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中VR技术的应用趋势研究

2022-11-23 08:09杨国栋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艺术设计人员

杨国栋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州 510900)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诞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些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当中也在逐步引入科技手段对创作的形式和表现手法进行优化调整,也因此诞生了许多经典的艺术作品。VR作为一种具有交互感的手段,在环艺创作中能够更好地突出画面和场景的真实感,联动视觉和听觉等共同构建画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为各类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在运用VR技术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际和作品内涵。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概述

(一)VR技术概念

VR技术是在计算机飞速发展之下衍生出的一项能够采集体验者行为信息从而形成互动的一种手段,其交互性和沉浸式的优势十分突出。想要实现虚拟现实和全息的展现模式需要提前运用三维模型和追踪设备等进行机器学习和模拟,在构建前期需要从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升虚拟现实的真实感和体验感。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都需要体验者佩戴全息头盔或VR眼镜进行展示,对于一些涉及身体动作或瞳孔追踪的虚拟现实还需要佩戴手套或其他设备予以支持。VR技术当中能够通过不同设备的连接构成统一的虚拟环境,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的国内研究起步仍然较其他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还需要借助计算机或全息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二)VR技术特点

在虚拟现实的操作过程当中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体验者动作的追踪并将其反映在三维的图像信息当中,这也是促进和提升虚拟现实沉浸感的重要技术手段。在这个追踪与反应的过程当中能够使视觉感受到的画面与体验者自身的动作形成良好的连接和统一,目前这种实时互动和三维模型构建的方式是其他视觉化技术手段难以达到的。在虚拟现实提供的三维场景当中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对于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创作的人员来说无疑能够形成极大的拓展,且技术表现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在与体验者互动的过程当中也能够及时发现设计作品的不足之处,其应用优势更加突出。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概述

(一)环境艺术设计概念

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具有综合艺术性的系统工程,其具体的设计包含了材料学、建筑学和视觉等不同的层次和维度,对于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有着更加多维化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从事室内外环境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建设,这个社会对环境艺术也有着非常大的需求,现在不管是室内外、街道、广场、园林等都不只需要美观,还要有艺术创造等要求,所以这会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兴的行业。[1]

(二)环境艺术设计特点

环境艺术设计的直接目的是使空间氛围和谐有序,同时表达设计理念。这是一个比较中观的概念,既不局限于个体,也不涉及到规划。如在某些城市的设计当中,尽管建筑的风格与城市的规划与实际环境有很大关联性,但内部设计往往是按照统一的逻辑线进行设计,使人在视觉和心理层面上能够感受到同一性与节奏感,这就是环境艺术设计当中与人们特点相结合的重要表现。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影响之下,环境艺术设计也不仅仅局限于对建筑形式的构建,而是从更加多元化的角度出发进行艺术领域的创作,并在作品当中积极融入作者的思想内涵。

三、环境艺术设计与VR的结合优势

(一)增加表现方式

由于VR的表现力更加突出,与实际环境之间的融合性更强,在进行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设计时能够形成更高的吸引力。首先,公共空间的实际范围有限,艺术家们要在一定的区域限制之下进行作品的设计,这也形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如不能在内陆地区或某一场景中对大海的影响进行更加真实的表现。但是VR技术能够更好地克服这一点,只需要体验者佩戴VR眼镜或进入体验仓中,任何的宇宙、大海等场景都可以尽情展示且真实感十足,对于设计人员开发脑洞进行创意构思有很大帮助。其次,在VR作品当中能够让体验者形成完全沉浸式的作品感悟,并通过和公众之间的信息、情感和语言交流的方式更加了解作品设计的内涵和价值,使设计人员和参观人员之间能够形成一定的互动和交流。

(二)提供公众互动

互动性是VR技术最突出的特点,也是与其他设计理念和表现方式之间形成差异性的重要原因。根据具体设计步骤的不同,VR互动具体可以表现为动作捕捉、3D模拟、触觉反馈等,这也意味着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动作、触感等方式使体验者完全沉浸在作品当中,并结合体验者的动作构成一定的反馈和调整。在一些科技感十足的VR设计作品中还能够和计算机网络等结合对VR机器进行智能化的调节,记录用户的偏好和动作手势形成追踪,产生更加个性化的交互体验。这种独特的互动体验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而言有很大益处,设计者的思路也会更加开阔,对于想要表达的一些创新性构思也可以运用技术化的手段予以展现,是科技推动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三)便于修改调整

传统的艺术作品的设计在进行修改和调整时过程更加复杂,甚至一些作品不能够进行调解处理,这也会给设计人员造成一些潜在的心理压力。但是,VR技术由于是通过软件设计的方式完成整体设计表现的,在对展现的内容进行修改处理时更加简便,一些复杂的动作和触觉的追踪与捕捉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进行调整,极大地改善了创作中的修改困难。[2]在VR环境艺术作品进行展出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可以和体验者之间形成互动和交流,针对体验者的意见对作品的感官触觉进行优化与修改,使作品能够符合更多人的心理预期,并有效提升设计的吸引力。这样的设计模式也能够使更多的体验者在作品中找寻参与感和成就感,对于作品的深刻内核表现也有积极意义。

四、环境艺术设计中VR技术的应用趋势

(一)强化技术融合

艺术和技术之间的结合是目前一些具有科技感设计作品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在科技革新影响之下给艺术创作带来的一次冲击。作为环境艺术的表现,也必须要重视这种科技带来的创新性,对于开发不同的作品表现形式和激发设计者的灵感思路有重要意义。艺术的传播不能束之高阁,而是要切实深入到街区、公众当中,和体验者形成心理上的沟通。在VR技术的影响之下,这种更加便捷但沉浸效果十足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尝试和体验,对于扩大艺术作品的影响力也有重要意义。[3]在VR技术的影响之下,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也更具有私人性,也不用在意体验设计作品时产生的安全问题,每个人从中解读到的思想或情感都存在差异化,能够更好地尊重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重视人性表达

VR技术在环艺创作当中也越来越向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与当前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局观具有统一性。[4]如在2017年的VR艺术设计《Rising》中能够使体验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因为温度上升和海平面上涨,作品中的人像周围也不断有流水涌出,体验者每选择一个对全球环保有利的选项时海水就会退去一定的高度,对画面中的人员拯救还是溺亡的选择权都交在了体验者的手中。这一设计作品的理念就是使人们更加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的破坏性,并引导人们积极主动地选择对环境更加有利的做法。这种独特的体验感使很多人在观赏完作品后都有了深刻的反思,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当中最重要的人文思想和作品内核。

(三)扩展应用场景

VR技术的应用使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更好地突破应用场景的限制,赋予作品更多的想象力和影响力。在一些特殊的创作构思当中需要引入场景的快速变化来突出设计人员的想法,单纯运用图像切换的方式很难有效吸引受众,切实际的感官调动和感染力较为有限。利用VR技术不仅可以完成场景的快速转变,利用沉浸式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融入其中,并对创作者的想法有更加深刻的理解。[5]在谷歌公司的一项利用VR技术进行的作品设计当中,能够为设计者提供多样化的材料、造型甚至三维雕塑等,运用开阔的创作模式激发设计人员的灵感和思路,赋予作品以生命力。这种具有控制限制突破性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在和观众进行情感交流时也有很大帮助,可以打破环境的限制形成更加自由的理解与体验。

(四)构建综合思维

在VR技术的影响之下,设计人员的思路也会更加开阔,更注重于在作品之中融入立体化的表现形式,赋予作品以不同的展现形式。由于环境艺术作品需要给予观众最直接的感官体验和有影响力的设计理念,对设计人员而言越是紧跟时代的战线行驶,设计方法越容易被大众接受。环境艺术的创作在VR技术和互联网的影响之下能够形成一种更具综合性的设计理念,不仅是从环境艺术的专业角度出发,还将设计、科学等元素融合其中,结合设计人员独特的创作思路进行表现,使作品更加贴合想象。[6]在一些具有先锋意识的设计作品中,不能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展现很容易使观众产生枯燥无味的体验,对于设计人员而言无疑是浪费了优质创意。VR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为设计创作提供更多的思路,也能够更好地运用科技提升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五)形成时间跨越

VR技术对于时间的打破性能够更好地拉近古今距离,使体验者直观感受到一些现代不曾经历的体验。我国数千年的文明遗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建筑、文化财富,在一些现实因素等影响之下受到了破坏,而利用VR技术能够对其进行较好地复原,且不会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是一项具有实践性的思路。如在对圆明园的复建上一直受到技术、环境等的限制,使人们无法看到万园之园的光彩,而利用VR可以进行三维还原,并使体验者可以身临其境地观察其原貌。VR技术具有一定的复制性,只需要一次建模刻画就可以供不同的体验者使用,而每一次的经历又具有私密性和独特性,较好地兼顾了设计作品中差异化的要求,也是VR技术的应用优势之一。[7]时间跨度带来的体验感十分特别,也可以在设计作品中快速拉动时间轴使体验者感受时间的流动和变化,引发对环境、社会的思考。

(六)融合多种感官

VR技术的交互感不仅仅体现在三维模式的展现方式,还可以通过视觉、痛觉、触觉等多感官联动的方式吸引观众并增加沉浸感,这也是其他表现方式所不具备的,设计人员在创作时要对多感官的特点加以运用,确保设计的创意性和吸引力。[8]当体验者佩戴好头盔、手套后能够利用感官采集和追踪的方式对其进行定位,每一个动作都能够投射在屏幕之中,同时也使体验者和外界产生了暂时性的隔离,对于提升体验效果有很大帮助。在设计时对于人体动作信息的采集和设计曲线的构造上要注意符合人体工学,通过构建不同的体验场景和给予体验者不同的选择使其能够在作品的体验过程中感受到精神、物质等不同层面的体验需求。多感官联动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设计的真实感,要注意所有的设计技巧和科技手段都是为了表现精神内核和人文要素而服务的。

五、结语

总之,VR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改善目前环境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一种单一方式的展现,而是利用虚拟现实克服时间的限制,并形成多感动联动的模式进行设计。在对VR技术的应用中能够更加有效地突出与公众的互动感,一些画面的表现不再局限于想象的约束,通过VR视频就可以构建更加广博的范围,能够更好地突出作品的内涵。在互联网的影响下,VR技术发展潜力巨大,也是当前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设计人员要灵活运用发挥其价值。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艺术设计人员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虚拟现实,让学习更“沉浸”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书封与现代艺术
虚拟现实技术不能根本改变新闻
完形填空Ⅸ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