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践路径
——以音乐院校的育人实践为例

2022-11-22 16:41刘旭光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思政

黄 茜 刘旭光

(1.武汉音乐学院 作曲系,湖北 武汉 430060;2.中国音乐学院 音乐学系,北京 100101 )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在“强国有我”的时代呼唤与团结统一的美好诉求下,当代青年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奉献青春与力量。

音乐艺术是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时间为存在方式,并运用声音为载体来表现情感、塑造形象与传递力量,对凝聚人心与团结力量等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当前,通过音乐艺术为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高等专业音乐院校(以下简称“音乐院校”)是培养专业音乐艺术人才的重要学府,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有着重要的职责。音乐院校需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加强建设,着重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在课程思政与教书育人等方面的指导性作用。

一、音乐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要意义

音乐院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有其独特的办学性质与工作特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有着一定的历史传统、文化滋养、教育资源与政策支持。在音乐院校中,通过音乐教育能够为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物质、精神、文化与制度载体,这具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从历史逻辑来看,音乐艺术的教育与传播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意义,不胜枚举的音乐作品显示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强大的育人力量。比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长期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期间涌现出像作曲家冼星海的作品——《黄河大合唱》,它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八个乐章有着丰富的音乐形象与磅礴的气势,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与中国人民的坚强精神。其中,《保卫黄河》的歌词“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对当时民族统一战线人心的凝聚发挥着团结力量的重要作用。这首作品更在抗战烽火中被评价为“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成为了激励亿万华夏儿女夺取战争胜利的不朽精神之作。

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华民族的经典音乐不仅对人们有着审美启迪、情感熏陶、价值引导与精神引领的作用,更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比如像《我的祖国》曾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旋律与歌词更是几代人难以磨灭的回忆。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许多奋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都是因为对祖国的热爱才坚持下来。之前歌曲《我的祖国》曾被近百位抗疫英雄们重唱,他们的歌声更是凝聚了无限温暖与坚强的力量,带给了人们无尽的希望。除此之外,像歌颂民族团结的《爱我中华》、歌唱澳门同胞与祖国母亲深情的《七子之歌》、全球华人歌唱祖国的《我爱你中国》等、悠扬动听的《我和我的祖国》等经典中华音乐歌曲的旋律响起,马上就会燃起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和团结之力。

从实践逻辑来看,音乐院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学校自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三全育人”的具体要求,有利于推动新时代艺术院校民族团结工作的深化与“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论断[2],音乐院校有其独特的办学资源,可以结合“思政+音乐”的教学思路,对各族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这不仅可以帮助青年学生们感受民族统一与国家发展的优势,不断厚植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团结精神,逐渐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与民族观;也能坚定各族学生们心中共同的理想信念,增进他们的中华文化自信感与民族团结凝聚力;还有利于学生们提高思想觉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自己的音乐学习与日常生活中,将个人的音乐理想与国家民族发展事业相结合;更有利于各族学生对“五个认同”的理解深化,用音乐的方式不断弘扬民族精神与民族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音乐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面临的问题

音乐院校是培养音乐家的摇篮,其学生不仅是未来中国乃至国际音乐界的佼佼者,更是我国未来文艺思潮与行业战线的引领者,这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目前,音乐院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着一定挑战与问题。

1.工作机制有待加强。目前,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在培育学生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十分积极,如广西某大学音乐学院举办的“音”记嘱托、乐融壮美“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呼和浩特某大学音乐学院举办的多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音乐会,等等。相比而言,其他音乐院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强:首先,很少能看见音乐院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制定专门的制度或文件,其中相关的考评反馈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工作联动保障体系尚待健全;其次,音乐院校对学生们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多拘泥于课堂或书本学习,在相关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活动方面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最后,音乐院校内部本身拥有的校园环境文化资源、课程资源、网络平台资源以及所在城市的民族文化资源等有待有效挖掘、整合、研究与优化。

2.师资队伍有待健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需要有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华民族史、中华文化史、党的民族政策等的师资队伍。在实际情况中,音乐院校大多是音乐艺术技艺精湛的教师,相关师资队伍有待充实:首先,音乐院校的专业主科教学多采取“一对一”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工作繁重,精力不足,难免会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工作简单化或形式化;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如政治学、教育学、民族学、历史学等,音乐院校中大部分教师的相关理论素养、知识储备与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最后,从音乐院校教师自身层面来看,他们相对存在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理论与知识的短板,难以对相关教学方式或理念宣传有所创新。

3.学生认知有待提高。推进音乐院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关键在于加强对学生的培养。目前,学生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认知不足,理解不深,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归属意识与责任之心有待加强。究其原因,首先,音乐院校中的大部分青年学生们很少接触党的民族政策,他们对于民族团结的理解浅显,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多停留在表层。其次,音乐院校大部分学生们因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等影响,或多或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概念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最后,音乐院校学生们大多会对中华民族音乐或中华民族基础知识等有所了解,但他们对于国家认同、时事政治、民族政策、民族工作和民族发展等关注度稍弱,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和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民族团结与融合的意义所在。

4.网络影响有待重视。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它逐渐成为音乐院校学生们进行课程学习、会议开展、日程交流、情感沟通等活动的重要媒介与场所。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助益音乐院校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社会与文艺思潮的不断涌现,西方一些错误的思想有时会假借学术的外衣来蒙蔽学生们的思想意识;其次,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它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极端化与情绪化的错误言论展现在学生们眼前;最后,网络空间虚拟复杂,网络信息层出不穷,无论是“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舶来的价值理念还是“极端民族分裂主义”等错误思想,它们有时会借助QQ、快手、微信、微博、抖音等APP传播相关文章、图片和视频,对学生们进行渗透和“洗脑”。这些网络负面新闻与消息有时会误导学生,可能会削弱他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以及民族团结的支持,并对音乐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三、加强音乐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路径

1.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音乐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教学目标重在通过音乐的德育功能,引导学生们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认识与情感认同,从而自觉形成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等价值取向与行为能力,相关教学内容重点有:一是知识,适当穿插中华民族音乐史、音乐音视频等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们“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等基本概念、基础常识、政策文本和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解惑。二是情感与观念,通过聆听、演唱、演奏、创作、评论、研究等形式,深化学生们对中国民间歌曲、民族器乐、舞蹈音乐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们在中华民族音乐的学习中逐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与文化观等。三是能力,兼顾理论与实践,在音乐教育的潜移默化下,不断提升学生们对于维护我国民族团结统一的感性认识能力、理性判断能力与行为践行能力。

2.构建课程教学体系。音乐院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和完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一是专业主科类课程。充分发挥“一对一”的专业主科授课优势,通过专业教师们的技术指导与艺术引领,将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引进主科课堂,促使学生们在表演、创作、理论分析中热爱中华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二是音乐基础类课程。视唱练耳、音乐史论、曲式与和声等课程具有“一对多”的授课模式,教师们通过中华民族音乐历史的讲解、中华民族音乐旋律的模唱与听辨、中华民族音乐创作技法的揭示,进一步拓宽音乐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的教育功能。三是思想政治类课程。“音乐的思政、思政的音乐”会成为艺术院校思政课改革的重要理念[3],音乐院校独具特色的思政类课程有助于在学术厚度、艺术深度与思想高度等方面提升学生们的音乐作品创作、音乐舞台表演以及音乐文章写作等。四是人文素质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不断吸纳相关人文和社会学科的课程,联合外国语、体育等基础课程与创业教育等实践类课程,不断打造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品选修课程,促使学生们通过不同的学科视角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在实践与思考中增强自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运用能力。

3.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4]音乐院校在学科建设方面以“音乐与舞蹈学”学科为主,专业设置方面涵盖有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等,应挖掘各类专业的相关思政元素,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与教学的全过程。首先,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可以开设《中国民族乐队写作与分析》《少数民族歌曲创作》等课程,在技术传授与思想引领的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们创作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进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荣誉感与自豪感。其次,音乐学理论专业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关注各族音乐的理论研究,由教师带领学生们前往中华民族音乐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采风,在采风实践、理论指导与文章辅导的过程中启迪学生们对中华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第三,音乐表演专业的师生们可以多加研究民族歌曲、器乐曲的表演技术与情感处理,在“少数民族声乐音乐会”“中华民族器乐曲展演”等主题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自身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除此之外,北京某专业音乐院校打造“音乐厅里的思政课”,深受师生好评[5],这也启发我们将音乐厅中的教育打造成我国音乐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条切实且独特的途径。在这种基础上,音乐院校各个专业可以协同创新,如在相关实践课程中,作曲与音乐学等专业的师生们可以对经典的中华民族歌曲进行旋律改编、声部改写、配器创新、理论研究、文字宣传等工作,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们可以在作曲与音乐学专业师生创编的基础上进行作品的编排与表演,录音艺术等其他专业的学生们可以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进行合作。在多个专业的合作共进下,学生们在创作、表演、写作等实践活动中不断了解中华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在人与人之间合作中增强自身民族凝聚力。

4.扩充师资队伍,提升音乐教师课程教学能力。师资队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开展提供基础性保障[6],音乐院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主要依靠思想政治课教师与音乐类课程教师,但在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还有待提高:一是壮大思政教育队伍。目前,音乐院校从事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工作的主要为思政课教师,结构与力量上较为单薄,可以从学校的党政领导干部、学生专职辅导员等具有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工作者中充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师资队伍。二是提高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思政课教师应不断拓宽理论知识,深入学习和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音乐院校育人的重要意义,依据学校教学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研究探讨、教材编写、课题研究等,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三是大力开展音乐教师课程思政培训。音乐教师们多精于音乐领域的技能与知识,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领悟与运用难免存在短板。因此,音乐院校应大力开展针对音乐课程授课教师的专题培训,及时补充音乐类教师们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知识。在专家讲座、学术研讨、研修班级、艺术作品欣赏、景点体验、校史讲解、实地采风、参观博物馆等多种培训形式下,引领音乐类教师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与水平。

5.不断丰富教育形式与方法。一是坚持以音乐文化活动为载体。一方面要不断组织五彩斑斓的音乐活动,发挥音乐院校的独特优势,如举办有关民族音乐的交响乐展演、独唱(奏)音乐会、合唱比赛、读书会分享、知识抢答竞赛、征文大赛、主题演讲会、音乐作品创作大赛、教学大赛,等等;另一方面要不断挖掘音乐院校内部环境、文化、历史、课程以及所在城市等相关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学校官网、官方微博以及校内电子屏幕等来宣传中华民族音乐的魅力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等相关知识。二是加强党团组织的引领作用。音乐院校可以在党委领导,党支部、团委、学生会等组织下,积极开展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的系会、班会、社团等活动,促使广大学生们主动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与认同,不断增强学生们辨别和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能力。三是尝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音乐院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应深入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琴房、教室、剧场、排练厅、图书馆、报告厅、音乐厅、网络、校外红色景点或纪念馆等不同教学场景,积极尝试与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用学生们愿意参加且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从而助力学生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和民族精神力量的获得。

6.加强与其他高校学科、专业的交流合作。在单一学科门类基础上办学的音乐院校,在多样化音乐舞蹈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相比起民族院校或综合类大学而言,尚未形成完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体系。但“音乐的学科发展本身就具备科学研究的要件,更得益于多学科交叉互动的成果。”[7]因此,音乐院校应积极创建有利条件,采取“派出去”与“请进来”结合的方式,加强自身与其他高校学科、专业的交流合作:一是音乐院校要积极向民族院校进行经验学习和做法交流,选派一些音乐教师们前往民族高校等进修或支教,促使音乐教师们在亲身经历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二是音乐院校应广泛吸纳聘请民族院校的学者以及其他相关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定期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论坛、学术讲座、研修班、研讨会等,发挥学科综合与专业交流的显著作用,为音乐院校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理论支撑与实践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曾强调,要“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8]。当前,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历史关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我国统一富强、民族团结互助、人民精神升华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音乐艺术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独特的育人作用,音乐院校应积极加强理论武装,积极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施方法,不断通过音乐艺术来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念。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思政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爱的共同体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