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2-11-24 03:08张成尧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29期
关键词:立德思政育人

■张成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抓手。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显然,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要素,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当前,课程思政的相关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已逐步从高校延伸至中小学,而部分中小学教师囿于升学压力、自身能力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对课程思政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价值上的不解与实践上的排斥。 为此,中小学教师需要精准把握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内涵意蕴,深刻把握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定位,重点把握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正本澄源: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内涵意蕴

课程思政的内涵就是课程思政的质的规定性。从对已有文献的研究发现,对于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说法不一,众说纷纭,大体有六种表述。

第一,“课程类型说”。 该观点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样具备“课程”的性质,同属于育人的课程,具体可分为“包含论”和“补充论”两种。 这种观点的行为走向是在现有思政课程的基础上再加设一门或几门思政课程或在原有思政课内容里增设教学单元。 第二,“理念说”。 该观点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 既表现为课程设置的理念,侧重强调“课程”,即“课程承托思政”,也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侧重强调“思政”,即“思政寓于课程”。 第三,“方法说”。 该观点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第四,“体系说”。该观点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学校宏观层面的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个体系涉及所有课程, 涉及教育教学各个方面,涉及教育教学全过程。 第五,“活动说”。 该观点认为“课程思政” 是一种依托各类课程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与实践。第六,“综合说”。该观点认为“课程思政”是将上述一种或几种说法融合。

综上比较研究可以得出:将“课程思政”视作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宏观体系以及活动实践是合理的,认为“课程思政”是“课程类型”的说法不准确。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所以,虽然强调使非思政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但并不是要在原有教学内容上增加专门的教学单元或补充一门课程。

“中小学课程思政” 是指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实施的,以实现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协同育人、同向同行为育人理念,以“显”“隐”结合为教育方法,以立体多元建构教育教学结构体系,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在系统完整地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精神塑造、价值引导、思想引领和情感激发的教育,力求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学科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思政的本质追求是立德树人, 本质属性是德育活动。简言之,就是依托中小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活动。

二、固本培元: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定位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要求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重中之重。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为何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调立德树人?首先,要从立德树人本义上思考。“立德”就是树立品德、树立德业,强调的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是“育人”;“树人”就是培养人才,强调有所专、有所长,是“育才”。 教育既要“立德”又要“树人”,“立德”是“树人”的基础,“树人”是“立德”的深化与发展。 如果有所偏颇,就会培养出有才无德的“危险品”。 因此,教育的方方面面必须实现“立德”和“树人”的统一、“育人”与“育才”的统一,中小学课程教学也不例外。 另外,从立德树人的现实情况来看,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学受到“唯分数论”等错误教育理念和教育功利主义的影响,“重智育轻德育”、缺乏“立德”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 “只要分数高,一俊遮百丑”“一考定终身”的现状造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聪明但胆小怕事、胸无大志的“优秀的绵羊”,有技无德的“空心人”“半面人”或“半个人”等。

(二)破解思政课程现实困境的客观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与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 两门思政课是落实中小学生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载着对中小学生培根铸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作用。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的地位明显提高,思政课的育人目标明显清晰合理,思政课的育人方式与方法明显优化,思政课的效果明显提升。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第一,思政课仍困于“边缘化”。 在中小学,由于“唯分数论”等观念的影响,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的地位仍然不高。 思政课依然存在时有被抢占,甚至课程表上“名存”,教学实际“实无”的情况,思政课教师尤其是小学专任教师严重缺乏,并且大多数都不是专业出身,属于半路出家。 家长和学生均重视所谓的“主科”,对政治这样的“副科”等闲视之。这对于中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其不利的。第二,思政课教育陷于“孤岛化”。 从中小学教学实际看,仍有部分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显性课程”思政课的事,是思政课的专门职责,由此造成“隐性课程”非思政课的作用不但没发挥,还呈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势。 仅将思政课作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阵地,不能满足思政工作发展需要以及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第三,思政课教育陷入空泛化。 从思政课教学实际来看,部分老师教学观念滞后,依然存在“背多分”“背等于会”“以考定教,不考不教”等情况,削弱了教学、育人影响力;教学方法单一,上课就是“画书”“照本宣科”,影响教学、育人实效性;教学实践不足,依然处于“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只做“教书匠”,脱离实际等状况,学生“知行”不一致。 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必须在搞好“显性课程”的同时,充分做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三)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信仰的必然要求

信仰是指人自发对某种思想或追求及对某人某物的信奉敬仰。教育信仰是信仰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化。 教育信仰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 教育信仰有两个关键环节:教师有教育信仰和学生信仰教育,前者是后者的前提,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信仰,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是文化自信的“外显”。首先,中小学教师有教育信仰。教人成人,教师必须自我成人,进而才能引导学生成人,而教人成人不能没有教育信仰。教育者要认识到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 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它就不成其为教育。 中小学段肩负着12年的育人使命,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时代新人。教育者在追求教育真、教育善、教育美的过程中, 教师实现和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从而提升教育境界和人生境界。 另外,中小学生信仰教育。 中小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完善了品格、健全了人格、生成了智慧、健康了体魄、延展了生命,实现“人”与“才”的统一,学生便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进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党的领导。

三、拓渠开源: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前提:在科学认识课程思政的“是”与“不是”上下功夫

第一,课程思政不是给课程贴标签,而是立德树人在教学体系中的具体体现。中小学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和使命设计教育教学体系。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是一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系统工程,课程思政基础在“课程”、核心在“内容”、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重心在“部门(年级部)”、成效在“学生”,不是哪一门课或哪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给某一门课、或某一部分老师“贴标签”。 它强调的是包括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与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在内的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第二,课程思政不是课程的思政化,而是价值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浸润养成。非思政学科课程有其固有的学科属性、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 做好课程思政建设首先务必要尊重非思政学科课程的育人属性和学科价值, 不可以把学科课程上成思政课, 不可以在课程内容之外另添加一些思政元素,出现“两张皮”的情形。学科课程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使用穿插式、结合式、融入式的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学科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有机贯通、润物无声、多点辐射、丝丝入扣、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课程思政不是改革课程体系,而是思政元素在教学内容中的有机融入。课程思政不是将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或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移入、嫁接到学科教学中,而是像“汤”中之“盐”一样,是有机融入,让“汤”更加美味。

(二)关键:在提升教师队伍的“观念”与“素养”上下功夫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要使教育者先受教育。 教师只有对课程思政有了价值认同,才会在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中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一,教师要转变观念,强化课程思政意识的同时明确责任担当。一是中小学可以推出一系列课程思政启蒙培训课程(会议),内容涉及党史、国情、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等,以培养和强化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二是教师必须有全局化观念和系统化认知。 要明确教师肩负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属性,而不仅是“教书”的单一职责;教师都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多重功能,不应存在思政课教师“传道”、非思政课教师“授业”、班主任和德育工作人员“解惑”的功能分离化倾向。课程思政不仅能促进“思政”,更能促进“课程”。 例如,在学科教学时,通过举相关人物干事创业的例子、 播放时政视频、讲国家发展变化的故事, 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课程”的学习。所以,教师必须主动担责,肩负起课程思政的重任。

第二,教师要提升素养,提高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和能力素养。 首先,教师要通过积极参加培训与学习、广泛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新时代理论思想、勤于探索与反思、参加教学观摩、与思政课教师建立“学习小组”等方式进行自我“修炼”。另外,教师应具备以下三种能力:一是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能力。不断揣摩课程思政的育人规律,用“课程”承载“思政”,将“思政”寓于“课程”。二是提高辨别、批判、抵制错误思潮和不良言论的能力。 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明辨是非,具有较强的判断力和辨识力。 三是提高发现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沟通的能力。 课程思政教师不仅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还要做学生成人成才的引路人,做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三)渠道:在改进课堂教学“教”与“学”的方式上下功夫

课堂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中小学教师要改进“教”与“学”方式,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环节,立足课堂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第一,在“教”的方式上要注重融合与整合。 首先,建构大单元教学,将学科内以及跨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将相关教材内容围绕“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完整闭环进行整合,可以采取双师授课或多师授课,拓展育人形式。其次,建构情境化教学,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时事政治进行融合。 践行“无情境不教学”的原则,精心选取与学生生活实际和身心发展状况相契合的生活教育素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个自信”相吻合的时政情境素材等,多维挖掘其育人价值。 最后,建构活动型课程,将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进行结合。将学生带入社会是最直观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教师要善于捕捉本学科与社会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抓好教育契机,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第二,在“学”的方式上要注重实践与探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启示我们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实践。 项目化学习(PBL)是让学生在项目探究与实践中增进大智慧,实现核心素养生成的很好学习方式。 例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无论是国家层面的统一领导,社会层面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是人民层面积极配合英雄辈出等,这都是良好的课程思政素材。 教师可建构跨学科的大单元教学,结合学科实际设定不同项目化学习实践活动,形成项目化报告并展示研究成果。 语文学科可以开展“最美逆行者”的主题阅读,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家国情怀教学单元撰写心得体会;数学学科可以通过统计与分析,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疫情变化发展趋势,从中感悟中国抗疫成功的“制胜密码”;英语学科可以精选听力素材和英文短视频,了解各国疫情情况,引导学生在收听和收看的过程中得出东西方价值观的不同,进而坚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课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年龄特点展开差异化实践,做家务、烹美食、养绿植等,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意识。

(四)保障:在完善学校课程思政“体制”与“机制”上下功夫

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主体的广泛协作与配合。制度机制是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及组织体系的同时,要从以下三方面建构制度体系:

第一,形成常态、有机、系统的课程思政平台与活动体系。 按照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围绕课程思政从教学、科研、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等角度搭建多样化、结构化的平台,在不同平台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的活动。如组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形成“互学习、共提高”的氛围;组织课程思政教师开展基本功大赛,以赛促教,夯实教师课程思政基本功;组织课程思政命题大赛,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建设;设立课程思政专项课题,并给予资金支持,形成课程思政研究之风。

第二,构建有效、有序、有趣的课程思政资源体系。 基于共享发展理念,从教、学、评三个维度定期全面收集、精挑细选课程思政资源,建构动态、有序、有效、有趣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可借助公众号、网站等共享媒介,将资源上传,为教师和学生高效“教”和“学”,为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供坚实的保障。例如,可以创建课程思政微课资源库、课程思政学习任务单库、 课程思政评价试题库、课程思政“优课库”“精品课库”等。 另外,可以将下载率高或者浏览量大的优质资源集中专门建立“课程思政精品资源库”,并对创作教师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第三,创建有为、有力、高效的课程思政制度机制体系。 围绕“课程建设”维度,要建立课程思政目标与内容开发制度、课程思政评价制度、课程思政资源管理与使用制度等;围绕“教学”维度,要建立跨学科合作备课制度(“思政学科+非思政学科”模式)、跨学科教学观摩、同课异构与教学观察模式与制度等;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建立课程思政教师共同体、培训与研修、跨学段与学科课程思政教师结对、跨学段(或学校)访学、教学与研究合作、评价与奖惩等制度。

课程思政,就是要使课程实施回归立德树人的育人本位,真正培养有感情、有灵魂、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有血有肉的人,而非仅仅是抽象的“学科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把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落实在行动上,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担在肩膀上,勇探创新之策、勤走改革之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奋发有为!

猜你喜欢
立德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