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仪式观视域下抗美援朝电影中的“仪式”构建

2022-11-21 16:32吴伊迪许艳玲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9期
关键词:水门长津湖符号

吴伊迪 许艳玲

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在1957年第二期《传播》杂志上发表《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一文首次提出传播的“仪式观”,用来区分传统传播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传播的“传递观”,在他看来,传播的仪式观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他把“仪式”作为传播的隐喻,将传播视为文化,是一种维系社会存在的纽带,传播不是表面的信息传递,而是一种维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仪式性活动。仪式观中的传播主要有两个特征。其一,传播具有社会性。传播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对现实的创造与解读的过程,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其二,传播的表征性,即传播是一个符号过程。因此,通过传播形成的符号系统成了现实的表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铸就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电影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同时,抗美援朝电影在构建国家形象、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塑造伟大“中国梦”思想这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长津湖》和《水门桥》这两部抗美援朝电影,通过电影这一媒介仪式的形式,以一种传播仪式的呈现手法,将电影和观影群众联结在一起,维系了观影群众的共同历史记忆与情感联结,构建了家国情怀。

一、抗美援朝电影中符号的仪式构建

日本学者永井成男的定义: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表述关系,“X能够指代或表述Y”,那么事物X便是事物Y的符号,Y便是X指代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符号是传播的基础,形成了传播的文本、信息和话语。仪式观揭示,传播是现实得以产生、维系、修补和转化的符号过程。在电影《长津湖》和《水门桥》有着多种符号,通过这些符号来实现仪式的建构。

(一)语言符号的仪式构建

现代符号学奠基人索绪尔明确了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本质差别,他认为语言符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具有整体性。

1.话语符号:仪式主题的提出

话语符号在《长津湖》和《水门桥》这两部电影中也有大量呈现,一些经典的台词总会引起观众的巨大共鸣,在电影《长津湖》中,面对中国边境遭到侵略以及朝鲜方面向我国请求援助,毛主席在会议上讲出“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句话八个字,表明了当时我们国家抗击侵略者的决心,要在世界上站稳脚跟就要敢于斗争,同时这句话也是历史上毛主席真实讲过的话,给观众还原了一个较为真实的历史场景。这个话语符号的使用,更加表明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

在电影《水门桥》中,电影结尾,在轰炸完水门桥后,七连只剩下伍万里一人活着回到大部队,在接受司令员检阅的时候,伍万里大喊“第七穿插连,应到157 人,实到1人”。这句话让很多观众为之落泪,这个话语符号,侧面地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残酷,同时又给人希望和生机,队伍的编制还在,还可以继续延续,七连的精神还在。话语符号的使用是一种最直接的仪式营造,它将电影的内核深化,同时给予观众心灵上的冲击。这个话语符号呈现了战争的残酷,战士的不屈,构建了家国情怀,更加直接地揭示了电影的中心主题,引起观众的共鸣。

2.文字符号:仪式氛围的强化

文字符号作为电影情节的补充以及烘托情感的工具,在仪式构建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文字符号出现电影中的字幕可以将电影中的故事延伸到现实之中,也能让意义指涉带回文本之内。电影《水门桥》末尾出现的字幕“水门桥战斗是我军在美军放于纵深实施的一次典型穿插袭击战斗,对于切断敌人后退路线,动摇敌军战斗意志,加快战役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该战斗向全世界展示出我军官兵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和中国人民捍卫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这些文字符号再次向观众表明水门桥战役的重大意义,文字符号与文本相辅相成,一同构建了意义共同体,在深化电影主旨的同时,也对观众产生重大影响。

在电影《长津湖》中,美国士兵在收拾物资准备撤离时,在一瓶酒上写道“一瓶喝了就可以结束战争的酒”,这句话也将电影上升到了一个高度,那就是“反战思想”,相对于以往的战争片,中国电影更加地具有深度,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思想,通过这个文字符号构建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

(二)非语言符号的仪式构建

1.人物符号:仪式精神的体现

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抗美援朝电影中有很多人物身上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在电影《长津湖》和《水门桥》中,七连的战士,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性格特点:身先士卒的七连连长伍千里,智勇双全的连指导员梅生、老炮兵雷爹、狙击手平河,勇猛乐观的余从戎,从野小子成长为优秀战士的伍万里……电影中英勇的军人形象等都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符号化,通过形象塑造的符号还原长津湖战役的真实性逻辑。

作为电影中七连的灵魂人物,伍千里,他具有着钢铁般的革命意志,为了完成第三次炸掉水门桥的任务,在指导员梅生的配合下,伍千里身下绑着一大片铁皮从白雪皑皑的高山冲下来,在面对多于自己数十倍兵力的情况下,还是坚定地冲向美军,最终,在美军雨点般的子弹下,他被敌人的子弹打成了血筛子,在从高高的桥面上跌落下去的瞬间,他也击中了桥上的榴弹炮,将敌人炸成灰烬。伍千里身上有身先士卒、勇敢无畏的精神,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血肉来保卫自己的家园,这样的人物符号能够激发观众的认同感,直接推动了抗美援朝电影中的仪式构建。

在电影《长津湖》中,七连在与其他兄弟部队协助攻打美军“北极熊”兵团时,在美军现代化的武器进攻下,我方战士伤亡惨重,并且受到很大的压制,平河快速找到合适的狙击点,在连长伍千里的配合下,一枪击中放在特定位置的炸药包,干净利落地处理了敌方瞭望塔上的重武器火力点。七连战士平河凭借过硬的枪法,给了敌方迅猛、有力的回击,很好地展现了我方志愿军威武不屈的“亮剑”本色,展现了我军的军事实力,给观众构建了一种民族自豪感,激起观众的家国情怀。观众在这种“共享”的观影仪式中,人物符号呈现的不怕牺牲、勇敢坚强等精神,深深地打动着观众,打造着共同的信仰。

2.场景符号:塑造共同的情感仪式

场景符号,就是在电影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地点,在《长津湖》中七连一行人乘坐火车前往朝鲜战场,在途中伍万里因为和大伙打闹,赌气想要不参军了,想要打开火车车门跳车,当他打开火车车门,大家看到云雾缭绕的长城感到非常的震撼。在这里长城这个场景符号其实有着多种象征意义和隐含内容,自古以来长城就是保家卫国的象征,此时加入长城的符号就是在呼应电影的主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同时长城还预示着七连众志成城,是一个团结的队伍,七连战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新中国的长城。“长城”这一符号,基本每个中国人都是熟知的,电影中使用“长城”这个符号,唤起观众心中共同的信仰,观众也可通过“长城”这一符号,产生共同的情感共鸣。

3.物品符号:仪式情感上的动员

《长津湖》和《水门桥》两部电影中经常展现敌我装备的差距,武器和服装等装备符号在影片中被大量使用,使观众更好地了解当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艰难,更好地体现了我方志愿军战士的坚贞不屈。在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来不及更换冬季军装就紧急前往朝鲜战场,吃的是冻硬的土豆,片中的一个小片段是伍百里吃土豆把牙硌掉了,而美军穿的是保暖的冲锋衣,吃的热乎的饭菜和罐头,住在暖和的帐篷里。电影中这些服装和食物的符号,也是在为后面战争的开始做铺垫,预示着这场战争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争。在武器方面我方志愿军使用的基本为在抗日战争时期缴获的武器,如三八式步枪;而美军方面,拥有飞机、坦克等重型武器,武器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在电影中,我方志愿军多种装备都是不如美军的,但是凭借志愿军出色的指挥、不怕牺牲的精神、顽强的意志,还是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军。这种物品装备的对比,给予观众心灵上的冲击。

电影《长津湖》中的红色围巾这个物品也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在电影中伍万里即将登上火车前往战场时,女卫生员抛给他一条红色围巾,这条红色围巾有着特殊含义也为后面的情节进行铺垫。一方面,红色围巾的红色代表国旗的颜色,女孩将红色围巾抛给伍万里代表着军民连心,家国一体;另一方面,红色围巾也代表伍万里对女孩的好感和喜欢。红色围巾的使用使得电影内容更加丰富,给严肃残酷的战争增添了一丝柔情,同时也与残酷的战争形成了对比。红色围巾的使用,将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有血有肉,避免了脸谱化的叙事,更能打动观众,实现情感上的动员。

4.音乐符号:指示性意义的仪式塑造

电影中往往有各种形式的音乐符号出现,这些音乐符号的出现,可以让观众体会其中的情感。在电影《长津湖》中,七连接到抗美援朝任务后,出发前整齐地唱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我们的队伍像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这几句歌词,表现了志愿军积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更表达了志愿军们保家卫国的决心,构建了家国情怀,同时也更好地展现了那段历史,激发了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是对我国军队形象的一个很好的展现。

《长津湖》中炮兵排长雷爹,在电影中雷爹为了避免我方志愿军战士遭到美军战机的狂轰乱炸,果断徒手抱起浓烟弥漫的标识弹,独自一人开着吉普车在美军飞机持续不断的轰炸中,哼着沂蒙山小调:“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风光……”这首沂蒙小调不光暗示着雷爹来自齐鲁大地,以及对家乡的怀念,更是表明了志愿军们继承了抗日时期的沂蒙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也是对抗日精神的一种延续,唤起观众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在这个仪式共享的环境下,激发情感上的共鸣。

《水门桥》中多处运用钢琴声和弦乐,在战场中,因炮火声太大,只能用肢体语言和表情对话,伍千里和伍万里在战场中相视一笑,伴随着温柔的钢琴声,与这残忍的战争形成对比,让观众在雷鸣闪电般的炮火声中,多了一丝喘息的机会,多了几分对温暖亲情的注视。在伍万里转回去救伍千里的时候,当梅生思念妻女的时候,都响起了琴声,这琴声诉说着英雄的柔情。更好的烘托了家国情怀,有国才有家,这割不断的亲情象征着战士们对国家爱的深沉。更好地让观众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巨大的牺牲换来的。

两部电影中,音乐符号塑造了指示性的意义,提升电影的情感基调,构建了战士们的家国情怀。

二、抗美援朝电影中仪式构建的意义

(一)通过设置议程,弥补知识断层

20世纪80年代以后抗美援朝题材影视作品锐减,2000年后仅有一部《我的战争》。近些年,国内很多人提出了“战争无用论”,对朝鲜战争进行污名化,这些言论影响年轻一代对于抗美援朝战争正确的看法,影响了年轻一代的三观。正值抗美援朝70周年,国家也想通过各种形式来纪念这次伟大的战争,所以就有了《金刚川》《长津湖》《水门桥》等优秀的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这些电影也是国家主动进行的议程设置,来弥补一些知识断层。这些电影的上映,取得的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质量也是很不错的,而且电影的传播效果是远大于纪录片和一些知识普及节目,电影的受众面是巨大的。随着电影《长津湖》和《水门桥》的上映,尤其是《长津湖》更是取得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冠军,获得了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争相报道,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使得大批年轻观众主动去了解这场战争,并且得到了系统且真实的认识。

(二)通过历史人物重现,唤起观众共同记忆

在电影《长津湖》中穿插了一些观众所熟悉的故事和人物,例如杨根思连长为守住阵地,在负伤的情况下,手拿炸药包,冲向敌人,最终切断了敌人后退的路线,壮烈牺牲。还有片尾出现的冰雕连,整个连队为了伏击美军,趴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中六天六夜,最终被冻成了冰雕,这些片段可能我们在校园里学过,可能听长辈说过,在电影中穿插这些任务片段,更是激起了我们的回忆,使我们的情感再一次被激起,使观众产生了一种共同的情感体验,构建出了共同的民族感情和文化共同体。历史情境的重现,很大程度上勾起了观众的家国记忆,建构观众的集体记忆,更好地实现观众的情感动员。

(三)建构国家形象,提升民族凝聚力

电影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介,可以起到建构国家形象,提升民族凝聚力的作用。《长津湖》和《水门桥》这两部电影,在人物形象上塑造一批勇猛果敢、不怕牺牲、作风优良的志愿军战士,向观众建构了我国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通过电影表现了我们国家不畏帝国主义,保护人民安全的国家形象。观众在共享的仪式活动中,增强情感上的认同,无形中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人们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坚定信念,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三、结语

在当今的多媒体时代,电影艺术仍然具有它自身独特的魅力。作为一场共享的仪式活动,从仪式观的视角来看,观众观看电影已经不局限于观看电影本身,这个活动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仪式,大批观众共同参与其中。《长津湖》和《水门桥》两部电影在画面特效和音效等方面处理讲究,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对仪式建构的认同进行强化,增强人们的参与感,通过丰富的符号强化国人的集体认同和归属感。

猜你喜欢
水门长津湖符号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长津湖》创票房纪录后再拍续集
长津湖归来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至贞碧血沃青松——电影《长津湖》观后
过水门
飞机“过水门”
飞机“过水门”仪式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