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坦然从容地聊一聊“生死教育”

2022-11-22 23:29李记
时代邮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大伯游记生命

文 李记

前不久给在老家生活的大伯打电话,已经70多岁的大伯,平静地对我说,一位和他年岁相仿的邻居,在午睡时毫无征兆地离世了。感慨一番后,大伯甚至有点羡慕地说,这种“不受罪”的离世方式,也是解脱呀……

大伯这里所说的“不受罪”,其实就是老年人进入生命末期的体面和尊严。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曾提出“向死而生”这样的概念,尽管身为农民的大伯,不懂也不会参与类似“琼瑶反对为夫插管”这样关涉“生死学”的讨论,但如果不是大伯主动提起,已年届不惑的我还真的很少思考“生死学”的问题。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生死教育”往往被视为禁忌话题。学校里没有相关课程,家庭教育中也鲜有讨论。以至于很多人成年后,对“生死”的理解,依然是片面且简单的。我目睹过一位年轻的同事,在父亲突然辞世后的惊慌失措。同时因为父亲没有留下遗嘱,这位同事面对家族复杂的生意链时尤显左支右绌……这样的情况,并非特例。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2000年就在广州大学开设生死课的胡宜安教授,也许更有发言权。胡宜安教授表示,讲授此课20多年,他接触了几千名学生,其中,有学生患有抑郁症想过自杀,有人经历了亲人死亡后,想到这门课上寻找某个答案。

真正面对死亡时,学生们表现出来的除了茫然,也有恐惧、抗拒等各种情绪。按照胡宜安的观点,生死学课程不仅要引入高校,而且应该在小学阶段就“登堂入室”。“现在中小学的具体课程中,只有个别教学环节涉及死亡教育,大部分学校的生命教育课程还只是用于‘装点门面’,不是成熟、成体系的课程。”但同时,很多思想尚未成熟的孩子却在从流行文化、亚文化产品中获取关于“生死”的认知,其中往往夹杂着错误的观念和引导。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人们总是忽视它的存在。但有一点很明确,就是我们都要面对它、经历它。这个既残酷又很有力量的现实,我很自豪我们从来没有隐藏过它。”电影《寻梦环游记》的导演李·昂克里奇曾说。

我们在聊“生死学”、谈论“生死教育”时,类似《寻梦环游记》这样温暖又治愈、具有跨文化传播特质的优秀电影,固然是很好的载体。但必须看到,和阎连科在《我与父辈》中所写的“长辈是挡风的树”的个人体悟,以及《寻梦环游记》《人生大事》等影视作品带来的零星启迪相比,贯穿中小学到大学阶段、具有完备体系的“生死学”或者说是“生死教育”,才能让人形成系统科学的相关认知。这对每个孩子的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引导与激励效用。

“生命有限,所以人需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价值。”如果能借助“生死教育”理解和认同这句话,那么,哪怕从最庸俗的功利主义角度讲,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如果每个人都尽己所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价值”,相信我们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

猜你喜欢
大伯游记生命
泰然处之
修伞
修伞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超市游记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大伯家的几个晚辈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