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与临床医学本科眼科学专业课的融合和效果评估

2022-11-23 19:50董晓娟邹玉仙卓业鸿刘奕志梁凌毅
眼科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眼科学专业课医学生

董晓娟,邹玉仙,卓业鸿,刘奕志,梁凌毅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60)

眼科学是临床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开设于本科教育的第4年,这一年是医学生从理论到实践过渡的一年,此时,在眼科学专业课程授课时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对医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积极的作用,且有助于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1]。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中山眼科中心将思政教育与临床医学本科眼科学专业课相融合,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通过思想引领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并在课后通过问卷对中山大学医学院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了效果评估,观察学生对思政教育与眼科学专业课融合的接受度及评价。

1 思政教育与临床医学本科眼科学专业课的融合的实施

中山眼科中心深入贯彻实施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以教学理念、课程内容以及师资团队为着力点,多措并举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改革,将思政要素浸入本科生专业课堂中。

首先,在常态化开展的教师座谈会等活动中强化师德师风、学术规范和价值引领,激发教师队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意识和能力。在中心教学部门的组织下,召开多轮的师生座谈会、专家研讨会、临床科主任教学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充分关注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在集体备课会上共同讨论根据授课内容添加思政内容;教学科人员、教学督导以及其他教师在听取教师的授课过程后,评价思政内容是否准确并提出完善建议。通过这一系列的优化,以保证思政内容在眼科学课堂的顺利完成。

同时,开展青年教师试讲与全院青年教师授课比赛,通过教学传帮带,把好思政关,传承教学技能,保证思政内容更自然生动的融入课程中。组织中青年教师系列培训活动,倡导师德师风,提升德育能力,多措并举打造高素质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

思政内容的融入紧扣眼科学章节内容,避免生硬,并结合热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讲授过程中时刻注意学生的反馈,具体如下。

在第一堂眼科学绪论课程中,介绍国家的眼健康战略,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中国是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此时,用具体的数字给予学生们视觉上的冲击,让他们知道我国的防盲道路任重而道远,接下来讲述防盲治盲是我们的初心使命,同学们在不久的将来需担起保障人民健康的重任,从“家国情怀”高度去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及使命感。这部分的目的在于激起学生解决难题,保卫人民视觉健康的兴趣。

本科生作为年轻、新生的力量,满腔热血,对国际最顶尖的技术充满向往,我们通过裂隙灯发明者获得诺贝尔奖等生动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眼科学对人类健康做出的重大贡献,提升学生对眼科学的兴趣,学生们反应热烈,在课堂中反馈“小眼球,大世界”。

作为本科生,国家荣誉感对其建立正确的职业理念有重大的意义,我们通过沙眼在中国成功被消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到我们国家公共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并通过国内外对比,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增加其责任感。在晶状体病章节,介绍我国援外医疗行动以及我院的贡献[3],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荣誉感,等等。

因为风俗习惯的原因,角膜供体缺乏在亚洲地区尤为严重,尤其我国人口基数大,供受体严重不平衡,在角结膜病、眼表疾病章节中,我们介绍广东省眼库的建立、器官移植工作的发展,讲述我国角膜供体缺乏的困境及限制因素,以及眼库工作人员为了解决这一现状所做出的努力,激发学生想要“尽一份力”的愿望。

近视防控是国家战略[4],我们在屈光不正章节,提出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逐渐上升,近视防控事关民族伟大复兴,让医学生认识到眼科学的重要性,提高医学生的责任感。

总之,我们在课堂中,通过具体的实例、数据、图片等方式,将思政内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课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荣誉感及责任感。

2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思政教育与临床医学本科眼科学专业课融合的效果

2.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中山大学医学院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本次调查共发出并收回有效问卷205份。

2.2 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共包括三部分内容,基本信息、学生对思政内容的态度调查及思政教育与眼科学理论课融合效果评估。

2.2.1 基本信息

问卷中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班级、性别及是否党员3个问题。

2.2.2 学生对思政教育与眼科学专业课融合的态度

该部分内容主要包含8个单项选择题,包括长远来看,眼科学思政教育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无帮助;对哪种类型的思政教育更有兴趣等。主要调查学生对眼科学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内容的评价、学习方式、学习时间选择等。目的在于了解医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接受度及重视程度。

2.2.3 思政教育与眼科学理论课融合效果

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5个单项选择题,包括目前眼库的最主要作用;哪个疾病因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极高的发病率,已成为中国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其防控已成国家战略等。通过回顾在理论大课中已讲授的思政内容、围绕眼科学特性设置,每题均有一个正确答案,通过医学生作答的正确率来评估眼科学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内容后,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调查问卷分析

在参与问卷的205位医学生中,党员人数为59位,非党员人数为146位,男女生分别为102位及103位。

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同学们普遍认为“长远来看,眼科学思政教育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帮助”。众所周知,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中,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生们反馈眼科学思政教育对他们有帮助,也达到了我们教育的目的。同时,在眼科学专业课程中,我们通过各种眼科学伟大成就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45.9%认为思政内容在激发对眼科学的兴趣方面很有帮助,29.3%认为有一定帮助,眼科学与内外科相比,每年医学生在定专业时选择的比例较少,通过思政内容,让医学生认识到眼科学的重要性。在此次调查中,65.4%医学生对思政教育与眼科学专业科融合的评价非常好,32.6%评价好,也说明我们的思政教育是非常受医学生肯定的。

在对未来思政教育与眼科学专业课程融合的建议方面,针对思政教育的类型,学生对三种方式各有偏爱,42.9%对传统的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更感兴趣,20%选择学生讨论的方式,37.1%选择混合式的方式,目前我们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也是学生接受度比较高的一种方式。我们想了解学生是否愿意把思政内容带出课堂,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完成,40.5%对课外作业联合思政内容很有兴趣,50.2%表示不希望增加课外作业,但也不排斥。

问卷第三部分为思政教育与眼科学理论课融合效果评估,5道题目整体正确率高达89.8%,这个结果说明思政内容已通过老师课堂的传达,成为学生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其中“因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极高的发病率,已成为中国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其防控已成国家战略,此疾病是”答对率100%,且有高达97.1%的学生了解户外活动对近视防控有积极作用。这说明绝大多数医学生对该已经上升到国家健康战略任务的疾病防控有了基本的认识。

4 讨论

4.1 充分挖掘眼科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

眼科学作为临床医学生必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专业课程中,需要提高学生对眼科学的重视程度,在教学中进行思想引领,要让学生认识到即使在今后的工作中没有选择眼科作为职业方向,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部分,且眼病与全身病息息相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积极性。我们目前的思政内容已经比较丰富,除了前面列举的内容,各个章节中还有许多思政的生动素材。比如,汤飞凡教授为沙眼的治疗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世界“衣原体之父”[5];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团队[6]研究的“晶状体原位再生”被Nature Medicine评为2016年生命科学八大突破性进展之一;中山眼科中心的AI辅助识别眼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准确率高达95%[7],可帮助无创、方便、快捷的诊断疾病,特别在基层医院,让广大患者受益颇多。我国在医学AI的研究水平已达国际顶尖水平,此类振奋人心的成就,会让学生为国骄傲的同时,有不断进取不断拼搏的积极性,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随着我国眼科学的发展,仍不断有更多的思政元素有待我们去开发,并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4.2 丰富的教学方式,使思政内容更有吸引力

目前我们多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方法,将思政内容融入眼科学专业课程中,它的优点在于高效、便捷。老师将内容深入浅出的讲解,利于学生的理解,这使课程思政教育更为精准,在此类教育方法中,老师是主导人,引导学生去思考融入,对教师要求较高,但是最易于完成的专业课程联合思政教育的方法,也是大部分学生(42.9%)最容易接受的方法。

以学生为主导的学生讨论式课程思政,优点在于气氛更活跃,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的记忆,达到更好的思政效果。有部分学生(20%)比较倾向于这样的方式,这不但可让学生掌握课程所需的内容,也可在讨论过程中激发出别的灵感,促进学生去查找资料,主动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讲授式和讨论式联合学习,在课程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这无疑会达到最好的效果,也有较多学生(37.1%)更接受此类学习方法。

4.3 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思政内容

课程思政虽主导人是教师,但落脚点是学生,教育乃国家之本,学生是国家未来,国家的栋梁,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及时从学生处得到反馈是至关重要的,选择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调整思政内容或讲授方式,不断将眼科学专业知识及思政内容完美融合成一体,避免“两张皮”的情况发生。

总之,眼科学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很有意义且很有效,医学生对其接受度也很高,期望通过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不断丰富眼科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完善教学方式,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理念和坚定的信仰、今后成为一名服务党和人民卫生健康事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开放获取声明

本文适用于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允许第三方用户按照署名(BY)-非商业性使用(NC)-禁止演绎(ND)(CC BY-NC-ND)的方式共享,即允许第三方对本刊发表的文章进行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但在这些过程中必须保留作者署名、仅限于非商业性目的、不得进行演绎创作。详情请访问: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

猜你喜欢
眼科学专业课医学生
当代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眼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及排名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在眼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关于眼科学见习教学的体会
开放获取对国际眼科学期刊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