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课后练习的创新和发展

2022-11-21 11:32胡思文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9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双减数学

胡思文

(合肥市五十中学新校天鹅湖校区 安徽合肥 230001)

2022年2月至3月期间,在许多老师的帮助下,我采用抽样的方法对合肥市初中学生和数学教师就课后练习这一主题进行了调查,被抽取到的1594名学生在回答“你认为初中数学课后练习任务重不重?”这个问题时,回答“有些重、重、过重、很重”的比例高达81.8%,回答“不重、不太重”的比例只有18.2%;在回答“你完成课后练习用时最多的学科是什么?”时,“数学”也以43.7%的占比排名第一,紧跟其后的是“英语”,占31.2%。被调查的78名数学教师在回答,回答“有些重、重、过重、很重”的占64.6%,回答“不重、不太重”的比例只有24.7%。我每次给学生布置较多课后练习的时候,都有学生发出惊讶声:“双减”啊,老师!对此我很为难,不进行充分的练习,怎么应对竞争激烈的中考?调查显示:许多老师都与我有同样的想法,适当的课后练习对学生来说是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衔接前后部分内容,做到融会贯通。尽管如此,对于课后练习这一“传承”多年的练习方式,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让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进步,教师在备课以及做教学设计时,更多的是要考虑当前科目对学生的发展价值,而不是优先考虑重难点。课后练习的作用,课后练习的内容,课后练习的形式,课后练习的评价标准等都应成为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对此我将进行以下详细阐述。

一、数学课后练习的作用

(一)对于数学科目来说,课后练习的最主要作用应该是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思维去分析他们在现实社会中观察到的实际情况,解决他们在生活遇到的问题,深刻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不仅仅为了考试!

(二)课后练习不应该仅仅是课堂知识的机械重复,不该是对单一知识点的反复练习,而应该是融会贯通前后知识内容,对课堂内容做适当的延伸和拓展,使学生自己探讨和挖掘知识点背后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不该是被迫完成课后练习。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放在了重要位置上,提倡学生能快乐地参与数学活动。因此,数学科目的课后练习应该是趣味性和挑战性并存,最好的结果应该是学生每天都很期待自己的课后练习,学生将课后练习当作一种挑战,完成课后练习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而老师给出的优秀评价成为他们争取的目标。

(四)课后练习的形式不该是单一的,无法选择的。长期以来,我们给全班同学相同的课后练习,忽视每位学生的自身特点及他们在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满足不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利于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发展空间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课后练习的安排就更加需要我们多方考虑,即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给他们不同的课后练习,又或者让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和知识掌握程度自主挑选适合自己的练习题。因此,教师要将差异理论合理应用到课后练习的设置中去,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将课后练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让学生各展所能。

(五)课后练习要展示合作性。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校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但是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我们已经大力倡导将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学习方式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教学要求给学生安排适量的实践型课后练习,以达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目的,也能让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后。

(六)教师在课后练习中的作用不该只是评价者或指导者,他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课后练习中去;同时,学生也可以作为评价者之一主动和相关老师就课后练习进行互动。如此,学生的思维动向、知识结构就可以更好地被任课教师掌握。教师也可以角色扮演或互换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大胆的评价其他同学的课后练习答案,借此反思优化自己的解题策略和思路,激发他们浓烈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知识。

二、初中数学课后练习的优化策略

为了真正做到优化课后练习,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我们必须对课后练习的设计、呈现方式、批阅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改革创新。为了更好地使之前的想法变为现实,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六种方法来付诸实践。

(一)加强数学课后练习的实践性

学生应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的好办法,同时也将数学的价值体现在了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穿插适量的设计合理的实践性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奥秘,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想要达到这一要求,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考虑现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及生活经验,设计合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数学课堂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帮助学生主动拓展和延伸他们的数学知识库,也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数学的实际价值。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增加课后练习的趣味性

对青少年来说,想要他们保持长期的学习热情,持续不断地激发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才是最好的办法。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传统的课后练习题型单一,学生常常一支笔,一本练习册,从头到尾写两个小时,这样的练习方式显然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学生的需求,新奇好玩有意思的题型才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寓教于乐的题型才是更适合他们的新型课后练习。例如,在学习了“勾股定理”这一章节后,让学生帮助小虫子寻找在长方体表面爬行时,从一个顶点到另一个顶点的最短距离,看一看有几种情况,并说一说分别用什么方法求解。假如该虫子能在长方体内部任意穿行,又该怎样求解。

(四)增加课后练习的可选性

由于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掌握知识的程度不一样,教师在安排课后练习时可以按难度分为若干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完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层次:知识接受度相对较低学生为加油生,接受度一般的为提高生,接受度较强的为优等生等,学生在老师考察确认后可在各层次间调换。教师为分层后的学生设计每天的练习内容:首先,将学生的课后练习分为巩固型练习、发展型练习和挑战型练习。巩固型练习主要考查本课时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及其基础应用,属于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最容易的练习,接受度较强的优等生可以选择不做;发展型练习则是在巩固型练习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应用性题型,可供接受度中等以上的提高生和优等生完成;挑战型练习结合了综合性、灵活性和应用性,它属于难度较大的练习,供优等生完成。不同知识接受度的学生搭配不同层次的课后练习,使得学生的课后练习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人性化。

(五)丰富数学课后练习的形式

数学的课后练习除了书面形式的,还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展现形式,例如主题型练习、层次型练习、操作型练习、探究型练习、数学小报、数学日记、数学改错本等,鼓励学生把生活中遇见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发现的数学问题都及时记录下来,并设置主题课堂让学生自由分享和交流自己的记录,互相评价。其实,各种类型的课后练习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他们彼此包含又环环相扣。总而言之,关于数学课后练习的设置,教师要以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六)改进课后练习的批阅和评价

教师对课后练习的批阅和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化发挥课后练习效益,想要将课后练习的训练和检测功能发挥到极致,就需要我们改变以往那种对答案式批阅、找答案式讲评的做法。教师要指导学生研究性地做练习,自己要研究性地批阅学生的练习。简单地判断学生答案的对错已经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善于发现学生答案中折射出的学生的思维亮点,研究学生错误答案的解题过程,引导学生反思错误、归纳方法,适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并适当进行变式训练,甚至让学生之间互相进行编题训练是对教师批阅课后练习的新要求。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选择“批阅—学生自行订正—二次批阅—抓典型讲评”的方式来进行评价课后练习。学生在拿到第一次拿到老师的反馈后自行订正就是一个再探究、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想法,这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总而言之,课后练习要重视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努力做到课后练习少而精是推进课后练习改革的重点,尽可能地让学生从繁重的课后练习压力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适量的练习中掌握技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发展创新和创造能力,使得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在编织精巧的课后练习训练中得到培养,把“双减”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双减数学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这样的一节课算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