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理念下主题出版的新思考

2022-11-23 08:09易建宏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出版物融合

易建宏

(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南昌 330006)

“主题出版”这一概念自原新闻出版总署于2003年提出至今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毫无疑问,“主题出版”有力地配合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及不同时期工作的主线主题,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精品力作。这些作品通过传播的方式,把国家意志力转化为人民的行动力,彰显出了主题出版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一、多要素融合视角下的主题出版

互联网时代的融合创新体现在多个领域,例如“医疗+AI”“教育+VR”等等。主题出版在顺应时代发展的道路上,同样也需要融合与创新。只有顺应时代变化、跟进时代脚步,不断融合与创新,才能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而主题出版在融合创新方面,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形式上融合、内容上融合以及平台上融合,具体表现为:

出版物产品形态融合。我国出版发展至今,出版形式多种多样,从最早的图书出版到有声读物、电子音像出版,再到数字化出版物,每个时代都产生了自己所特有的出版形式。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就包括图书以及音像电子出版物两种选题。在未来,出版物的出版形式越来越丰富,主题出版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从出版形式上进一步完善主题出版。

出版内容拓展融合。主题出版的主题是通过自上而下的传达机制布置的,而内容则是由各出版单位自下而上的策划对接的。主题是固定的,例如201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2020年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疫”、2021年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而在内容上,则可以是多种多样,范围逐渐扩展至生态、经济、科技、社会等等。通过内容融合,主题出版能够更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

传播平台融合。步入新媒体时代,信息传输空前加速,人们在平台上获取各式各样的信息。而主题出版则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例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通过新形式传播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这些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与影响下,主题出版产业的边界得以开拓,场景也将更加丰富。融媒体技术能够将这些主题出版的特色更好地呈现出来,无形中也为读者拓宽了阅读范围。进入5G时代,5G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大大提升传播速度,为主题出版注入鲜活动力。5G技术有着大容量、低延时、高速率等特点,在未来,融合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5G技术可以促进出版内容与出版平台有效整合,实现出版内容与平台的互融互通,平台融合可以为主题出版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二、典型案例中的创新元素分析

在市场上,可以看到许多主题出版融合创新的案例,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平台上,都是主题出版的一种新外延表现。近年来,各类出版社积极参与主题出版融合发展也是一大亮点。

传播平台与优质出版内容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平台影响力和内容传播力的“双赢”。以“学习强国”为例,该平台是典型的主题出版在平台上的融合创新之举。“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使得各种要闻、内容更加集中化,界面图文并茂,形式多元、生动,更符合大家已经习惯了的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同时,该平台上还有许多创新性功能使得人们更愿意阅读主题出版内容,乐在其中。

专业领域内容与主题出版形式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出版社的双效收益“丰收”。由中国编辑学会主持策划组编,科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共同打造的2020年中宣部主题出版物重点出版物《中国科技之路》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中国科技之路》将科技出版与主题出版融合创新,形成科技类主题出版物,在主题出版领域是一个开创性的突破之作。其通过讲述建国以来中国科技创新的故事,传承过去、总结当下、展望未来,能够很好地给中国人民展现中国科学精神、中国科技水平,发挥主题出版的作用。《中国科技之路》也给予了一个启发,即将主题出版与以往从未进入过主题出版领域的出版类别跨界联动。例如,经济类主题出版、文艺类主题出版等等,让各行各类都能参与到主题出版这个领域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起到更好的传播作用。而从受众角度来考虑,主题出版也可以进入少儿读物领域,形成少儿类主题出版,让下一代在无形之中也能受到主题出版的熏陶。

出版社特色品牌已成为进入主题出版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笔者所在的出版社为例,在结合自身特色及地域特色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效。结合江西红色资源及红色基因,在少儿类主题出版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自2017年起,江西高校出版社率先开始布局少儿类主题出版,推出了《安源娃娃安源红》。此书以故事化散文形式讲述安源矿工子弟玉石亲历安源工运的故事,玉石亲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的经济组织、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党支部、全国最早的少年儿童团组织的诞生,通过主题出版物《安源娃娃安源红》向当代少年儿童普及中国共产党与团组织的诞生与历史。此后,江西高校出版社扎根江西这个红色圣地,面向少儿推出了一系列讲述、普及我国革命红色故事的优秀出版物。如:《铁骨忠魂——父辈的红军岁月》通过红军后代深情追忆52位老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红星照耀下的童年》以第一作者赵继明的口吻叙述其童年时期在延安及父母复员后在父母身边的所见所闻;《延安娃娃》(注音版)是“红色童年”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主要面向小学低年级学生,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了作者童年时期在延安保育院的成长经历,红军父母对他的教育、影响;《红船少年》讲述了封建大户家庭的孩子叶铁军,受三叔革命思想的影响,向往进步和民主,逐步走向革命,成为少年共产主义积极分子的故事;《我是红军小小兵》讲述了成长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少年华志强的故事。

三、数字化时代主题出版融合的新思路

密切关注青年读者的阅读偏好。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年轻人逐渐成为出版单位面向的主力军。相较于传统的纸质书籍,年轻人更倾向于数字化产品。如今,各类读书平台普及,喜马拉雅FM、掌阅、微信读书、京东阅读等众多APP深受人们喜爱。这些平台能够将阅读、社交等功能融于一体,使受众扎根于此。在新形势下,很多出版企业入驻了各种不同的平台,以融媒体形式展现的主题出版物将会更受欢迎。在数字化技术的助力下,诸多新平台的诞生为传统出版业提供了更多思路。主题出版应当抓住这些机遇,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密切关注融合出版的新技术应用。在4G时代,人们通话的方式从语音通话逐渐发展为视频通话,传播信息的载体不仅有声音,还有了画面。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4G传输的网络速率,于是5G时代到来。与4G时代相比,5G时代的传输速率更快、画面清晰度也大大提升。将5G技术运用至主题出版领域,可以有效解决以往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例如通过VR、AR等技术可以实现虚拟与现实相结合,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阅读内容,推动主题出版朝着更简单、更易懂的方向发展。当主题出版物与读者之间进行实时互动时,主题出版物与读者受众之间的距离也就拉近了,读者也能获得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

密切关注主题出版“走出去”的可行路径。主题出版与“走出去”相融合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研究的焦点多集中于“主题出版走出去”的着力点、可行性和具体路径。主题出版“走出去”路径逐渐清晰明确,可行性逐渐增强,措施逐渐具体。如:河北大学的陈策在《新时代主题出版图书“走出去”问题探究》中提出应注重主题出版顶层设计,加大力度支持主题出版“走出去”,分清层次制定“走出去”差异化战略以及采取在地化营销推广模式等建议。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的靳金龙在《浅析如何增强主题出版“走出去”效果》中针对增强主题出版走出去的效果,提出了优质的内容是出版走出去的前提和基础。提出了“把握热点,迎合需求”“立足特色,打造精品”等要求。苏静怡在《文化自信视域下主题出版“走出去”路径探索》中阐释了文化自信与主题出版“走出去”的逻辑关系,她认为文化自信是主题出版“走出去”的理论基石,主题出版“走出去”是文化自信的表征方式。李旦和韩建民在《主题出版“走出去”的路径与机制分析》中阐释了主题出版“走出去”的意义和现状,提出了“走出去”的路径以及“走进去”的机制。认为“走出去”的路径包括:主题图书的版权输出、主题图书的国际营销渠道拓展、数字化建设等。“走进去”机制包括:加强外向型主题图书的选题策划,提高翻译质量,构建本土话语体系等。充分借鉴中国“网文出海”的成功经验,实现IP协同“走出去”。

四、主题出版融合创新的新展望

“十四五”时期的主题出版内容将更加丰富。如今主题出版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在“十四五”时期,主题出版在融合创新方面应以主旋律为基础,多种形态多向发展,让受众抛除主题出版就是传统的理论文献、政治读物的刻板印象,把选题方向拓展到人物传记、艺术传承、社会生活、自然科学、文化经典等诸多门类。出版单位也可通过融媒体平台使用智能分析与数据挖掘工具,利用大数据技术了解受众喜爱的主题出版阅读方式与路径,精准把握主题出版的选题方向,从而将主题出版物的领域从理论读物延伸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民生等诸多领域,体现国家与党的意志,为国家大局、战略全局服务。

主题出版的功能和作用将更加突出。文化是民族血脉的传承,也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出版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承担着教化人民、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而主题出版则更是扮演了出版业的“先锋军”,是中国出版事业的重中之重。在数字化时代,主题出版更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出符合融合创新规律、满足大众需求的精品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出版强国、文化强国打基础、做贡献。

主题出版与全民阅读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在数字化时代,主题出版必须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相结合,抓准融合方向,寻求创新路径。在循序渐进中寻求探索与变革,在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高质量发展,丰富主题出版题材,力争策划出版更多有温度、有思想、有质量的主题出版物。充分利用融媒体技术优势、平台优势,更好地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借助已有的全民阅读平台、品牌、活动和机制,将优质主题出版物与有影响的阅读领读者紧密结合,将引领式阅读与自主式阅读有机融合,将主题式阅读和宽泛式阅读相结合,共同努力构建书香充盈的出版强国和文化强国,以此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猜你喜欢
出版物融合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融合》
破次元
融椅
英语教育类数字出版物的策划研究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名单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首届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