面上消除学生错误的思想认识”[2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是要在课下加入社会实践模块,统筹分析学生课堂表现与课下实践能力。例如,理论之光是东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的特色项目。东北大学思政课依托学校团委,以增强思政课针对性,帮助学生深刻领会理论内涵、理解理论实质、提升马克思主义应用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当代大学生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认识,陶冶高尚情操,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实践品格为导向,在每年暑期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设置多项实践主题,公开接受学生自由组成团队申报,并对重点团队给予经费支持和思政课教师指导带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与思政课教师获得了更为密切的交流机会,为师生间的互信互助提供了方便。同时,这种学校牵头组织、老师带队指导的模式也为学生团队增添了专业性和保障性,使实践目标和走访对象更容易接受,为学生提供了诸多自身难以得到的社会实践机会,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在考察方面,教师通过在社会实践结束后组织同学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做公开实践宣讲等方式检验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理论掌握水平,并结合课堂表现给予相应赋值,以此实现了对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应用能力的整体培育和把握,使马克思主义走出课堂、走向生活,有效增强了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为推动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契机,为增进“原理”课教学实效性提供了有益参考,具有强烈的借鉴意义。

最后还应努力构建多元化、动态化的科学评价机制。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交往复杂性的提升以及人类发展需要多样性趋势的增强,使单向度的评价标准越来越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如何从多种角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准确判断,使学生的品行能力得到更为立体的呈现,就成了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的重点内容。总体来看,在校大学生主要与老师和同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交往关系,并往往在这一特殊对象性活动中感知他人对自身的看法、得到自身价值的确证。这启示“原理”课教师要着力打造老师评测、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相结合的课堂评价模式,使评价机制精准配套学生交往特征和成长需要,从而使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监督和导向作用,规范学生心理和行为,避免“双面人”“高分低能”等现象的出现,使“原理”课教学真正培养出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热爱祖国、品学兼优的时代新人,而不是制造“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进而不断发挥好自身以理服人、以德育人的独特作用,与社会主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向同行、相呼相应。

猜你喜欢
原理马克思主义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两个原理的区别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