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与初中音乐衔接下欣赏能力的培养
——以人音版教材七年级欣赏课为例

2022-11-23 05:18寿丹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音乐课程教师

寿丹阳

(杭州市钱塘区金沙湖实验学校 浙江杭州 310018)

引言

小学音乐是初中音乐的基础,而初中音乐又是小学音乐的延伸。但是,这两种阶段中所开展的音乐课程,无论是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拥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必须要对小学与初中的音乐课程进行合理化和科学化的衔接,才能让学生积极适应初中阶段的音乐欣赏课程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个体音乐素质和欣赏能力。由于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教师的差距,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内容脱节、教学重复、教学不连贯等多种问题,对于教学的质量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教师应当注意要积极开展具有一定效果的衔接课程教学,将学生在过渡过程中存在着不适应、学习不连贯等多种情况和问题进行解决。笔者根据自身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以人音版七年级教材为例,探讨小学与初中音乐衔接的具体方式,并提出具体的学生培养欣赏能力的策略,最终可以促使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不断地提高,进而得到全面发展和进步[1]。

一、小学与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衔接概述

“衔接”在教学领域当中指的是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对某一阶段进行过渡,以保证整个教学体系呈现出一贯性和相同性的特点。欣赏音乐是开展各项音乐活动的根基,促使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对于小学与初中的欣赏音乐教学衔接主要是初一学生在已有小学音乐知识和拥有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审美规律和审美水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开展音乐欣赏教学[2]。总而言之,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新生来说,在了解和学习音乐知识上还存在着无法适应的情况,因此就需要音乐教师来做好小学与初中音乐的衔接,让学生能够通过衔接,来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初中音乐知识,强化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基于小学与初中音乐衔接下欣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1.课程开展前积极衔接背景信息

在音乐教学当中,对音乐的欣赏课程非常重要。在知识掌握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感知、理解音乐、认识音乐,在情感体验方面能够欣赏和品味音乐,促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持续化树立良好的审美思想和正确的美学意识。目前,存在着小学与初中的音乐欣赏课程背景信息严重衔接不足的问题。部分教师在开展相应的音乐欣赏课程时,并没有过多地关注初一新生在小学时音乐课程学习的基础和实际情况,导致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学生们的学习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无法理解教师的教学做法和教学状态,导致学生们很难提高自身的音乐欣赏水平。这也就要求需要构建起完善化和科学化的小学与初中音乐衔接的教育模式,加强这两个阶段的音乐欣赏课程的衔接[3]。

初中音乐教师应当提前对初一学生的乐曲分段、听辨乐器、听辨主题、作者的资料以及对音乐的理解等情况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收集,并且可以在课程当中提及这些内容,更加地深入讲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让学生再通过对比和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欣赏,利用这样的方式,促使初一新生在衔接过程中对音乐教学提高衔接式的认知。以人音版初中第一学期的教材《走向复兴》为例,在教学具体的课程内容之前,首先对班级的学情进行分析,了解目前学生们具备演奏乐器、歌唱发声、音高听辨、律动以及节奏等各方面的理解和认识情况,明确了大部分的初一新生现当下所建立的音乐乐理知识体系并不完善,而且在学习乐理知识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在这样的背景前提下,教师先是让学生欣赏《走向复兴》,引导学生感知到《走向复兴》内在所包含的对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和心愿音乐情感,同时也能让学生正确地演唱歌曲当中的休止符,认识到歌曲的节奏特点。初一新生在欣赏音乐方面难度与小学相比持续增加,而且学生要对歌曲中所表达和传达出来的情感深度的理解程度也需要提高。初一新生学生更应当从体验音乐、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对音乐内容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这样的衔接方式,能够促使初一新生在欣赏到类似的作品和歌曲时,更好地把握这些歌曲的要点和内涵[4]。

2.课程开展中衔接音乐欣赏教学模式

部分初一新生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仍然保留着小学生的思维,对于歌曲的欣赏和理解只停留在“喜欢”“好听”这个层次上,没有办法从歌曲当中收获和感知其中的生产出内涵和情感价值理念,也导致在欣赏音乐时缺乏具体的方法和欣赏方向。这也就需要加强衔接小学与初中之间的欣赏技巧培养的教育衔接。例如,在人音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的音乐《溜冰圆舞曲》,在欣赏这个歌曲之前,教师需要运用合适的方式来导入课程,让学生对《溜冰圆舞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有最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在具体学习时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在欣赏《溜冰圆舞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强拍拍手、弱拍拍腿的方式来找到作品的节拍和节奏,引导学生了解圆舞曲三拍子的特点,而且能够对主题进行分段听辨,采用图形谱或者律动的形式将每个主题所要表现的情感进行表达,强化学生对于这首歌曲的情感体验和学习体验。初中生与小学生在音乐欣赏方面的目标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之处。初中生所要达到的音乐欣赏标准要远高于小学生。因此,在这个阶段,音乐教师应当注意要避免在教学时欣赏的难度过高的情况,而是应当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形式,让学生能够逐步提高欣赏的深度和难度。例如,在《溜冰圆舞曲》当中,学生不仅要对掌握该曲目是圆舞曲三拍子,还需要逐步引导学生们对于作品的主题和乐器进行听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所得出来的答案,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总结。但在开展这样的形式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过去已经学习过的比较熟悉的歌曲形式进行探究和对比,能够认知到歌曲的调试结构和乐器[5]。

由于刚升入到初中学习的学生有一部分仍然保留着小学的学习思维,而且自身的综合能力相对薄弱,衔接知识过多,反而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导致衔接效果变差。这就需要教师要按照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实际情况和表现,对衔接的内容进行合理设计,不仅让学生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和水平,还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方面建立起相对完整且具体化的认知结构。这样才能让初一新生在音乐欣赏课中不断地塑造自我人格,培养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

3.音乐欣赏课结束环节,加强做好多元训练衔接

音乐欣赏课结束环节是也是整个教学环节当中的重要部分,在该环节当中可以有效巩固小学与初中音乐课程的衔接,使得学生所掌握的音乐知识更加牢固和有效,为后续学习更高层次的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在衔接式教育模式构建的基础上来开展多元化训练的手段和方式,来给学生带来多样化的欣赏契机,这才是小学与初中音乐衔接教学中的关键部分。教师通过运用合理化和科学化的实践引导,让学生的欣赏能力得以巩固,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意识。

例如,在欣赏《爱我中华》之后,可以要求学生能够按照自己对于研发和节奏的理解来开展相应的舞蹈编舞。教师也要选择合适的节点融入舞蹈之中,应用示范的形式来带领学生能够对音乐的要领进行把握,之后再对学生的舞蹈动作进行适当的修改,促使《爱我中华》和学生所编创的舞蹈动作二者可以更加契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除了能够获取较为愉悦的学习音乐体验感之外,同时还能进一步感受到歌曲本身的魅力和价值。通过运用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得到更多的欣赏体验。而教师也可以布置相应的主题任务和目标,让学生通过听取歌曲来撰写自己的欣赏体会,就是能够在原有的音乐教学学习基础之上进一步来提高学生参与到音乐欣赏课程当中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小学与初中音乐欣赏能力培养衔接的保障措施

1.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

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有着较大的区别,而且对于音乐学习的接受能力和基础音乐素养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到学生们目前所具备的音乐素养的状态,并按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帮助学生不断地开发音乐方面的感知知觉,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激发自身对于音乐的求知欲望,应用合理的音乐文化和审美意识,促使初中学生能够在小学音乐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构建独立的音乐个性和审美意识[6]。总的来说,刚进入初中阶段当中的学生自身仍然无法完全摆脱小学生的思维和意识,但所学习到的音乐知识内容与原先相比更加高深,强调初中生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思维和态度,才能有效适应初中阶段所教学的音乐知识难度。

2.关注中小学音乐知识的系统性

教师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离不开教材,同时教材也是教师对音乐教学质量进行考核和落实各项教学活动的根据。学生在进入到中学之后,在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手段等都与过去小学阶段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课程的设置类型更加多样、教学内容难度更高。这些都导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产生较大的转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对于课程学习并不适应的问题,导致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的积极性不断被打消。这也就要求了初中的教师不仅需要对本阶段的音乐欣赏课程进行教学,还需要对小学生的音乐教材内容有着更加深入理解和认识。只有将两种教材内容进行充分衔接,可能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阻碍部分消除,通过问卷的调查方式,来了解初一新生目前的音乐素养、音乐知识掌握状况,把握人音版小学与初中的教材,并对教材当中的不同进行深入分析,教师也就不会再一些知识内容上进行重复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体系得到快速发展。

3.激发学生兴趣,克服衔接障碍

由于初中阶段的课程知识内容与小学阶段的相比难度要更大,也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和鉴赏音乐的过程中丧失信心。因此,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帮助学生树立起其学习和欣赏音乐的信心,这样才能对后续的衔接教学工作开展产生促进作用。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和方式来激发起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如通过情景创设等方式,促使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激发,而且还可以创设互动式的课堂,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其中,削弱学生对于难度较大的音乐欣赏课程的畏惧心理,不断地引导学生热爱音乐、感知音乐。例如,在欣赏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可以采取互动教学的形式,通过让学生进行舞蹈和按照节奏拍手,提高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的有效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也会将整个课堂中的气氛调动起来。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让学生做好分工提前收集相关的资料。小组成员需要把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进行阐述,并通过发言和讨论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可以对其发言进行纠正和补充,让学生不断地克服自身对于音乐欣赏难度过高好导致的心理障碍,这也为后续的教学做好相应的铺垫[7]。

结语

在进入到初中之后,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就必须要做好小学与初中的音乐欣赏衔接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使学生平稳地过渡在进入到初中后所产生的对于音乐欣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深度等各方面的适应期。教师也需要加强关注小学与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的衔接,并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和方式在音乐欣赏之前、音乐欣赏之中以及音乐欣赏之后做到训练多元化衔接、欣赏模式衔接以及信息背景衔接;并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起小学与初中音乐欣赏知识的体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增强整体的音乐欣赏效果。

猜你喜欢
音乐课程教师
最美教师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大山里的教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音乐
圆我教师梦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