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2022-11-22 16:41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中华民族

焦 敏

(武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主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共识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精神文化基础。

就学校教育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指以学生为教育对象,培养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认知,不断增进其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将爱国情感转化为爱国行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并从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的角度去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实践活动[2]。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尤其要深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价值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不竭源泉和丰厚宝藏,能够夯实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文化根基,增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感召力。

1.有助于夯实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文化根基。一是有利于培养文化思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熏陶与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把中华各族儿女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因此,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核心理念、鲜明特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文化思维,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的理解,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二是有利于深化文化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伦理原则、审美风尚和传统美德,通过对其价值理念的挖掘和阐释,可以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我国各民族团结互助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根基,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将民族团结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的根基。三是有利于促进文化交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从各民族价值共识入手, 正确认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交融,从而加强中华文化认同。高校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有、共赏、共享、共传,深刻认识到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思想文化基础,进一步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有助于提升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感召力。一是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更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3]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能够促进大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深刻理解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从文化的维度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与认同。二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参与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乡土环境,植根于社会生产生活本身,是各族人民生活经验和生活智慧的结晶。高校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各族大学生熟悉并易于接受的文化环境,深入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延续精神血脉等方面的思想价值及现实意义,有助于大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实效。三是有利于加强大学生认知引导。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是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点工作。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更加密切,我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面临新的情况和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理论的思想内涵和思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4]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需要深入挖掘阐发儒家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观念、“和合文化”等内容的价值,更好地引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存在的不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是要找到两者融合的“契合点”。当前,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无论是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看,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从理论体系构建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学理支撑有待加强。一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理论体系研究需要完善,特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交融性与一致性研究还有待提升,高校在筛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相关的教育内容或教育元素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研究需要拓展。“融入”不是二者的“生硬捆绑”或“牵强组合”, 也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整体替代”或“全面消解”, 而是二者之间的有机融合、共生共长[5]。当前,高校对二者融入的机制、方法、路径等理论分析和学理阐释不够,二者之间尚未真正实现有效衔接。三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研究需要多措并举,与时俱进,持续深化。在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内容选择、问题设计等教育实践中,如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解读有待加强。

2.从教师教育教学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部分教师缺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相融合的知识结构。部分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学习研究不够深入,实际教学中缺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存在少讲、绕着讲或不讲等倾向。二是部分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发掘不深,在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时,不能深入理解其实质内涵,难以较好发挥教育的实际作用。三是部分教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规律提炼总结不够,对大学生感知、理解、接受和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研究不够,无法精准挖掘与之相契合的传统文化元素,从而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3.从学生认知特点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实践层面还存在一些障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了解和深刻认知,是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也是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从现有的教育实践来看,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认识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的实际效果。一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兴趣不浓,甚至缺乏学习认知的主动性和践行的自觉性。二是受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遭遇巨大冲击等社会环境影响,再加上高校各种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内容规划等方面原因,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较少、所占比重不高等问题。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距离感和陌生感,存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匮乏、认同感淡化等问题[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存在衔接困难。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实践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要想让大学生能够在思想上理解、在心理上认同、在实践中践行,需要高校结合实际,找准两者间的结合点。

1.注重课程教育,筑牢主阵地。课程教育是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要渠道,高校需要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创新推动。在课程教育中最为关键的是提升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这是推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融合的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推动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价值意义、地位作用等,使各民族大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讲清楚中华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需要各民族大学生意识到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需要不断发挥文化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二是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主要是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结合点,围绕大学生所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设专题讲座,开展专题讨论。通过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深层价值理念,释疑解惑,让大学生在自主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加深理解;通过现场展演或模拟场景形式,让大学生在情境互动体验过程中增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三是有针对性地开设辅助教学。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开设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修课或精品视频公开课,充分运用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和“两微一端”等网络新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选择。

2.推进载体创新,打通主动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更多地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形成各民族和谐相处的团结氛围,高校必须注重载体的创新。一是活动载体创新。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通过组织学生举办图片展、读书会、影视鉴赏等活动,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演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在审美体验与境界提升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推动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对活动的选择应重点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要从各民族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符合其年龄、心理、认识特点;第二,要能吸引各民族学生的广泛参与,让学生能看得懂、想得明白、觉得有道理;第三,要能引发学生领悟,引起学生共鸣,自觉进行自主性学习和体悟性理解。二是组织载体创新。高校学生组织载体具有严密性、综合性、群众性等特点,而且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都很高。高校要鼓励并扶持建立以研究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多民族学生共同参与的学生社团,通过自主学习、交流、探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三是直观载体创新。直观载体因其具有较强的贴近性和亲和力,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高校可以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库,选择其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相关的素材进行设计,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视频、微课、微信等形式,利用新媒体传播平台辐射和传播,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参与的积极性。

3.突出实践体验,唱响主旋律。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拓展,是大学生深化专业认知、提升自我阅历、锻炼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不能脱离实践,局限于抽象的理论知识讲述,而应该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大学生在提升理论素养的同时联系社会实际,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理论。这与高校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通过两者的有效衔接,可以实现彼此相互促进。一是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和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开展研学、宣讲、支教等实践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二是组织开展文化寻根活动,引导大学生到历史文化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纪念馆、故居旧址,寻访文化经典和感人事迹,让大学生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流,在真情实感的体验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三是组织开展以“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主题的调研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生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加深对传统文化在民族延续和传承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四是注重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开展教育活动。如利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庆假日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使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信仰和民族精神的根基, 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利用七一建党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引导学生铭记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厚植爱国情怀;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等内容,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学生关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7]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要深入到问题的细节并给予正确解答,才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时代难题的重要启示,能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提供破解难题和困境的钥匙。一是整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概括提炼出核心内容,进而转化成问题模式,比如对于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等关系问题,可以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其进行理性阐释和分析。二是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涉及理论、政策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内容,要找准学生在接受认同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启发学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去学习和理解。三是对各民族学生在共同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思想、观念中的疑问和困惑,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经典案例予以解释和疏导。总之,通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大学生活学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从而进一步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